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作 者 作 品

人間菩提味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南沙爭端的由來與發展:南海紛爭史國別研究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走進阿蘭若(YA1165)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香海出版社
作者:釋妙熙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23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986645845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強 力 推 薦


妙熙法師第一本散文集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名山古剎之旅,一是學佛修行的心得。前者為記遊之作,寺之形狀、沿革、特色以及聞見之間的體悟是重點;後者有佛典要義的詮釋、佛教故事的敘述,日常修行的感悟等,皆出之以潔淨流暢的文字,鋪展成一篇一篇優美的佛教散文。各篇之構成,除「引言」、「本文」之外,皆有「人間心事」直面人生,則身為寫作主體的妙熙法師,入山門以來,行止之間,或動或靜,已臻自如之境,誠可賀喜。 ──李瑞騰(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內 容 簡 介


這趟禪宗之旅,彷彿回到一個又一個夢中的前世,再次看見修行的初心,回到心中的寂靜處──阿蘭若。~妙熙法師

佛世時,常與弟子們在山林巖洞中坐禪,這些森林、曠野、荒涼的寂靜處,皆稱為阿蘭若。《走進阿蘭若》為作者出家十八年,透過時間沉澱經驗,練筆也練心的第一本著作。

作者感於「行腳」是佛弟子磨鍊心性、提升心靈層次的必修功課,全書以行腳參學為出發,除了遊歷名山古剎,也紀錄學佛修行的心得。

為何彌勒菩薩總坐山門外?禪者要進「選佛場」?韋馱菩薩手持寶杵有何用意?禪宗法脈又是如何「一花開五葉」?…隨文可見佛法的禪味妙諦,有寺院建築之美、佛菩薩的來源典故,在探尋禪宗法脈、佛光祖庭中,更能從一磚一瓦、甚至參天古木裡,用眼去看、用心去悟,懷古思今,滄桑歷史裡原有亙古而彌新的真理。這些修行體悟、故事典故,無一不是現代人點撥禪心的舟楫。

本書特色

‧內容有據有典,兼具文學與佛門常識
‧講說禪門公案,盡顯「人間佛教」真諦
‧佛像藝術及寺院建築之美,搭配實景照片,別有禪趣

心中的阿蘭若

一個人一輩子,會到哪裡旅行?遇見什麼人?做什麼事?……,都不是能預先安排好的,冥冥之中卻有一股力量,帶著你去圓滿一個又一個旅程。

多年前,一個夜晚,我在夢中爬上一座小山丘,四周古樹?天,密得只剩絲絲陽光,往下一瞧,有一位戴著斗笠的僧人正彎腰掃地,山中靜得只聞陣陣掃塵聲。醒後,意識到是一座寺院。

隔天上了佛光山,沿著V形山路往高處走,我憶起了這似曾相識的山路便是夢中的寺院。無論是夢是真,山裡的故事,與佛菩薩之間的對話,點點滴滴全爬滿了頁頁日記。

這些日記本隨著我的學習與調職,在行囊內南北奔波多年。曾經,以一位出家人不應該擁有太多回憶,否則將成為修行包袱為由,將它們送進了碎紙機,也中斷多年寫日記的習慣。

前年,一趟意外的禪宗之旅,讓遊子如我,一路探尋禪宗法脈、佛光祖庭,猶如回到心靈的故鄉,深受禪宗祖師們刻苦修學所感動,也更深刻地認識家師─星雲大師。

回台後,再次自問,難道感動會因為沒寫下來,就從心中消失嗎?難道感動的回憶太多就是修行的包袱嗎?不僅不會,還會永遠藏在心底深處,成為出發的動力。於是在佛前發願,今後要寫下每一段旅程,寫下每一刻的感動。

《走進阿蘭若》的篇篇文章,便是在此動力下完成的。此書分四章,首章「等你,往曹溪路上」是探尋禪宗法脈根源。從禪宗初祖達摩的少林寺、安徽二祖寺、安徽三祖寺、湖北四祖寺、湖北五祖寺、廣東南華寺,到馬祖道一禪師的安徽佛光禪寺。從中國北方到南方,體會到六祖惠能大師所說:「人雖有南北,佛法無南北」的平等。

第二章「相約,梅子成熟時」,是回到佛光祖庭,從當年師父上人?學的南京棲霞寺,到出家的宜興大覺寺,文革時期破落的只剩一只門牌,如今在師父上人的弘願復興下,一座魏魏寺宇宛然現前。當時,我望著水天一色的雲湖,感受到渺小的自己,未來也能因願力而成長。

另參訪了多座古剎,如中國最初譯經地河南白馬寺、以唐朝詩人張繼〈楓橋夜泊〉一詩聞名千古的寒山寺、淨土宗祖庭東林寺等,至今東林念佛聲猶在耳際悠悠揚揚。

「參訪,了卻心頭事」篇章中,回歸到自己的出家根源。曾經,我在山門內揮別父親;在五觀堂內慚愧修行不足,心懷感恩接受施主的供養;在法堂內聆聽師父上人說法……,從佛寺建築一景一物中,串連起從出家、受戒、念佛學院的片片斷斷,竟都成了今日的菩提道苗。

最後在「禮拜,伽藍佛菩薩」篇章裡,介紹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天王、韋馱護法、十八羅漢、彌勒、觀音、地藏菩薩以及佛陀等,從他們累世修行的故事中反觀修行初心。

如韋馱菩薩是一位身著盔甲的將軍,護持佛法不退縮,發願所有人皆成佛後,要最後成佛。回首進入安徽高山上的三祖洞時,在祖師禪修的小石椅上結跏趺坐,聞著洞裡濕氣,冥想著今日能坐在祖師椅上,一定與祖師有緣,雖遠不及韋馱菩薩的大願,但我依然發願即使修行多生多世,也要明心見性!頓時,一石洞就像一世界,一世界又縮成一石洞。

這趟禪宗之旅,雖是行腳走出去,去到我從未去過的地方,卻熟悉地彷彿回到一個又一個夢中的前世,再次看見修行的初心,回到心中的寂靜處──阿蘭若。


作 者 簡 介


妙熙法師

出生花蓮,三歲皈依。五歲時在一個午覺中被母親喚醒,帶到家後的寺院做晚課,從此念佛、誦經成了每日定課。曾叛逆地從佛殿中逃跑,最後被母親的堅持所感動,在佛寺往返中度過童年。

十八歲在素食餐館看見佛光山佛學院招生海報寫著,六祖惠能大師偈:「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當下決定就讀。一年後出家,接續兒時佛緣。四年畢業後繼讀南華大學佛研所。

現服務於《人間福報》,終日與文字為伍,十年中以筆名「杜荷」發表文章。誓願:「觀世音菩薩寫文為眾生說法,我是他手上的那隻筆任運而自在。」


目 錄

﹝推薦序﹞行腳,也是尋根/星雲大師
﹝推薦序﹞春蠶羽化人間禪/符芝瑛
﹝自序﹞心中的阿蘭若
【目錄】
第一章:等你,往曹溪路上
1. 守護達摩十來年 河南少林寺
2. 登三千六百階訪慧可 安徽二祖寺
3. 僧燦沉默中凝定 安徽三祖寺
4. 道信威儀今領會 湖北四祖寺
5. 弘忍的前世今生 湖北五祖寺
6. 惠能千年仍說法 廣州南華寺
7. 馬祖道一平常心 安徽佛光禪寺

第二章:相約,梅子成熟時
8. 行堂參學六年 南京棲霞寺(一)
9. 千佛岩救萬人 南京棲霞寺(二)
10. 佛光祖庭重建 江蘇大覺寺
11. 重現唐式建築 江蘇鑑真圖書館
12. 戲台變身美術館 江蘇嘉應會館
13. 金枝圓三十年心願 河南白馬寺
14. 寒山拾得兄弟情 江蘇寒山寺
15. 阿彌陀佛聲聲遠 江西東林寺
16. 坐香參念佛是誰 江蘇高旻寺

第三章:參訪,了卻心頭事
17. 入山門 解脫第一步
18. 放生池 學習慈悲心
19. 晨鐘暮鼓 警醒世間名利客
20. 不立佛殿 唯樹法堂
21. 戒壇 讓僧人脫胎換骨
22. 選佛場 生死在裡頭
23. 粥來飯往 心存五觀想

第四章:禮拜,伽藍佛菩薩
24. 笑臉彌勒 坐山門口
25. 四大天王 威嚴守護佛法
26. 韋馱菩薩 累世現將軍身
27. 叩鐘念地藏 地獄得清涼
28. 觀音托淨瓶 能救人百病
29. 三世佛 有橫三世與豎三世
30. 十八羅漢 首見女羅漢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