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作 者 作 品

百年醬門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洪耀彈線
被稱作怪物的我:松坂大輔
范用:為書籍的一生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百年醬門(YS2001)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商訊文化
作者:李漢昌
出版社:商訊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22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軟精裝/248頁
ISBN:9789866378058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得 獎 紀 錄

「百年醬門」新書發表會

.時間:100年5月5日下午2 時入場,2時30 分開始。
.地點: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台北市徐州路46號) 電話:02-23968198

*與會貴賓:海基會董事長 江丙坤、文建會前主委 陳郁秀、商業總會理事長 張平沼

*特別畫面:與會貴賓將難得的公開展現廚藝,共同烹調出心目中的百年好滋味!

強 力 推 薦


【內容導讀】

●西元1909年,莊清臨先生在西螺挑擔叫賣,開啟了丸莊的「百年醬門」。

●此書記錄了如何把小生意做成百年企業的心路歷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 真情推薦

【書序】古典和現代的交匯

「古典」是超越時代的不朽價值,「現代」則是科學和創新的象徵,兩者交匯的時候,就會激發出燦爛的火花,進而開創千秋大業。「丸莊」的成就,就是最佳的寫照。

台灣是寶島,由於位處東西交匯的樞紐,世間的層巒疊嶂、激湍奔濤,都從這裡經過。尤其是近百年來台灣的發展,更是歷史上一個極不平凡時代的新序幕,舉凡人類中各個集團的衝突、國際社會的變化、總體經濟的興衰,乃至東西文化的磨盪,都集中在此風雲際會。在這樣的氛圍裡,在這塊土地上,孕育出無數的菁英,也造就了許多成功的企業,丸莊創辦人和歷任負責人,都是其中之一。

醬油是人類生活上不可缺少的食品。在台灣,我們從小都知道,西螺盛產的醬油品質最好,逐漸地,醬油成為西螺的名產。「西螺」是台灣中部的小鎮,它因醬油而馳名台灣,更享譽國際,但是帶動西螺發光的,卻是「丸莊醬油」。它是台灣本土產業的奇葩,更是台灣之光。

西元一九○九年(清宣統元年),莊清臨先生在雲林縣西螺鎮創辦「莊義成醬園」,開始生產黑豆蔭油以及醬菜等周邊產品,逐漸嶄露頭角。在二次大戰前,莊清臨先生的獨子莊昭典先生即參與經營,成為第二代經營者,台灣光復後,他以「西螺名產.丸莊醬油」為標語促銷,成為第一家以產地名稱結合產品行銷的品牌。

民國五十八年(西元一九六九年)十二月,第一代經營者莊清臨先生及第二代經營者莊昭典先生接連去世。莊昭典先生次子莊英烈先生接掌丸莊,擔任負責人,是為第三代的經營者。民國六十五年興建西螺二廠。次年,公司改制為「圓莊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因市場需求量增加,另建二崙新廠,民國八十五年正名為「丸莊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一年,又增建二崙二代廠,詎民國九十二年,莊英烈董事長去世,由其弟莊英堯先生繼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莊英堯董事長是國立台北大學的傑出校友,帶領「丸莊」繼續發展,民國九十三年成立丸莊台本本舖,民國九十七年將西螺延平老街的舊工廠改為觀光工廠,更推出網路行銷等措施。莊英堯董事長深知,本土老店無時無刻不受到新興食品業嚴厲的挑戰與衝擊,要使傳統產業永續經營,必須有所更張,於是引進現代化觀念和科學化管理,短短幾年就使「丸莊」發展出新面貌。目前莊家第四代子孫莊偉民、莊偉中先生也已加入經營團隊,企業規模益趨宏偉。

百年企業,舉世不多,然而「丸莊」從一九○九年創建到現在,已經整整一百年了。跨越兩個世紀,置身於國際產業激烈競爭的漩渦裡,能夠穩定成長,甚至大放異彩,誠屬難能可貴。窺其原因,有以下數端:

一、純樸務實的家庭:

莊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生活簡樸,祖孫四代篳路藍縷,在不同時間、相同空間裡,卻能透過庭訓的傳承,同心協力,務實地經營。莎士比亞說:「金字塔是一塊塊石頭堆砌而成的。」他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成長,成就今日。

二、追求古典:

「丸莊」為了不使祖先的技術失傳,堅持保留傳統手工釀造蔭油,以保持原味,在今日講求機器製造、追求效率的時代,實屬難得。他們堅守目標,憑藉理想,用古典創造了未來。

三、引進科學:

傳統產業要戰勝挑戰,必須有新思維、新方法、新技術、新行銷,始能屹立不搖,於是「丸莊」在釀造管控,以迄裝瓶等一系列作業,完全用電腦控制,並且精進釀造技術,使傳統口味與口感不致流失。「丸莊」並啟用大學以上程度的優秀青年,設置無菌化驗室,達到衛生的要求。在人員與物材的管理上,更引進最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將原本隔閡的「傳統」和「科學」,達成完美的契合。

四、回饋社會:

「丸莊」從未忘記企業對社會的責任,例如主導成立「延平老街繁榮促進會」,重整「延平老街」,使老街恢復生機;在西螺贊助「大橋杯」軟式網球賽,半世紀不曾間斷,贏得尊敬。

多年來丸莊醬油已成為台灣人共同的記憶,百年的歷史也見證了中華民國的發展。「丸莊」的成功絕非僥倖,而是憑著堅韌的毅力,千錘百鍊出來的成果,其間充滿了智慧和感動。平沼無以為辭,只能引王荊公兩句詩來形容。詩云:「看似平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難。」

欣逢「丸莊」百歲誕辰之慶,及《百年丸莊》新書出版前夕,平沼恭逢其盛,蒙邀作序,深感與有榮焉,特以虔誠之心意,表達敬佩和祝福於萬一。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國立台北大學校友會理事長 張平沼


內 容 簡 介


百年醬門 莊清臨起家傳奇  

初夏,雞鳴,晨曦。  

西螺街頭涼風習習,商號紛紛開門營業,店內的燈光照亮了騎樓。  

時值滿清光緒及日本明治年間,早起的菜販、貨郎,挑著擔子在街頭叫賣,車、馬、行人交錯,展開忙碌的一天。  

一名高大英挺的少年,光著脊樑,昂首闊步向前邁進,他是西螺鹽館的學徒,名叫莊清臨,正趕去上工。「少年仔!你不冷嗎?」熟人熱心地跟他打招呼。「有點涼!」少年露出開朗的笑容:「等一下開始幹活就暖和了。」  

莊清臨原是福建漳州人,滿清中葉,他祖父莊德茂先生自唐山遷台,生下他父親莊仁力先生,雙親再生下他哥哥莊清隆以及他,兩名小兄弟為了謀生,渡過濁水溪,來到西螺的鹽館當學徒,鹽館位於現在延平路第一銀行對面。  

這份工作很辛苦,收入又微薄,莊家兩兄弟連上衣都買不起,好在兩個大男孩能吃苦又上進,不在乎這些生活細節。  

莊清臨的頭腦很靈活,貧困更激發了他的鬥志。  

他觀察商號、攤販的營生之後,覺得只有「做買賣」才能脫貧,於是省吃儉用存下一點資本,又找到貨源,便毅然向鹽館辭職。他自製扁擔、裝上幾個舊籮筐,開始在西螺地區挑著擔子叫賣果菜。  

創業路上的「挑擔」與「挑戰」  

後來,他的經營範圍越來越大,便把西螺地區的特產,用扁擔向南挑到北港及嘉義地區叫賣,再把北港、嘉義的特產,挑回西螺、虎尾地區兜售;之後,更叫賣到台南,再把台南的雜貨往北挑,到嘉義和西螺出售。  

他長途跋涉,一出發就走好多天,相當辛苦,但是收入增加了,也豐富了閱歷,建立了商場人脈。  

莊清臨的母親會釀造傳統黑豆蔭油,他自幼吃醬菜配白飯長大。早在他九時,便曾和十二歲的哥哥莊清隆把自製的蔭油賣給附近人家。民國前三年(西元一九○九年),他將西螺幾種蔬菜醃漬成醬菜,挑到街頭叫賣,發現很受歡迎,於是也在家中銷售,並接受訂貨、送貨,開啟了丸莊的百年事業。  

深諳經營門道 醬園站穩腳步  

民國初年,莊清臨薄有積蓄,便和陳勸小姐結婚。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他在西螺「丸莊」現址(今延平路)開設「莊義成醬園」,除了製售醬菜,又訂購中部水里地區(今南投縣水里鄉)燒製的陶缸及屏東出產的黑豆,釀造閩南式黑豆醬油(蔭油)銷售。  

莊清臨共生下一男二女,民國四年,獨子莊昭典出世後,他自忖家有妻小,不宜遠行,便停止貨郎生涯,開始自營商號。 

 「怎麼做才能讓蔭油風味更好呢?」莊清臨在店後的陶缸邊,不斷和妻子討論,也和顧客反覆推敲,經過不斷實驗,「莊義成醬園」的黑豆蔭油滋味日益豐美,逐漸闖出名號。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熟人紛紛登門購買,都稱莊清臨為「豆油臨」。  

當時是日據時代,日本商人常在招牌上寫出自己的姓,再用筆畫一個圓圈或六邊形,把姓圈起來,或在「姓」的上面畫出山形圖案,便成為商標。莊清臨也畫圓圈把「莊」字圈起來,做成旗幟,懸於店前,同時把這個商標貼在醬油桶上。日文稱圓圈為「丸」,這就是「丸莊」名稱的由來。  

莊清臨製作的醬油,分為松、竹、梅、福、祿、壽六個等級,售價不同,以壽級最平價,松級為最高檔。  

那個年代,莊義成醬園使用小木桶裝填醬油,每個月,莊清臨到客戶家中拜訪一次,看看醬油吃完了沒有,如果吃完了,就送上新的醬油,並且收回舊木桶。不過,當時的行銷環境有限,莊義成的蔭油雖然好吃,銷售範圍並不大。  

莊昭典參與經營 兼產豆腐乳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兩年,莊清臨的獨子莊昭典成年之後,也參與經營「莊義成醬園」。那時,醬園不但生產丸莊醬油,還生產豆腐乳,因為市售豆腐質地太軟,他們自行製作口感較硬的豆腐。  

莊義成銷路日廣後,他們在西螺鎮大同路邊的「埤寮口」買地設置第二工廠,大規模生產醬菜。這塊地的面積有一百五十坪,主要製作「蔭瓜」,因為原料「胡瓜」的產季短暫,為了全年供貨,必須在夏季一次購足全年的需求量,所以,每年夏天,他們都在西螺或永靖(今彰化縣永靖鄉)購得大批胡瓜,運到第二工廠,由十幾名臨時工洗淨、剝皮,剖成兩半、去籽,再送入大桶醃漬。  

大桶高二百五十公分,直徑三公尺,先由一名工人攀梯進入木桶,再由外面的工人把剖半的胡瓜送入桶中,經桶內的工人接住後,在桶內自下往上、一層層堆疊排列整齊,每疊一層就鋪一層鹽巴覆蓋。胡瓜被鹽巴醃軟後,經施壓等程序,一星期後可以取出切片。切片地點多在第二工廠,也有些用手推車推回延平路的工廠切片,再用製作蔭油的醬汁醃漬,即成蔭瓜。  

莊清臨的妻子陳勸女士早逝,後來他再娶吳淵小姐為妻,這位繼室也很照顧家庭,並且努力帶領工人製作醬菜,後來的子孫對她都很推崇。

(節錄自《百年醬門》)


作 者 簡 介


李漢昌

曾任職聯合報29年,擔任記者、召集人、主編、地方新聞中心組長。聯合報資深記者、資深績優記者、高級資深績優記者。商訊文化公司出版部資深主編。


目 錄


百年大事記

推薦序 

古典和現代的交匯/張平沼    
庶民記憶 百年風華/陳郁秀    
以陶缸釀製醬油的莊氏家族/磯部晶策

第一篇 開啟百年醬門     

一、走訪醬油的故鄉─西螺鎮     
二、百年醬門 莊清臨起家傳奇     
三、二戰期間 莊昭典肩扛家業     
四、重塑老字號形象 再造輝煌

第二篇 奠基石擘藍圖     

五、臨危受命 莊英烈重振品牌     
六、生產行銷齊發戮力向前衝

第三篇 老幹新枝輝映     

七、齊一心力 第三代共撐危局     
八、創新行銷 老店擦出新火花     
九、網路開店舖 躍上電子媒體     
十、純釀菁華 丸莊邁向全世界     
十一、丸莊醬油 歡慶百年榮耀

第四篇 走進缸中傳奇     

十二、老街逢春 觀光工廠新開張     
十三、西螺本舖 延平路二十五號     
十四、話當年 重現早期工廠記憶

第五篇 莊家舊日時光     

十五、光復前後 丸莊家族的生     
十六、探莊家故居 回味百年歲月     
十七、一生奮鬥 幕後的無名英雄     
十八、承先啟後 培育第三代接班     
十九、高山仰止 大家長相繼殞落     
二十、莊家第三代手足 重溫回憶     
二十一、樹立標竿 後代長念莊昭典

第六篇 古法好味飄香     

二十二、台灣醬油文化 傳承好味道     
二十三、蔭釀黑白戀 揭開美味密碼     
二十四、原味本色 莊園釀造遵古意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