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因騙術(BE0084)
Unnatural Harvest -- How Genetic Engineering is Altering Our Food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生物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英琦博‧柏恩斯
Ingeborg Boyens
譯者:杜默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13日
定價:240
元
售價:19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8頁
ISBN:9571334154
|
|
|
|
線 上 試 閱
|
|
|
【導言 1|導言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
▼
書摘 2
科學導向的選擇性育種,已經產生許多你我在花園、農場和超市習見的變種與雜種(hybrids)作物。不過,這個進程也可說是極為緩慢,例如,生物須成長至性成熟階段,始能再次繁殖。即便是在大自然並未施以嚴酷氣候挑戰的植物王國裡,選擇性育種也很棘手。兩種天然植物進行雜交時,兩者的基因亂成一團,培育者須花數年時間,以開頭所用人人皆知的植物,跟這混雜植物進行「逆代雜交」(backcrossing)。一而再,再而三,慢慢剔除不需要的基因。以這種速度培育,即便是傳統的植物培育法也得花上很長一段時間,往往須費時 10 至 12 年。
科學家表示,基因工程顯然更為快速,也比較精確。在重組 DNA 工作上,只有一個具有所需特徵的基因,移入可能多達十萬個基因的生物體中。基因工程實際上是解除了繁育者聽憑有性生殖代為決定作物與牲畜的束縳,把遺傳從自然、隨機的事情,變成可以人工管理和利用的程序。
此外,科學家也慨然指出,傳統的繁育法有其限制──以前凜然不可侵犯的造化限制。交配只能在同種或密切相關的物種進行,使得繁育者可以萃取,以強化所需特徵的基因源受到局限,例如,驢馬相交可以產生騾子,馬跟狗交配就什麼也生不了。
現在,基因工程使得科學家可以不理會先天的基因局限。他們認為,這新改良的人造世界好處不言而喻,凡指稱基因工程不自然的人,只是感情用事,無視科學事實罷了。
然而,指稱生物技術太背離在此之前的生命自然進化方式,同樣也是錯得離譜。大多數人使用「生物技術」一詞時,並不會想到十三世紀的農夫調製桶裝啤酒,而是(跟我一樣)指人類新發現跨越物種、甚至動植物國度分界的能力。地球初始至今,物種之間的分野一直是神聖不可侵犯,就彷彿造化在沙地上劃了一條線,人類不可也不應越雷池一步似的。在大自然中,何嘗有魚、蜘蛛、病毒或細菌的 DNA ,自行進入蔬菜的 DNA 裡?
誠然,人類馴養、繁育和雜交動植物已有數世紀之久,但這類摸索一直受限於物種間的自然限制,今天的分子生物學家則顯然認為,物種觀念沒什麼了不得。在他們看來,生命的主要單位已不是生物體,而是基因。他們從基因層面的化學構造觀點著眼,生命只不過是創造生命的化學分子集體呈現而已。
【科學不知道的事】
評估生物技術利弊,可以從科學觀點和倫理角度這兩個方向著手。生物技術產業界往往佯稱,在現代世界裡討論倫理問題顯得不合時宜,避之唯恐不及,從而固守較安全的科學地盤,宣稱科學自有倫理,並以無可辯駁的科學「事實」為佐證。
然而,生物技術並不全然是業者所認為的「科學」。許許多多動植物的基因圖譜或基因組都還沒有明確界定,即便是若干已完全解讀的個案,也只見諸極原始的生物體,如細菌,且不見得完全了解其 DNA 基因序列的作用。人類生長荷爾蒙基因所以拼接到老鼠和豬仔身上,只不過因為它是最早確認和譜圖的基因而已。1990 年代末葉,國際「人類基因圖譜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的科學家,在耗資 30 億美元,費時十年進行廣泛研究後,已勉強譜出人體內十萬個基因的一半。
此外,最近研究也顯示,基因是以群體或家族的形式依附在這條 DNA 項鍊上,沒有一個基因的作用自外於別的基因。群體中每一特定的基因,都與家族中其他基因相輔相成。基因和由基因所生的蛋白質共同進化,構成一個作用極為平衡的奧妙網絡,複雜萬端,我們現在還只是略窺門徑而已。
論者認為,生物技術就像把一本書從窗口丟進圖書館,寄望它會落在書架適當的地方一樣。這也就是說,科學或許把外來的基因植入另一個生物體的基因組內,但仍然想不出怎麼引導這個基因進入特定的位置。在這門所謂「精確科學」裡,基因工程師一時走運的例子不勝枚舉。舉例來說,有家開發出一種上架壽命長得出奇的番茄公司,其實原本是想找出生產藍色矮牽牛花的方法;德國研究人員所創造的重達四磅、足供一家六口人飽餐一頓的馬鈴薯,是他們調查分解馬鈴薯糖分解計畫的意外副產品。
不過,研究人員往往沒有這麼幸運,如發明長出球根狀疙瘩的魚、無頭(球狀部分)萵苣、硬得讓人嗑斷牙的胡蘿蔔。所幸,在這所謂「理性科學」裡,好壞各自扮演重要角色。
其實,生物技術所知微不足道,未知的卻是無量無邊。每一部分最基本的基因操作,都有困難之處和隱含的風險,譬如,利用帶菌生物(vector)即是。科學家必須找出讓基因進入宿主生物體細胞的方法,單是確認哪個基因值得注目還不夠。因此,他們經常把帶菌生物之類活性極高的基因寄生體(genetic parasite),當做分子「特洛伊木馬」般的運用。這些基因是從病毒中抽取,絕大多數病毒只能在有限範圍內的生物體內存活與繁殖。這些經實驗室改造的病毒,可以活動的宿主 DNA 環境,則包羅極為廣泛。這類病毒,基本上是為了對付細胞面對可能具有感染性的外來 DNA 時,所產生的自然抗體而設計。
基因工程最常用的帶菌生物,是取自不同來源的自然基因寄生體的轉基因組合。今天植物生物技術(plant biotechnology)最廣為使用的帶菌體,是取自「根瘤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t),土壤細菌的致瘤質粒。動物身上的帶菌生物,係由可致癌或引發其他疾病的反轉錄病毒(retrovirus)構成,例如,常用於魚身上的帶菌生物,就帶有莫氏海洋型白血病病毒(Moloney marine leukemic virus)的結構,這種可導致老鼠白血病變,且對所有哺乳動物細胞都有感染作用,以及含有可導致雞長肉瘤的勞氏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與可導致牛、馬、豬和人類口腔病害的囊泡口腔病毒(vesicular stomatitlis virus)。
英國開放大學教授何美文表示,重組 DNA 成功率偏低顯示,使用帶菌生物往往是致命傷。她在 1997 年 7/8 月號《生態學家》(The Ecologost)上,挑戰許多基因學家視為通例的觀點:「基因工程規避傳統的育種法,利用人工建構的寄生基因元素諸如病毒等做為帶菌生物,以攜帶和密輸基因至細胞內。這些帶菌生物一進入細胞,便會自行闖入宿主基因組內。將異質基因注入宿主基因組,會產生包括生物體致癌等很多有害和致命的副作用,早已是眾所周知。」
儘管生物技術研究有很多困難和不確定性,進展速度之快卻是令人目眩神搖,如今,每隔一到二年,指認和運用基因信息的能力便增加一倍。在生技研究呼嘯前進之際,大多數人茫然無知,遑論追隨其後。
然而,「為了人類的進步著想,應讓科學無所拘束」,已成為當今思潮的教條。無條件地相信科學和技術有能力改善我們的生活,是當世最顯著的特徵之一。1989 年的調查顯示,88 %的美國人認為科技會使世界更美好。不過,同一調查中也有 21 % 的受訪者還認為太陽繞著地球旋轉,顯示這些人未必了解科學。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