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怪獸大師圓谷英二:發現日本特攝電影黃金年代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覺醒:東西方交會下近代西方思想文明的重生與轉變(上下冊不分售)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南沙爭端的由來與發展:南海紛爭史國別研究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BC00355)
All Roads Lead North: China, Nepal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Himalayas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阿米許.拉傑.穆爾米
       Amish Raj Mulmi
譯者:唐澄暐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04月19日
定價:480 元
售價:374 元(約78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78626396127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內文摘錄



  導讀

條條大路通北京的尼泊爾(摘錄)
潘美玲

神祕古國的無聲存在與擾動

尼泊爾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老國家,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國界的北邊是中國,其餘的國土都與印度接鄰。該國地處內陸,以擁有世界第一高峰的聖母峰而知名。以印度教為國教,佛教聖地釋迦摩尼佛的出生地藍毗尼也在該國境內。傳統上以農業經濟為主,是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該國經濟至今都還處於低度發展的狀態,雖然積極發展觀光旅遊業和水電等基礎建設,依然無法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海外移工的匯款成為支撐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這個國家基本上是一種無聲的存在,由於被夾在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當中,除了二○一五年發生大地震釀成災害而佔有媒體的版面,是登山客、朝聖者的觀光旅遊目的地之外,幾乎不受到世人的關注,因此被稱為喜馬拉雅山中的神祕國度。
當我在二○一○年間首次造訪時,在首都加德滿都機場目睹聯合國的運輸機,正在卸下大量的援助物資,提供給該國民眾基本所需。在機場入關時,一般旅客可申請觀光落地簽證,但因為尼泊爾堅守「一中原則」,持有臺灣護照的旅客就得排到另外的窗口填寫一張「同意停留」(stay order)的表格才能入境。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博卡拉機場,沒有國際機場的繁忙喧囂,也沒有將所有旅客包覆在巨大空調建築體結構內,而是接地氣小而美的寧靜設施。簡單如臺灣鄉下的公車總站,只供小型螺旋槳飛機起降,地勤人員徒步用賣場推車載卸旅客的行李,飛機上空姐發給乘客的不是棉花糖而是兩團白色的棉花,塞住耳朵阻隔噪音。十年之後,聯合國的援助物資已經被來自中國的援助和商品超越,臺灣旅客入境還是需要另外填寫入關文件,只是英文改成stay permission。原先融入地景的博卡拉小機場已被新建的國際機場取代,擁有兩千五百公尺長的跑道,可供大型長程客機起降的現代航廈,每年可以接收一百萬名遊客。這些改變只是這個國家近十年來重大變革的冰山一角,推動這些變遷方向的動力,都可歸因於經濟崛起的北方鄰居──中國的影響。

人民視角的尼泊爾中國觀

本書作者出生在博卡拉,目睹家鄉近年來快速的轉變,也見證了中國在尼泊爾逐步實現一帶一路的戰略。寫作此書的目的,是要告訴世人這個條條大路通北京的尼泊爾新樣貌是如何打造出來的。他採取的是尼泊爾的中國觀點,而不是從中國人的角度觀看尼泊爾,所要呈現的是尼泊爾的政府和人民面對中國所製造的「跨越喜馬拉雅山的友誼」,會採取哪些選擇/或被迫選擇,儘管接受援助還是必須付出代價,但為何尼泊爾的人民卻普遍認同中國的脈絡所在。作者書寫的內容採取兩個面向,首先是尼泊爾與中國往來的歷史,特別是在一九五九年西藏成為中國的領土開始,中國成為尼泊爾的北方緊鄰之後所提供給尼國的援助,以及這些援助如何有助於達到中國在外交上所要設定的目標。其次,提供尼泊爾人民視角的敘事,同理在此過程中人民的日常生活與行事的動機,而不是從尼泊爾政府的民族主義角度,或者只歸因到國際強權的支配觀點。
本書寫作的順序並沒有從政治核心或國家的首都出發,反而聚焦跨越喜馬拉雅山脈的邊界地帶,因為這裡才是權力板塊重組的「震央」所在。尼泊爾由於地處內陸,印度控制著該國出入貿易的要道,英國殖民時代就被印度納入國家安全體系。一九五○年代尼泊爾被迫簽下《尼印商貿條約》讓渡主權國家關稅自主的不平等權利,而定義了雙邊的特殊關係。原先兩國的時區同樣比臺灣時間慢兩個半小時,尼泊爾政府在一九八六年將時區調到世界協調時間(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加五小時四十五分鐘,刻意比印度快十五分鐘的時間,宣示與印度斷裂的決心。雖然尼泊爾極力要擺脫印度的控制,卻引來印度的強硬措施,導致兩國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以至於印度干預的力道越強,尼泊爾的不滿就越高,造就了尼泊爾的政治人物只要採取反對印度的立場就能獲取政治資本並從中得利。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九五○年代末期將領土推進到喜馬拉雅山邊,並將南亞納入其國家戰略之際,尼泊爾認為得到一張足以抗衡印度的「中國牌」。隨著這場牌局的開展,中國製的商品鋪滿商店的貨架,帶來便宜又便利的生活,建造基礎設施更實現了尼泊爾政府無法兌現給山民的承諾,人民歡迎來自北京的友誼與益處。但本書作者卻感受到這個邊界的不平等,因為喜馬拉雅山脈兩邊的族群互動,傳統上是尼泊爾和西藏之間陸路的長程貿易所聯繫,依著宗教信仰和社會關係的紋理延伸而盤固,牧民商旅的跨界自在日常。直到中國取代西藏之後,人為的國界與關卡取代天然屏障,人群按照國家劃界以及公民身分編制,所有的關係都納歸於國家的治理,哪些人、進出的時間與路徑全由中國單方所決定,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結構上,中國直接將尼泊爾的幾公里國土沒收,至於還留在尼泊爾的部分,根據作者的描述:「這裡的國旗來自尼泊爾。其他的,則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