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王文華流行館首頁
   
關於王文華 作品集 活動報報 讀者作品集 訂閱電子報 王文華回覆讀者留言
 

 


 

 

 

在冬夜,

光復南路松山菸廠的舊址外面那條人行步道不長,說來只是一般的紅磚道,不過挺有氣氛的。晚上風大,吹了滿地落葉,添了幾分蕭瑟。走起來倒真是有「在冬夜,一個旅人」的孤獨感。

今天又看了一百頁左右。對於常常一心多用,邊聊天邊寫文章邊上網亂逛的我來說,突然發現自己在閱讀上有唯一的堅持,就是我無法同時閱讀兩本以上的作品。輕一點的書沒兩下就翻完了,不需要跟別的書輪流﹔好看的書讓人手不釋卷,捨不得跟別的書輪流﹔不喜歡的書翻兩下就不動了,沒機會跟別的書輪流﹔不容易懂的書需要花很多精神閱讀,沒力氣跟別的書輪流。

所以在閱讀《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時候,花了比平常更多的時間「進入狀況」﹔我甚至曾經一度想要跳著看(如此才能看到一個連貫的中篇小說和其他的短篇小說),還好夠理智,沒笨到真的這麼做。看過的讀者必然知道穿插的故事之間有什麼關聯性,沒看過的讀者,我很想說,但實在不忍破壞到時候你拿起書的興致﹔我甚至覺得昨天的三之一裡面,已經透露了過多的訊息。

真是不可思議,我竟然不知不覺也對「讀者」說起話來了。

書中的各主要人物有個明顯的特質,就是焦慮。有的焦慮是具體的,比如說等待、猜疑(某事或某人)﹔有的焦慮是抽象的,比如說為了某種情感、某種特殊原因。今天在閱讀的一開始,出乎意料的順利,我不僅記得昨天閱讀時的情緒,還完全融入了故事情節之中,完全不因為「其實非常想睡」而有影響。不過讀到中途,情緒忽然被打斷了,原因不明。我盯著書頁,不至於太冷漠又不能「太過專注」,以免文字消失在我眼前,好不容易,才找回可以順利進行的開關。

進展到這個階段,我大概知道「後設」是怎麼回事(但還沒了解到可以具體說明的地步),而且心情是處於一半驚訝(原來就是這個)和一半不以為然(不過就是這個)的狀態。

故事的中間是故事,故事的裡面還是故事。這雖然不是無線迴圈,卻是「錯綜複雜的線路網」。我相信百分之十(也許二十?)的自己在面對這本書的時候仍是混亂的,但對於卡爾維諾筆下所稱呼的你/妳卻看的一清二楚﹔我甚至看見他的食指(手上還拿著筆)直直向我的鼻子指過來,用言語把我一層層剝開,輕易說出我內心真正的想法。關於寫作、關於閱讀,這兩件重要、相關而又不相連的事。

終歸,作品,是為了讀者而存在的。

 

上一頁:如果……  下一頁:一個旅人

 
Editor:Symour Designer:Niko (c) 2006,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回時報悅讀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