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 序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WHA1247)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茅海建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4年04月19日
定價:620 元
售價:484 元(約78折)
開本:18開/平裝/408頁
ISBN:978988886944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 序



  自 序

這是一本十多年前在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舊書,其中的一些文章寫於二十多年前。
由此再追至三十多年前,我剛進中山大學歷史系,便聽到了這樣的說法:只有年輕的物理學家、年輕的數學家、年輕的文學家,絕沒有年輕的歷史學家。歷史學家的「黃金」時代是55歲至65歲。後來又放寬條件,說是從50歲開始。由此前推到他的「白銀」時代,也要從40歲開始。這對剛剛入學的我,產生了一種朦朧的困惑:對於一個願意研究歷史的學生來說,在他的「黃銅」時代、「黑鐵」時代甚至「堊鋁」時代,又該做些甚麼呢?

話雖是這麼說,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中山大學歷史系很鼓勵學生進行研究。我不知道這一做法始於何時,但我卻因此有了一些習作發表。爾後到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做研究生,導師陳旭麓先生尤其強調寫。我剛上第一個學期,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做一小手術,同學潘振平來告我,陳先生讓我們每人寫一篇論文,題目自己定。此時我正在看《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於是寫了《鴉片戰爭時期的中英兵力》。跟陳先生學習的兩年,我幾乎不停地寫,大約寫了十多萬字,我也在懵懵懂懂之中進入了史學。本書中《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與英、法軍兵力》、《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的裝備與訓練》兩篇,即是碩士論文中的主要部分。
我由此知道有兩種培養歷史系學生的方法:最常見的是讓學生們先經過嚴格的方法訓練,熟悉主要或大部史料,方才動筆。這也是我現在經常訓練學生的方法。另一種不常見,主張學生儘早進入研究的階段,通過研究來學習歷史,即陳先生當年帶我們的方法。我自己也不知道哪一種方法更好,很可能各有利弊,但我確實是從後一條道路上成長起來的。也因為如此,我知道後一條道路的全部缺點。史學確實不是年輕人的事業,不管你用何種方法,都不可能速成,而需要用大量的時間來熟悉史料並了解學術史,且動筆越早,就越有可能悔其少作;然而,年輕時若不勤於動筆,又何來成熟?又何能思暢筆順?很可能會長久地澀於寫作。這幾乎是一種悖論。
從第一篇文章《鴉片戰爭時期的中英兵力》,經《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苦命天子:咸豐帝奕?》,到本書的最初結集出版,十八年的時間,就這樣無聲地過去了。

我還必須說明,我在這一成長過程中得益於許多編輯。作為一名大學生、作為一名研究生,我當時投出的稿件都得到了認真的處理,竟然沒有被退稿,而被各種刊物所採用。讓我至今都感動的是,我在研究生時期的習作《鴉片戰爭時期的中英兵力》,自行投到《歷史研究》,資深編輯左步青先生給我回了一封長信,詳細說明要求,提供修改意見。我因在校期間學習過於緊張而未來得及修改,畢業後來北京,他還多次詢問。當我最後將修改稿交給他時,時間已過去了一年。由此而成忘年交,無論是學業還是生活,他對我都多有幫助。除了左步青先生外,助我甚多甚力的編輯還有:夏良才先生、馮士缽先生、張亦工先生、阮芳紀先生、曾業英先生、許醫農先生、朱金元先生、陳達凱先生……他們現已離開編輯崗位甚至已經去世;至於現今還在編輯崗位上的諸多朋友,我還不願說出他們的名字。對於他們和他們所從事的行業,我的心中有?一份感謝,更有?多量的敬意。與二三十年前相比,我們的學術刊物、出版社增加了幾十倍,但年輕人的發表機會似乎並沒有相應的增加,反而經常聽見他們說起各種各樣的「版面費」、「補助費」。我以為,編輯部也是培養人的地方,編輯也可以成為史學青年成長的導師。
與十多年前上海三聯書店版相比,本次出版增加了《鴉片戰爭時期的中英兵力》(原載《歷史研究》1983年第5期)一文,以表示對陳旭麓先生與左步青先生的敬意與謝意,儘管其中的主要內容已被我寫入《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其餘各篇的最初發表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與英、法軍兵力》,《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1期;《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的裝備與訓練》,《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虎門之戰研究》,《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吳淞之戰新探》,《歷史檔案》1990年第3期;《廣州反入城鬥爭三題》,《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6期;《第一次中比條約的訂立時間及其評價》,《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鴉片戰爭清朝軍費考》,《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入城與修約:論葉名琛的外交》,《歷史研究》1998年第6期;《大沽口之戰考實》,《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浙東之戰的戰術》,《檔案與史學》(上海)1998年第6期。只有《公使駐京本末》一文,原投於廣東某刊物,後因該刊被撤銷而未能發表。由於搜集材料、論文寫作與在學術刊物上發表,還有一些時間差,以上這些文章大多可謂是我在「黃銅」、「黑鐵」時代的作品,現在看來顯然有?許多不足;但使我稍稍心安的是,此中也不盡是廢銅爛鐵。

由此而回想起在華東師範大學做研究生的日子,不濃不淡地全在記憶之中。從麗娃河到東川路,人生已是一周。此文史樓已非彼文史樓。坐在此處,重校當年的舊稿,心情自然殊樣,就像大樹看見了自己的年輪一樣。

茅海建
2009年5月於東川路

 
自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