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代序
內文

作 者 作 品

中華人文傳統精要‧修身篇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中華人文傳統精要‧處世篇(WHA0152)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湯一介 主編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07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32開/精裝/200頁
ISBN:978988836942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代序內文



  內文

第一章 民惟邦本
人民是國家的根基


民惟邦本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歌》)


晏子為民造福


「民惟邦本」是華夏的一條古訓,意思是說:人民是國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穩固了,國家才能安寧。在一個國家裡,人民是最基本的,只有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國家才會有安定團結的局面。


這句名言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相傳大禹傳位給啟,啟傳位給太康。太康自從登上帝位之後,只顧飲酒打獵,不理朝政。有一次,太康帶著親信浩浩蕩蕩去洛水北岸打獵,一去就是三個多月。這時,有窮國諸侯后羿看到老百姓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就乘機起兵,廢了太康,歷史上稱之為「太康失國」。太康的母親和太康的五個弟弟聚在一起,做了一首歌來追念他們的祖父禹的功績和品德,這首歌就是著名的《五子之歌》。

「民惟邦本」的思想後來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的治國思想,春秋時代齊國的名相晏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有句名言:「以民為本也。」他十分關心民眾疾苦,對人民懷有深切的同情心,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有一次,晏嬰陪同齊景公出去巡遊,在路邊看見一些凍死餓死的屍體。齊景公見了居然無動於衷,毫不關心。晏子十分氣憤,嚴肅地說道:「從前桓公出遊時,看到飢餓的人就分給糧食,看到生病的人就分給錢財,老百姓聽說他要來巡遊,都十分高興。而如今大王您巡遊,看到百姓凍死餓死居然不聞不問,這哪像個國君的樣子!我真害怕這樣下去,國家將不再是您的國家,您的王位也要被異姓的人奪去了。」齊景公聽了這話有所觸動,於是就派人收殮了屍體,給當地人發放救濟糧,並免除了他們一年的徭役。


有一次,齊景公提出要為晏子增加俸祿。晏子辭謝道:「大王喜歡修造宮室,把百姓的力氣都用盡了;喜歡遊玩,購買奇珍異寶裝飾身邊的女子,把百姓的財富都花光了;喜歡出兵打仗,老百姓都死得差不多了。我怎麼還敢接受增加的俸祿?」齊景公明知這些話都是在說自己,卻仍然厚著臉皮說:「人人都喜歡榮華富貴,難道丞相您就不喜歡?您還是說說看,我怎麼樣給您增加俸祿吧。」晏子歎了口氣說:「好吧,我提三條要求:第一,請不要再向做生意的人徵收重稅;第二,把農民的租稅減少到十分之一;第三,減輕刑罰,對所有被判刑的人都減罪一等。如果大王您能滿足這三條要求,就算是給我增加俸祿了。」晏子提出三條要求,都是為了老百姓,沒有一條是為他自己。晏子就是這樣,懷著愛國愛民的情懷,為老百姓謀福利。


可見,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已經深刻地領悟到這樣一個真理:國家的根基在於人民。如果把國家比做一座大廈,那麼民眾就好比是這座大廈的基石。只有基石穩固了,大廈才能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齊景公和孔子。


民貴君輕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劉備以民為貴


這是孟子所說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就重要性而言,人民最為寶貴,其次是國家,最後是君主。


孟子積極倡導「以民為貴」的思想,他還說:「天是通過人民的眼睛來看,天是通過人民的耳朵來聽。」可見在他的心目中,人民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礎。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君王可謂是這樣的典範。他一生都愛民保民,在萬分危急的關頭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保護百姓。他就是三國時期的劉備。劉備,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的建立者,相傳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劉備寬容仁厚,愛民如己,千百年來傳為美談。其中最感人的要數「劉玄德攜民渡江」這個故事了。當時,劉備、諸葛亮在新野大敗曹操的軍隊之後,就轉移到樊城,在那裡駐紮下來。曹操為了報仇,親自率領大軍,分兵八路,向樊城奔來。


曹操軍隊聲勢浩大,劉備軍隊兵力不足,加上樊城的城牆和護城河都很薄弱,諸葛亮估計抵擋不住曹操的大軍,便勸劉備放棄樊城,渡過漢水,往襄陽退去。劉備不忍心拋棄跟隨他的百姓,就派人在城裡到處發佈通告:「曹操的軍隊快要打過來了,樊城將要守不住了,百姓們誰願意追隨劉備的,可以一起過江。」通告一出,城裡的百姓明知跟隨劉備會有危險,卻仍然齊聲大呼:「我們寧願死,也要追隨使君(指劉備)!」襄陽城中的百姓,也有很多乘亂逃出城來,跟隨劉備一起撤退。


劉備命令關羽在江邊整頓船隻,百姓們拖家帶口,扶老攜幼,哭著向劉備的軍隊跑過來,兩岸哭聲不絕於耳。劉備在船上看到了這樣悽慘的景象,心中十分悲痛,大聲哭著說:「為了我一個人,讓城中的百姓受到這樣的大災難,我還有甚麼臉面活在世上!」說完,就要投江自盡。手下的人急忙抱住他,才得以制止。隨從們見到此情此景,一個個都痛哭起來。



劉備


劉備渡過江到了南岸,回望江北,看到還有不少百姓沒有渡江,他們都朝著南面招手呼號。劉備急忙命令關羽派出船隻去渡百姓過江。直到百姓快渡完了,劉備方才上馬離去。


後來,曹操軍隊就快追上來了,很多人都勸劉備說:「暫時把百姓留下,您先走最重要。」他卻哭著說:「做大事的人一定要以人為本,現在人們都歸順我,我怎能棄之不顧呢!」禍在眉睫,隨從簡雍又勸他:「現在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主公您應該在今夜迅速離開這裡,不能再管百姓了。」劉備還是說:「百姓從新野跟隨我到這裡,我怎麼忍心拋棄他們呢?」就這樣,劉備帶著數萬民眾,緩緩而行,每天只能行軍十幾里。在大難臨頭的危急時刻,他始終沒有拋棄百姓。


正因為劉備有一顆仁慈愛民之心,為了百姓而置自身的危難於不顧,才在戰亂中贏得了百姓的真心歸附。

 
代序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