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第一章 風雲再起話虎尾
第二章 誰偷走了台灣人的工作?
開發中國家取代了台灣的生產與就業
第三章 知識經濟:避免產業外移的祕訣
終身學習才能因應產業結構加速變遷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台灣經濟戰略(Z00701)──從虎尾到全球化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時報書系
作者:陳博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22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4頁
ISBN:957134091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第一章 風雲再起話虎尾第二章 誰偷走了台灣人的工作?開發中國家取代了台灣的生產與就業第三章 知識經濟:避免產業外移的祕訣終身學習才能因應產業結構加速變遷



  開發中國家取代了台灣的生產與就業

拉平先進國家工資帶來均富發展

當時,台灣只要有一家廠商發現某項產品可以賣到先進國家,而進行投資生產並獲利之後,就會有許多人跟進。當時的政府官員一再警告業者不應一窩蜂,可是日後來看,那些一窩蜂的業者,大部分也都賺了錢。原因為何?當時四小龍只有三、四千萬人口,先進國家有七億人口,市場非常大,我們投資再多生產也很難滿足需求。所以雖然台灣跟韓國的廠商拚命生產,但產量絕大部分都還沒有超過先進國家原來的產量,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在替代先進國家的產品。因為價格便宜,先進國家就減少生產而改用四小龍的產品。台灣多生產一萬打毛巾,美國就少生產一萬打。台灣生產愈多,美國就進口愈多。

在這生產替代的過程中,台灣的就業其實也在替代美國的就業,因為台灣廠商僱用一百名工人,生產出一萬打毛巾賣到美國,美國就少生產一萬打的毛巾,並減少雇用一百個工人。從一九五○年代後期到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的發展其實就是在替代先進國家生產品與就業的過程,這也是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但是,台灣畢竟是小國,勞工並不充沛,所以這種替代美國產品過程到達一定程度後,大約在一九六七年左右,台灣農村已經沒有剩餘的勞動力可以提供,要擴充生產的企業家只好提高薪資,或進行挖角以爭取勞工。台灣就是藉由一窩蜂投資、挖角、跳槽等這些看來不甚正面的作法,經濟得以快速發展。

不僅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所得分配也因此更為平均。因為一窩蜂生產,許多人都成為老闆,形成了眾多的中小企業,財富比較不會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又因為從先進國家搶了很多工作機會,人人都有工作,也就達到了充分就業。儘管如此,由於生意還是很賺錢,成本還是遠低於先進國家,工資持續上升,所得分配因而更加平均。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奇蹟,其實就是「要素價格均等化」的過程。因為台灣的工資比別人低,所以能夠搶佔別人的產品市場,等到國內沒有過剩的勞工時,工資開始上升,所得因此快速增加。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力量,是台灣經濟發展最大的功臣。

以前的經濟部次長汪彝定先生曾說,在人類歷史上不曾有過這樣的發展機會,以後也不會有。因為先進國家開放市場,而四小龍之外的開發中國家卻未善加利用,四小龍才能得到這個空前絕後的機會。

開發中國家取代了台灣的生產與就業

到了一九八○年代,其他開發中國家逐漸了解四小龍成功的因素,所以都朝這個方向發展。原來走得很好的一條路,當大家都簇擁而來的時候,就變得太擁擠了,因為台灣的工資比較高,我們就被擠出這條路。換句話說,在一九八○年代之後,台灣經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從過去替代先進國家的工作,變成開發中國家要來替代我們的工作。最近這十幾年,因為工資差異造成的市場力量,使得國內很多廠商必須外移到開發中國家進行投資,很多原來在台灣生產的產品變成開發中國家生產,我們很多工作機會也因此轉移到開發中國家。

市場力量一開始也是把開發中國家的工資拉上來,因為加入國際競爭的開發中國家剛開始並不多,其中能加入競爭的更只是各國人口的一部分,比如中國一開始只有深圳一地,東南亞國家也只有較接近大都市的地方可以加入國際競爭。由於人數不多,但四小龍卻釋出很多的產業跟產品,所以這些國家的工資可以快速成長。

台灣很多產業雖被開發中國家替代,可是同時因為日圓大幅升值,我們也取代了一些日本產品。另外,因為所得增加,國內服務業開始快速發展,所以雖然大量的工作機會流到開發中國家,可是國內也創造了許多新的機會,特別是一九八○年代末之後的泡沫經濟帶來的繁榮,一時之間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工作被搶的壓力,也沒有感受到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威力。另外,這段時間全球電子資訊工業開始快速發展,台灣因為和產業的領導者美國有密切的經貿關係,於是就跟著美國的資訊業,特別是電腦產業,快速發展起來。所以,在經濟成長方面,台灣也看不出受到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威脅。不幸的是,電子資訊業跟泡沫經濟所維持的繁榮,到了一九九七年之後,都開始出現危機。

首先是東亞金融風暴的衝擊,以及國內泡沫經濟的破滅。一九九八年台灣發生本土性金融風暴,大家赫然發現我國的金融業其實非常脆弱,很多公司的內部管理也不健全。到了二○○○年,美國的股市跟網路泡沫破滅,全球陷入不景氣之中,我國的出口成長率由當年的百分之十七到二○○一年變成負百分之八。同時,立法院堅持把工時從每週四十八小時,一口氣降到四十二小時,而不是政府跟勞工及工商團體協商的四十四小時,結果造成工商業相當大的衝擊。

由於一方面經濟不景氣,一方面因為企業在工時調降的衝擊下,快速移到國外生產,台灣的失業率開始急速攀升,我們立即感受到要素價格均等化所帶來的失業與工資下降的壓力。

愈接近開發中國家失業壓力愈大

其實,並不是每個國家所面對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的壓力都一樣。就像板橋跟台北市的例子一樣,往來關係愈密切,這個力量就愈快愈大。香港跟中國最接近、往來最方便,所以香港受到中國的衝擊就特別大。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中國短缺許多產品,而對外往來能力也不足,所以必須借重香港作為門戶。同時,香港也快速的將各種生產事業移到中國大陸,特別是深圳地區。可是,等到中國對外往來方面的能力逐漸提升之後,香港作為中介的重要地位逐漸下降,而製造業外移造成的就業壓力卻越來越大。等到深圳已發展成為大都會,能提供各種服務以後,現在香港不只是製造業移到深圳,民眾購物、餐飲也常到深圳去消費,造成香港今後經濟發展相當大的困難。

台灣的問題當然跟香港不同,畢竟我們的經濟規模比香港大,也有較強的製造業基礎。可是台灣的產業也大量外移,將來直航之後,甚至一部分消費者都可能外移,譬如到中國去打高爾夫球,順道消費,這類影響必然逐漸加強。因為國際貿易的基本力量是消費者會去便宜的地方購物,生產事業會移到成本低廉的地方生產。這樣的大趨勢乃是市場力量,我們絕不可能長期加以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