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 ◎何政廣
序 ◎雷逸婷

繪畫、書法

【類別最新出版】
金宇澄:細節與現場
我知道什麼呢:薄茵萍1991-2022
膽小別看畫V:疾病、天災、戰爭、飢荒……停格在西方名畫中,數千年未曾改變的災難與浩劫
黃賓虹、徐悲鴻、黃君璧: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我知道什麼呢:薄茵萍1991-2022(YT03185)
What I know now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繪畫、書法
叢書系列:藝術家
作者:薄茵萍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24年05月24日
定價:700 元
售價:546 元(約78折)
開本:12開/平裝/98頁
ISBN:9789862823309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內 容 簡 介

薄茵萍自稱有一雙工匠的手,在不同媒材與表現形式之間,承續著現代主義精神,「人」是她始終關切的永恆主題。她早期以超現實主義手法創作油畫,企圖展現一種哲學思辯的衝擊力量;移居紐約後,她在1980年代初期以《默》系列表達生存掙扎之精神壓抑與對人性的反省批判;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作品反映現代人的焦慮與不安,旁觀的第三隻眼是人與時代的良知。其作品重要的母題--玫瑰與脊椎--象徵愛與擔當,是身為母親與女性的藝術家在人生幽微刻苦處依然對人性懷抱著信心與頌讚,亦是她的人生希望與功課。

以刀代筆的「大音希聲」系列版畫則是探索人的問題,構圖以電影變焦、特寫的運鏡方式,同時呈現畫面中動與靜、寫實與抽象的意象。1990年代的創作結合木刻、繪畫和雕塑形式,於木板上以刀痕刻出圖像再層層敷上油彩;2002年的〈出土〉以報紙拼貼並組構畫面,模仿古書的斷簡殘篇,試圖以冷靜而深沉的態度刻畫社會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其作品中非凡的視野充滿了藝術家的內省和思辨能力,如今她仍戮力參與社群的紮根行動,充分展現出自省的藝術信念與關懷社會的入世精神。

本書囊括薄茵萍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展至今的創作,回望將近五十年的畫業人生,她在藝術上學習、探索的過程,以及對藝術、世界和自己的體察,都是穩紮穩打、用心摸索後的成果,也提供讀者一同審視她一路走來探問自我、追尋藝術本質的路徑。

作 者 簡 介

薄茵萍(原名薄英萍)
1943年生於山東省日照縣,來台後於1974年畢業於國立藝專西畫科,1976年於台北美新處個展。1978年移居紐約,在工作與養育三位兒女之餘,也在紐約普拉特版畫中心研習版畫。1987年返國於北美館首次個展,1989年獲美國女藝術家百年年展版畫金牌獎,其後以「鼎典藝術中心」為基地致力於推介海外華裔藝術家返國展出,對於1990年代初期國內蓬勃之藝壇現象有其貢獻;從早期的星星畫室,到後期「天棚藝術」作長期教學,近年也致力於馬賽克公共藝術的社區改造。

目 錄


◎何政廣/2


◎雷逸婷/3

那是個星期天/4
◎王紀凡

我知道什麼呢/6
◎薄茵萍

作品圖版/21
◎薄茵萍  創作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