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1|關於變老這件事
2|開始享受獨處
3|擁抱逆境的生活練習
4|找回好情緒的日常練習
5|喚醒感官的大自然練習
6|運動鍛鍊你的思考力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越跑越強:跑步教練的疲勞克服與心靈成長之道
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看清親密關係的底層邏輯
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被低估的年代,讓善意泛起漣漪
不只是餓:解放心靈飢餓,擺脫飲食焦慮──《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餓怒症》套書
你可以喘口氣: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


特價書(不再折扣)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套書(六冊)(1CY0098)
The School of Life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人生學校
       The School of Life
譯者:徐昊/謝忍翾/王方/蔡孟儒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9日
定價:1680 元
售價:1210 元(約72折)
開本:25開/平裝/1512頁
ISBN:4712966621316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1|關於變老這件事2|開始享受獨處3|擁抱逆境的生活練習4|找回好情緒的日常練習5|喚醒感官的大自然練習6|運動鍛鍊你的思考力



  4|找回好情緒的日常練習

幫助我們活在當下的自我意識

  曾經有個男孩在學校表現突出,直到進入大學後也一直維持好表現,就在大二即將結束的某天,他一早出門考試,卻從此消失──二十四小時之後,男孩被發現正四處遊蕩、徹底迷失──他不僅不知道自己身在哪個城市,而是失去人生方向,沒有存在感。過去二十年間他打造出精巧又成功的面具,一直躲在它背後生活,那個真實的、會感到需求的自我已經變得透明。但問題不只是忘記自己出生證明上的名字等諸多社會訊息,男孩還忘卻了他身為人類的身分。

  要是身分意識薄弱、自我認同不高,親身體驗當下生活將更不容易。若是不清楚自己是誰,人們常常像演戲一樣以「好像」是自己的身分過活,發展出可能招致自我毀滅的處事方法:由於感覺不到確切真實的東西,你可能透過遊戲人間(這有時會與有趣的性格混淆),或是得到種種成就尋求身分認同、創造生命意義;又或者,你開始塞滿行程讓生活過度繁忙,藉由建構出的自我分散注意力,讓自己不再空虛──這種情況可能會被當成個性活潑,表面看似情緒健康,但這個身份其實只是幌子──你並沒有活在當下。

為什麼自我意識有強弱之分

  自我意識的強弱取決於一歲以前照護者對嬰兒需求的回應。當然,社會認同受國籍、家庭背景和性別影響,雖然聽來不可思議,但身分內涵源自我們最早期的人際關係。一歲以前,大家的人生經驗只想滿足身體所需、非常原始,並不受語言的制約。存在可能只是從肚子餓到吃飽、從寒冷到溫暖、從感覺沒人愛到被愛的過程;這個階段的愛透過滿足生理需求來表示,內部和外部、自我和非我之間的界限非常模糊。寶寶吸吮奶瓶和乳房卻不明白牛奶是什麼,只感受到需求以及得到與否;這時我們脆弱得連坐都坐不起來,更遑論用言語表達願望,實在是無力到令人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