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試閱

古典文學

【類別最新出版】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精裝增訂限量簽名版)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上下冊)
西南聯大詩詞課
論語
莊子選


西南聯大詩詞課(WHA1550)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古典文學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游國恩、聞一多、朱自清等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26日
定價:530 元
售價:419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352頁
ISBN:9789888812189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

西南聯大只存在了八年時間,卻培育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五位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八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教育史上的傳奇。傳奇的締造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強大的師資力量和自由的教學風氣。

西南聯大成立之時,雖然物資短缺,沒有教室、宿舍、辦公樓,但是有大師雲集。聞一多、朱自清、陳寅恪、張蔭麟、馮友蘭等大師用他們富足的精神、自由的靈魂、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學識修養,為富有求知欲、好奇心的莘莘學子奉上了凝聚?自己心血的課程。 聞一多的唐詩課、陳寅恪的歷史課、馮友蘭的哲學課……無一不在民族危難的關頭閃耀?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求知學子前行的道路,為文化的繼承保存下了一顆顆小小的種子,也為民族的復興帶來了希望。

時代遠去,我們無能為力;大師遠去,我們卻可以把他們留下的精神和文化財富以文字的形式永久留存。這既是大師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應該一直繼承下去的文化寶藏。

為此,編者以西南聯大為紐帶,策劃了一系列圖書,以展現西南聯大的教育精神和大師風貌,以及中華民族的文化與思想特點。已出版《西南聯大文學課》《西南聯大國史課》《西南聯大哲學課》《西南聯大國學課》《西南聯大文化課》《西南聯大文學課(續編)》,本書主題是「詩詞課」。

本書所選各篇文章,在內容的側重和表述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這是各位先生在教學和寫作風格上各有千秋的結果。這一點,不僅體現了先生們各自的寫作特點,更體現了西南聯大學術上的「自由」,以及教學上的「百花齊放」。

本書收錄文章,秉持既忠實於西南聯大課堂,又不拘泥於課堂的原則。有課堂講義留存的,悉心收錄;未留存有在西南聯大任教時的講義,而先生們在某一方面的卓越成就亦予以再現;還有一部分文章是先生們在西南聯大教授過的課程,只是內容不一定為在西南聯大期間所寫,如浦江清先生部分的內容,是由先生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時的講義整理而來的,因先生在西南聯大也教授過詩詞方面的內容,故予以收錄。又如本書游國恩、蕭滌非先生部分文章,整理自196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由兩位先生參與編寫的《中國文學史》。兩位先生在西南聯大教授「中國文學史」一課,涉及詩詞的內容也為其中一部分,故本書僅就兩位先生涉及詩詞的部分內容予以收錄。此外,文中有一些重複的講述,如聞一多、浦江清二位先生講「四傑」的文章。浦江清講「四傑」,注重詩的解析;聞一多講「四傑」,注重四傑本身的詩意。題目雖同,內容卻不同,編者全部予以收錄,既可使讀者了解兩位先生講授的側重,又可使讀者在兩位先生的觀點碰撞中有所得。需要說明的一點,《〈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一篇選自1943年初版的《略讀指導舉隅》,該書由朱自清、葉聖陶二位先生編寫,旨在作為中學國文教學指導用書。《〈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一篇由朱自清先生撰寫,文章雖不符合上述選篇原則,但這篇文章所寫的古體詩、近體詩、律詩、絕句的特徵,以及它們在唐代發展演變的過程,卻對詩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很好的梳理,故收錄本篇。 按照上述選篇原則,在任教於西南聯大的諸位先生中,選擇了游國恩、聞一多、朱自清、浦江清、蕭滌非、羅庸等六位先生,以他們現存作品中較為完整的全集或較為權威的單本作為底本。這些底本不但能保證本書的權威性,也能將先生們的作品風貌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書未收錄關於蘇軾詩詞的文章。若談論詩詞,不可略過蘇軾,但編者查找多位西南聯大教授全集或作品合集,除浦江清先生《蘇軾的詞》一篇,再未發現其他符合本書選篇原則的關於蘇軾詩詞的文章。此前出版的《西南聯大文學課》中已收錄浦江清先生的《蘇軾的詞》,若《西南聯大詩詞課》中再收錄,則內容重複,故本書不再收錄《蘇軾的詞》。

因時代不同,某些字詞的使用與現今有所不同。同時,每個人的寫作習慣以及每篇文章的體例、格式等亦有不同,為保證內容的可讀性、連續性以及文字使用的規範性,本書在尊重並保持原著風格與面貌的基礎上,進行了仔細編校,糾正訛誤。此外,本書還對原文進行了統一體例的處理,具體如下:
1. 原文中作者自註均統一為隨文註,以小字號進行區分;文中腳註均為編者所加,並以「編者註」加以區分。
2. 文中表示公元紀年的數字皆改為阿拉伯數字。為保持全書體例一致,本書對隨文註中表示公元紀年的方法進行了統一處理,皆以「公元×××年」表示,正文則保留作者原文原貌。
3. 對於文章中「《文心雕龍.情采篇》」「《文心雕龍.物色》篇」等篇名形式不統一現象,為保持原文風貌,本書未做統一處理。
4. 因時代語言習慣不同造成的文字差異,本書對引文外的文字做了統一,如聞一多先生著作中多用「惟」字,均改為現今通用的「唯」字,「刻劃」「摹仿」「熱中」等詞皆改為現今通用的「刻畫」「模仿」「熱衷」等詞。另外,按現今語法規範,修訂了「的」「地」「得」,「做」「作」,「他」「它」,以及「絕」「決」等字的用法。還修訂了「那」「哪」 的用法,「那」舊同「哪」,原文中部分「那裡」「那兒」等詞表示的是「哪裡」「哪兒」的意思,此種情況,皆將「那」改為「哪」。舊時所用異體字則絕大部分改為規範字。
5. 為保障現代讀者的閱讀體驗,本系列圖書對部分原文標點符號略作改動,以統一體例,如「《苕之華》、《何草不黃》」,改為「《苕之華》《何草不黃》」。

希望本書有助於讀者們了解中國一些重要的詩人、詞人的生平、作品,以及幾位先生在文學領域的學術風采;同時,更希望本書能夠喚起讀者對西南聯大的興趣,更多地去了解這所在民族危亡之際仍然堅守教育、傳播優秀文化思想的大學,將西南聯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持與希望傳承下去。

 
內文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