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第一編 怎麼辦?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一瓦之緣(WHA0466)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小思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04日
定價:440 元
售價:34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16頁
ISBN:9789888369034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內 容 簡 介

本書是小思書寫日本的散文集。上溯一九七○年代,下至二○一四年,筆跡縱貫四十年。

一九七三年,小思負笈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度過一段「脫胎換骨的歲月」。從那以後,她與日本結下了緣分--司馬遼太郎記念館中那醇厚的生氣,彷彿作家從未離開;安藤忠雄的設計,用陰翳與光亮激發出建築的生命;看到《編舟計畫》中林立的一盒盒筆記卡片,她怦然心動,想起靜寂、如夢境般的求學時光;一盤《梵鐘之響》CD,收錄日本十四座名寺的鐘聲,一心如洗;嵐山吉兆的懷石料理,簡樸中回歸真義……日本文化之美浸透在現實中,也小心翼翼地封存在回憶中。可是,靖國神社前參拜的人群、熱鬧再版的戰時地圖、掩映在細節中的大東亞意識……又在感情中投下陰影,記恨有之,戒惕有之,難以釋懷。在小思筆下,日本展現出讓人敬與恨交織的性格,在閱讀中,讀者也會不覺一起在靜水流深中回溯,找到自己對於「一瓦之緣」的理解。

引出"一瓦之緣"的典故如下:
同法同門喜遇深,隨空白霧忽歸岑。
一生一別難再見,非夢思中數數尋。
        留別青龍寺義操闍梨‧空海

唐朝時,日本僧人空海到長安青龍寺學習佛法,得密教七祖慧果傳他法統。空海學成回到日本,開闢日本密教大本山東寺,弘揚佛法,也把中國文化精萃帶回日本。

無數日子過去,青龍寺倒塌湮沒。直到當代,西安發掘出青龍寺遺瓦。中國贈送一塊青龍寺瓦予東寺,以再證這一段文化之緣。
1.小思作品
2.日本國民性、日本文化與中日關係的犀利分析
3.小思將採用前所未有的今昔對證筆法,回應自己若干年前所寫文章之觀點
4.小思所收藏的大量珍貴歷史文獻將作為插圖出現

作 者 簡 介

小思
香港著名散文作家、教育家、學者。本名盧瑋鑾。原籍廣東番禹,一九三九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畢業,任教中學,一九七三年赴日本,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一九七八年任香港大學中文系助教,一九八一年獲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學位。一九七九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一九九五年起任教授。二○○三年退休,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二○○三年底獲香港教育學院第二屆傑出教育家獎。
散文作品有《豐子愷漫畫選繹》《不遷》《人間清月》《承教小記》《一生承教》《香港故事》《香港家書》《香港文縱》《香港文學散步》《翠拂行人首》《縴夫的腳步》等。

目 錄

第一編 怎麼辦?
青龍寺一瓦之緣
京都雜談
不記恨─《慘痛的戰爭》觀後
靖國神社內外(一九八二)
靖國神社內外(一九九二)
人家的忠靈
靖國神社的陰魂
提起長江的筆
激動誰的心

第二編 品味細節
繪圖與攝影
作家故居的夢
司馬遼太郎的手稿
這樣才是致敬
安藤忠雄的陰與光
重生的島
直島的示範
寂寞的編舟者(上)
寂寞的編舟者(下)
字裡的人間(上)
字裡的人間(下)
為什麼用鉛筆?
砂丘之憶(上)
砂丘之憶(下)
路上觀察學

第三編 性格與表情
梵臺古寺鐘
梵鐘之響
《日本沉沒》
大和的教室(上)
大和的教室(下)
真矢不合情理?
日本家訓研究
日本教育動作
日本人的表情
和食文化另一功效
黑澤明的第六個夢
無辜者
日本獨有
看漫畫所得

第四編 關西足跡
重訪永平寺(上)
重訪永平寺(下)
南禪聽泉
關西之行
一切隨緣
眉下的一副別眼
川端町的回憶(上)
川端町的回憶(下)
蛛網當門
重訪竹苞書樓
看不見天空的古書街
京都重到
吉兆心思
掬水月在手
歎亂真
徒弟的風格
逛街市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