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史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文學史

【類別最新出版】
幽靈的獨白故事集
西南聯大文學課
毛姆文學課:最會說故事的人,如何閱讀、創作與洞悉人性
魯迅作品十五講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鑑要


愛因斯坦(XB0043)──思考的樂趣
Einstein, La Joie De La Pensee

類別: 文學史
叢書系列:發現之旅
作者:Francoise Balibar
       Francoise Balibar
譯者:陳開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20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152頁
ISBN:9571323829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書摘

第一章 理解與激情

1895年年初,一列由慕尼黑開往米蘭的火車上,有位16歲的年經人正在思索著他的前途。他剛剛放棄了父母親為他申請的中學(Gymnasium)學業,正趕往義大利和父母會合。這並不是一個輕率的決定,他知道如果不參加數月後的中等教育畢業考,就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進大學念書。他也知道這個決定會讓雙親失望痛苦,他們一直希望他有個榮耀的職業。

但他再也無法忍受了,他對中學生活已經厭惡至極,任何合理的說詞都無法說服他。當父母還在身旁時,他還能夠勉強接受這個僵硬嚴厲的教育制度給他的規範。但隨著德國局勢惡化,他的父母決定帶著小女兒瑪雅(Maya)離開慕尼黑前往義大利,把他一個人留在一個熱心的友人家,直到他完成中學的學業。

「你的出席破壞了全班對我的尊敬」(中學老師對愛因斯坦說)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的育姆(Ulm),當時德國剛在普魯士的庇護下完成了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數世紀以來,德國僅是個地理區域,也是歐洲列強交會的戰場。但是到了愛因斯坦父母這一代,德國在宰相俾斯麥(Bismarck)的領導下,藉由快速的工業發展,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富裕的國家。然而德國境內宗教和區域的對立,自古以來就一直阻擾著國家的統一;同時,隨著工業發展,社會衝突也逐漸尖銳起來。只有民族主義和軍事主義的興起才能掩蓋這些缺陷,完成統一的大業。

俾斯麥統治的時期,整個德國籠罩在對國家力量稱頌,對哲學、文學和音樂(康德、哥德、席勒、貝多芬)等傳統文化讚揚的氣氛中。愛因斯坦的童年就是在這種獨特的環境中度過的。而培育國家菁英的中等教育機構──文科中等學校顯然地只是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精神狀態。學校課程要求學生對古典學科融會貫通,同時又必須理解科學知識。學校一方面鼓勵學生發展均衡人格,卻又嚴格要求學生服從於幾近軍事化的紀律。

年輕的愛因斯坦無法接受這種混合了威權主義和百科全書式的填鴨教育。他後來寫道:「現代教育事業竟然沒有扼殺了研究的好奇心,真是一項奇蹟。因為這脆弱的小樹苗需要鼓勵和自由,否則它將枯萎。主張規範和責任感能引發觀察和研究樂趣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

「一隻再健康的馴獸如果不斷地用鞭子威脅牠,逼牠在不餓時進食,牠也會喪失胃口。」

愛因斯坦原本即已厭惡軍事紀律,再加上某些老師對他的獨立行徑,表現出敵意,他終於在1895年初決定離開德國,前往義大利。這些強烈的事實雖然就足以讓他下決心離開,但是另一個更合理的因素──逃避服兵役,更使他毫不猶豫地逃離1890年代的德國。

在中學教育結束前離開,及時取得瑞士國籍,可以讓他不必被背上逃兵的罪名。「如果有人聽到音樂,會興致盎然地列隊前進,這點就足以使我輕視他,上天錯植了大腦給他,他只要有脊髓就綽綽有餘了。」

.19世紀末,德國猶太人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的解放

少年旅客抵達義大利,他的父母親也許會因為他大膽的勇氣而驕傲,但同時也為他擔心,這個孩子不正在糟蹋他們年輕時無法取得的良機嗎?這良機指的是大學畢業後的一份好職業。有了一份好工作才能確保經濟的穩定,又能獲得知識上的滿足。阿爾伯特的父親,赫曼.愛因斯坦(Hermann Einstein)在年輕時就顯現出特殊的數學天分,但是當時沒有家產的猶太人要進入大學讀書,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只好把自己的興趣放在一邊轉而從商,因此他對兒子抱著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因德國猶太人地位的昇高而有不同的命運。

俾斯麥時代,德國猶太人解放和社會地位快速上升,是當時歐洲的重要事件之一。18世紀末,隨著法國大革命理念的散布,部分區域頒布了猶太人的解放命令。到了1869年,德國終於全面解放猶太人。這段從少數民族集中區走出來的過程雖然緩慢,卻是時勢所趨,無可避免的。

全面解放十年後,愛因斯坦出生,成為第一代的新德國猶太人,他們一出生就擁有法律保障的權利。

同時資本主義也因為政治的統一而在德國興盛起來。這些新近解放的德國猶太人,不像舊特權階級那樣背負著歷史包袱,積極地參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很快就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同時社會地位上升,也使他們向德國的文化認同。愛因斯坦的父母並非熱忱的猶太教徒,因此也沒有自外於這股現代化潮流。他們相信「反猶太主義」(I"antisemitisme)已經成為過去歷史的恥辱,而德國猶太人將和其他德國人平起平坐。很自然地他們期望兒子會有個布爾喬亞式的職業;對一個年輕猶太人而言,在社會成功的機會從來沒有像19世紀末這麼大過。然而愛因斯坦這一輩猶太人卻目睹了反猶太主義的再度興起,和國家社會主義(le nationalsocialisme)的掌權,運氣好的猶太人流亡國外,運氣差的就慘死集中營中。

.父親從商,叔叔是發明家

1880年代正是德國經濟起飛的年代,尤其在愛因斯坦一家居住的巴畢唯爾(Baviere),電氣化正迅速地發展;1879年愛迪生(Edison)發明的白熾燈泡,逐漸進入每個家庭中,而工廠則成為大量用電的客戶。赫曼的弟弟雅各伯(Jacob Einstein)正是具備了新企業精神的典型人物,他自己發明了一種電動機,並且希望能夠大量生產為商品,銷售出去。赫曼在他的鼓舞下,同意改行成立自己的電器事業。但幸運並未降臨在他們身上。也許赫曼的天分在數學與冥想,而非商業,也許是雅各伯的理想和現實有誤差,兩人的事業總是無法順利展開。

雅各伯又想到了一個點子,他認為德國的電氣事業已經太先進,不如到電氣事業剛起步的義大利碰碰運氣。於是赫曼.愛因斯坦結束了家鄉的事業,帶著全家遷居到義大利的米蘭,之後再到巴唯(Pavie),把愛因斯坦留在悲慘生活中。

.蘇黎士綜合技術學院

赫曼.愛因斯坦經營的電氣工業,對他兒子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事實上,愛因斯坦在一個充滿工業與技術的環境中成長,後來很自然地嘗試到工程學校就學。蘇黎士綜合技術學院(l"ecole polytechnicum de Zurich)在形式和社會聲望上都類似於巴黎的綜合技術學院(l"Ecole polytechnique de Paris),唯一差別是它不是軍校,而且它也培養大學師資。對愛因斯坦來說,這裡正是最佳的選擇,他可發展他的數學天分,並可滿足父母對他未來出路的期望。另一個優點是它不要求德國中學文憑,通過考試即可入學。1895年秋,愛因斯坦以不到報名年限的資格,申請到許可證參加考試,但並未考上。第二個學年,他進入瑞士的一所補習學校就讀。隔年成功考進綜合技術學院。

他在學校認識了少女密內娃.馬里許(Mileva Maric)。密內娃是塞爾維亞人,和他同樣攻讀數學與物理。在 90 年前,女孩子在這麼出名的工程學校就讀是極為特別的事。這所學校採取先進的女性教育政策,它也是歐洲第一所,也可能是世界第一所招募女學生的高等教育機構。反而是地位相當的巴黎綜合技術學院一直要到1970年代才開始收女學生。

阿爾伯特和密內娃深深相愛,很快地就想成立家庭。但愛因斯坦父母卻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她比他年長,腳有些跛,又學習如此冷硬的科系,一點也不像大家閨秀;更重要的是,她不是猶太人。發生過幾次嚴重的爭執後,母親怒叱愛因斯坦,如果他再堅持與密內娃交往,就是要將財務困難的父母逼上絕路。愛因斯坦只有悲忿地妥協。密內娃在1901年春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回到父母家產下女嬰,但愛因斯坦無從探知嬰孩的消息,可能隨即夭折了。不久之後,密內娃回到蘇黎士,沒有通過畢業考,也沒有拿到文憑。

.伯恩專利局的實習技術鑑定員

愛因斯坦早年的求職生涯並不順利。他在1900年7月就獲得文憑,這份全歐洲最著名學校之一的文憑,但令他失望的是,學校並沒有提供他助教的職位。這也許是因為他曾經與一位教授發生衝突的關係。兩年間他到處打零工,其中他最不喜歡的就是當家庭教師。直到1902年6月,他才經由一位同學父親的推薦,在伯恩專利局(Bureau des brevets de Berne)找到一份鑑定員的工作。

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批評,堂堂一位大科學家為什麼要去做這麼卑微的工作。但愛因斯坦本人常說,如果他在大學找到工作,必須把時間放在準備調義和升等論文上、恐怕根本沒有什麼閒暇自由思考。在專利局鑑定新發明的儀器,這些儀器大多數是電機製品,正好適合他。入夜之後,他就可以在物理的問題,享受思考的樂趣……。

1899~1905年間,愛因斯坦飽受挫折,根本不像他自己後來說的「美好年代」。因為在這期間,他同時遭遇了失業、痛失女兒,而密內娃也因沒有文憑,無法找到工作,而和他和父母數不盡的爭執也令他傷神。直到1902年,父親去世,愛因斯坦與家人的關係才漸漸和好,也才順利與密內娃完婚。

.思考就像避難所

值我們不要忘記,就是在這期間內,愛因斯坦醞釀完成了他的驚人成就。我們因此可以假設──他本人也曾多次確認這種說法──他是在思考中找到支持生命痛苦的力量。67歲時,他應一位美國編輯要求所寫的自傳中曾描述,早熟的性格使他從很年輕時就看穿期望和憧憬的虛浮,它們把大多數人捲進需求無度的生活漩渦裡。他似乎在童年就感受到世界的殘酷與偽善,曾一度在宗教和充滿敬畏的虔誠心境中找尋避難所,但閱讀過一些通俗的科學作品後,他便不再相信《聖經》內的故事是真實的,所以很快就放棄了宗教。後來他如此評論這段宗教信仰時期:「年輕迷失時的那段宗教信仰,是我第一次嘗試,為的是從那個受原始慾望、希望和感情宰制的個人宇宙中解放出來。」

終其一生,愛因斯坦似乎一直不斷地在抗拒這個世界的殘酷和生命的狹隘──受到原始的情感所統治的生命。然而在生命之外,有一個與人類無關的廣大世界,尋找這謎樣世界的答案,成了他逃避現實生活的最佳壁壘。他在自傳中寫著:「沈思這個世界的問題,才能指望獲得解放。」

但有時候,他確信只有思考的樂趣才能找到解脫這令人聯想起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讚歌。他的成功之鑰,所謂「天才」的來源是:思考的樂趣(die Freude am DenKen)。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