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西洋史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西洋史

【類別最新出版】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英國史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暢銷新版)
游牧的歷史:塑造我們世界的流浪者
世界古文明之旅:來一場有趣的歷史大冒險吧!


哥倫布(XB0005)──大西洋的海軍元帥
Christophe Colomb, Amiral De La Mer Oceane

類別: 西洋史
叢書系列:發現之旅
作者:Michel Lequenne
       Michel Lequenne
譯者:顧嘉琛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4年03月10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196頁
ISBN:957131036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書摘

第一章 在歷史的茫茫黑夜中

.橫越這個已知的世界,再返回原地,需時數年

在「舊世界」裡,雖然各陸塊相互隔離,往來不易,卻仍有不少商人和傳教士,不斷地奔走於各地。一些人不免會談起他們的旅途見聞。其中,尤以威尼斯人馬可.波羅最為著名。他寫的《馬可.波羅行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或許只是一本「奇蹟之書」,少數才智敏銳之士卻十分認真地看待它。

接著,一方面為因應歐洲經濟的迅速發展,一方面由於奧圖曼(Ottomane)帝國征服了近東,使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聯繫中斷,歐洲人終於興起發現「新世界」的念頭,並且開始重建「地理學」。

當時,葡萄牙的船隻活躍於海上,航海技術進步,而成為第一個橫渡大西洋的國家。但在西班牙,有一個人正要展開冒險,尋找「新世界」。他的過人膽識和臨危不懼的性格,使他終能橫渡大西洋,登上一片不為人知的陸地。於是,對所有的歐洲人來說(不久以後,對全人類來說亦然),世界的圖像,或者說世界的概念,頃刻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前不久仍鮮為人知的名字──克里斯多夫.哥倫布,就此名聞天下!

.最偉大的榮譽,從零開始

當克里斯多夫.哥倫布首次遠航歸來時,他的名字以其西班牙文的稱呼:克里斯多巴.哥倫(Cristobal Colon),傳遍了整個歐洲。人們立即意識到發現新世界的重大意義。當時的西班牙專欄作家德.高馬拉(Francisco Lopez de Gomara),一語道出這項發現的重要性:「開天闢地以來,除了造物主的降生和死亡,最偉大的事件,就是發現印度。」雖然哥倫布發現的那塊土地並不是印度,這句話的分量依然不減,尤其在基督教統治的國家和時代裡。同時,這也不是一種「愛國激情」的反映。因為即使從無神論或不帶宗教色彩的歷史觀出發,同樣必須肯定這一點:歐洲人的這項發現震撼了世界,改寫了歷史,也大大影響了基督教的傳播。

這位冒險家生前獲得了如此罕有的榮譽,然而,至今人們對他 25 歲以前的事蹟仍知之甚少。雖然與他同一時代的人當中,有不少人曾撰寫過關於他的文章,但是他一生中所經歷的重大事件、他勇於冒險的緣由,以及這項探險行動的真正意圖,依然籠罩著重重迷霧。500 年後的今天,尤其是近百年以來,雖然歷史已發展成為一門科學,眾多的傳記作家和史學家,對於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卻始終未能取得起碼的一致意見。

誠然,哥倫布生前的沉默、他自身行為上的矛盾、不實的流言,以及內容模糊不清的史料,在在使得後人要研究他的生平時倍感困難。然而,史學家們在研究哥倫布時,也未能擺脫個人的成見和偏愛。

這類偏激情緒中最強烈的,是民族主義。這種民族主義情緒,見之於對哥倫布「出身」的爭議上。史家們為他所誕生的地點和國家爭執不休,似乎哥倫布的榮譽會使地出生的城市,他所屬的國家,變得更偉大些。這一類的爭執確實頗有幾分天真,因為,今日的「國家」,在那時根本不存在,至多只是分裂且互相對立的城邦。而在哥倫布心中,並無絲毫愛國主義的概念──拿「愛國主義」這個詞來加諸 15 世紀的人,可說是完全弄錯了時代。在哥倫布心裡,除了一種「忠於某個封建君王」的思想以外,還有一分對基督教民族的忠誠。他最終的目標,乃是確保基督教民族在全世界的主宰地位。

一個熱那亞人,一個多麼怪的熱那亞人啊!

哥倫布在他留傳下來的有限文字材料中,清楚地說明了他原籍熱那亞(Genes)。由於哥倫布的出生證明或受洗禮證明,均已不復存在,史學家不得不從數量極少的文件中的日期,來推算哥倫布的年齡。然而,這些數字並不一致。有些史學家認為他最可能的出生年代是 1451 年。這說法廣被接受。但也有一些人認為,可向前推到 1447 年。

僅憑聊聊幾份不夠翔實的資料,以「想當然爾」的態度,大膽推論,來探索歷史事實,是一件冒險的事。然而,許多史學家正是這樣做研究的。他們基於「哥倫布原籍熱那亞」這一點,試圖根據兩份資料,來闡述他在 25 歲以前的生涯。但這些資料,僅足以證明他在9年間曾兩度到過熱那亞。想由此拼湊出他的生平事蹟,恐怕稍嫌輕率。

哥倫布誕生在熱那亞一個家境並不富裕的布商家裡。有一派歷史學者便因此認為,他曾經在他父親身邊學習經商,後來又到城裡的地納克洛(Di Negro)和斯比諾拉(Spinola)兩家大商行裡當差,並往返於地中海上做買賣,直至 1476 年在葡萄牙沿海翻船為止。諸如此類看來似乎言之成理的說法,其實頗有可議之處:其一,這種看法與哥倫布自身的說法相矛盾;其二,這種說法解釋不了他的航海經驗。

哥倫布在一封致西班牙國王的信中說,他於 1472 年為安茹(Anjou)的勒內(Rene)效力時,曾奉命前往突尼斯,攔襲一艘叫「費南第納號」(Fernandina)的西班牙帆槳大木船。許多歷史學家對這件事頗感懷疑。首先,信件內容不合理;例如,哥倫布自述他在羅盤儀上作假,使船員們誤以南為北。其次,才 21 歲的年輕人能擔任一艘船的指揮大任嗎?

.謊言掩蓋下的真相

除了上述疑竇外,哥倫布曾在若干重大事件上撒過謊,因而使得他的信用受質疑。例如,他給自己編了一部家譜。按照這部家譜,他的祖宗可追溯到一位羅馬時代的領事。這位領事在拉丁史學家達西特(Tacitus,約55~120年)的著作中確有記載,可是此人並不是如哥倫布所說的叫作Cole,而是叫作Cilo。在哥倫布所處的時代,於家譜中尋根溯源直至希臘羅馬時期,是一種流行風尚。一些權貴更是熱衷此道。假定哥倫布自己編造了這部家譜(用「假定」二字,是因為迄今尚無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那也是件相當單純的事,時勢所趨罷了,並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

那麼,到底他肩上所說的事是真是假呢?聰明的說謊者,不會說出對自己不利的謊言,而任誰也不能否認哥倫布是聰明人。然而,他在給西班牙亞拉岡王國(Aragon)費迪南(Ferdinand)國王的信上,竟說自己曾為費迪南生父的對手──安茹的勒內大公──效力過。如果所說不實,哥倫布編造這樣的謊言就未免太愚蠢了。這位勒內大公,曾為了爭取繼承那不勒斯(Naples)和卡塔盧尼亞(Catalogne)王位,對費迪南的父親開戰,甚至攔襲一艘叫做「費南第納號」的西班牙船。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哥倫布信上所言確有其事,這也證明了這也證明了哥倫布確實從事過海盜活動。

接下來的疑點,是一位年僅 21 歲或 25 歲的青年,可能指揮一艘船嗎?在那個時代,被認定是成年人的年齡比今天早得多。因此,哥倫布二十幾歲即成為指揮官一事,實在毋庸置疑。可是,在承認這個事實之前,必須先假定:哥倫布在 1501 年致西班牙國王的信中所說的另一件事,也是真實的。這封信上說:「我從小就在海上航行,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若他生於 1451 年,依此推估,那麼他十歲就開始航海。

1492 年 12 月 21 日,他在航海日記中寫道:「我航海23 年,不曾離開過海洋片刻。」除去在卡斯提爾(Castille)待遇 7、8 年,那他在 14 歲開始航海。而哥倫布的兒子費南多.哥倫布(Fernando Colomb),在他所寫的關於他父親的故事中,提到另一封我們無法查證的信,信中世說哥倫布 14 歲開始航海生涯。以上兩個引證並沒有告訴我們哥倫布的年齡。但如果我們同意他出生於 1451 年的說法,並依據前述信件和日記中的記載來推算,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哥倫布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是一名海員。

.一位愛冒險又不願受約束的聰明海員

那個時代的海員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當時,專門從事商務的船很少。熱那亞有一支商船隊,它用價格昂貴的大帆船,取代由囚犯划槳的雙桅戰船。當地的富商合夥出資將它購買下來,並加以武裝。海員根據自己找到的工作,隨不同的船隻出海航行。

哥倫布有時為熱那亞商人駕船出海,有時為卡塔盧尼亞商船效力。即使這些船是海盜船,又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呢?他不受約束的性格,好奇而愛冒險的精神,並不是後來才形成的。他成年後所顯示出來的特質,足以使我們相信他對自己青年時代的敘述。

.虛虛實實的經歷

1476 年 8 月 13 日,哥倫布在一艘法國籍的卡塔盧尼亞海盜船上當船員,船長名叫卡桑諾夫.吉隆(Casenove-Coullon)。這艘船在一場葡萄牙西南端聖文森特角(Saint-Vincent)的戰役中,攻擊熱那亞商船。戰鬥中,哥倫布所在的那艘船著了火。他跳海求生,安全地游上岸。

後來,哥倫布因為不願意承認曾經攻擊自己的同胞,遂把熱那亞商船說成威尼斯商船;又把 1476 年的海戰移花接木,說成另一場發生在 1485 年的海戰。其實 1485 年時他早已離開葡萄牙,前往西班牙了。

哥倫布撒的這個謊,極易被拆穿。在寄給卡斯提爾唐璜親王(Don Juan de Castille)的奶娘的信函裡,哥倫布說,「家族中第一個海軍元帥」並不是他自己,而是海盜船長卡桑諾夫.吉隆──吉隆的兒子稱父親為「青年哥倫布」,而同時代的人有時叫他「哥倫波」(Colombo),有時叫他「哥倫」(Colon)。

這段欲蓋彌彰的血緣關係,把線索攪混了,使哥倫布的同胞及里斯本的人搞不清事實真相。後來,在追加的遺囑中,他要求給在海戰中罹難的那位熱那亞船主一筆匿名的遺贈。他的這種做法,適足以證明他曾編造謊言,混淆視聽。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