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世界地理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世界地理

【類別最新出版】
十二凱撒:從古代世界到現代的權力形象
遙遠的海岸:中國海疆上的殖民擴張
現代世界六百年:15-21世紀的全球史與環境史新敘事
漫遊歐洲一千年:從11世紀到20世紀,改變人類生活的10個人與50件大事(暢銷經典版)
蒙古國:一部土地與人民顛簸前行的百年獨立史


南太平洋征旅(XB0016)──航海家的冒險樂園
Sur Des Mers Inconnues, Bourgainville, Cook, Laperouse

類別: 世界地理
叢書系列:發現之旅
作者:Etienne Taillemite
       Etienne Taillemite
譯者:桂裕芳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5年02月20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11頁
ISBN:9571315664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



  書摘 1

1519年8月10日,一支強大的船隊從西班牙南部的塞維爾(Seville)起航。麥哲倫一心想開闢新航線,前往傳說中無比富庶的香料之島。不料,這次航行竟完成空前的壯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第一位環球航行的航海家。當然,這條路是前人為他闖出來的。

第一章 環球首航

中世紀末期,同時也是地理大發現的初期,西歐局勢動盪不安:英、法兩國百年戰爭、君主之間你爭我奪、大瘟疫等各種天災人禍不斷。

對14世紀的歐洲人來說,在已知的疆域之外是一片空無;在地球的另一面,最多只有一些「頭上腳下」的人。地球多大?什麼形狀?陸地與海洋各佔多少比例?還存在其他什麼文化?凡此種種,當時的西歐人所知甚少,或只能提出一些模糊的猜測。後來名為太平洋的那片海域,當時也還只是一則傳說罷了。

之前,其他民族或許發現了新的疆域,但西歐對此一無所知。也許有人曾赴太平洋探險,歐洲或亞洲的航海家曾經到過太平洋。臂如說,北歐海盜維京人(Vikings)可能到過波里尼西亞(Polynesie);12世紀前,中國人也可能到過太平洋諸島,甚至遠達墨西哥海岸。但今天,歷史學家對這一切都無法肯定,日期也難以考證。

哥倫布與達.伽馬,為歐洲人開拓出通往太平洋的航路

14世紀初,首批歐洲航海家主要是義大利人,他們剛開始是航行在太西洋上。一百多年後,航域急遽擴大,這得歸功於兩個人:哥倫布(Christophe Colomb)及達,伽馬(Vasco de Gama)。他們的航行開闢了新航線,前往太平洋之路因而打開。

1492年,熱那亞航海家哥倫布啟程,打算前往中國,不意卻發現了美洲;從此,歐洲人逐漸征服整個西半球。哥倫布經過中美巴拿馬最狹窄的地帶時,差一點發現太平洋。

幾年以後,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啟程向東航行(當時已有幾位葡萄牙人先他而行)。達.伽馬於7月間離開里斯本,航行至南大西洋,穿過非洲南端好望角,抵達非洲海岸及東印度群島。從此,葡萄牙便開始控制印度洋,奠定了帝國的基礎。這個帝國後來向太平洋擴張,直達香料之島──今屬印尼的摩鹿加群島(Moluques)。

15世紀,在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的努力下,葡萄牙人的航海知識突飛猛進,並積極向外擴張勢力

葡萄牙當局熱烈支持遠航事業,往往不惜提供大量資金,以為挹注。因此,當時最傑出的航海家和地圖繪製者,紛紛前來里斯本共襄盛舉。葡萄牙人在沙格爾(Sagres)建立天文臺、圖書館和航海學校。航海所需的儀器、圖表及技術也日臻完善。所以,就地理知識的發展程度而言,葡萄牙在全歐堪稱第一。有些地理概念在古代曾經盛行一時,後來由於教會將大批古代論著斥為異端邪說,以致5世紀起逐漸被人遺忘。直到15世紀,人們才又重拾這些古代的知識。例如: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Magellan)的航海遠征,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其實早在1500年前,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已提過這概念。

由於古代知識的復興,以及12和13世紀的幾次遠洋探險,尤其是威尼斯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的中亞和中國之行,歐洲的第一批海圖乃應運而生。當時航海者已擁有新的重要儀器──羅盤,因此海圖大抵都是羅盤海圖,僅標明港口之間的距離,並不比天文學家托勒密(Ptolemee)在2世紀所繪的天體圖精確。這些海圖上有一塊位於對蹠點(antipode,地球直徑兩端的點)上的大洲,即古希臘哲學家眼中的「陌生之地」(Terra incognita)。

航海技術與造船技術日臻完善

自羅馬帝國時代以來,船艦的造型大都渾圓笨重,既不方便操作,速度也慢。只有維京人擅長造船,造出來的船船體輕巧,線條細緻優美。維京人就乘著這種船,穿越北大西洋,抵達格陵蘭島和加拿大海岸。

維京人的造船技術影饗了西歐。經過多次嘗試,快帆船出現了。這種船輕巧快捷,配有新式的操作系統及完善的風帆。達.伽馬和哥倫布出航乘坐的,都是這種船。達.伽馬向東,哥倫布往西,兩人都為西方開闢了新航路,也分別為西班牙和葡萄牙擴張勢力。

1493年,為了平息西、葡兩國之爭,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用一條虛線將地球一分為二

教皇臆想出來作為定奪的這條線,穿過離非洲西岸佛德角(Cap Vert)556公里的地方:在線以東發現的土地歸葡萄牙,以西歸西班牙。

如此一來,葡萄牙國王便成了半個地球的君主。但是葡萄牙仍然不滿足,要求改動分界線。後來,經過商議,分界線移到佛德角群島以西2057公里的地方。這樣,西、葡雙方都可以控制印度洋的航路。美洲仍然屬於西班牙的勢力範圍,但是巴西的東岸則歸葡萄牙所有。

在那個時代,航程的計算方式仍十分粗略,因此後人很難確定當時新發現地區的方位。比方說1513年,葡萄牙人其實已到過香料之島,但西班牙冒險家德.巴爾波(Vasco Nunez de Balboa)在不知道有這回事的情況下,穿過巴拿馬地峽,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看見太平洋的歐洲人。德.巴爾波全副武裝,意氣昂揚,立即以西班牙國的名義,宣布這片「南方海洋」為西班牙的屬地。

葡萄牙人猜想,摩鹿加群島應該離分界線很近,想獨佔該群島,以鞏固自己的霸權。西班牙人則認為,摩鹿加群島既然位於太平洋,與美洲近在咫尺,應該隸屬西班牙的勢力範圍才對。

當時,有一位葡萄牙人,叫做德.馬加廖斯(Fernao de Magalhaes),與西班牙人的看法相同,立志要前往摩鹿加群島。西班牙人叫他麥哲倫。

麥哲倫的抱負:開闢通往香料之島的新航路

麥哲倫原是葡萄牙一位鄉紳,曾投注七年心力參與葡萄牙在北非、東非等地的殖民地的建設,並多次航行於印度洋,直抵摩鹿加群島。麥哲倫從非洲回國後,立志從西邊,也就是越過德.巴爾波發現的「南方海洋上前往摩鹿加群島。

麥哲倫在印度洋爭奪殖民地的戰役中,表現得忠貞勇敢,但是並未受到葡萄牙國王馬努埃一世(Manuel I)的褒獎,他的航行計劃也未得到國王的青睞。國王拒絕調撥一支船隊給麥哲倫指揮。麥哲倫只好請求投效他國,國王應允了。

有「幸運兒」之稱的馬努埃國王,手下船長如雲,沒有把麥哲倫放在眼裡。達.伽馬首航印度洋後,曾帶回大量香料、黃金和熱帶產物,使葡萄牙富極一時。國王此番拒絕麥哲倫也並非沒有先例。前任國王就曾拒絕提供船隊給哥倫布。

麥哲倫首先去塞維爾,到「印度洋與幾內亞檔案館」查閱早期探險的檔案,研究全部文件資料,包括葡、西兩國叱吒海上時利用的航行儀器、技術,以及海圖。海圖早先在西班牙屬絕對機密,洩密者一概處死。麥哲倫參考後得到一個結論: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有道海峽,從那裡可以穿過美洲大陸,尋找到富饒的摩鹿加群島。他也相信當時宇宙誌學家的論點,認為德.巴爾波斯發現的海峽很窄,寬度不應該超過1850公里。因此,他認為摩鹿加群島距離美洲海岸不遠,在西班牙勢力範圍之內。麥哲倫打算向西航行,繞過新大陸,開闢通向印度的新航路。

麥哲倫相信,西班牙會讚賞他的計劃,鼓勵他取得香料之島的絕對主權

麥哲倫信心十足,說服後來的查理五世(Charles V)准他遠征。雙方達成協議,國王答應從新發現的領土中,撥出二十分之一賞給麥哲倫。當時,西、葡兩國往往以這種方式獎勵探險家:賜給他們一部分商業利益,並允許他們參與未來的土地開發。因此,遠航探險不僅帶來榮譽,更可以致富。

國王還授與麥哲倫最高裁決權,以應付船上各種突發狀況,以及船員間的爭鬥。後來,麥哲倫也確實動用了這項權力。


 
書摘 1書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