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范用:為書籍的一生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渡阡陌:我家的兩岸故事(二)
朋友、戀人與最糟糕的事──馬修.派瑞回憶錄


典範與激勵:趙守博八十感恩親師尊長錄(NLN0029)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人與土地
作者:趙守博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3月16日
定價:480 元
售價:379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432頁
ISBN:978957138649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序言 八十之感恩我的雙親、老師和長官們

今年我滿八十歲,很幸運地是,我還耳聰目明、身心健康,並且還沒有一般老人所可能患的像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的「三高」的毛病,和攝護腺肥大及白內障的問題。同時,我還能長途自行開車,也依然在教書、寫書,也還是在關心國家社會問題,並且熱心參與各種相關社團活動。對於人生,我充滿感激。
    
我的以感恩之心邁進了我的八十人生。我感謝我的父祖輩給了我健康的基因;我感激雙親對我的養育;我謝謝我一生的所有老師對我的啟發、指導和教育;我感恩所有在我從政生涯中栽培我、提攜我和愛護我的長官們。因此,我決定在我人生進入八十歲之時,出一本專書來表達我對父母、老師們以及我直接追隨過並且對我很有影響的長官們的思念、感激之情。此為這一本書的由來。
    
本書的各篇談的、寫的是我對雙親的懷念,對我所有老師的感謝,以及我與蔣經國、李登輝、謝東閔、連戰、李煥、林洋港、郝柏村、邱創煥、蔣彥士、宋時選等長官和與我屬於亦師亦友關係的謝又華先生等的互動,及他們對對我的影響、提攜暨我對他們的看法和評價。
    
本書所蒐集的文章,有屬於近年在媒體發表者,有係為本書之出版而新撰者,有原在筆者已發表之著作中刊載但重新增修者,可以說大多涵蓋了相關的最新資料,以供大家對於我的長官們、老師們和雙親可以有與時俱進的認識與瞭解。
    
因係我為表達我於健康邁入八十人生之時對雙親、長官及老師們的感恩思念,故本書名之為《八十感恩尊長親師錄》。
    
茲此本書付梓問世之際,特綴數語以作為序言。             
                                          2021年3月於台北

第一章 懷念蔣經國先生
──談我與蔣經國的互動及對蔣經國的評價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雖然已經去世超過三十年,但在國人的心目中,他始終是從1949年(民國38年)以來所有中華民國的總統中,最受肯定、最受尊敬的一位。2018年他逝世滿30周年,旺旺中時集團委託專業民調公司所做的民調中,蔣經國在歷任總統中「誰最愛台灣」和「誰對台灣最有貢獻」的兩個調查項目,都居第一位﹔同一年,親綠的(即偏向民進黨者)美麗島電子報所做歷任總統中誰最能代表「台灣價值」的民調中,蔣經國高居首位。2019年10月,遠見雜誌做了一個歷任總統誰對台灣最有貢獻的民調,結果蔣經國遙遙領先。台灣民意基金會於李登輝前總統逝世之後,在2020年8月做了一個歷任總統的人氣調查民調,蔣經國還是屬於最受人民肯定的總統。
    
蔣經國之所以能長期得到人民的肯定和敬佩,主要是他生前於行政院院長和總統任內領導中華民國長達16年多的時間之內,他在國家面對退出聯合國及與美國斷交以及全球石油危機的衝擊下,能夠領導國家安定民心、團結全民共同奮鬥,推動十大建設將台灣的經濟脫胎換骨,使台灣的經濟迅速工業化、國際化,並且設置工業技術研究院和新竹科學園區為我們今日蓬勃發展的重要核心產業即電子通訊產業奠下堅固的基礎,因而帶動台灣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生活的走入均富;另一方面他也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促使我們的民主政治穩健發展。  
    
就我個人而言,我於民國61年自美學成回國服務之後,曾本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為響應經國先生所提倡的政治與社會的革新,曾撰了一篇探討我們社會改革的文章就如何促使社會的革新進步提出一些看法。這篇文章受到經國先生的重視和肯定,曾印發給參加行政院院會的全體部會首長參閱並指示轉發全國公務員研讀,使我甚有知遇之感。而從我以三十歲出頭的年齡在他同意之下出任台灣省政府新聞處處長以迄被他任命為國民黨中央社會工作主任直接追隨他直到他去世為止的從政生涯中,經國先生對我頗有栽培提拔之恩。民國99年(2010)國史館為出版《蔣經國與台灣--相關人員訪談錄》,也對我進行訪談,由我談我所認識的蔣經國並回憶我與經國先生的互動。這篇訪談紀錄就蒐集在國史館上述訪談錄的第一輯;茲將此一訪談做了些增刪修正,收錄於本書並做為第一篇,以表達我對經國先生的感恩與懷念。並希望所有負有領導國家責任的人多多學習他為國家人民奉獻的精神,特別是他那種體認「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而不斷改革創新的領導風格,及「永遠和人民在一 起」的施政思維和作為。

回憶與蔣經國先生的初相見
    
民國42年至48年(1953-1959),我在台中一中的初中部與高中部讀書的時候,蔣經國先生的大名已經常常在報章雜誌出現,對我這個中學生而言,可說已如雷貫耳。我是於大學時代第一次見到他並和他談話。民國50年(1961)12月底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現改稱為中國青年救國團,以下簡稱青年救國團或救國團)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召開了第一屆全國青年代表會議(以後並未再舉辦,所以這一屆便成了唯一的一屆),以響應那時蔣中正總統「革新、動員、戰鬥」的號召,共有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及各軍警學校的代表和優秀青年暨社會青年代表249人參加,我以中央警官學校(即現在之中央警察大學)優秀青年代表的身分受邀列席,當時我是大三學生。蔣經國那時為青年救國團主任(1952-1973年在任),也就是這一次全國青年代表會議的實際策劃人和總負責人,會議期間他天天都到會場,與所有與會的青年代表打成一片。我就在會議期間和他合照並被他召見談話 。
    
此為我生平首次和他合照並坐下來和他面對面的談話。那個時候的蔣經國已被塑造成「青年的導師」,一般社會上也私下認為他正被他的父親蔣中正總統培養為接班人,在民間特別是在青年中已享有相當高的聲望。因此第一次與他合照並受他召見談話,我頗感興奮和光榮。我對他的印象是他身材不很高而微胖;非常有親和力、兩眼炯炯有神,講話不多,但很專注地聽人講話。我記得,那時現在的陽明山中山樓還沒有蓋,會議開幕當天蔣中正總統也蒞臨致辭。當時和我一起參加此一會議的的人包括有曾擔任臺南市市長的張麗堂先生,當時他是代表台北法商學院;另外一位代表是後來擔任中山大學校長的林基源先生,那時候他是以高考狀元的身份參加的;還有一位是紀政女士,當時她還是中學生,但已經在全國運動會嶄露頭角,是國內優秀體育青年代表;名作家席慕蓉女士,也是會議的代表,那時她是台灣師範大學的學生,好像並代表蒙古族,因會議期間她都穿著蒙古族的傳統衣服。
    
這一次的青年代表大會一共開了三、四天,氣氛非常熱烈。蔣經國曾在會中發表演講,他以略帶沙啞的聲音沒有帶稿侃侃而談,語氣堅定、表情自然、態度從容;記得他在講話中曾特別談他不久之前到泰北訪問滯留於當地的國軍游擊隊的經過,以及這些國軍將士在異域孤軍從事反共鬥爭的堅苦卓絕情景,講得極為感人,聽得我們這些青年代表個個熱血沸騰。而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他在講話中又說中共政權是蘇聯的傀儡,而我們中華民國雖是美國的盟邦,卻是獨立自主,為了證明他的論點,他以帶著挑戰的口吻說,如果美國欺侮我們、不尊重我們,我就敢在這裡公開喊打倒美國帝國主義,中共那裏絕對沒有人敢公開大叫打倒蘇聯帝國主義。他的這一段話又引來我們這些年輕人如雷的掌聲。那時候,經國先生似乎已成為青年們的偶像了。
    
這次青年代表會議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和接觸經國先生,更難得的是還單獨跟他合照,也蒙他特別召見。
    
1962年的青年節慶祝大會籌備期間及相關慶祝活動中,我再次見到經國先生並聆聽他的講話。當時青年節的慶祝活動都是由救國團負責指導籌備,並成立一個全國慶祝青年節籌備會,籌備會是由各文武大專學校的代表所組成,而籌備會的負責人及總幹事和副總幹事則由各校代表投票產生。那一年是由政大代表林登飛當選為全國慶祝青年節籌備會總幹事,我當選為副總幹事。籌備會是在救國團總部辦公,因為當時經國先生是救國團主任,所以我又有很多機會見到他,聽他訓示,在青年節慶祝那天,我也和他合影留念。

我出國留美前他召見我勉勵並問我為何考上台大而不去念
   
 民國54年年底我考取中山獎學金公費留美,並於55年年底離台赴美。行前蔣經國先生在位於台北市松江路的救國團總團部召見我,給予我很多的勉勵。在談話中,他垂詢我的家庭狀況和求學經過。當他知道我中學畢業後參加大專聯考曾考取台灣大學,但卻放棄而改進中央警官學校之後,特別問我有甚麼特別的原因嗎﹖他的此一問,使我想起七、八年前的往事。於是我將整個經過簡要地向他報告。
    
我說,民國48年夏天,我從台中一中畢業,並參加當年的大專聯考,也考上了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動物學系的漁業生物組。但不巧那一年台灣中部發生非常嚴重的「八七水災」,(48年8月7日發生,故名),我家本為清寒農家,八七水災是屬於受害非常嚴重的受災戶,農作物完全沒有收成,使原本不好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而那一年我也報考中央警官學校(現在的中央警察大學)28期(四年制)的入學考試並也被錄取。因考慮到家境的困難,為了不增加父母的負擔,我放棄進入台大,而改就讀一切公費而畢業後馬上有工作保障的中央警官學校。
    
我把上述的經過告訴他後,並向他報告公費學校和獎學金對清寒子弟非常重要,因為有了公費的學校和類似中山獎學金之類的獎學金,很多家境清寒的子弟才有深造或出國留學的機會。所以,我強調政府應多辦公費學校和多設各種獎學金。他聽了之後頻頻點頭。這應該可以算是我生平第一次向他提出的建言。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