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貳、記辛亥革命時的廣西北伐軍

作 者 作 品

黃旭初回憶錄: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的離合
黃旭初回憶錄--廣西三傑: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
黃旭初回憶錄:孫中山與陸榮廷的護法暗鬥
黃旭初回憶錄:抗戰前、中、後的廣西變革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洪耀彈線
被稱作怪物的我:松坂大輔
范用:為書籍的一生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黃旭初回憶錄:從辛亥到抗戰(WJPC0491)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獨立作家
作者:黃旭初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23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68頁
ISBN:9789869212762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貳、記辛亥革命時的廣西北伐軍



  貳、記辛亥革命時的廣西北伐軍

清末時期,屬於同明盟會系統的廣西革命分子,早已散伏在廣西的學界及新軍中。辛亥年九月十七日廣西為了響應武昌起義,宣布獨立。當時桂林、南寧的新軍和革命黨人都熱烈主張出師援鄂北伐。青年們亦自動組織學生軍,志願與新軍偕行。所謂援鄂,是武昌起義後,因清軍反攻,漢口岌岌可危,要先救漢口失陷之急,所謂北伐是要澈底摧毀北京專制的巢穴。現據各種可靠資料,將當年桂軍行動作一概要記述,以實《春秋》。

一、趙恒惕率北伐軍援鄂
辛亥武昌起義後,廣西響應,宣布獨立,廣西都督沈秉在宣布獨立的演說中,提出了八項建議,其第七項為:「急派得力軍隊直趨漢口,聯合鄂軍進窺中原。」廣西軍政府成立後,即明令廣西北伐軍出發。這北伐軍是由廣西陸軍混成協(旅)和廣西學生軍北伐敢死隊組成的,由協統(旅長)趙恆惕指揮。
廣西陸軍混成協是在宣統三年初由學兵營擴充編成的,那時成立了步兵一標(團);騎兵營營長劉建藩;砲兵營營長鄧鼎封;輜重營營長楊子明;加上工兵營、機關槍隊,總共兩千多人。最初的協統是胡景伊,胡並兼任標統(團長),後來才換了趙恆惕。

廣西學生軍北伐敢死隊是由當時的廣西陸軍小學所發動組成。因陸軍小學自廣西獨立後已無形中陷於停頓狀態,學生中有主張請軍政府繼續辦理的,有主張全體組織學生軍隨混成協北伐的,結果,意見不一,各行其是。願意留校的,後來加招新生,改為廣西陸軍速成學校。願意北伐的,即組織學生軍北伐敢死隊。他們分頭到桂林中學、初級師範、法政學堂、農林學堂和其他學堂活動;報名參加敢死隊的非常踴躍,竟有好幾百人。但因經費和槍械所限,僅組織了一隊,共一百二十六人,分為九班,每班十四人,以學長梁史為敢死隊隊長。組成後,僅在陸軍小學集中訓練一星期,即行出發。

北伐軍(即混成協)出發前一日,廣西都督沈秉、副都督王芝祥以及省議院全體議員和省城重要官員特設筵為北伐軍軍官餞行。各機關、學堂、商會和士紳又舉行歡送北伐軍大會,場面熱烈,共由冷遹代表北伐軍即席講話。

混成協的參謀耿毅,原是同盟會廣西支部長,因軍中幹部多屬同盟會員,該軍於出發前,經眾會員推舉耿毅為監軍,但耿氏只承認在內部有此名義,對外卻稱為參謀長。

北伐軍於是年九月杪、十月初即陸續出發援鄂。因桂林到全州一帶,人煙稀少,存糧無多,不能供應大批軍隊,只得分批陸續前進,每次以一連為限,行動極遲。趙恆惕協統於十月初八日到全州,即得武昌黎元洪都督通電,謂漢陽失陷,危急乞援。趙覆電云:「陽電敬悉。馬隊及步隊一營,已於江口由全開拔,餘亦陸續前進。本部今日抵全,擬蒸日出發,迅赴前敵。惟彈藥隊自桂由河道輸運,較軍隊為遲滯。沈都督於明日抵全,並聞。」

趙氏於十八日到長沙,先見湖南都督譚延闓,因彼時武昌情況已混亂不明,決定派耿毅先去探視。翌日譚延闓派「更新」號輪船送耿毅到岳州,耿上岸訪晤岳州鎮守使唐蟒探問武昌消息,唐也不詳。

二、關門閉戶武昌如死城
耿毅既不得要領,惟有乘輪繼續前進,駛抵武昌附近之魚占魚套時,駐守漢陽之清軍,隔著長江向武昌頻頻發槍,矗立漢陽江邊的龜山之巔,清軍並發射大砲數響,隆隆震耳。武昌江邊的革命軍亦時向清軍還擊,惟彼此遙隔一道長江,盲目射擊,情同兒戲。耿毅即在魚占魚套捨船登陸,由「更新輪」之船長領耿氏進入武昌城,行了幾條街道,關門閉戶,寂無聲息。抵達湖北都督府時,官長只得杜錫鈞一人留在府內,餘僅兵士數人而已。耿毅道明來意,並問黎都督何在?願同商大計。杜錫鈞說都督不久即歸,請耿氏先到武昌大東門外的洪山,和戰事總司令洪兆麟商洽。耿毅行出都督府時,大門前突有一軍官高喊稱:「這是廣西軍司令官前來援鄂,大軍即到,大家不要怕北軍了。」一時都督府左近街巷中,湧出多人,拍手歡迎,使耿氏為之愕然!

耿毅再趕到城外洪山總部時,部內亦只寥寥數人。耿氏向一軍官問訊,該軍官說:「已請都督速歸,明早當可面商大計。」當晚耿氏下榻於武昌城內鹽道街民政部招待所(舊鹽道衙門)。

翌日,耿毅再往都督府,晤見了黎元洪都督,正在商談間,黎氏的副參謀長程守箴進來道:「李烈鈞已由黃州來省,不如等他到後再詳商作戰計劃。」黎耿兩氏皆表同意。傍晚時分李烈鈞趕到,亦下榻於民政部招待所。耿李相見時,李大笑說:「我們又見面了,前在香港分手時曾說五年後再見,想不到大局轉變這樣快。」兩人即在招待所共進晚餐,飯後連夜同往都督府見黎元洪,共商大計。黎說:「我已擬就一個草案,不知可否?請杜錫鈞為第一軍軍長,防衛漢口;協和(李烈鈞字)任第二軍軍長,由黃州經三叉埠向京漢鐵路前進;鶴生(耿毅字)任第三軍軍長,由金口(按:金口距武昌六十華里)渡江,向蔡甸方向前進,截擊漢陽北軍後路。」

耿毅說:「桂軍司令為趙恆惕,當然以他任軍長為相宜。」

黎說:「這是你們內部的問題,你既然客氣,由你們自行商量吧。」

規劃既定,耿處即準備離開武昌回長沙,正在此際,耿忽接奉廣西副都督王芝祥來電云:「南京大元帥府成立,電請各省派大員到南京共商大計,請即赴南京會商一切。」耿氏接電後,因須剋日趕赴南京,無法返湘,乃將在武昌與黎元洪、李烈鈞會商情形,電告長沙譚延闓都督與趙恆惕協統,並派副官孫方疇回湘面述一切,請速進兵。一面即收拾行裝往南京。

趙恆惕接取毅電告之前,於十月廿三日曾電詢黎元洪都督云:「廣西代表參謀耿毅已到否?」黎氏即覆電云:「耿參謀已到鄂接洽一切。現戰機勃發,望速蒞止。」趙又覆黎電云:「敬電敬悉。桂軍本部及先發諸隊雖已抵湘,砲、工、輜及彈藥隊、馬匹隊漾日始由衡陸續出發,計月杪方能到齊。一俟諸隊盡行抵湘,定即迅速出發,不致稍延,有負鈞望。」

三、譚延闓組成湘桂聯軍
在趙恆惕率北伐軍入湘,耿毅赴武昌會商之際,廣西人事,突有變動,沈秉於十月初一日已辭去廣西都督職,以副都督王芝祥攝行都督事,沈氏辭職後,亦離桂赴湘,其留別桂省父老書說是「回里養痾。(按:沈氏為湘人。)」,似無其他意圖。但沈氏到長沙後,譚延闓或為挽回湘軍當時在漢陽戰敗潰歸的體面,特派湘軍梅馨一標(團),聯合桂軍趙旅援鄂,湘桂兩軍聯合作戰,必須有人統一指揮,而沈秉以湖南人曾為桂都督,出任統帥,條件最為適合,遂於十一月初一日電致武昌黎元洪都督云:「湘桂聯軍馬步各一隊已於今日出發,按日啟行,由金口上陸,勢取遠攻,自不能至武昌與鄂軍會合。沈都督由桂率師來湘,天下仰望,敝處擬舉沈都督為湘桂聯軍總司令官,俾前途各軍有所遵守。如尊意認可,即擬聯名電桂及各省。盼覆。」

黎氏立即覆電贊同,並通電各省都督,無異議者。沈秉方乃於八日接關防,組織聯軍司令部。另由湘省撥兵五百,但僅得步槍百皮,又電黎元洪請撥槍四百枝並派輪船來接。黎氏只撥「士乃打」步槍一百廿八枝,並派出「快利號」輪到長沙接運。沈氏率部於十一月十五日離長沙,十八日到金口,駐舊參將署。
再說耿毅到南京後,因獲知中山先生抵滬日期尚未確定,遂決定乘輪返回漢口,繼續料理桂軍援鄂事宜。耿氏抵漢口之翌日,往晤黎元洪都督,黎說:「湘桂聯軍今明日即到金口,並在金口對岸上陸,直趨漢陽附近之蔡甸(按:蔡甸距漢陽城僅三十餘華里)以搗北軍後路,責任重大,勿輕視敵軍。」

耿氏聞訊,立即由武昌步行六十里至金口,與趙恆惕、冷遹、劉建藩等(冷、劉兩人皆桂軍高級軍官)晤面,交談各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