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如何讓馬飛起來──物聯網之父創新與思考的9種態度

社會議題

【類別最新出版】
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裸背線裝-限量藏書章)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止戰


破解APP世代:哈佛創新教育團隊全面解讀數位青少年的挑戰與機會(BED0215)
The App Generation: How Today's Youth Navigate Identity, Intimacy and Imagination in a Digital World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NEXT
作者:霍華德‧嘉納、凱蒂‧戴維
       Howard Gardner、Katie Davis
譯者:陳郁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08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957136226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一場跨世代的對話

二○一二年三月,一個春寒料峭的晴天,本書的兩位作者──霍華德.嘉納、凱蒂.戴維,以及凱蒂的妹妹莫莉,展開了一場漫長的對談。十年前,二十出頭的凱蒂開始跟著五十多歲的霍華德做研究。從那時開始,他們合作了許多研究與寫作計畫,本書是其中之一。這段對話在霍華德位於哈佛大學的辦公室進行,當時莫莉十六歲,正在新英格蘭一所私立高中讀十一年級。

霍華德與凱蒂為何展開並記錄下這場對談?緣由是,自二○○六年起,兩位作者與研究夥伴開始檢視科技在年輕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這一代年輕人可以說是在各式資訊科技軟硬體包圍的環繞中成長,因此被稱為「數位原住民」。身為研究人員,我們使用各種實證方法,探索現今年輕一代有別於過去世代的特質。但我們意識到,如果要對當今數位化世代提出任何陳述或結論,必須建立幾項重要的比對基準。

後來我們發現自己的家人便可提供方便可得、又具實證經驗的參照指標──透過家中不同年齡的成員,來觀察與記錄跨世代的改變。

霍華德成長於一九五○年代的美國賓州東北部,勉強可定義為「數位移民」,當時全世界的電腦數量屈指可數。而凱蒂出生於一九八○年代的加拿大,在百慕達成長。當她還是幼兒時,她在百慕達的家中只有一家電視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後來擴展成三家電視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國家廣播公司),到了一九九○年代中期,她的父母終於在家中安裝了有線電視;凱蒂使用電腦的機會,僅限於學校每週一次的電腦課。

然而,先後居住在百慕達與美國的莫莉,已經記不起沒有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話和網際網路的日子。成天用智慧型手機上網,這名典型的數位原住民,將她的青春時光盡情揮灑於臉書、推特及其他各種社群網路。於是我們的跨世代對話,以及之後三人間的溝通連絡,恰好反映出三個世代在科技運用上的強烈對照。

三個世代,三個主題

雖然我們的對話範圍相當廣泛,但有三大主題逐漸浮現,同時成為貫穿本書的主題:我們的自我認同(identity)、我們與他人的親密關係(intimate relationship)、我們如何運用創造力與想像力(imaginative power),以下稱為「三I」。當然,人性基本上未有多少改變,但我們認為,近幾十年來,數位科技已經重新塑造了我們的自我認同、親密關係與想像力。在我們的對話中,你將可以辨識這些變化的跡象。

在莫莉與凱蒂的同儕中,聲勢最強(雖然已略為滑落)的社群網站,非臉書莫屬,這也是我們討論中反覆出現的主題。雖然她們是彼此的臉友,但倆姊妹使用這個社交網站的方式相當不同。凱蒂在二十幾歲成人後加入臉書,她斷斷續續用臉書與加拿大、美國、百慕達的家人朋友保持連繫;然而,對莫莉來說,臉書代表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自從她十二歲加入以後,臉書意味著青春成長歲月中重要的社交場所。

在描述使用臉書的經驗中,莫莉提到同學間流行的一種做法,立即引起霍華德與凱蒂的高度興趣。莫莉的學校和所有中學沒什麼兩樣,總有一群公認最受歡迎的風雲人物,女生一定是正妹,男生多是體育選手,如曲棍球或足球隊員,大多數出風頭的球員都是高三生,只有少數是高一生。莫莉注意到,有些正與同齡男生約會的高年級女生在臉書動態上顯示她們已婚,不過結婚對象不是真正的男友,而是同球隊的高一小男生。

「那些受歡迎的高三女生流行找可愛、有魅力、再過幾年可能大受歡迎的高一男生,與他們一起合照,在他的臉書牆上留言,打情罵俏,有點像是認養寵物一樣。」

霍華德對這種做法大感意外,他說我們通常認為,高中和大學女生會喜歡年紀比她們大的男生,「我高中的時候,高二與高三的女生都設法與大學男生約會。」

莫莉耐心地解釋,這些女孩並不是真的想跟高一男生交往,畢竟她們已經有同齡的男友,這種做法比較像是社交關係的開展與強化。透過女孩的這種做法,高一男生得以融入球隊的社交圈,而女生本身運用「臉書婚姻」,等同進一步對外宣告與高年級男生的關係。

我們以這個小故事作為開場,因為這是數位時代青少年文化的一個有趣的範例,此外,它也觸及這本書的三個主題。

關於自我認同,高一男生與高三女生的臉書婚姻是一種公開表演,是十幾歲青少年營造的線上虛擬形象。由於觀看的是線上群眾,虛擬的外在形象可能與青少年真實的內在自我,包含連帶的價值觀、信念、感受和願望等沒有什麼相關。然而弔詭的是,即使非刻意營造,電子婚約仍可能強化某種身分認同。

當我們開始思考電子媒體崛起後的社交和互動新模式,親密關係的議題便隨之浮現。(我們很難在類比時代找到與臉書婚姻相同的故事。) 雖然我們研究時認為,這類線上虛擬關係有其正面價值,但關係的深度與真實性是令人質疑的。莫莉觀察後的看法是:「雖然他們(高年級女生和低年級男生)在臉書上表現親暱,實際生活中卻沒看過他們走在一起或討論功課。他們真的很擅於在臉書上營造『所有事都很棒!我們是好麻吉!一切都很完美!』的印象。」試想,莫莉實際上很少與這些青少年接觸,不過經由臉書,她仍與他們產生連結。

我們的最後一個主題是想像力,如果不算太過跳躍的話,毫無疑問的,臉書婚姻是一種想像力的表現。霍華德認為,「這有點像西方神話中,年紀較長的女王挑選一位年輕的情人來侍奉她。」特別一提的是,這種角色扮演或許是受臉書的男女關係選項 (已婚、單身、交往中、情況複雜)所引導或啟發。臉書婚姻展現了數位媒體如何促成新的想像和表達;同時,數位應用也以其獨特而鮮明的方式,塑造和限制了想像力的表達。

我們名之為──「APP世代」

我們談論的範圍十分廣泛,包括各個相關的主題和看法。在我們探究過的領域,包括教育和育兒、宗教和政治、工作和娛樂、個人道德和職場倫理等等(本書末尾將探其中部分主題),都可以發現相似的趨勢與現象。數位媒體的觸角幾乎已經伸入各個領域,而日後將帶來的影響勢必也是同樣戲劇化,並且難以預測。

數位媒體迄今所帶來的變化中,我們觀察到一個特徵最能捕捉其神髓,我們命名為「App 世代」。「App」是應用程式(application)的簡稱,是一種軟體程式,一般設計在行動裝置上使用,讓使用者從事一項或多項的操作。App 的應用範圍或大或小,功能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一般都由設計的個人或公司嚴密控制。安裝App 可以聽音樂或看《紐約時報》、玩線上遊戲或聽祈禱文、回答疑問或提出問題。最重要的是,它們快速,而且隨時隨地唾手可得。App 如同捷徑,直接給你想要找的答案,不再需要上網搜尋,或像死硬的傳統派──透過自己的記憶尋找。

我們的看法是,這個時代成長的年輕人不僅沉迷於各式各樣的App,甚至已經將世界視為App 的集合體,而他們的生活就是一連串App 的排列組合。或許很多人還認為,人生就是單一的、長時間的,從搖籃延伸到墳墓的App。(我們姑且稱這個功能齊全的App 為「超級App」。) 不論人們需要什麼,App都可以提供。如果想要某個App 卻找不到,就應該有人立即設計出來(或許就是搜尋的那個人);如果沒有人想到或設計出App,那肯定沒這個需要(或恐懼、難題),根本不重要或不應該重要。

我們來看個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任務──找出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線,再來看App 如何逐漸取代我們過去執行的方式。一個世紀以前,如果你要從麻省劍橋的哈佛廣場找出一條路線到波士頓的北端,你大概有幾個選項。你可以問朋友或路人,得到手寫或口述的指引,或仰賴過去旅程的記憶,還有就是拿出波士頓地區的地圖,再決定用步行或其他交通工具來規畫路線。

有些讀者會懷念這些年代,就現代意識而言,這些人似乎是無可藥救的傳統懷舊派。近年來,許多人手上或車裡都多了一種裝置,告訴我們目前準確的空間位置,指引我們如何前進到目的地,萬一我們因為某種緣故走錯了路,還會重新定位調整,就實際作用而言,這種全球定位系統消除了旅途中的不確定性。的確,只要叫出Google 地圖,你就可以將智慧型手機當成導航系統。這類App 不但提供我們異常詳盡的位置和路線圖,運用我們已知與預測的偏好,以及其他使用者的評論,還能主動告知旅途上的各種選項,例如附近的餐廳、咖啡館或其他景點。可以說,這些App 提供零誤差的旅程導航之外,還試圖滿足我們一路上所有的需求與欲望。

談到這些生活中可靠且零誤差的導航工具,霍華德有次在對大學生發表教育相關的演講後,一位聰明而有些激進的學生向霍華德炫耀性地舉起智慧型手機,笑著問道:「未來我們還需要學校嗎?畢竟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已經或即將包含在這支智慧型手機裡。」霍華德仔細想了一會兒,然後回答:「是的,所有問題的答案……除了重要的以外。」一個充滿各式App 的世界在許多方面可能是美好的,但是我們必須要問:人生是否只是一堆App 的組合,還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級App ?

App 很棒,如果我們用來解決日常瑣事,讓我們有時間開拓新事物、發展更深入的人際關係、思索人生最重大的奧秘、建立獨特且有意義的自我認同。然而,如果App 只是將我們變成擁有較高技能的懶人,沒有獨立的思想、沒有探索新問題的能力、不會開展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不懂得與時俱進持續提升自我意識,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App 只是一條通往奴隸的道路。從哈佛廣場到波士頓北端,你可以張開雙眼,也可以一路都閉著眼睛。

接下來,我們試圖以兩個新的詞彙來做對比:讓App 幫助我們開拓新的可能性,稱為App 賦能(App-enabling);相反的,如果讓App 限制或決定我們的優先順序、選擇和目標,就成了App 依賴(App- dependent)。

APP時代的教育

我們來思考一個可能最重要的問題:數位媒體正如何影響,而未來又將如何影響教育?

數位裝置帶來個人化和多元化的程度,是以前完全無法想像的。一個人要研讀或獲取一項技能,可以在他想要的時間,以他的步調,單獨或結伴,也許有獎章證書、也許沒有;不再是單一強制的方式,規定每個人該怎麼受教育或自我教育。一體適用的課程和教學,就算無法提起公訴,也已經不合時宜。數位媒體讓我們能夠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入並掌握重要的主題和技能。現在有很多方式──牽涉到許多媒體和不同程度的自發性──可以學下棋、彈鋼琴、講法語、認中文字,以及獲得經濟、統計、歷史、哲學知識。還有,在我們的時代,數位裝置也讓我們除了跟身邊的人合作,還可以跟遠方的人協同作業,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這些都是好的發展!

數位時代的學習也有較不好的面向。一是對大學在校學習造成威脅。沒錯,在校學習很昂貴,效益也不見得馬上看得出來。如果坐在家裡就能學好一套設計優良的線上公開課程,又何必花好幾千美金,搬到另一個城市?但是跟一群人一起學習,由學有專攻的老師或導師陪伴,是有它的理由的,無論你是在文學院或法律、醫學、護理、工程等專業學校。很多重要的事情很難、也很少能用講的。每天跟著實際在做,而且做得很好的人身邊學習,學得最好。六十年前,哲學家博藍尼(Michael Polanyi)就指出,我們可以終其一生在世界的偏遠角落閱讀科學,但是浸淫在文字中,永遠比不上在已開發國家好的實驗室待上幾個禮拜。我們不妨想一想,我們會想給一個認證考試得高分,但是從來沒有跟同儕和導師,肩並肩一起實際工作的人開刀、造橋,讓他幫我們在陪審團前說話嗎?

我們現在直接談教育APP 的世界。我們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絕大部分的教育APP 都鼓勵用數位方式來追求傳統教育的目標和方法。這些APP 使用便利、設計俐落,有時甚至會讓人上癮,可以達到過去時代所設定的目標──掌握觀念、學會運算、認得地理位置或歷史人物,或者重要的生物、化學或物理過程,我們可稱之為「數位教科書」、「講課」或「預先安排好的教育對話」。數十年前,行為學家史金納曾呼籲發展讓傳統教室自動化的教學機器,好讓學生用自己的步調學習,答對了就提供正面的回饋,漏掉的就重複再問,或以另一種方式提問。贊成史金納心理學派及其衍生的教育方法的人,很容易認同現在的APP,對其順暢迷人的介面也可能會點頭讚許。

就如同將軍打的往往是最後一場戰爭,第一代的教育APP 很像前APP 時代的教育,也就不令人驚訝了。(事實上,權威如麥克魯漢也說過,新媒體的內容開始總是新瓶裝舊酒。)但就我們看來,經過驗證為真的道路,代表的是錯失的機會。(更何況我們公立教育系統改變的步調遲緩,正規課程被一旦採用,便會持續好幾年。)

讓我們把這項教育的挑戰倒過來。新媒體新近促成了那些特點?我們要如何創造與運用這些APP,才能將這些特點利用到極致?

APP開發者的責任

依我們所見,新媒體帶來了兩個嶄新的機會。一是可以發想和塑造自己的產品。從第一代網路(Web 1.0)進入到第二代以後,我們已經沒有理由僅僅回應別人創造的刺激了,不管那有多棒、多誘人。相反的,任何人只要有智慧裝置,都可以開始擬草案、發表、記錄、跟人連結,創造出思考、藝術或科學作品。簡而言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知識的創造者。

第二個機會,是讓我們能夠利用多元的方式來理解、知道、表達和批判——套用霍華德廣為人知的用語,就是多元智能。就在不久以前,教育一直受到強大的約束,只注重兩種人類智能:語言和數學邏輯。數位媒體讓更多、更廣泛的智能工具得以產生,不但讓人們擁有更多表達和理解的選擇,也讓年輕人接觸到不同的知識和形成過程。它為所有人帶來更多的表達形式,尤其是個人強項不屬於傳統語言和邏輯領域的人——例如未來的建築師、音樂家、設計師、藝師,甚至創新軟體的創造者。

該舉個例子了。我們來看看一個很棒的APP,叫Scratch,是我們很敬重的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同事雷斯尼克和他同事在過去二十年間開發出來的。這個APP 建立在派柏特首創的Logo 程式語言──建構主義教育的原型──之上。Scratch 是個簡單的程式語言,連剛進入學齡的小孩也會用,把拼圖拼塊似的形狀組在一起,就可以創造出自己的訊息、故事、美術作品、遊戲、曲子、舞蹈或動畫卡通。真的,幾乎任何格式、任何形式都可以。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來看這些作品,表達意見,根據這些作品繼續發展,甚至可以用他們自己喜歡的符號系統進行再創造。

Scratch 的天才之處有兩方面。首先,它開啟了豐富的表達方式,幾乎每個小孩都可以找到符合他們目標、長處和想像力的表達方式。其次,教育的目的和優先順序不再是從上而下來決定,而是從小孩自己在Scratch 世界探索浮現的。就此而言,對於相信知識是由經驗建構出來的人來說,Scratch 讓人愉悅而自在。使用者不但可以打造自己的意義形式,建立他們個人重視的知識,還體現了認知學派的主張,即學習的道路是主動的,一路從犯錯中學習,然後以自己和別人的回饋作基礎,修正道路再繼續前進。

話說回來,就像野蠻人拿到鐵錘只會到處亂捶,Scratch 也有可能遭到濫用,不見其優異之處,反而把它變成另一種行為管理工具。當成人,大部分無疑是善意的,「綁架」Scratch,只想利用它來達到傳統教育的目標和方法時,就會造成這種後果。舉例來說,在一個信奉行為學派的教育環境,Scratch 可能被用來當成畫靜物的特定方法,或一種特定模式,教人怎麼寫數學分數,寫句子、段落或文章。

因此我們認為,APP 本身絕非通往某種教育目標或哲學萬無一失的管道。在什麼狀況下使用,還有教育人員(包括在教室、家裡、畫板前或電腦螢幕前出版教育品的人)安排的優先順序,同一個APP,可以有「造成倚賴」或「賦予能力」兩種結果。

不過,這不表示APP 的開發者沒有責任。設計APP 的人可以把它導向依賴,內建強大的指導和限制。像我們前面討論到的,可以在iPad 上寫歌作詩的Songwriter's Pad 即是。它可以讓你點選心情,然後給你一串帶有那種心情的字句選單,讓你把這些字句塞在歌或詩當中。我們不懷疑有些人可以用有創意、意想不到的方法來使用這個APP。不過,Songwriter's Pad 本身內含的限制,給你整包「掐好」的詩詞字句,讓我們倒向依賴。相反的,設計APP 的人也可以讓它傾向賦能,就像Scratch,是開放的,提供多種表達方式,不會限制使用者的反應。

APP當鷹架,適時拆掉

我們也不認為大人,無論家長或老師,沒有責任。他們可以視家裡或學校的狀況,告訴小孩APP 只是為了達到某個教育目的——最典型的是「掌握前人智慧」,那是教育多年來的旗幟——最新、最有效的工具。他們也可以告訴小孩,APP 代表一種新管道,讓每個人開拓不同的道路,把自己的理解形式記錄下來,問問別人的反應,不管是本來就很懂的人,還是從這項產品或計畫中學習的人。

舉例來說,以創新的電視節目《芝麻街》而聞名的芝麻街工作室坊,二○一三年夏天推出了一個新的APP「跟著大鳥學認字」(Big Bird's Words)。開發者說,這個APP 能幫小孩打基礎,讓他們學新字。它利用文字辨識技術,讓小孩認出環境周遭各種不同的字──這些字都已分門別類。從這個APP 的線上示範影片可以看到,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正在看食物類表單,他選了牛奶這個字(每個字旁邊都有圖片),然後他把智慧型手機對準一個牛奶盒。大鳥就說「牛奶」,並恭喜小男孩找到正確的字。

如果用賦能的精神來使用這個APP,小孩會受到鼓舞而探索周遭的字,把字跟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或許它會讓小孩進一步探索更多的字,儘管那些字未必出現在這個APP 字庫裡,小孩在探索時可以跟父母或兄弟姐妹討論。但如果用依賴的心態使用這個APP,小孩可能會過度依靠它來認字,有些小孩甚至可能以為只有APP 字庫收錄的字才值得認識。從這個角度來看,用依賴心態來使用APP,反而限制孩子探索世界並從中學習。

因此,我們期望有心的大人,不管是新手父母,還是代為照顧的睿智長輩,預備好孩子接觸和使用APP 的情境。把APP 推向彈性使用的方向,用APP 當作鷹架,適時拆掉,規定孩子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要放下數位裝置和APP,自己去找答案。這些都操在我們手裡。

《紐約時報》「省錢旅遊達人」專欄作家庫格(Seth Kugel)曾談到他不再依賴旅遊APP 後所體會到的自由:

我相信,每個人在使用龐大的線上旅遊資料庫時,都應該要有所節制。留個一、兩天隨性玩耍,在首爾的捷運站跟陌生人問問,花一天去逛逛本來只是要停下來加油的義大利小鎮,順著直覺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巴黎小酒館,也許你後來會發現它的庫克太太三明治在旅遊網站TripAdvisor 已經被推薦了七百一十七次。但是誰在乎?你可是自己發現的呢!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