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出版說明

藝術美學

【類別最新出版】
神聖黑色的魔力:徹底改變人類文明、藝術、歷史的黑色故事
明室:攝影札記
恆隆行 :美好生活的代理 Be Your Daily
綠色思維 自然美學:一筆懸命,台灣藝想設計師&畫家柯鴻圖的美學之路
解構游本寬影像美學


舞台生活四十年(精編插圖本)(WHA0088)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藝術美學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梅蘭芳 述 許姬傳 記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10日
定價:890 元
售價:703 元(約79折)
開本:16開/精裝/560頁
ISBN:978988836998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出版說明



  出版說明

  梅蘭芳先生在戲劇界的地位,震鑠中外,盡人皆知。本文歷述他四十年來的舞台生活,壯闊瑰麗,內容豐富,從這裡可以親切地看出這位大藝術家的生平,是中國劇藝史上最動人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章。
—《文匯報》1950 年10 月16 日,〈舞台生活四十年〉專欄節選

  《舞台生活四十年》是京劇大師梅蘭芳回憶梨園生活的傳世之作,真實記錄了一代名伶成長、學藝、成名的經歷以及對戲劇表演不斷改革創新,創立“梅派”,終成京劇旦行一代宗師的歷程。更兼談及譚鑫培、楊小樓、余叔岩、程硯秋、周信芳等眾多梨園名家,四十年粉墨春秋,宛如一幅宏偉長卷,勾勒出清末民國以來中國京劇的發展和風雲變幻。

  據梅蘭芳回憶,早在20 世紀40 年代,他便有將舞台生活整理成書面材料的計劃,因時事及演出原因,未能施行;1950 年代初,上海《文匯報》約請他撰寫回憶錄。梅蘭芳便與秘書許姬傳商定,以口述、對談的形式進行這項工作。在演出空隙,梅蘭芳有機會就談,由許姬傳執筆記錄,然後再核實、潤色、修改、定稿。《文匯報》於1950 年10 月16 日開始刊登,共連載190 期。後平明出版社將專欄內容集結成書《舞台生活四十年》,於1952 年、1954 年分別出版了第一集和第二集,成為紅極一時的暢銷書。第三集的寫作始於1958 年,後因“文化大革命”被擱置,於1981 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2016 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將梅蘭芳存世文獻首次結集,出版了《梅蘭芳全集》,由“梅派”嫡傳大師梅葆玖先生擔任名譽主編,是迄今研究梅蘭芳最完整、最全面的史料彙編。《舞台生活四十年》作為梅蘭芳最重要的著作,三集全本收入《全集》第四、第五卷。並在對照各版本、核實史料的基礎上,重新校勘、審定,堪為目前最權威之版本。《舞台生活四十年》三集全本共50 餘萬字,是中國戲曲藝術家的回憶錄中篇章最長、影響力最大的一部著作。由於史料豐富、時間跨度長、人物事件眾多、篇幅巨大,以往多分冊出版。且由於係口述而成,“想到就說,聽到就記”、“難免時間顛倒”,一般讀者不易把捉重點。鑒於此,我們徵得中國戲劇出版社惠准,在充分尊重原著完整性基 上,章節略做調整刪減,使結構更精簡,以精編插圖本形式出版,以饗讀者。調整刪減補充情況,簡要說明如下:

‧ 以闡述梅蘭芳的藝術歷程及藝術成就為主線,舉要刪繁,汲取精華,便於讀者了解一代名伶的生平及其經典舞台形象。
‧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以編年體形式,記述梅家舊事、梅蘭芳學藝經過及登台演出、創作等情況;下編以專題形式,精選梅派、崑曲、新戲等經典劇目,介紹梅蘭芳藝術成就以及創立“梅派”的過程,供廣大戲迷、演藝人士鑒賞、借鏡、參考。
‧ 精選梅蘭芳不同時期的和各類舞台形象的圖片,圖文輝映,全方位再現一代大師的絕代芳華。
‧ 為使讀者更好地了解大師的生平和藝術成就,我們搜集相關史料,於書後附上“梅蘭芳演藝大事紀”,以供參考。
‧ 書最後分別附上《舞台生活四十年》各集目錄,完整展現三集本原貌;同時,精編本凡涉及調整原著結構的章節,均以“編者註”的形式,註明其在三集本中原屬章節。

  梅蘭芳在談到《舞台生活四十年》時,曾說:這部回憶錄,不但能總結我個人四十年來舞台生活的經驗,也會保留下近代戲曲發展的許多史實,是可以供今後戲曲工作者參考的。讓我們追隨大師的腳步,從塵封的梨園舊事中,走近中國第一名伶,透過梅派經典舞台形象,品味中華國粹之美。


  《舞台生活四十年》是一部個人回憶錄性質的書。最初寫作的動議,是遠在十幾年前,就有很多朋友向我提過的。那時我的工作重點還放在編劇和演出上,而且在藝術方面也還在摸索前進的階段,沒有時間做這件事。因此,就辜負了他們的好意。一九四二年的秋天,我從香港回到上海,大家又舊事重提,要我寫這部書。那時我覺得自己過去的經歷,已經有不少逐漸淡忘了;當年朝夕相共的一般內外行的老朋友,也都散居南北;一部分的材料,又時時有散失的可能;因此,使我感到這部書倒有編寫的必要了。姬傳是從一九三三年,我南遷以後,開始和我合作的。我們曾兩度企圖寫成此書,但是由於精神上一直不能安定,所以都只是起了個頭,就擱下來了。一九五?年的六月間,我同姬傳到了北京,住在遠東飯店。在一次偶然的閒談中,決定了我們以後寫作的計劃。預備採用細水長流的方法,我想到就說,他聽到就記,這樣,慢慢地累積起來,或者可以完成這個工作。

  我事畢回滬,小住一月,正預備到天津演出,《文匯報》的黃裳同志要我寫一個回憶舞台生活的長篇,在報上連載發表。我告訴他,我們本有這個計劃,不過要報上連載發表,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中央人民政府要我擔任中國戲曲研究院的工作,我想此後任務繁重,我自己還要演出,恐怕不能有固定的寫作時間。再說我早期不曾寫過日記,後來零碎記了一些,也不成篇段,這幾十年來往事的回憶,全憑腦力追索,要沒有充分的時間準備,是很難做有系統的敘述的,等我稍稍清閒一點再動手吧。他聽了卻不以為然,他說:“你以後只有更忙,不會閒的。現在不趕著寫出來,將來一定更沒有機會了。”他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向他表示,讓我考慮一下,再作決定。
  我和幾位老朋友商量的結果,他們一致認為這部回憶錄,不但能總結我個人四十年來舞台生活的經驗,也會保留下近代戲曲發展的許多史實,是可以供今後戲曲工作者的參考的。他們都鼓勵我,勉力完成這個任務,並且答應幫助我回憶,供給我材料。我得到了他們的鼓勵,就與黃裳同志約定,等我到津以後立即開始寫作。寫作的方法,是由我口述,姬傳筆記,稿成寄給他的弟弟源來,由源來和幾位老朋友再斟酌取捨,編整補充,最後交黃裳同志校看發表。我在天津表演期間,每夜回到旅館就與姬傳相對長談,往往達旦。此後由津而京,南北往來,我們只要有機會就寫。起初頗以為苦,漸漸成為習慣,也都感到興趣了。雖然這一年中間,因為事情太忙,屢次停頓,我們的精神,卻是始終一貫地重視著這件工作的。源來對這部書,耗費的精力尤多。他代我旁搜博採,證引補充,常常為了一件事,一句話,一個年月,要打幾個電話,向幾位老朋友詢問,反覆研求,不厭其詳。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是使我深深地感動的。由於讀者的要求,我現在先將發表過的一部分,重加整理,印成單本,以就正讀者。希望大家提供寶貴的意見,俾能修改,得臻完善。

梅蘭芳 1951 年12 月

第一章 遠東飯店的談話
  一九五零年六月九日的清晨,我同梅先生到了北京,住在李鐵拐斜街遠東飯店。那天晚上,晚風透進了紗窗,把一天的暑氣都吹散了,使我們恢復了旅途的疲勞,感到頭目清明。我們兩個人對坐在沙發上,沏了一壺東鴻記的茉莉雙薰慢慢地喝著。

  梅先生說:“姬兄,巧得很,五十六年以前,我就出生在這條街上。”我問他是哪一家,他說:“就在對面,只隔開三五間門面,明天我指給你看。”說完這句話,他端著茶杯,就默默地墮入在童年生活的回憶裡了。我說:“梅先生,你在藝術上奮鬥了四十年,很應該寫一部書,詳細地記載下來,留給下一代二代??的戲劇工作者,作一個參考的資料。”

  梅先生說:“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我的學藝過程,與一般藝人並沒有甚麼兩樣。我不知道取巧,我也不會抄近路。我不喜歡聽一些頌揚的話。我這幾十年來,一貫地倚靠著我那許多師友們,很不客氣地提出我的缺點,使我能夠及時糾正與改善。這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的。”

  我說:“這是你忠實的自白。你能把你的工作經驗和內心體會,就像這樣忠實地寫出來,告訴後來的藝人,應該是一件非常必要的工作。”
  梅先生說:“我覺得我實在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甚麼可以稱述的。在藝術上,我到今天還是一個努力學習的小學生,哪裡夠得上寫傳記。”

  我說:“你不必過謙了。在近代戲劇史上,你佔著很重要的地位。你生在清光緒甲午年,日本的第一炮,震動了全國的人心,有些開明志士,為了推動維新運動,首先發動了戊戌政變,緊接著庚子排外,辛亥革命,又經過軍閥秉政,最後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短短幾十年,總結了幾千年的歷史。從舊社會蛻變到新社會,從單純的生活進入複雜的生活,在戲劇方面講,是從保守時期,演變到革新時期。你在這中間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不但在藝術上有你的造詣,而且你也使戲劇藝術,走上了更複雜豐富的境地,所以你的舞台生活的記錄,對今後的戲劇工作者,是有參考的價值的。”

  梅先生說:“我一生經歷的事實在太多了,一時也記不全。一些老朋友,又分散各地,參考的書籍,也不能到處帶著走。真所謂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了。”  
  我說:“先就你記得的事寫起來,以後陸續修正補充。我們不用流水賬的格式,我們用回憶錄的性質,想到就寫,前後時間,不必過於拘泥。主要是把你生平在藝術上的經驗和心得,學習時的艱苦過程,很翔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一本比較完整的記載。”梅先生說:“我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學習演唱時期;(二)古裝時裝的嘗試期;(三)出國表演時期。對我有過幫助的朋友,除了本界的前輩以外,有外界的戲劇家、文學家、畫家、考據家、雕刻家? .他們盡了最大的努力,來教育我、培植我、鼓勵我、支持我!這些人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獨特的天才,為我作了種種的設計,無微不至。我得到了他們的啟示和指導,使我的藝術一天天豐富起來,這都是我不能忘記的事。”

  這一晚偶然的閒談,把我同他的幾位老朋友藏在心中如許年想做__的一件浩大而艱巨的工作,無意中定了個寫作的計劃。
  他說:“姬兄!就這麼辦。從今往後,我想到就說,你聽到就寫。這工作要我們不斷地配合著來完成;就好像運動員的長距離的賽跑,沒有長勁是不能達到目的地的。“至於我幼年的事跡,碰上有記憶不清之處,我還有一位嫁給秦稚芬姑丈的胞姑母,她知道得很多,可以去問她。她是我祖父最小的閨女,現在也已經七十開外了。我四歲喪父之後,她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來護持我的。她的兒子秦叔忍表弟,經營製版事業,人很能幹、熱情,所以她的老境相當舒適,身體也還硬朗,像她這樣高年還能替孫男女紮鞋底呢!秦家住在孫公園夾道,離此不遠。明天我本來要去探望她,我們不妨同去,順便談談舊事!”

 
出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