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作 者 作 品

提琴的祕密:提琴的歷史、美學與相關的實用知識
提琴工作室裡的樂章
尋寶古董民藝 直擊歐亞市集:鎏金歲月的生活美學

藝術美學

【類別最新出版】
神聖黑色的魔力:徹底改變人類文明、藝術、歷史的黑色故事
明室:攝影札記
恆隆行 :美好生活的代理 Be Your Daily
綠色思維 自然美學:一筆懸命,台灣藝想設計師&畫家柯鴻圖的美學之路
解構游本寬影像美學


世界著名跳蚤市場與古董市集(YT1331)
Exploring the World Famous Flea & Antique Markets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藝術美學
叢書系列:藝術家
作者:莊仲平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18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224頁
ISBN:978986656569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



  自序


【序】行旅市集中,覓尋文物樂
  

1970年代初,台北的古董市場其一集中於現今已拆除的中華商場;因為離我工作、居住地點很近,時常下班後順道逛逛,不久養成興趣。當時中華商場的古董舖分工已細,書畫、陶瓷、文玩、木雕、雜項、郵票古錢及原住民工藝等,各有專營。我最注意的則是「民藝品」,有時看到店裡滿坑滿谷的交趾陶、布袋戲偶,都是從廟宇、戲台淘汰下來的,不像現在為了擺飾或欣賞的新製作品,而且絕多台灣本地產物;例外的是有一陣子大概皮影戲偶受歡迎,所以跟當時流行的印尼油畫一樣,竟也出現印尼皮影戲偶。過了十幾、二十年,大陸產品逐漸流入,而有「魚目混珠」的現象,此時台灣民藝品已成了公私文物館蒐集的對象了。  

後來我的路線更及萬華龍山寺前商場、光華商場,甚至沿老街尋寶,最後到敢開口問人家門口擺的粗陶甕賣不賣的地步;見中藥店裡的舊藥罐,我則動之以情,說身為學生,需要做研究之用(有兩年我上班兼讀藝術研究所),可否讓售一個?居然也能達到目的。於是如火如荼,足跡踏出台北市區,如大溪、三峽、新竹、嘉義、台南,當然故鄉高雄不在話下,只要打聽有古董市集的所在,多不錯過;只是興趣歸興趣,當時年輕也工作不久,收入有限,下手無法太重,即使光用眼睛瞧瞧也能滿足。  

1976至1977年間,我有機會遊學日本京都,每個月21日東寺的「弘法市」,25日北野天滿宮的「天滿市」,是定期的古董市集,自不錯過。京都骨董市集多為日本文物,但也曾見堆滿台灣舊神像的攤位;還有一位同宿舍的外國朋友,特地從市集買來一件破舊的孔子七十六代孫的字軸送我;也有一次在舊書市集看到數量多到驚人的大陸書畫扇面(抽掉扇骨,隨便襯個底),不經意地堆在牆角,其中不乏名家作品,比較今天的行情,價格便宜到不行,原來都是文革期間落難流入日本的。但最近我翻閱中國書畫拍賣目錄,見到彷彿有些熟悉的面影,難道是風水輪流轉,又回流了?而對照本書提到現今大陸人紛紛赴日搜寶,恐怕已慢了一步,流落日本的早已被掏空了!  

我覺得這些市集有一種文化底蘊吸引著我,於是每回出國旅遊,有機會總不放過逛古董市集、跳蚤市場的機會,看看稀奇古怪或溫習一下自己熟悉的東西,增長見識。例如一種購自中藥店的舊藥罐,寬口綠釉,南部原住民也做為傳家寶,並以器表刻花的圖案來定其等級,一般民藝界以為廣東出產,謂之「廣窯」,但我在泰國曼谷古董舖卻多有所見,於是心中存疑;近日則有荷人證明其為泰國出產,謂起於荷蘭人1602年所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泰國燒製的青陶甕,稱為「荷蘭甕」;內裝棕櫚油,運到台灣台南,再轉運到南部山區的原住民部落,以物易物換取鹿皮。  

本書作者即舍弟仲平,自幼就有美術天分,小學時繪畫頻頻得獎,還會用粉筆雕刻人物,有模有樣(而我一試便碎),工藝才能早已顯現。後來他卻選擇讀機械科目,畢業後工作也與工程相關。然而藝術的細胞不忘呼喚他。早早退休後,即執筆作畫,蒔花植木,研究與製作小提琴,寫了《提琴的秘密》與《提琴之愛》二書,一版再版;此外,他對古董同時有多年的興趣與涉略,尋寶足跡遍及國內外,竟然也以此為寫作志業,看他本書所寫的內容及文筆,既有趣又有內涵,更可以做為專題旅遊的指南。  

藝術家出版社為仲平出版這本書,邀我寫序,料非兄弟之情,想因我也有過同樣的心得吧。趣味的生活可以培養,讀者朋友是否同意?(莊伯和)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