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音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內文試閱

音樂

【類別最新出版】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旅人之歌:音樂家簡文彬的非虛構人生
圖解嶺南戲曲與音樂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
玩真的!朱宗慶的藝術文化必修課


圖解嶺南戲曲與音樂(WHA1530)

類別: 音樂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黃勇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23日
定價:440 元
售價:34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44頁
ISBN:978988881241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

先秦時期的戲、舞、樂
嶺南戲曲可以追溯到嶺南原始部落的歌舞,它直接來源於嶺南先民的巫術、祭祀、戰爭、生產和生活。嶺南地區從商朝開始出現許多小方國,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其統治者開始模仿宮廷中的戲、舞、樂。

原始歌舞是部落的狂歡
嶺南地區早期的歌舞來源於當地部落的祭祀舞蹈。從西漢南越文王墓出土的一隻銅提桶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原始部落的舞蹈是怎樣的。
從銅提桶的腹部紋飾可以看出這是一幅「羽人船圖像」:四艘首尾相連的船組成一支船隊,首尾各?兩根祭祀用的羽旌,船上有三根檣桅和瞭望台。每艘船上有五名穿戴羽冠羽裙、手執兵器的武士,其中一人立於船頭,右手持弓,左手執箭。
第二艘船的瞭望台上的羽人頭戴矮冠,左手持靴形鉞,右手拿?首級,應該是主持祭祀的首領。船首有三個人物,第一人右手持弓,左手執箭;第二人坐在鼓形座上,一手拿?短棒做出敲擊的動作,一手扶?一個物件;第三人左手抓住一個裸體長髮的俘虜,右手持短劍。
提桶紋飾上的這些「羽人」實際上是南越先民。這幅圖描繪了一個嶺南原始部落,為了祭祀河神或因水戰而殺俘的場景,參加祭祀儀式的武士們盡情地舞蹈,精神亢奮。畫面表明,嶺南在西漢之前其實已經有粗具歌舞的雛形。

武舞、羽舞和建鼓舞
從銅提桶的紋飾上來看,嶺南的原始舞蹈可分為武舞、羽舞和建鼓舞。
武舞,是在郊廟朝饗的祭祀儀式上跳的舞蹈,舞者手裡拿?武器來炫耀武力。銅提桶紋飾上的武士都手執兵器,並且手舞足蹈。這足以證明嶺南先民在祭祀儀式上會跳武舞來慶祝。
嶺南的羽舞與中原稍有不同,畫面中的武士穿戴羽冠和羽裙,圍繞?俘虜跳舞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勇武,更像是為了慶賀戰爭獲勝。
建鼓舞,其實就是祭祀儀式上邊擊鼓邊跳的舞蹈。嶺南河涌密佈,祭祀活動的場地便從陸地轉移到船上,武士們會在船上跳起建鼓舞。圖中描繪出羽人坐在銅鼓上做擊打物器的動作,可見建鼓舞早期在嶺南地區也廣泛流行。

石峽遺物上起舞的女子
在韶關曲江石峽遺址出土的一塊陶罐殘片上發現,它上面有五個原始人類手拉手翩翩起舞的生動場面,其中一名女子頭束長髮,一邊跳舞一邊歌唱。這說明新石器時代末期,嶺南先民就已經跳起了反映日常生產、勞作的原始舞蹈。當時的人們為配合舞蹈還會拍腿頓足、呼號喊叫,形成了配合原始舞蹈的音樂。

「鐘鳴鼎食」的貴族生活
嶺南地區從商朝開始出現許多小方國。當時惠州博羅一帶有「縛婁國」,在雷州半島及海南島有「儋耳國」和「雕題國」等小方國。儘管這些小方國遠遠不及中原的超級大國,但生活在這裡的「國主」仍然模仿和追求中原「鐘鳴鼎食」的貴族生活。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他們也開始模仿中原宮廷的戲、舞、樂。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博羅縣、羅定、清遠、肇慶等地陸續出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甬鐘、鉦、錞于、鐸等用於宮廷舞樂的樂器。這些出現在嶺南大地上的樂器,彷彿告訴我們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小方國內已經出現了宮廷宴會以及與之相應的戲、舞、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