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後記
內文

作 者 作 品

中國小品建築十講(插圖珍藏本)

建築、雕塑

【類別最新出版】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木作‧系統櫃,全能收納訂做聖經:拿給師傅就能用!最強美型空間+人體工學尺
小宅試驗:從5坪到15坪,《Never Too Small》頂尖設計師不將就的小坪數生活提案
《小宅試驗+收納訂做聖經》雙書套組
潮汕老厝:四海潮人的心靈故鄉(修訂版)


鄉土景觀十講(插圖珍藏本)(WHA0384)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建築、雕塑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樓慶西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12日
定價:580 元
售價:458 元(約79折)
開本:16開/平裝/264頁
ISBN:9789888369577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後記內文



  內文

第一講
話說鄉土


甚麼是鄉土建築?


廣義地講,凡具有地域、本土特徵的建築都可以稱為鄉土建築。地域有大有小,全世界分為七大洲,每一洲都有眾多的國家,亞洲的中國、歐洲的意大利、非洲的埃及,它們都有悠久的文明歷史;在古代,它們的建築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又有華北、華東、華南、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的劃分,各地區又包括若干個省,全國還有56個不同的民族,在古代,這些不同省份、民族地區的建築也多具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廣義地講,這些建築都可以看作鄉土建築。


這當然指的是在古代。歷史發展到現代,世界經濟逐步走向一體化,科技成果各國共享,文化得到廣泛交流與傳播,各地區、各國家的現代建築,尤其是在城市裡的建築,從內容到形式都越來越趨同。今後的建築還會有,或者還應該保持各地區的鄉土特徵嗎?這已經成為當今建築界,成為建築創作上頗具爭議的問題了。


以上是指廣義的鄉土建築。狹義地講,鄉土建築是指在鄉村中土生土長的建築,即農村建築,包括農村的寺廟、祠堂、住宅、書院、商舖、橋樑等等。這些在農村的建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組合在一起,成為農村百姓在裡面生活的一個聚落,即一個鄉或一座村。在中國古代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裡,這種鄉、村成為社會最基層的行政組織,佔全國人口90%的百姓即居住、生活在遍佈全國的鄉村之中。這些鄉村的建築與周圍的山水、土地組合為一個供廣大百姓勞動生產與生活起居的環境,我們稱它為“鄉土環境”。




貴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


如果對各地的鄉土環境加以仔細地考察,我們就可以發現,組成這種鄉土環境的因素,除了鄉村的各類建築和四周的山水土地之外,還包括更豐富的內容。千百年來在這裡生活的百姓一代又一代地耕耘著土地,經營著山林、水域,隨著播種、收獲、加工,使山林、田地、宅院不斷呈現出不同的形態與色彩。苗族、侗族、彝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的婦女自幼就從母親那裡學著繡製自己的服裝與鞋帽,這些穿戴著民族服飾的婦女在鄉村中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每到春節和其他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在宅門上貼上新的門神,換上新的對聯;舞獅子、耍神龍、迎神仙的隊伍串遊在街巷;祠堂裡祭祖、唱戲集聚著全村百姓。所有這些呈現在大地、山林、祠堂、街巷、宅院裡的景象,它們都是有形的,而且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們使鄉土環境更加多彩,更富有內蘊。它們和鄉土建築,和天地、山水、植物共同組成一種景觀,一種富有文化底蘊的景觀,我們稱為“鄉土文化景觀”。


從鄉土建築到鄉土環境,再到鄉土文化景觀,可以說反映了我們對鄉土建築認識的深化,我們在這裡要介紹和分析的就是這種鄉土文化景觀。


鄉土建築,或者說鄉土文化景觀有甚麼價值?


建築,除了個別的如紀念碑之類以外,都有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功能。各類建築提供的空間供人們工作、勞動、娛樂、休息和生活其他方面使用,這是它們的物質功能,也是建築的主要功能。建築又是物質的實體,它以自身的形象供人們觀賞,這是它的精神功能,所以建築也屬於造型藝術的一個類別。


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是中世紀地中海上的貿易中心,商人雲集,思想活躍,城市裡除了大量的商舖、住宅之外,還興建了教堂、市政大廈、博物館、圖書館等各類公共建築,它們集中在聖馬可廣場四周,形成全城的中心。其中聖馬可主教堂造型活潑,入口大門上方的牆上有彩色繪畫做裝飾。位於教堂一側的是總督府,建於1309 - 1424年間。作為戰勝土耳其的紀念性建築,它具有華麗的外觀,上下三層,一、二兩層皆為連續的柱廊,三層外牆滿鋪玫瑰色石面,石柱頭、牆窗上都有石雕裝飾,成為意大利中世紀最美麗的建築之一。這些建築以它們嚴整的結構、宏偉或端莊的形象、絢麗的裝飾,集中表現了中世紀威尼斯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意大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始建於1506年,經過漫長的方案設計、修改和建造的過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三大藝術巨匠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都曾經參與其工作,其中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先後主持過教堂工程,最後在米開朗琪羅的主持下,完成了教堂巨大的穹頂。穹頂直徑達41.9米,頂內距地面123.4米。宏偉的造型使它成為羅馬最偉大的建築,它的建造代表了16世紀意大利建築、結構、施工諸方面的最高水平。


正因為這些建築不僅滿足了一個時代物質上的功能需要,同時又反映和記載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所以西方學者將它們稱為“石頭的史書”。中國古代建築採用的是木結構體系,雖然它們保存得不如石結構建築那麼持久,但它們同樣記載著歷史,仍然可稱為“木頭的史書”。


建築與環境的和諧


任何建築都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即使是建造在沙漠中的房屋,也是上有青天,下有黃沙。人類由早期居住的單幢房屋發展到由許多房屋組成的聚落,隨著生產和社會的進步,由聚落、鄉鎮而發展成為各種類型建築組成的城市。但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它們都離不開四周由山、水、土地、植物組成的自然環境。居住在城市裡面的人群,由於城市建築密集,道路縱橫,很多時候見不到四周的自然山水,而生活在鄉村裡的人們卻天天可以見到山水、植物與土地。所以就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而言,鄉土建築比城市建築表現得更為緊密與融合。


第二講
融入天地山水中


人類生活離不開山和水。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考古學家在北京房山縣周口店的山洞中發現了中國猿人生活的遺址,山洞中留存著人類的化石和大量石製的工具。當時人類住的是能夠防禦風雪的天然山洞,使用的是山石製作的工具,食用的是出沒於山林中的野獸肉,冬季披著野獸皮禦寒。當然生存更離不開水,北京地處華北,西、北兩面有山脈相圍,地勢向東南低傾形成一處平原,其間有永定、潮白兩條河流自北向南穿行,為人類生存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水源。


當人類掌握了利用自然火和人工取火的本領之後,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由食生野獸肉進化到吃熟肉食;把地上的泥土與水混合,經過火燒可以製造出生活用的各種陶器。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類開始走出山洞在地面上建造住屋,用泥土做牆,用樹幹、樹枝做頂,而這些樹幹、樹枝及燒火的薪木都依靠山林提供。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進化,在中華大地上,由早期人類居住的聚落發展成為鄉村、市鎮,人口日益增多,為人們所使用的各類建築越來越齊全,但是它們始終離不開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的環境,即使是在寸草不生的大沙漠裡建造住屋,也是上有天,下有地。中國地域遼闊,既有江南的青山綠水,也有北方的黃土地帶、西南的高山峻嶺,還有內蒙古的草原、新疆的戈壁和西藏的雪山。世世代代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在各種不同的環境裡營造起自己的家園。


人們稱頌江南美,因為江南有青山與綠水,但是生活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的人,必須要到城外郊區才能觀賞到這種環境之美。而江南農村則自然地處於青山綠水之中。


浙江永嘉縣楠溪江自古以來就是一處極具山水之美,而又相對封閉的農耕地區,如今是國家級的自然風景名勝區。在楠溪江流域,沿江散佈著幾十座村落,它們有的臨江而建,有的依山坡而營,居住在這裡的村民,他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四周的山和水。


林坑村是位於楠溪江上游的一座村落,全村108戶,四百餘口人,他們選擇了離江流不遠的幾座山頭之間的坡地營造起自己的家園。住房依山坡而建,高低錯落地連成一片,一條溪水從山頂流下,縱貫村落而匯入楠溪江,四周山嶺滿是竹林。林坑村的百姓世世代代在山坡和山底的農田裡耕作,山上除了竹林外還有不少柿子樹。秋收了,村民把地裡生長的稻穀就在田地裡脫殼,將稻米用籮筐挑回家中;把收獲的白薯、蘿蔔切成片,在楠溪江邊選一塊大石頭把它們散在石面上曬乾,作為冬季的糧菜;地裡的農作物收完了,騰出手來摘下樹上的柿子,放在平籮上,晾曬在樓台窗口製成柿餅,一時間,村裡的住房樓間,閃現出一片片鮮紅的亮點,它們在一片黑瓦屋頂的襯托下,將林坑打扮得十分誘人。林坑村四周山上的竹林幾乎每年都有長大的竹材,村民腰間別著一把柴刀,身背扁擔、繩索與木棍,上山將自己竹林中的成竹砍伐倒,將它們捆綁成束,一次次地從山林扛回村裡,出賣給竹材收購商,換回一些生活費。林坑村的百姓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地生活在楠溪江的山水之間。




楠溪江上游林坑村




林坑村住宅




村民在樓台上晾曬柿餅


浙江武義縣有一座郭洞村,位於縣城之南約20里的兩山夾峙之中,因四周有層巒環抱如郭,所處環境幽邃如洞,故取名為郭洞村。村中山間有寶、漳二泉,終年湧出泉水不斷,二泉匯集成溪自南向北縱貫全村,所以在村口的城牆門頭上,刻有“雙泉故里”四個大字。郭洞村是何氏家族的血緣村落,自家族的先祖在這裡建村定居,至今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正如村名所表示的,郭洞村四周層巒疊起,尤其位於村東側的龍山,主峰海拔達390米,山上樹木林立,有紅楓、樟樹、?樹、金桂、銀桂、羅漢松、虎皮楠等樹種,還有名貴的紅杉,它們茂密地立於山坡之上,成為郭洞村的一道天然植物屏障。在《雙泉何氏宗譜》中有一段描述郭洞村環境的話:“重山複嶺,迤邐雜沓,蒼翠滿眼,已令人應接不暇,愈進則愈奇,愈奇則愈秀。”對於這樣的自然生態環境,村裡的何氏族人很懂得對它們加以保護,在家族的《雙泉何氏宗譜》中記有祖先留下的規矩,上龍山砍柴者拔指甲,砍一小樹斷一指,砍一大樹斷一臂,還要跪在祠堂前向祖宗請罪,立誓永不再犯。一代又一代的何氏族人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日出走出村口到村外山腳下耕種農田,日落而歸。群山、植物包圍的環境,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使這裡的老人長壽者多,除宗譜中有記載外,據1997年統計,村裡尚有三十多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在1995年內死亡的16位老人中,平均年齡達79.3歲。時至今日,長期封建社會中那種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自然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但是許多村民還是保持著當年的傳統生活習俗:自家種菜腌製鹹菜;自家養雞、鴨生蛋;自家用黃豆磨製豆腐;自家請人來家編製竹材用具,等等。1997年我們教師、學生一行進村調查鄉土建築,吃、住都在一位何氏族人家中,早上吃的是他們自製的霉乾菜和鹹鴨蛋;中午飯桌上擺的是早晨從山上砍來的竹筍和從溪水塘中捕撈上來的小魚。在村裡工作十多天,幾位同學第一次體驗到這種真正的農村生活,臨離村時,特地用毛筆寫了一副對聯:“痛咬下山筍,膾炙上塘魚”,貼在主人家堂屋的牆上,作為對這位何氏族人的感謝。




浙江武義郭洞村村口


讓我們離開浙江而走進同處江南的安徽。安徽南部的黟縣是古徽州六縣之一,縣境內的西遞、宏村、關麓等古村這幾年已經有些名氣了,尤其是西遞村和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成為世界性的文化遺產地。陽春三月,我們來到黟縣農村,農田裡油菜花正盛開,金黃色的花朵,從望不到邊的山坡一直鋪到你的腳下,黃得耀眼,使人心醉。登高俯視,幾十里的田地上黃的油菜、綠的麥苗,交織成一幅錦繡大地的圖像,一座座村落散佈其間,白牆黑瓦組成的村景有如一塊塊玉石鑲嵌在織錦上。


鄉土建築和自然環境的結合,不僅表現在這些建築和村落都處於四周的山水環境之中,還在於在長期的農耕社會中,百姓的生活離不開這些山水與田地。他們世世代代耕耘著田地,經營著山林與水域。安徽的宏村、浙江的芙蓉村,不但村中或村邊有溪流穿過,而且還把這些水源引到家家戶戶的門前,有的甚至引到住宅的天井院裡。山與水成了農耕社會農村百姓生活中的一個部分,須臾也不能離開它們。




安徽黟縣農村




安徽黟縣宏村


但是中國之大,不可能到處都是青山綠水,在西北、華北地區,也有不少地方處於黃土高原,它們的生態環境當然與江南有很大差別。在山西西部的呂梁山地區,可以見到連綿數十里的黃土地帶,山坡連著山坡,由於常年乾旱少雨,山上的植被很差,有些地方簡直看不到甚麼樹木。農民在黃土坡上開闢出的梯田裡種麥子,如果冬季不下一場雪,春天不降一陣雨,那麼當年連麥種也收不回來;農家的食用水要從山頂下到山腳的河溝裡去挑。但是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百姓還是沒有離開這塊土地,就在這貧瘠的黃土坡上營造自己的家園。他們用一把鐵鍬一把鎬挖掘窯洞,在黃土壁上建造起自己的住房。窯洞既簡單又實用,朝黃土壁上挖進半圓形頂的券洞,高約3米,寬3 - 4米,從洞口至窯底深度可達7—8米。在窯洞裡用土坯壘出炕和灶,窯洞口用草簾子一擋,一座能睡覺、能做飯、能避風雪,而且冬暖夏涼的住屋就這樣出現在黃土地帶,這真是百姓的一種創造,當然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這樣的窯洞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也在生活的實踐中不斷得到改進。窯洞口有了木製的門窗;窯面上加了一層磚,可以避免雨水對黃土的浸蝕;由一孔單一的窯洞發展為並列的多孔窯洞;在窯洞前的場院周邊砌上土牆而形成一座窯洞院。


山西臨縣磧口鎮的李家山村就是在這片黃土山區的一座小村。沿著山路,經過路邊一塊塊不大的梯田爬到山頂,猛然間見到山坡下隱藏著座座窯洞屋。這是一處四面環山的山溝地,這些窯洞屋就建在環繞的山坡上,山坡很陡,只能三五間窯洞並列上下重疊地組成立體的住宅群。李家山村以李姓為主,因為附近的農耕地少,村民多出村到鄰近的磧口鎮打工。磧口是商貿很發達的商鎮,李家山的李氏族人在這裡經營貨物轉運發了財,回村建造寺廟和住房,所以李家山村雖地處偏僻,但窯洞多為磚築錮窯,它們三五成群地建在環溝的山坡上,洞前空地很窄,出宅門可以隔著山溝望見對面坡上的窯洞,通過上下台階可以通到頂上或腳下的鄰宅。可以說,整座村上的房屋,不論寺廟或者住宅,都是這樣與山體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這些窯洞彷彿是鑲嵌在黃土山坡上,組成一幅立體的山村圖畫。

 
後記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