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旅遊指南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日本珍奇廟:30間特色神廟在地行旅,品味人文美景、風俗信仰、飲食文化,深入探尋神的領域
日本岩手,掌心上的奇蹟旅程──發現36個美景裡的感人故事,一起學會生命的堅強

旅遊指南

【類別最新出版】
沖繩彭大家族自助錦囊:2024新手入門全指南
沖繩彭大家族自助錦囊:2024新手入門全指南:(隨書附贈3,000日圓OTS租車優惠券、MA 125cc機車優惠券最高省11,000日圓、Gigi浮潛最高省2,000日圓)
跟著943搭台灣好行:15元起跳的自遊提案
下廚找回自由:「祕境餐廳」主廚的人生故事
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


從弘法寺到天后宮:走訪日治時期臺北朝聖之路(VJ00059)

類別: 旅遊指南
叢書系列:Across系列
作者:王曉鈴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7日
定價:420 元
售價:33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957139875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在臺北
一、臺北遍路的源起

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以下視情況稱「臺北遍路」)創立於大正十四年(1925)。這一年,日本治臺滿30年,已從武官總督轉到文官總督時代(1919-1936),社會穩定,交通建設與休閒設施普遍,淡水線鐵道與新北投支線竣工、北投溫泉設施開發,加上弘法寺、臨濟寺、鐵真院、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等皆已創建,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就在這背景下產生。
  
據當年《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鎌野芳松、平尾伊三郎、大神久吉、二宮實太郎及尾崎彌三郎等5人發願創立靈場,經過奔走籌備,終於在4月10日獲臺灣總督府認可,4月14日午前10時於第1番所在的弘法寺舉行開眼供養法會。開眼法會當天,鎌野芳松擔任代表誦讀發願文,弘法寺住持主持儀式,淨土宗、臨濟宗、曹洞宗、北投鐵真院等代表僧侶出席。
  
這些發起人不僅是報紙上露出的名字,他們也出現在名人錄《南國之人士》(1922)一書中。鎌野芳松(生卒年不詳)是奈良縣人,他在臺北榮町開設鎌野時計鋪;平尾伊三郎(1871-?),四國德島縣人,在臺北本町開設平尾商店;大神久吉(1878-?),四國香川縣人,在臺從事建築五金承包工程;二宮實太郎(1869-?),四國愛媛縣人,在臺北末廣町經營酒類與醬油批發。除了查無資料的尾崎彌三郎,4人皆在臺定居,都是生意人或包工,其中3人來自四國。
  
他們的名字還出現石佛與石亭上,查閱大正十四年(1925)4月15日〈弘法寺?開光供養 靈場?安奉??八十八體?佛像〉報導,我在舊報紙發現新聞配圖上,石亭柱清楚刻著「平尾伊三郎」。
  
現今供奉在北投陽明路民宅旁的第45番岩屋寺不動明王與「弘法大師」,共同基座上刻有「台北榮町」、「鎌野氏」與「大正十四年四月」字樣。不動明王獨立的基座上另外刻有「鎌野芳松」。這組石佛基座上所刻文字,完全說明了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開創的人事時地物。
  
再回到1925年開眼法會之後的情況。據報載,佛像於4月14日開光後,16至20日立即著手依序在選定的各靈場安置,前後花了5天進行,安置地點為:

「第1番弘法寺,第2番天臺宗,第3番艋舺稻荷樣,第4、5番不動樣,第6番曹洞宗,第7番大正街公園,第8、9、10番三板橋墓地,第11至14番臨濟寺,第15至18番淨土宗,第19至35番芝山巖,第36至44番士林往草山之路徑,第44至61番草山至竹子湖之路徑,第62至71番草山至北投之路徑,第72番至80番北投星乃湯佐野的山附近,第81至87番北投往大師山路徑,第88番北投鐵真院。」

從報導可知,88尊石佛有的露天沿路安置,有的置於佛寺、神社、公園與墓地內,安置的地點似乎都經過挑選。佛寺為日本佛教各宗派布教所在,報導明確指出寺院的有第1番真言宗弘法寺、第6番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第11至14番臨濟宗妙心寺派臨濟寺、第15至18番淨土宗圓山忠魂堂,及第88番鐵真院。
  
需要琢磨推測的地點,為第2番「天臺宗」,指的可能是天臺宗修驗道布教所。雖然天臺宗另有臺北布教所位於大正町,不過就動線順序推測,以新富町的天臺宗修驗道布教所較為合理。據《臺北總督府檔案》(1918)及《臺灣社寺宗教要覽》(1933)資料,天臺宗修驗道布教所設置於大正七年(1918),地址是臺北市新富町四丁目一四番地,本尊為金剛藏王大權限。
  
第3番的「艋舺稻荷樣」為臺北稻荷神社,建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位在西門町西門市場(今西門紅樓)旁;稻荷神是日本主管豐產及財富的神祇,相傳稻荷神使者為狐狸。「樣」為敬稱。
  
第4、5番的「不動樣」是新富町的不動明王。
  
開眼法會當日,各宗派寺院僧侶代表出席,可知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具有跨宗派的特色。不過跨宗派這一點,臺北並非特例,在四國的八十八所靈場就有8間寺院非屬真言宗。
  
對於地方靈場創設與寺院宗派的關係,民俗學家林承緯教授指出,雖有關聯,不過「地方靈場創設時經常需顧及現實環境,因而出現若干的變通作法。」臺灣的日本寺院不多,規模也不大,因此地方靈場皆採石佛型態,且未明確隸屬特定寺院或宗派(林承緯《宗教造型與民俗傳承——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庶民信仰世界》)。同文引用新城常三〈近世?於?地方靈場發達,新西國?新四國〉所說:假如找寺院仍有困難,解決的方法就是「在村落範圍內或一個場所中,造立88尊石佛,作為新四國靈場札所的象徵。」
  
由此得知,建造地方靈場是因地制宜的,例如花蓮吉安慶修院,其前身為真言宗吉野布教所,今日到慶修院猶能看到寺院裡集中88尊石佛,等於在「一個場所」中設置了新四國靈場。
  
而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等於是在較大的「村落範圍內」造立88尊石佛,並且納入真言宗以外的其他寺院。
  
據報載,大正十四年(1925)設立後首次的遍路活動,是同年10月11至14日共4天的參拜,活動安排如下:第一天在弘法寺集合,參拜到圓山,各自回家。第二天在臺北車站集合,搭火車到士林,參拜從芝山巖到草山的靈場,夜宿草山。第三天從草山竹子湖到北投,夜宿北投。第四天繼續參拜,回弘法寺解散。
  
春天設立、秋天進行初次活動的臺北遍路,從第1番弘法寺出發,參拜4天,最後到第88番鐵真院,回弘法寺解散。日後的參拜活動固定在春秋兩季進行。
  
與四國遍路做比較,四國遍路需要長達40多天徒步走完,臺北遍路路程縮短許多,只需4天,同樣歷經平地的順遂、山路的考驗,也體驗溫泉的撫慰,可說是濃縮版遍路,已具遍路的朝聖結構。
  
想了解臺北遍路實際進行的情況,可從日治時期遍路者文章裡一見端倪,而且發現,原來部分石佛早已改變了位置。
  
昭和九年(1934)《臺灣遞信協會雜誌》連載三期〈臺北新四國八十八箇所巡禮?記〉,從作者「三九郎」的描述可知,臺北遍路設立9年後,最初在天臺宗的第2番石佛移至弘法寺,與第1番石佛同在弘法寺境內右側。今日到臺北天后宮能同時見到第1、2番石佛,便是當時已移動的情況。
  
石佛改變位置的原因不明,推測天臺宗修驗道布教所性質上難有布教活動,雖然臺北另有布教監督所,但天臺宗布教中心基本上是基隆法王寺,或許因此使得第2番石佛被移出。
  
第15到18番石佛原在圓山忠魂堂,為淨土宗布教所。昭和四年(1929)淨土宗在樺山町的寺院(今善導寺)竣工,便將布教所移至新寺院,或許因此使得石佛遷移。昭和九年(1934)「三九郎」進行遍路時,第16番石佛在御園村入口的曹洞宗東門別院(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出張所,15、17、18番遷到臨濟寺。
  
由上可知,日治時期至少已有5尊石佛因故遷移。儘管如此,石佛搬遷處仍是經過刻意選擇,移至其他日本佛寺或相關地點安置,使遍路功能延續。
  
當時日本政權透過教育,灌輸自身的價值觀以及宗教信仰,士林公學校(註:日人於1895年創辦芝山巖學堂,1921年改名士林公學校,現為士林國民小學。)發行的教材《鄉土讀本???里》(1935),內有〈?大師詣?(參拜大師)〉一文,提及:「每年三月到十月可見許多身著白衣、手持金剛杖的遍路者,……我們前往芝山巖或草山時,要參拜札所緬懷千百年前弘法大師的佛法功德。」
  
當時的兒童教育學校分為「公學校」與「小學校」,日本學生讀的是「小學校」,而「公學校」所收大多為臺灣學童,因此士林公學校這份教材顯然是針對臺灣學童。學校教材提到遍路,並鼓勵臺灣學童參拜札所,或許當時的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普遍為民眾所知。

*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是哪一個宗派發起?
  
大正十四年(1925)設置88尊石佛,開光儀式地點與第1番位置,皆在真言宗的弘法寺,該寺供奉「弘法大師」,於情於理,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很有可能是由真言宗主導。但是發起人是否為真言宗信徒,又是另一回事了。
  
雖然發起人大多來自四國,有地域關係,在移居地複製故鄉的信仰順理成章。儘管如此,還是無法將四國人與真言宗信徒劃上等號,因為圓山臨濟寺正殿石欄杆上刻有眾多貢獻者,其中出現「大神久吉」之名,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發起人顯然也護持了臨濟宗。
  
再者,他們支持的不單是複製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大正十五年(1926),鎌野芳松、大神久吉再發起「臺北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總而言之,無法將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發起人與真言宗信徒畫上等號。

二、臺北遍路的消失
  
戰後,日本勢力退出臺灣,臺北遍路消失,相關記憶被封存。
  
推測消失原因有三:一是遍路是日人的信仰文化,臺灣人參與本來就有限,隨著日人離臺,不再有遍路者進行儀式。其次,戰後臺灣轉向中國佛教學習,稀釋了日本佛教的影響,不會保全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遍路活動。
  
第三,近百年來,城市樣貌急速改變,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範圍在臺北盆地,現代化建設快速,尤其是繁榮地段的萬華區(含西門町)、中正區、士林區,地景變化極大,無人管理的石佛難以留在原地。
  
石佛的命運不僅在市區變數大,即使位於山區也可能被迫改變位置或消失。
  
草山(今陽明山)往竹子湖的路徑上,沿途曾分布多尊石佛,例如遍路者「三九郎」記述,在草山林間學校附近參拜了第53番石佛。建於昭和八年(1933)的林間學校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會療養所,提供體弱孩童休養運動的設施。民國五十四年(1965)興建陽明山中山樓時,範圍納入了原林間學校。當地耆老指出,當中山樓興建時,有數尊石佛被混入廢棄物中載去溪裡倒掉。
  
芝山巖曾存在第19至35番,共16尊石佛,今日全然不見蹤影,僅剩下一座石亭,沒有石佛,只有空蕩蕩的基座。之所以認定芝山巖這座石亭是臺北遍路的遺址,是比對了大正十四年(1925)開眼法會的報導,老照片中的石亭與芝山巖石亭為同個樣式。
  
此外,北投弘法大師岩附近有座石亭,上頭刻有「大正十四年十月」,樣式類似芝山巖石亭,或許也是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之一。這地點同樣不見石佛,目前供奉一尊後來安座的觀音像。
  
從上述可知,戰後臺北遍路作用不再,原做為靈場所在的日本佛寺、神社與道路,一旦場域有了改變,當初供奉的石佛很可能就被遷移、丟棄,從此各自展開不同際遇。

*88尊石佛是根據什麼而雕刻?
  
臺北遍路每一尊石佛都代表四國遍路一間寺院,石佛要雕刻哪尊神祇,都是依據寺院的主祀本尊。例如,四國第1番靈山寺,主尊為釋迦如來,對應臺北第1番石佛即是釋迦如來。又如四國第75番善通寺,主尊為藥師如來,臺北第75番石佛即是藥師如來。
  
88尊石佛中,以觀世音菩薩數量最多(含千手觀世音菩薩、十一面觀世音菩薩、三面千手觀世音菩薩、聖觀世音菩薩、馬頭觀世音菩薩、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共計29尊。其次為藥師如來(含七佛藥師如來),共計23尊。另有阿彌陀如來10尊,大日如來6尊,地藏菩薩(含勝軍地藏菩薩、延命地藏菩薩)5尊,釋迦如來4尊,不動明王(含波切不動明王)3尊,虛空藏菩薩3尊。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涅槃釋迦如來、大通智勝如來、毘沙聞天各1尊。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