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主題導覽

【類別最新出版】
皇冠海岸99:在北海岸要做的99件事
在加勒比海遇見馬奎斯:追尋《百年孤寂》與賈西亞.馬奎斯足跡的哥倫比亞深度紀行
美國人帶路,美西即刻出發!4大州╳4大城╳7大國家公園╳5大遊樂園,近300個在地人最愛景點
走進無牆美術館:獨一無二的國際導覽故事,邀請世界到新竹作客
日本百味散步帳:四季都好吃的一期一繪(隨書附贈金平糖「彩虹星星」書籤)


全球在地化--台灣新建築2000-2005(YT1521)
Glocalization: New Architecture in Taiwan

類別: 觀光‧旅遊‧常識>主題導覽
叢書系列:藝術家
作者:劉育東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20日
定價:900 元
售價:711 元(約79折)
開本:21×25cm/平裝/328頁
ISBN:9867034058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作者序

序:台灣建築在國際的哪裡?

◎文/劉育東

提筆寫這篇序的時候,竟讓我想起自己唸國一時,一段鮮明但在過去30年來幾乎不曾想起的回憶:

大約在1976年,那時候台灣還沒有像今天聞名全球的經濟實力與電腦科技,當時政府沒什麼大邦交國可來往,人民也沒錢可以出國,政府甚至還為累積外匯而限制人民出國。在那樣近乎鎖國的年代,我們每天看新聞報導時,國內新聞歸國內,國際新聞歸國際,兩者毫無互動,台灣好像根本就不存在於國際上。那時候恰巧也是能源危機石油飆漲的年代,有一陣子的電視新聞突然有了些許變化,國際新聞每天報導阿拉伯國家正在密商明天原油是否漲價,而國內新聞隨即報導經濟部宣稱已組成應變小組隨時監控,只要國際漲多少,台灣就跟著漲多少。當絕大多數人為了汽油持續上漲而憂心忡忡的時候,那一晚我竟然異常興奮,因為我第一次感受到,台灣是存在國際上的。

會有這本書的出現,其實背後有二個故事。由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倪再沁館長的爭取,2000年台灣第一次有機會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國家館的參展,但第一次時間實在倉促,由館方直接邀請李祖原先生代表參加,後來就開始建立評選制度。2002年初有一群將近12位年紀不大的建築師湊在一起,組成一個名為NexT的團隊參與評選。當時由於我曾在歐洲 Birkhauser 出版社發行遠東數位建築獎英文本的經驗,我們在台北討論評選事宜時提到,即使沒有能夠得第一名在威尼斯讓國際看到我們的作品,仍要由我負責將大家的設計想辦法以英文在國際發行。評選後我們得第二名,第一名則是姚仁喜先生事務所,事後大家繼續忙碌,自然而然忘了要出英文專輯的事。

2004年夏天,有一次我在巴黎機場過境時,在書店看到一本新書「愛爾蘭的新建築」(New Architecture in Ireland),猛然想到,雖然我常閱讀國際建築雜誌,但我真的不知道,愛爾蘭以前以及最近有什麼新的建築。除了愛爾蘭當地的許多建築書與雜誌外,幸好還有人集結較多的新作品,並想辦法在愛爾蘭以外的歐美地區出版這本書,國際間才有機會知道最近的愛爾蘭建築。

我從巴黎回台灣後,就動手聯絡2年多前的這一群朋友。

受到愛爾蘭新建築的啟示,我edit這本書的目的已經有所調整,不僅僅只把當年志同道合的一群朋友的新設計,拿來出版英文本,而是想要介紹台灣最近幾年有哪些值得介紹給國際建築界的新作。因此我繼續再邀請其他我所佩服的建築師以及我在遠東建築獎評選過程中看到的一些好作品,包括姚仁喜、呂理煌、張樞、陳瑞憲、廖偉立、陳良全、王維仁、李綠枝、孫德鴻、黃明威、毛森江、姜樂靜、郭中端等建築師,這就是本專輯全部素材的來源。

本書從2004下半年開始到全部完成的一年半期間,雖然要整理24人48件作品大量的圖文資料並與出版社的反覆編輯,工作十分沉重而辛苦,但事實上最大的壓力並不在此。我經常認為台灣並不缺一本建築作品集,因為這幾年台灣建築書的出版十分蓬勃,而且專業雜誌多、介紹的作品也多。但是台灣缺一本英文建築書:一本在當前國際建築發展中國際建築人士會感興趣,並可參考甚至引發討論的台灣作品集,同時這本書也能是一本台灣建築師回應國際建築發展並具有切入點的書。但如果找不到這樣的論點,本書英文本的角色,就會只是一份有英文翻譯而很像政府出版品的文件罷了。

當我反覆看著這48件作品而又想著國際建築人士有什麼理由要看這本書時,好久好久找不到純粹只與台灣有關的理由,不得已只好借助其它地區考慮過幾個方案:由於台灣位於東亞的中央位置而想取名「亞洲建築的櫥窗-台灣建築」;由於台灣可以是西方人認識大陸建築發展的一種管道而想取名「中國當代建築的Channel-台灣建築」;甚至利用全球華人可能有某種人口總量的優勢而想取名「全球華人建築的縮影-台灣建築」。事實上,還不需要與其他朋友討論,我就推翻了這幾種有點自欺欺人而矯情的說法。

還好有一天我再重新看了一遍這24位建築師的48件作品,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這24位設計者大部分在歐美以及少數在日本學過建築,回到台灣之後的建築案,呈現了三種思維方式:第一類就是儘可能的作一個好設計,而且設計者設定自己當下想要探討的議題與想突破的挑戰,雖然任何建築設計都一定會有屬於本地的基地與歷史分析,但我相信,不論基地在台灣、東京、荷蘭、印度,這些建築師都會蓋他自己從全球建築教育知識中吸收而來並在當時想挑戰的創作。相反的,另一些建築師已把他們的全球建築教育知識完全內化吸收,建築外表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全球建築訓練的影子,而原原本本的在台灣的土地上呈現只屬於台灣風土文化的房子。另外,有一些建築師則在這兩種思維中間創作,而且都有迷人之處。這三種設計思維,不就是文化理論講的全球化-在地化的幾種面貌,台灣的建築應該可以作為國際間熱烈討論全球在地理論中的一個實作案例。

至此,這本書對我而言,除了找到了編排的架構與中英文書名外,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能邀請國際學者評論本書的切入點,以及向國際建築出版社提案出版本書的論點。……感謝三篇評論,讓我們的作品有機會置放在國際建築論述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院前院長、大師Louis Kahn合夥人William Porter,以他的設計洞察力告訴大家本書作品有多麼美妙(fascinating);歷經北歐、英國、美國、香港而現為雪梨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的Tomas Kvan,引用tectonics與場所精神等觀點深入分析每一位設計者的作品;以及西班牙建築評論家Massad/Guerrero Yrste夫婦,以更宏觀的文化理論來看台灣近代建築歷史與當代建築發展。

…… 最後,這本書的背後一直隱涵著台灣建築想要突破國際現實困境的一股淡淡的榮譽感,台灣過去在建築上這樣想的人比較少,希望這次未臻完美的些許成果,能作為日後更多好成績的些許參考。這種心情,就像我們持續工作了很久之後,終於第一次看到完稿時心中的興奮,昀青還偷偷告訴我助理,她原來只把編輯這本書當成配合老師的一份工作而已,但看到了成果,心理也浮現了一股莫名的榮譽感。

 
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