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作 者 作 品

魔法神燈(上)

青少年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單純【法國兒童文學現代經典,國際安徒生獎作家作品】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1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2【黃銅鳥】
肥志百科5:原來你是這樣的植物C篇
肥志百科6:原來你是這樣的植物D篇


魔法神燈(下)(AK0066)

類別: 童書‧繪本‧童話>青少年叢書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張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23日
定價:160 元
售價:12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8頁
ISBN:957133714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 書摘 2書摘 3



  前言

寫在前面

◎文/張 旗

我是個想法多、感悟多,又必須表達的人,喜歡觀察,喜歡思索,又喜歡遊蕩。

記得小時候剛會寫字兒,就急著用筆去表達,文不達意地寫了很多,其中一行是這樣寫的:「有一個小水坑,是藍色的,人們叫它大海……」

老師在期末的評論中加進了「好高騖遠」四個字。我好難受,要求改,老師不給改,說一般人想要還得不著呢!

十六歲的時候開始拿起照相機,走出北京去周遊。第一架相機是蘇製﹁左爾基」,賣五十多塊錢,挺貴的。

後來真的當了《旅行家》雜誌的記者,發表小說,舉辦影展,也就寫的越來越多,拍的越來越多,遊的越來越多了。

一九八六年我得到加拿大尼爾森大學電影攝影系的獎學金,又有機會去周遊世界。於是寫了三部長篇小說,拍了上萬張照片,遊了四十多個國家。

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第二次個人攝影展,當時我不在北京,攝影家協會就把展覽的題名定為「遊蕩的眼睛」。寫給觀眾的話裡有這樣一句:「我願意有一雙思維的眼睛,就在這個世界上遊蕩,不斷地把真實和希望展現給更多的人們。這個地球並不大,人和人並不遠,了解、理解、諒解,人類的未來就在其中……」

學業結束之後,手裡除了筆和相機之外,新添了一樣東西電影,這樣我又一頭栽進電影,沒日沒夜地幹。還好,作品能得到觀眾和國際電影界認同,在眾多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有了一定的反響,本想就這樣一部接一部地拍下去,但是資金難找,只好等成熟一部拍攝一部了。

當然還得過日子,和外國老百姓一樣衣、食、住、行,生孩子、養孩子,可就是沒工夫陪孩子,整天忙著電影製作,天南海北地奔波。

一晃竟然在海外過了十五六年。這十五六年中最讓我快樂的是一直在幹自己願意幹的事,一直沒有離開過文化藝術的學習和實踐,沒有離開過創作。外國的同行們說,我的成功是因為很快地搞懂了他們的文化。其實我心裡明白,更重要的是我有他們不懂的中國文化。

在西方,除了極少數漢學家之外,絕大多數人都不懂中國文化,可怕的還不是不懂和無知,而是對中國文化的誤解和錯誤定位,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阻礙著交流,也阻礙著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大多數外國人對清朝以前的中國是什麼,不甚了解,或者也不想知道。在他們看來,中國就是那個被他們打敗的紮著辮子的落後國家,他們觀念中的中國文化,就是被清朝奉為「聖經」的孔孟之道。因此他們絕對不會相信,要不是清朝閉關鎖國,在十六世紀中國也有可能和歐洲一樣,逐步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他們更不知道中華民族的祖先和他們的祖先一樣,有著驕傲的人本主義、人文主義精神;他們不可能想到,卓文君和武則天會是中國婦女。我曾經對一位歐洲最前衛的女權主義者,講起一千多年前這兩位中國女性的行為和事蹟,她驚訝得閉不上嘴巴。所以,西方社會的很多人當然想不通,他們印象中那個曾經紮著辮子的中國,為什麼一下子就變成了今天的世界強國?

過去外國老百姓對中國文化無知也罷,想不通也罷,都無關緊要,他們可以照常過日子。但是從今以後,對於外國的新一代來說,就完全不同了,他們不再知道紮辮子的中國,也不再知道貧困封閉的中國,只知道一個作為世界強國的中國屹立在東方。他們必須知道這個中國,也必須懂得真實的而不是被誤解的中國文化,這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國際社會的迫切需求。

所以,我想在新世紀給新一代讀者們寫一部他們喜歡的有關中國的書。寫什麼?怎麼寫?該認認真真地想一想才是。

當年美國文化走向世界,打先鋒的不是人權宣言,也不是好萊塢巨片,而是童話故事和動畫片,是白雪公主和米老鼠。它不是強加於人,也不是取悅於人,而是和孩子們交朋友,力求深入人心,深入一代代人的心。

遺憾的是,中國很少童話,教育兒童的話卻太多。本來中國豐富的古代神話是最適合寫給孩子們的,可惜也被歷朝歷代的士大夫們寫成了大人的話。

兒童和兒童差異最小,隔膜最少,溝通最容易。產生於人類文化童年時期的不同民族的神話故事,也是最相近、最容易互相通融理解的。「人望幸福樹望春」,今人,古人,中國人,外國人,對生活的期望、對未來的幻想是相近的,是趨向一致的。

我想寫一部讓當代孩子喜歡的古代神話故事,讓外國孩子喜歡的中國神話故事,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的科幻神話故事,書名定為《走馬神燈》(編注),它本來是我九部電影拍攝計畫中的最後一部的名字。

新一代讀者生活在國際化的網路時代,人類一體化的「地球村﹂時代,他們應該知道也願意知道古代中國神話和古希臘神話一樣輝煌燦爛,幾千年前中國的西岐之戰和歐洲特洛伊之戰一樣,有史詩般的震撼力。

《走馬神燈》把發源於古代中國中原地區的健康且充滿生命力的中華文化精神展現給新一代中外讀者,讓他們從科幻神話開始,發現中國文化的「新大陸」,走出誤區,重新正確定位中國文化。當然,這麼大的事兒,一本書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從一本書開始。

西方人本來不吃生魚,甚至煮熟的魚帶頭帶尾也不愛吃,可是今天無論在歐洲還是在北美,日本生魚都成了最風行的午餐,不是吃的食物生魚變了,而是日本壽司美觀、乾淨,獨立的製作方式符合西方人的進食習慣。

餐桌上的食品如此,精神食品也是一樣的道理。《走馬神燈》把中國神話的神髓和精彩內容,用西方讀者熟悉的思維方式和欣賞習慣傳遞給他們,這是一種新的藝術創作理念,就像用變壓器把二二○伏特和一一○伏特的電流接通那樣,用「文化轉換理念」把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新的層面上接通。所以,我寫《走馬神燈》不把神話寫成遙遠的東方傳說,而寫成發生在人們身邊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也不是陌生的高不可攀的神仙,而是讀者心中親切的朋友。

在創作中我努力抓住兩點:一是寫孩子之間的友誼,從天上到人間,從古代到今天,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的友誼。二是用科學解釋神話,讓讀者感到神仙並不陌生,神話並不離奇,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神話就是古代的科幻,科幻就是今天的神話,兩者的內涵是相通的。

世界文化市場是一個比工業市場還要大的大市場,長期以來在這個市場上有個怪現象,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強國和人口最多的國家,卻只占有很小的份額。如果把世界文化市場比做一塊大蛋糕,有一大部分理應是留給中國的,你不去拿,自然就被別人分吃了(比如迪士尼用中國的故事拍攝電影《花木蘭》)。中國加入世貿,文化方面最先應當想到的是,如何去世界上吃那一大塊屬於中國的蛋糕。太懸殊、太不平衡的事兒,一定會有很多的機會和拓展空間。

我不是企業家,但是我希望中國早一點出現被國際文化市場接受的文化企業家,因為我想和這樣的企業家聯手在世界上建立中國文化市場的「井岡山」。我喜歡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兒,在海外這十幾年的日子裡,我和其他人有點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不把致力於得到西方文化權威的承認定為目標,也不樂於過安穩舒適的生活。我耿耿於懷,一心想幹的事兒,就是在世界文化的空間中建立中國文化的根據地,儘管我只能用自己的創作單兵作戰,儘管推進的很難很慢,經常遇到挫折,可是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堅信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華文化一定會在新世紀的人類文化中擔任主角。

有人經常說我太不現實,太理想主義了。我只能回答,想到的事兒不一定能做到,但還有可能做到;想不到的事兒,是一定做不到的。而我能做的是,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還有人常常問我,你到底是哪類藝術家?是導演、詩人、攝影家,還是作家? 我看自己什麼家也不是,只是一個把真誠交給藝術的普通人。藝術是我的職業,也是我的生活,是我的生命,也是我終生的情人,在她面前,只有我錯,沒有她錯的時候……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編注:本書簡體字版發行時原書名為《走馬神燈》,因考量繁體出版條件不同,由時報出版更名為《魔法神燈》,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