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小朋友讀
大朋友讀
說故事的人

譯 者 作 品

奧拉/異鄉老人
浮世男女
田園筆記
春膳
思想傳染
新男人:21世紀男人的定位與角色
讓我說出我愛你
流行陰謀:名牌時裝帝國遊記
模特兒:美麗女人險惡行業
歷史學家

童話

【類別最新出版】
貓熊要找一棵樹(臭臭的書系列3)
旺來神
朕說怪奇百科【人類篇】
別忘記
神射手


強盜的女兒(NB0001)
Ronja Rovardotter

類別: 童書‧繪本‧童話>童話
叢書系列:安徒生童話全集
作者:阿絲特麗.林格倫
       Astrid Lindgren
譯者:張定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6年03月30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精裝/352頁
ISBN:957131791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小朋友讀大朋友讀說故事的人



  說故事的人

愛說故事的老奶奶──阿絲特麗.林格倫

.張定綺

阿絲特麗.林格倫是瑞典最受歡迎的作家,半個多世紀以來,她的作品透過各種翻譯文字,為不計其數的人在成長期間帶來歡笑和鼓勵。

林格倫出生於1907年,家中有四個小孩,她排行老二。小學時代,大家就公認林格倫很擅長寫作,甚至有人預言,她會為瑞典贏得一座諾貝爾文學獎。不料太高的期望給她莫大的壓力,所以她長大後一直抗拒寫作,不願動筆。

少女的林格倫離家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謀生,從祕書學校畢業後,很順利的在一家公司裏找到秘書工作,不久結了婚,生下兩個孩子,看起來寫作似乎很難再進入她的生活。

但是在三十四歲那年,她七歲的女兒凱玲患了肺炎,在床上躺了很長一段時間。凱玲平時就愛聽媽媽說故事,這下更理直氣壯要求每天說一個故事給她聽。

有天晚上,林格倫問她要聽什麼故事,凱玲說:「要聽長襪子皮皮的故事。」這個人物是凱玲自己杜撰的,但是林格倫也不問長襪子皮皮是誰,就編出一連串精采的故事。凱玲對這個特立獨行的角色喜歡得不得了,還把故事斷斷續續轉述給朋友聽,最後大家都來纏著林格倫要聽友友的故事。

1944年3月的一個黃昏,斯德哥爾摩還在下雪,林格倫在街上不慎滑了一跤,扭傷腳踝,這回輪到她長時間躺在床上休養了。為了排遣病榻無聊,她開始用速記把長襪子皮皮的故事寫下來。因為作秘書而學會的速記技巧,使她的寫作速度特別快。

同年5月,她把《長襪子皮皮》的手稿送給凱玲當作生日禮物。不久,她又想,既然稿子都整理好了,寄給出版社看看又何妨。可是皮皮實在不是一個很傳統的角色,她會在派對上一口氣吃掉一整個蛋糕、還能有一隻手舉起一匹馬。連林格倫自己都說:「有時我真擔心我的孩子會懷疑,我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媽媽,怎麼會寫出這種故事?」

果不其然,皮皮被退了稿。但林格倫卻越寫越帶勁,所以她又寫了另一個短篇故事,並且參加一家出版社舉辦的兒童文學創作比賽,贏得第二名。第二年,也就是1945年,她把皮皮的故事略作修改,參加兒童長篇小說比賽,贏得第一名。

此後,林格倫的寫作生涯就相當順利,她的著作有一百二十多種,包括大量的繪本、故事劇本、歌詞等。她也參與廣播、電視、電影的製播工作,並且從1946年到1970年,擔任瑞典一家大出版社兒童圖書部的總編輯。

林格倫的各種著作被翻譯成六十多種語言,她談到自己的創作哲學時特別強調,寫作對她而言不是一種教育工具,她寫書的動機還是跟當年為生病的女兒講故事一樣,只不過是為了讓孩子快樂。她對作品最大的要求就是真實感,所以她不寫自己無法用真心去體會的題材。

她生長在瑞典南部的農莊,成年後在斯德哥爾摩住了六十多年,所以筆下大都離不開這些地方,像是《吵鬧村》、《南風草原》,背景都是鄉村;《長襪子皮皮》、《大偵探柏格森》、《麻煩街》、《瑪迪》等書的角色,都是小鎮上的孩子。但她書中還有一些一般人無法到達的地方,例如《強盜的女兒》裏刻畫的馬特森林,林格倫怎麼會對這麼一個美麗的虛構世界如此熟悉,可就是她的小祕密了。就跟每個有夢的人一樣,她用豐沛想像力創造的奇妙天地,只跟愛看書的孩子分享。

自從成名之後,就經常有人向林格倫請教寫作兒童文學的訣竅。這個問題常逗得她一臉苦笑。她說:「為什麼大家老是問,好的兒童文學應該是什麼樣?怎麼不聽人問,好的成人文學應該是什麼樣?」她寫作最主要是為了娛樂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個孩子。永恆的童心是她創作的靈感泉源,她自己說,如果世界上有哪個小孩曾經給她靈感,那絕不是牠的兒女,也不是牠的孫兒女,而是她曾經活過的童年。為孩子寫書不一定要等到自己身為父母,只要是做過小孩的人,好好去回憶小時候的生活與想法,就會知道孩子會想看的書該怎麼寫,孩子會想聽的故事該怎麼講。

這是個年近九十歲、著作等身的老奶奶的經驗談,天下為人父母或祖父母的是否願意以此自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