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試閱

作 者 作 品

人性的優點:如何戰勝憂慮,開創人生

譯 者 作 品

人性的優點:如何戰勝憂慮,開創人生

生涯規劃

【類別最新出版】
最高效益的時間管理:用目標管理時間,打造爆發性成長的一年
最佳狀態:超越心流,掌握個人持續卓越的情商
成人世界生存邏輯
不上班,每天工作3小時的自由生活
人生準備40%就先衝(謝文憲經典著作全新改版)


人性的弱點(WHF0010)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生涯規劃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戴爾.卡耐基
       Dale Carnegie
譯者:陶曚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14日
定價:440 元
售價:34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8頁
ISBN:9789887660408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

一九二九年,美國泡沫經濟破裂,進入大蕭條時期。房地產泡沫引發連鎖反應,原本欣欣向榮的金融產業及實體經濟受到毀滅性衝擊,民眾對於生活的信心也跌至冰點。一九三六年,戴爾.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點》問世。這本書一經付梓便幾度告馨,並在其後的七十八年間經久不衰,鼓舞了無數美國民眾。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林登.貝恩斯.詹森、福特汽車公司總裁李.艾柯卡、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華特.克萊斯勒,以及美孚石油公司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都受到了卡耐基教育的深遠影響。資本界的教父級人物華倫.巴菲特在其自傳提到,他在一九五二年獲得的卡耐基課程證書是他「得到的最重要的學位」。他把這一課程證書掛在辦公室的醒目位置,而對在沃頓商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的求學經歷一筆帶過。巴菲特不僅將《人性的弱點》一書中的建議運用於商務談判及公司治理,而且風趣地承認說是卡耐基的課程給了他向未婚妻求婚的勇氣。

戴爾.卡耐基本人在年少時,卻從未預料到他將改變千千萬萬美國民眾的人生。這個出生於密蘇里州鄉下的男孩,曾因家境貧困在學校裡飽受譏笑。他畢生都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並致力於幫助他人實現自己的價值。雖然求學之路對這個貧苦少年而言異常艱辛,但他從未放棄求知。他曾花了二十年時間研究林肯的一言一行,也對東方先聖的智慧箴言了如指掌。然而他的夢想一再受挫,為了生計,他先後當過銷售員、演員和作家,曾經遠赴貧瘠荒涼的印第安人居住區開拓銷售疆域,也曾閉關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小鎮上創作小說。這些人生經歷磨煉了他待人接物的能力,並最終成為他的智慧源泉。他篤信自立、自助與自信的力量,通過一己之力孜孜不倦地不斷上進,其平實卻極具說服力的理論風靡全美,被媒體稱為拯救美國的「彌賽亞」。他的個人經歷如同美國夢的縮影,稱其為最早的「正能量」之父也並不為過。

中外學者對於「人性」這一宏大命題的探討從未停止,相關論述不一而足。《孔明兵法》中有言:「夫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蘇珊.桑塔格斷定「人與人的關係無一神秘之處,愛情除外」。而戴爾.卡耐基則另闢蹊徑,從日常生活與歷史文獻中挖掘人類的共性。置身庸碌生活之中,我們往往對自身處境和命運的混沌面貌不自知。只有將時間的比例尺縮小,人類命運的脈絡才會清晰浮現在眼前。而卡耐基即具備這一見微知著的能力。他時而理性客觀,對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深入剖析;時而溫情脈脈,兒時陪伴過他的小狗讓他終生念念不忘。他對人性的審視既親近又疏離,不自謙也不自傲。

正如卡耐基在著作中反覆強調的,他並非教人投機取巧,而是在倡導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他的作品不是居高臨下的人生道理,不是高深莫測的教條理論,也不是富麗堂皇的心靈雞湯,而是腳踏實地的行動指南。書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在人際交往中的所思所得。這些經驗並非源自他個人的特例,而是源自成千上萬美國民眾的普遍共鳴。他將這些生活經歷提煉總結,化為一劑待人接物的良方。對人性的了解令他深知,讀者需要立竿見影的藥效和切實可行的行為指導,而對這一「靈丹妙藥」的原理和成分卻興味索然。因此他的理論以豐沛詳例為血肉,以通俗生動的語言為經絡,以人際關係指南為骨架,旁徵博引,深入淺出,讀之妙趣橫生。

然而卡耐基書中的建議是有堅實的心理學理論做基礎的。根據李察.格里格等學者所著《心理學與生活》一書,人們在做出決定或採取行動時,如果接觸到有違之前的信念、情感或價值的信息,會誘發心理的衝突狀態,從而激烈地為自己的意見或決策辯解,過分偏袒自己的決定。這一現象即為費斯廷格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基於這一理論,卡耐基提出「循循善誘,讓對方自行得出結論」、「欲抑先揚」、「以引導代替命令」等建議。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他人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能夠促使人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校,當人們發現行為與群體的標準和價值觀相悖時,就有動機改變自身行為,適應群體。這也就是卡耐基提出的「用美譽激勵他人」這一方法的心理動機。此外,著名心理學家艾爾達.沙菲爾通過實驗證明,問題的措辭方式會影響對方的決策,因此卡耐基建議從談話的一開始就「讓對方點頭稱『是』」。而卡耐基的另一建議「體諒他人的想法和願望」則基於決策心理學的「決策框架」概念,即人們做判斷的方式取決於他自身的決策框架,也就是判斷事物的角度。如果你想要改變對方的行為,就應當先了解對方的決策框架。

卡耐基在序言中稱其作品為一部「行動之書」,一語中的。人性的本質根植於人類的基因之中,我們要做的不是與之對抗,而是認識它,承認它,接受它,利用它。誠如老子所言:「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只有打破慣性思維方式,並且知行合一,才能夠將書中的理論變成生活的指南針。卡耐基分享的並非技巧,而是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的本意也並非取悅他人,而是幫助人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卡耐基所期望的,是幫助你解決人際關係中的難題,並讓你相信,你想要的未來,自己一定能夠做到,也只有你能做到。因為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就是自己的神明。他的信念早有美國詩人華特.惠特曼的名句為佐證:「我不再尋找好運。我自己就是好運。」

世事變幻,風起雲湧,而道法不變,初心始終。成功亦為道法,而美國的這一「道法」更加務實,美國夢的核心即為通過個人努力獲得更好的生活。無論布魯克林陰暗街道裡走出來的NBA球員,在車庫裡白手起家的矽谷精英,還是改變歷史進程的少數族裔政界領袖,無一不踐行這一樸素真理。而卡耐基的著作,即闡述了美國的為人處世之「道」。他相信個體通過改變自身行為,能夠成功地影響他人,並將這一觀點客觀呈現為簡單易行的處事原則。他敏銳地洞察到維多利亞時代奉行的「克己復禮」將不適用於當今社會,其主張與二十一世紀的需求不謀而合,契合了消費主義社會重視「自我推廣」的價值觀念。

也正因此,《人性的弱點》中所闡述的道理有?普世價值,放之四海皆準。個體需要依附群體而生存,如何處理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是人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人性的弱點》一書的核心議題。正如每行每業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則,人際關係也有自己的規則可循。無論在西方社會還是東方社會,無論卡耐基生活的二十世紀初期還是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這些規則都同樣適用。正如中國古諺所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以「關係」為核心的中國社會,卡耐基的方法論格外重要。越簡單樸素的真理,往往越是振聾發聵;而社會節奏越快,人們就越需要化繁為簡,回歸「初心」。在這個被海量信息吞噬的時代,在這個走路時低頭微信,吃飯時拍照微博的時代,專心傾聽、真誠感恩、專注認真地愛自己愛他人的處事方式,會因此具有更高的價值。世事變化越快,人們越渴求抓住恆常;而人性即恆常,真理亦永不會過時。

翻譯如同獨自修行,是耗費心力的工作。為了不辜負作者和讀者,在翻譯過程中往往「一名之立,旬月躊躇」,為求一個句子的信達雅而反覆推翻、重構、打磨。在初稿中,曾將佐治五世掛在白金漢宮的格言:Teach me neither to proffer nor to receive cheap praise,直譯為「教教我既不給予也不要接受廉價的讚美」,為了符合作者原意及歷史人物的表述方式,十餘次修改後,定稿為「澄明吾心,溢美之言,不受亦不予」。阿爾瓦羅.奧夫雷貢將軍的名句「勿懼臨城之敵,慎信善柔之友」則在翻譯中互文借鑒了孔子在《論語.季氏》中不謀而合的箴言:「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侯,損矣。」此外,為了保留詩作特有的趣味、韻律和其中蘊含的哲理,書中所引用的詩句在翻譯中也幾經易稿。對於卡耐基先生引用的經典文本,如莎翁詩句,在查閱原著之餘,也學習了翻譯大家的譯法。如《哈姆雷特》中的詩句:Assume a virtue, if you have it not,朱生豪先生的譯文為:「即使您已經失節,也得勉力學做一個貞節婦人的樣子。」因譯文與作者引用該句的語境略有出入,因此結合本書上下文改譯為「倘若你德行盡失,也請裝腔作勢」,更方便讀者理解。譯作本無標準答案,缺憾之處,還請讀者斧正。

在翻譯過程中,讀到作者書中熟悉的地名和猶如發生在身邊的事例,彷彿再次踏上旅途,徘徊在深秋的美東和盛夏的加州,坐灰狗巴士在不同城市間往返,與形形色色的人交談。從正在學習飛機駕駛的耄耋老人,到從未踏出小鎮半步的移民後裔,每個人的故事都獨一無二。在我心目中,最能代表美國的或許並不是荷里活或帝國大廈,而是自加州聖莫尼卡橫貫芝加哥的66號公路。在望不見盡頭的66號公路上,往往有很長的路段不見人煙。漫無邊際的荒野和連綿起伏的山巒在兩側飛逝而去,偶爾有交錯的車輛在道路彼端飛馳而過,迅速變成後視鏡裡一個小小的斑點,又消失在群山中。在遠山和丘陵之間,在森林與湖泊之間,在廣袤浩瀚的天與地之間,人類是孤獨的行者。個體如此偉大,每個看似平凡的生命背後,都是一部蕩氣迴腸的個人史;個體又如此渺小,只有依附他人的勞作和溫暖才有力量存活。卡耐基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誠懇的慨歎:「回首我自己的生活,往事歷歷在目。寥寥數字鼓勵的話語對我的人生道路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漫長人生中難免迷途,而智者的箴言有如荒野中點亮一盞燈。感謝有緣與作者同行這一段路,感謝顛覆了我人生道路的那些人,也感謝您在茫茫書海中與這本書相遇,希望它能夠幫助您開創自己的生活。

 
內文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