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蔡正潔
推薦序 2/丁菱娟
前言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臺灣數據百閱(雙面書封設計):100個重要議題,從圖表開啟對話、培養公民思辨力

行銷企管

【類別最新出版】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企劃學:打造企劃腦,讓你的方案更有說服力
【限量典藏】三度榮獲金書獎品牌大師叢書:《以MARTECH經營大數據會員行銷》+《ESG品牌創新六部曲》
叛逆,成就精彩: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旅遊創意


人人都能上手的資訊圖表設計術:台灣第一家INFOGRAPHIC設計公司,經典案例、操作心法、製作祕笈全公開!(HDI0021)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行銷企管
叢書系列:hello! design
作者:Re-lab團隊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18日
定價:450 元
售價:356 元(約79折)
開本:16開/平裝/248頁
ISBN:978957137090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蔡正潔推薦序 2/丁菱娟前言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1-5 做出資訊圖表的核心策略——「吸引」、「理解」與「行動」

對於資訊提供者來說,想辦法讓資訊圖表接觸溝通對象、「吸引」他們的目光,接著讓他們「理解」資訊內容,最後希望被他們「記住」或是採取「行動」,是最理想的目標,然而事情往往沒有這麼簡單。

為什麼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要知道,想要透過一張資訊圖表將這三個效果都做好是非常困難的,想想看健達出奇蛋的「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也只能滿足六到九歲的小孩;另外,吸引、理解和記住不一定按照順序發生,甚至不一定都會發生。如果這些事情沒有事先搞清楚,那你的資訊圖表就可能什麼願望都滿足不了。

四個象限幫助你判斷採取策略!


製作資訊圖表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你最想要它達到的效果是什麼,看看下面這張圖,我們選出兩個決定資訊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因素,再用這兩個關鍵因素區分出四種情況,和其相對應該採取的策略:

依照溝通的情境找到象限位置後,就能知道它最希望達到的效果是什麼,並且可以繼續制定下一步的目標。舉例:如果溝通對象目前位於象限一,你可以用資訊圖表引起對方的興趣,請對方留電子信箱等聯絡資訊(往象限二前進);也可以透過資訊圖表讓對方知道相關資訊對他的重要性,想辦法把他轉向象限三。

許多品牌千方百計地希望你成為他們的會員,為的就是希望把你從象限一移動至象限二,但是現在經營內容的效果完全不輸廣告,好的內容透過資訊圖表來呈現往往更具有加分的效果,讓人更願意分享、追蹤,當消費者開始信任品牌創造的內容,自然就會往第四象限移動。

需要吸引的不只是目光

如何提高資訊本身的吸引力呢?你可以試試以下這幾種方法:

1.與其直接告訴讀者結論,不如試試看從一個他們可能關心的「問題」開始!如果一開始就以讓讀者啟動大腦開始思考答案,接著閱讀內文的意願自然也提高許多。

2.明確地點出讀者原本沒有意識到的「認知落差」,除了讓讀者出乎意料進而想一探究竟,先清楚地知道自己認知的錯誤,再重新吸收正確的知識也是很好的學習過程喔!

3.在一開始就讓讀者知道你想傳達的資訊和他有什麼「關聯」、他為什麼應該要知道這個訊息呢?這樣可以快速建立連結,並讓讀者更有參與感。

4.有些資訊圖表會給你這種感覺:「這一定要轉發親朋好友老師同學隔壁鄰居??」,讓讀者覺得有收穫、有幫助的實用資訊圖表常常讓人忍不住想藏!

1-7  常見資訊圖表類型

附錄:手邊缺乏好的資料怎麼辦?

推薦有公信力的資料來源:
——查詢知名的資料庫平台

若您為大學生或是研究員,可以檢視自己的所屬單位是否有購買以下資料庫:WOS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提供跨領域的文獻,從中可以找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藝術等領域的豐富資料;全球最大的索引摘要資料庫 Scopus 收錄兩萬多種學術期刊和四百多種商業雜誌、EBSCO 資料庫可查詢多種學科領域的全文期刊或是索引摘要,醫學資料庫如 PubMed 可部分免費下載全文。

在免費資源的部分,可以參考世界銀行提供的四個與經濟領域相關免費資料庫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nline、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 Online、Africa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nline、Global Economic Monitor,以及國內政府單位所建置的資料庫,包括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政策研究指標研究院,裡面整合了國際組織(Eurostat、OECD、WEF、World Bank 等)與國內政府機關各種領域的指標資料、中選會的選舉資料庫網站,以及可進一步結合地圖查詢的社會經濟資料庫。

——詢問各領域權威專家

藉由詢問相關領域的專家可獲得更多專業的意見回饋,讓我們能接觸到更多自行蒐集無法得到的資訊及洞見。

——取用開放資料(open data)
現在透過越來越多單位願意對大眾開放自己機構中所蒐集、記錄的原始資料,不但增加了資訊的透明度,也讓我們能據此做更多的利用。大家可以就想設計的議題,尋找相關的研究單位、政府單位是否釋出相關的資料。在台灣可以尋找:政府資料開放平臺,內有中央、地方政府及國營事業等各單位的開放資料,也可以直接到各機構尋找其有無另行建置的平台,如內政資料開放平臺、農業委員會資料開放平台等。

國外的部分搜尋「open gov data」及國別,就可能可以搜尋到該國的開放資料。另一個小技巧是若是直接在 Google 搜尋欄打字,卻因為想提高資料的權威性而只在政府網站查找,這樣的話可以在想要尋找的主題關鍵字後空一格,打上「site:gov.tw」,就可以限定只在政府的網站做查詢。另外 Google 也有建置一個存放開放資料的平台叫做 Google Public Data,大家可以善加利用!

——利用已將開放資料進行加值的平台
很多單位也集結起來,想要利用剛剛所提到的開放資料,將資料透過如視覺化的方式加值,以覺察出更多有趣的事實。如:台灣的零時政府(g0v)及 datajournalismNTU、美國的 DATA USA 等。

——尋找具公信力媒體平台發表的新聞
資訊圖表時常都是結合時事的,因此報章雜誌等新聞媒體也是重要的蒐集資料管道。除了要篩選品質較佳、具有良知的媒體外,若想要有系統地查找新聞資料,大眾可以透過申請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借閱證,利用其數位資源中的新聞知識庫,其中收錄了聯合報、中國時報、經濟日報、民生報、工商時報等新聞報導文章。而像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美國國家公共電視台(National Public Radio)重視將新聞以視覺化方式呈現,也可以成為大家取用有價值新聞並參考其呈現方式的重要管道。

看完以上較具有信賴度的二手資料獲取方式,若仍覺得不夠——要做的主題前人未曾做過、未有權威、可靠的來源,或認為若有第一手的資料較佳,也可以自行蒐集資料,如訪談有關人士、發放問卷等,甚至可以是以線上的方式進行蒐集資料的工作,不但能透過群眾協作的方式得到大量的資料,並且還能將結果動態地呈現在網路上,隨時給他人檢視與進一步利用,例如 Code for Africa,此組織即在非洲進行了一些專案,像是建置讓人民可以舉報假醫生或投票地點的平台,以此協助彼此共同的生活,就是透過公民參與讓需求的資訊能快速被建立起的一個案例。

2-4 階段四:設計資訊結構

研究完資訊內容、也決定了要放哪些資訊在資訊圖表中以後,這個階段我們要按照溝通的重要順序來將資訊內容分層。這個環節做得好,後面進行設計規劃才會更輕鬆,愈重的資訊通常佔資訊圖表的版面愈大,也是圖像化和整體概念包裝的重點。

流程圖的資訊處理—中區國稅局報稅指南為例
案例學習目的:練習整理資訊的結構,在設計規劃之前確認資訊圖表的骨架。

|合作對象|
台灣中區國稅局
|前情提要|

每到報稅的最後幾天,各區國稅局總是大排長龍,號碼牌抽到好幾百號都不意外,其實國稅局有提供各種不同的報稅方式,但許多民眾認為報稅流程繁瑣複雜,沒有意願去了解,因此希望能透過資訊設計改善這問題。今年由中區國稅局承辦全國報稅宣導,因為曾經看過我們過去的作品「首報族報稅指南」平面資訊圖(如下),覺得相當清楚且吸引目光,所以找上我們,希望與我們合作。這一次他們希望能做報稅指南進階版,我們建議做成互動網頁的形式,一來是行動網路用戶不斷增加,流程圖不適合在小螢幕上閱讀,另一方面互動形式能夠讓使用者的體驗個人化,依照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只提供必要的流程資訊,以提高使用者的報稅效率。

|溝通目的|
協助民眾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報稅方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也減輕國稅局的工作負擔。

|製作主題|
製作報稅互動流程圖,讓民眾從互動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報稅方式。

|溝通對象|
以首報族為主,年齡層約二十三至二十八歲的社會新鮮人。

|專案製作流程|
目的、溝通對象、主題確認蒐集資料(由國稅局提供及網路蒐集)確認資料(向國稅局專員確認)組織及架構介面設計(包含文案設計)精稿設計程式製作完成。

|組織及架構資料|
拿到國稅局提供給我們的資料以及上網搜尋資料後,我們將資料彙整,並與國稅局確認資料內容正確性,接著開始組織及架構資料。

資料處理流程
1.理解原始資料架構:
在架構資料之前,客戶已先對流程架構有一些輪廓(見下圖),我們與客戶溝通並理解此架構的原因:
希望讓使用者先知道自己是否符合稅額試算資格,所以將此擺在第一步。
若是沒有收到稅額試算資格的人,進一步可能需要引導他們報稅方法,所以希望接下來是介紹這部分。
因今年推出「健保卡報稅」方式,所以希望能特別帶到這個報稅方式讓使用者了解。

2.依使用者情境調整及補充流程架構:
依循客戶的架構,我們進一步思考使用者使用情境,將架構調整、增補,與客戶充分討論後,得到下表架構:

增加「計算年收入是否有超過報稅標準?」到主軸:
因為我們認為讓使用者先知道是否有到達報稅標準,有達到,也才有再知道後面流程的意義。

將「是否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提升到主軸:
因為是否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是首報族和已經有報稅過的人一個很大的區別,也就是未曾報稅過的人是不會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把這個提升到主軸,並且分支再介紹到如何查詢自己是否適用,以讓首報族了解,因此也將「是否符合稅額試算資格?」這個主軸拿掉。

將「繳稅額度確認」提升到主軸:
因為繳稅額度確認關係到使用者要進行繳稅或者是要再申報,影響到使用者下一步的行為,所以我們認為可以提升到主軸。

增加「申報方式介紹」到主軸:
除了介紹今年度主推的健保卡報稅方式,我們希望能再給民眾更多申報方式的選項,所以增加了「申報方式介紹」此區。

3. 使用者測試並再次調整流程架構:
為更確認此流程是否真的符合使用者使用情境,我們找來與目標溝通對象相近的使用者測試並訪談,發現需再將以下兩點考慮進去:

是否流程已經夠簡易清楚:
我們認為使用者應該會期待能透過幾個步驟就知道報稅流程,以及知道適合他的報稅方式,所以我們希望這個架構能盡量簡單,讓使用者以最少的時間得到結果。

使用者身邊擁有什麼工具:
我們希望先從使用者身邊擁有什麼證件或工具詢問,以此推導到最適合使用者的報稅方式。

因此我們將架構再做了調整,主要調整部分可見下表灰色區塊:

將「報稅了沒」區塊刪除:
我們覺得「報稅了沒」這個流程雖然可以將使用者分流,只讓沒報稅者繼續操作這個網站,但我們覺得會進入這個網站的使用者應該是還沒有報稅的人、想知道怎麼報稅的人,所以我們覺得可將這個關卡刪除,更加簡化操作這個網站的時間。

加上「選擇申報方式」分支:
為了想讓使用者找到更適合他們報稅的方式,我們再加上「選擇申報方式」的分支,內容以詢問使用者身旁擁有的證件以及擁有的工具為主,進而由系統推薦他適合的申報方式。透過以上程序,即是最後網站上看到的版本。

|後續設計|
後續我們為了讓這個生硬的報稅流程更吸引人,加入了一些吸引人的文案,例如在開頭以引起社會新鮮人的共鳴,想繼續使用這個網站。另外,為了讓這個互動式網站能幫助到更多的首報族,我們推薦中區國稅局能做「搜尋引擎最佳化」(SEO),讓更多茫然的首報族在網路查詢時能找到這個網站。


3-2 林辰峰
關於林辰峰
華盛頓郵報圖表編輯實習生、新媒體研究所社群共同管理人

於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開始投入新聞資料視覺化的領域,並先後到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擔任圖表編輯(graphic editor)實習生,擁有不少製作新聞圖表經驗,也相當了解國外新聞界此領域發展。(個人作品集:http://jeremycflin.github.io/)           

訪談主題
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實習經驗分享


Q:資訊設計為什麼吸引你?
   
A:我是唸新聞出身的,但台灣的新聞比較偏向引用各方說法的論述,是很主觀的。所以,我想尋求更客觀的方法來做新聞,而數據就是最好的切入面向。數據本身就是強而有力的事實本身,統計不是他說或她說,它本身就能讓人信服。我其實不把自己當作是一個資料視覺化的人,本質上來說我就是一名記者,而資料視覺化只是我擅長拿來說故事的工具。

Q:你以前是唸新聞系的,是怎麼樣的契機開始學習設計與程式?又是如何學習的呢?
   
A:我從新聞系畢業後,在思考未來時就去找系上的教授聊聊,問他如果我想要在國外找工作的話該怎麼辦?當時甚至還想去唸國際關係。後來他就建議我去國外做新聞,並推薦我去柏克萊根史丹佛旁聽一個星期。好不容易存到機票錢飛去美國旁聽後我完全被嚇呆了。後來回來就跟我一個很熟的外籍朋友聊我受到的啟發,結果我才知道他是在紐約時報做資料視覺化的,於是我就逼他教我設計。後來他在紐約時報做完,還去哥大教書,是個奇葩。我們每個禮拜進行一個課程。那時我每天都要讀塔夫爾的書,上課時跟朋友討論,每個禮拜還要做出一個跟紐約時報一模一樣的作品,我的很多技術都是在那個時候練的,這樣的課程大概維持了半年吧。

Q:請問你在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的工作及職位內容分別是什麼?在裡面工作的人通常是怎樣的人?
   
A:我在紐約時報負責的工作從找資料、研究、採訪,到設計、寫程式,整篇的製作我都會參與或自己完成,但不一定每則新聞我的工作範圍都那麼大,有時候也會小組作業。而在紐約時報中,人才分兩種:一種是全才,一種是某一領域專才。我自己的話會比較想往全才的方向努力,因為我是唸新聞的,所以其實我不把自己當作是設計師或工程師,我的本業還是做一名能發現好新聞的記者。設計跟程式都是我拿來做新聞的工具。

Q: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在製作資料視覺化圖表時最重視什麼?
   
A:紐約時報最重視的東西就是在新聞中你最想表達的新聞點有沒有清楚地表達出來,有沒有被其他不必要的噪音干擾。其實很多來自設計或工程背景的人有時候會被自己的專業限制住,太過於追求做出來的形式,有時反而會過於複雜無法讓觀眾一目了然。

Q:在紐約時報實習了多長時間?做了幾篇報導?
   
A:我在紐約時報待了三個月,做了十幾篇新聞,有一半以上都是幫忙做圖,大概有三到四篇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報導。其實在那段時間我的寫程式能力也並沒有變很強,主要的學習就是如何做世界一流的新聞。

Q:那你在紐約時報的部門層級是怎樣的呢?   

A:我們的部門大家的職稱都是 Graphic editor,大概四十個人裡面只有兩到三個資深編輯(Senior editor),是很扁平化的組織。

Q:可以與我們分享一下紐約時報的工作流程嗎?
   
A:通常要做一篇報導時,我會規劃一個主題底下會有三到四個重點,每個重點會搭配一個視覺化圖表。若是有團隊分工的話,通常就是以重點來做分配,而且不同的新聞類型的分工型態也都會有所不同。

在紐約時報的話通常是大家會聚集起來,自己找團隊做有興趣的新聞。而華盛頓郵報則是每天都會有主管指派任務。

Q:那如果是你自己一個人做新聞,你的流程會是什麼呢?
   
A:我自己的製作流程是確認了主題後,去找新聞點。找新聞點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查資料、找數據,並找專家討論數據是否正確有代表性,待來源數據確認後才會再進一步去分析看看有無新聞點,並依據新聞點去做資料視覺化。一篇報導可能就涵蓋了四到五個新聞點,而資料視覺化大多是用來支撐新聞點的論述。我比較常用的工具有像是 D3、Ai 以及 R。而資訊圖像化是我比較少做的,因為我希望讀者可以更直接地看到新聞本身的重點,過多的圖像話反而會讓讀者分心。

Q:紐約時報給你了怎樣的訓練讓你在資料處理/分析這方面的能力變得更好?
   
A:我在紐約時報工作就像是把一隻旱鴨子被丟到水裡一樣,載浮載沈只能自己摸索想辦法。

紐約時報的做法通常都是指派一個主題給記者,像是中國霧霾這樣的大主題,記者必須自己獨立作業完成整篇報導,包括想辦法找資料、專家學者、構想資料呈現方式,紐約時報只會給一些大方向的建議。

Q:你覺得你在紐時工作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A:最大的收穫是拿到一個頭版吧!(笑)

這三個月來學習到最多的是如何做一個好新聞。我以前做新聞時也偏向將所有的數據都呈現出來,報導變得龐雜,但現在我在提煉資料、找到新聞點的能力都有很顯著的進步,我開始知道如何做出一則對讀者真正有價值的新聞。要培養對新聞的敏銳度我覺得有個資深的編輯帶領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在做新聞的時候你應該心裡要有一些假設,並透過數據去驗證,從中找出一再重複的模式或是趨勢,最後才能揭示一些資訊,這些都是要靠不斷實作累積的。

Q:第一週在華盛頓郵報工作的心得是什麼?
A:覺得自己變強很多。這個禮拜我已經做四個東西了。

Q: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的異同之處?   

A:我覺得兩個團隊其實蠻像的。有一個差別是紐約時報比較要求 Graphic editor 自己可以做採訪、報導、做圖,像是獨立的新聞室,只做自己的新聞,目前華盛頓郵報也正在往這個方向走。附帶一提,大部份的資料視覺化都是解釋性新聞,所以不太需要很大量的文字工作,不像報導文學對文字的要求那麼高。

兩家媒體給記者的自由度都蠻高的。像我最近在華盛頓郵報只是提了一個點子,結果三個部門的人就都被抓進來開會討論,我只是一個實習生耶!

但我覺得紐約時報的自由度還是略高,大家都以為紐時有很多規範,但其實沒有,做久了就會自然而然被同化了(笑),華盛頓郵報反而比較會有對細節的要求。

Q:對於互動式的資訊圖表,你有提到捨棄太複雜的互動及視覺細節,你覺得比例該如何拿捏?或有哪種圖表適合高互動、反之亦然?   

A:我認為拿捏的標準就是看讀者會不會在閱讀資訊的過程中因為互動受到阻礙。像是台灣有很多人喜歡用 Hover over 的互動,即是在使用者將滑鼠移過去時,資訊會被揭露,但其實很多讀者不會在乎那麼細緻的數據,他們只想看整體趨勢。

Q:行動裝置對視覺化圖表影響的趨勢產生什麼影響?   

A:目前紐約時報做的互動愈來愈少了,因為平台轉換的關係,現在 50% 以上的讀者都是用行動裝置來瀏覽網站。而且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有在追蹤網站上的每個按鈕,結果發現讀者根本不會去點開那些互動按鈕。所以現在紐約時報做互動的標準非常高,因為只要一投入就是非常高的時間與人力成本,一定是必要且對讀者理解資訊有幫助的才會考慮做互動。其實我認為沒有東西是一定要互動的,通常都可以用很好、更有效率的設計避免掉。

但有一種互動我們做得愈來愈多,那就是Scrolling(滑動)。因為它非常直覺,不論在電腦還是手機上的操作都是用滑動的,在滑動的過程中觸發一些資訊圖表,這對使用者來說是非常自然的,不會造成讀者障礙。

除了 Scrolling 之外,現在的趨勢慢慢回到了以前單純的平面圖表,除了可以節省三到四個小時的作圖時間外,若善用一些圖像編輯工具也可以更有效率的製作。像是紐約時報發展出的開源工具「AI2HTML」,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在 Ai (Adobe 製圖軟體)中做出來的圖可以與字分離,字是屬於 HTML,所以圖完成後直接編輯字也不會變形。

Q:你覺得美國與台灣觀眾對於資料視覺化/資訊圖表的口味有差異嗎?   

A: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台灣做的資訊圖表分析的部分比較少,台灣常見的做法是將資料全部呈現給讀者,但紐約時報的做法會是牽著讀者的手,遵循一條清晰的資訊判讀路線,讓讀者很容易地掌握資訊。

Q:好的新聞點有什麼共通點嗎?   

A:就是要讓讀者覺得有新意,要讓讀者學到東西,而不是看完後只在心裡浮現:「喔,然後呢?」的想法。

Q:資訊圖表之餘好的新聞的協助跟重要性?   

A:我認為資訊圖表分兩種:

1. 用來證明一篇報導,做到文字敘述無法做到的事,並幫助讀者理解。舉例來說像是奧蘭多槍擊案,用地圖或平面圖論述槍手射擊地點的演進比用文字敘述來得有效率,但這個圖表本身不是一個新聞點,是偏輔助性質的。

2. 重點是在數據上,視覺化可幫助讀者更輕易地掌握洞見,這類型的圖表本身通常就是該篇報導的核心新聞點。

Q:會有訂立特別的目標群眾嗎?   

A:不會,我們將閱聽人設定成是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

Q:怎麼評估這個作品是完整的、達到目標?會做測試嗎?還是有個主要的人做判斷?
   
A:我們網站上的資料視覺化互動所有按鈕都會被追蹤及分析。三、四年前的紐約時報很追求互動設計,但發現其實讀者都不會點那些按鈕,所以他們就開始慢慢調整。紐約時報每篇新聞都會配一個資深的資料視覺化編輯,他們都會依狀況修改編輯的文字和圖,但每篇新聞都沒有通則的改法。

Q:台灣的媒體總是說製作時間很短是品質低落的主要原因,但其實紐約時報製作時間也很短,但品質卻很高。你覺得造成這樣的落差原因是什麼?
   
A: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因素造成這樣的結果:

1. 台灣技術層面還沒到,但經過練習我覺得是可以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的
2. 新聞判斷能力需加強,這也是台灣媒體常常為人詬病的地方。

Q:對剛想要踏進資料視覺化領域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嗎?   
A:我有三個建議:

1. 一定要認真仔細地拜讀愛德華.塔夫特(Edward Tufte)的書籍,雖然很抽象,但全部讀完後受用無窮。

2. 一定要會一個能夠處理資料的工具,不管是 Excel、Python 還是 R,就算是文字記者也應該要具備數據分析的能力。很多文字記者碰到數字習慣丟給工程師處理,但就我看來,很多很有價值的新聞都埋藏在那些數據中,我覺得稱職的記者應該要有能力將那樣的故事挖掘出來。

3. 對想專做資料視覺化的人我很推薦 D3 以及 Ai 這兩個工具,這兩個工具在國外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