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序言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貧富差距的經濟學:一個財富爆發但分配不均的世界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DH00430)
The Ethical Power of Capitalism:Why Free Markets Cultivates Better Human Values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李湛侃
       Joe Zhankan Li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02月02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0頁
ISBN:978626374802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序言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經濟是手段,人文才是目的

  許多現代人都認為經濟學是現實和功利的,代表的是利益計算,而人文價值是代表思想和理想情懷。經濟利益代表理性,而道德往往是非理性。兩者沒有什麼交集。一旦在討論經濟問題時提到價值和道德,往往就會覺得很虛。彷彿經濟和道德兩者是反義詞,河水不犯井水。在我看來,這認知完全是一個錯誤。
  所謂經濟學的現實利益,我們不能直接把它和金錢物質畫上等號。如果說人生活著的目的就是物質享樂和金錢物質,相信世上沒有多少人會同意。人對利益有所追求,我認為更准確地說是對重要的東西有追求。而什麼東西重要,就要看當事人個人的價值觀了。人們努力的工作表面上是為了金錢,實際上也許是為了能有更多自由去旅遊,多看看這個世界。
  如果我們看經濟問題只看到物質上的利益,而沒有看到背後價值,如此看待經濟學只會浮於表面,所導出來的結果反而失真。這讓我想起一個我曾經看過的經濟學故事,國外曾有一家慈善機構為了鼓勵人們主動去捐血,便推出每捐血一次便能獲得一定金額報酬的活動。這家機構以為只要提供金錢上的報酬,一定就會有更多的人來捐獻。但事與願違,事後他們發現其實捐血的人比之前更少。先不說捐血收錢這事是否違反了人類道德,經濟學家提出的解釋是,本來捐血能給人帶來一種對社會有奉獻的自豪感,但能收錢這個「低俗」的舉動反而抹滅了本來的自豪感。這就是一個忽視價值,只看金錢利益而適得其反的例子。
  其實雖然經濟學家一般都使用數字或金錢作為單位來表達利益,但這只是一種便利簡潔的思維方式而已,並不代表我們一切的經濟活動一切都為了錢。例如從微觀來說,人們對咖啡有需求,咖啡無疑能為人帶來享受,而這種享受因人而異也很難量化,所以經濟學家們才用價格作為衡量單位。再從宏觀來講,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都會追求幸福,但由於幸福的定義因人而不同,為了方便我們才用錢作為單位。所以,經濟學家們才會發明出國?生產總值(GDP)作為經濟實力的單位,假設越有錢的國家的人越幸福(當然此假設是否成立,還需商榷)。
  另外,我們無法否認物質和利益對人類社會很重要。而正因為資本主義能在高效地創造財富的同時,又能讓每一個人為他人提供價值。讓每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好事,總比為了禮教,宗教,教條來得穩定。歷史告訴我們,要人自覺遵守道德做好事,在家庭或小群體間也有能運行。但到了需要與陌生人協作的社會層面,要實現人文價值,還是靠能創造利益的資本主義比較管用。因此,我們不應該本末倒置,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只是手段,人文價值才是人類在現代社會中需要實現的目標。

理性經濟設計真能彰顯人文價值?

  我們不會懷疑理性主義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與進步。科學進步,工業發展和數為革命等都深刻地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在?蒙運動後,人類看著自己通過理性所獲得的成就曾經對未來非常樂觀,彷彿人類在?蒙革命前遇到一切的不幸都是因為我們無知愚昧,只要我們的理性繼續發展進步,我們便可以征服自然獲得幸福。
  雖然這種對理性的崇拜,其影響一直有延續到21世紀的今天,但我們對待理性的看法相比100年前已經悲觀了許多。工業革命令人類的生產力提高了數百倍,但同樣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我們生產武器的數量與其殺傷力,也是以前的數百倍。互聯網手機等發明給人類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娛樂,但同樣同時我們也要面對社交媒體焦慮和家人吃飯?人低頭看手機的問題。
  當民主政治在歐美社會扎根成熟的同時,我們也有看到在某些國家確立民主自由越走越遠,強人政治和獨裁專制在非歐美國家依然盛行。以上例子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也許理性能帶給我們物資和形式上的進步,但它無法直接滿足像自由,公平,正義等人文價值需求。曾經我們以為我們能靠著理性便能找到幸福的願望,彷彿已經破滅。也許人類之前對自己的理性太過樂觀了。
  對於人類嘗試理性設計並改造的反思,同樣發生在經濟運學領域。從19世紀到20世紀的200多年間,經濟學術界都把主張讓市場自由發展與調節的市場經濟成為古典理論,這彷彿就在暗示完全依靠市場機制來管理國家經濟是不合時宜且低效的。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事實上純市場經濟的主張都不是主流思想。相反主張通過人類理性。來改造或干預市場的計劃經濟和混合經濟,一直都佔相對上風。但這兩者都在20世紀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滑鐵盧」。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計劃經濟。總所周知在20世紀有數個共產主義國家曾經真實採用過計劃經濟。其中就包括蘇聯和中國。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中,社會應該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商品貨物與服務應該用什麼價錢進行交易等全部由政府決定,並由國營企業進行生產。計劃經濟的本意是希望通過把所有的生產資料國有化,從而避免因私有化所產生的資本家,對工人及無產階級進行剝削。這樣便可實現社會所有人的絕對正義與公平。
  另一方面,計劃經濟的擁護者認為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不穩定並會定期出現經濟危機,其原因就是因為市場經濟放任個人自由選擇,當每個個人和企業都按照自己對未來的判斷進行生產,而現實情況卻和期待有落差時,經濟危機最會發生。所以經濟生產決定不應該下放到民間,而是由中央公權力來決定。很可惜,歷史證明了如此由中央來計劃與控制經濟注定是失敗的,所有採用計劃經濟的國家(如蘇聯、中國、越南、古巴、北韓等)無一例外。回顧那些國家採用計劃經濟的歷史,我們不乏看見貧窮,匱乏與饑荒。計劃經濟國家連基本的物質與溫飽都無法保證,就勿論什麼自由與正義等的人文價值。也許有人會認為計劃經濟與共產主義實現了人人平等,但這種平等實際上是人人一樣的貧窮,在我看來毫無意義。
  對於計劃經濟注定失敗的原因,經濟學者分析共產國家的有過許多反思,提出過如經濟體制?因沒有私有制缺乏良性競爭,國營企業生產沒有效率和政府無意願創新云云。但以上所有解釋的共同點都是認為政府和公權力,沒有能力代替市場機制。首先,在自由市場中,無數人都根據自己的觀察與判斷,判斷應該生產的商品種類和數量。但計劃經濟的支持者偏偏認為生產的判斷,應該由公權力來負責。
  換言之,政府要通過行政命令和國營企業來決定這個經濟體應該如何生產。可問題是,政府所占資源只是社會中少數,相比起市場中的每一個人與企業,政府不可能收集到足夠的訊息來判斷生產什 。要在台北某個小巷開早餐店,應該開西式賣漢堡還是中式賣蛋餅,當地人喜歡怎樣的口味等等,關起門來閉門造車的政府不可能比住在那個地方的街坊鄰里清楚。在歷史中,實行計劃經濟的政府在無法獲得足夠訊息時,往往都是靠「亂懵」來下指令生產,這也是計劃經濟中許多人道災難的起源。
  20世紀50年代末的中國大躍進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如20世紀自由主義經濟學海耶克(Friedrich Hayek)所說,沒有人能偶預測知道明年市場中會有多少人需要白色的襪子。在自由市場中,商家們緊貼消費者,一旦發現市場需求出現改變,他們便能對自己的策略和商品做出相對的改變,迎合市場的口味。相反在計劃經濟,要生產什麼和如何調整商品都是由一小撮菁英來決定,結果是低效,短缺和需求錯配就不難想像了。
其次,國營企業的經營者沒有動力去創新與進步。要知道,一位街坊鄰里知道在巷子裡開早餐店能賺錢的話,他可是自己掏出錢包投資和承擔風險,一旦不能賺錢,虧損也是自己承擔。所以店主也會進他自己最大努力來經營與創新,從而換取利潤。更何況在箱子中賣早餐的很可能不止一家,要在競爭中勝出就更需要經營者的智慧和努力了。但計劃經濟卻不然,生產服務由政府的國營企業來決定,而國營企業裡面的決策者基本都是官僚。
一般來講,政府官員的首要任務是執行行政命令,而不是賺取利潤。如果上頭給的命令是生產奶油,那對於國營企業來講在一定時間?生產出足夠量的奶油就是主要目標。再加上,一般一個產品就只會有一個國營生產商。所以也不會有競爭者。自然什麼營銷,品質,售後服務都不會是國營企業首要考量,他們也沒有動力去進步。這也是為何一般實行計劃經濟的共產主義國家的生產力普遍低下。
  更重要的是,共產主義者的初心想達到自由和平等的願望,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中也是絲毫不見蹤影。首先,由政府和公權力來判斷如何生產大大地限制了人們的選擇。正如前文所提到,政府沒有足夠能力知道市場需要什麼,所以計劃經濟注定帶來生產力低下和商品匱乏。要知道自由的核心關鍵就是選擇。
  計劃經濟並沒有給予市場中人們互相交流自己需求的機會,所以自然也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足。政府的公務員們關起門來看數據和想像,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另外,計劃經濟的本意是認為,放任自由市場自己發展會令社會出現不平等。但事實是實現計劃經濟後,社會?生雖然平等,但卻是貧窮和物質匱乏的平等。同時由于生產資料被國家壟斷,就等於讓政府獲得巨大的權力,這自然就形成了國家與人民的不平等。所謂平等,無論在結果的物質上還是機會權利上,在計劃經濟中都沒有被實現過。
讓我們再來看一下混合經濟。混合經濟雖然承認市場有創造財富的力量,但同時自由市場也有副作用和嚴重不足的地方,所以支持者深信人類可以透過自己的理性對市場進行改良或改造。在20世紀的頭50年,人們對這種同時混合了市場力量和人類理性的制度深信不疑。當時,經濟學界主流普遍認為,是凱恩斯主義的主張和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挽救了美國經濟與大蕭條。
當在大蕭條中人們普遍找不到工作,失業率高企時,國家可以主動動用政府財政甚至是以負債的方式來主動投資,從而創造就業崗位舒緩失業率,保證社會穩定。另外,當在經濟蕭條中,社會中消費和投資水平不足以讓市場短期?恢復時,公權力可以透過中央銀行降低利率,從而降低借貸成本刺激經濟。換言之就是,中央銀行可以透過降低銀行利息,一方面讓人們低利率可以更便宜的價獲得借款,從而鼓勵人們多冒風險,多去消費和投資。另一方面,低利率也代表存錢能獲得的回報變得更低,相對地拿存款去投資和消費的魅力就會變得更大。以上是凱因斯主義裡面兩種主要干預市場的手法,分別為讓政府主動投資的財政政策,和主張讓央行調節利率與貨幣供應的財政政策。其核心就是與其我們把發展經濟的主動權完全交托給雜亂無章的市場,我們人類可以透過自己的理性主動干預市場,從而讓市場經濟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