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讓你的服務有溫度

企業成功案例

【類別最新出版】
服務革命:美國運通的百年從心哲學,打造高價值團隊的39堂課
ChatGPT:AI革命
台積電為什麼神?:揭露台灣護國神山與晶圓科技產業崛起的祕密
家的夢想,無限大:大家房屋的經營哲學
熱賣行銷學:促銷實戰SOP一次上手(熱賣新裝版)


服務革命:美國運通的百年從心哲學,打造高價值團隊的39堂課(WW01069)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企業成功案例
叢書系列:寫樂文化
作者:吳伯良
出版社:寫樂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07日
定價:390 元
售價:30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
ISBN:978626968816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 讓你的服務有溫度



  前言 讓你的服務有溫度

  提起「美國運通」,大多數人的印象是一張代表身分地位的信用卡、提供旅行支票的金融公司,甚或是提供會員服務的旅行社,但其實,美國運通的營業核心不只這些。
  在一百七十多年前成立的美國運通,最早是以貨運起家,負責幫客戶把貨物從甲地安全送達乙地。漸漸的,越來越多客戶有出遠門的需求,不論是為了商務或旅行,當時帶太多現金在身上有其危險性,於是美國運通發行了全世界第一張旅行支票;而後客戶在旅程中產生交通、住宿、餐飲等需求,希望也能提供相關服務,於是美國運通又順勢成立了旅行社;最後,才發展成金融服務公司並發行簽帳卡。
  回顧這一段歷史是想告訴大家,美國運通並不是靠「賣信用卡」做為核心業務,從一開始,我們賣的就是「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精神,形塑了美國運通的企業文化,也是企業在各階段轉型擴展其他業務的關鍵。我在美國運通至今三十六年,自然也經歷過好幾個不同階段和挑戰,但樂在服務的信念從未改變。
  二○一八年我被派往日本,帶領當地的白金卡與黑卡團隊,很多人驚訝,印象中日本的服務做得比台灣好,怎麼會找一個台灣人去管理?
  日本的服務文化,我稱之為「儀式化」,就像日本人常說的一期一會,把每一次的相聚當成是最後一次,一定把最好一面呈現出來。一般來說頂級服務是依據客戶的要求來設計流程,但日本的款待式服務剛好相反,是先把服務流程設計好,讓客人按照流程享受服務,能夠融入的客人會覺得是獨一無二,但自主性較高的客人難免就會覺得這種服務不知變通。
  日本是服務業強國,但對西方的高階主管而言,日本的文化、制度與觀念,也形成一種難以打破的高牆,反而台灣融合東西方的服務業精髓,更容易在日本帶來改變,我到日本一年內就達成許多從部門成立以來沒有達成過的目標,讓我更堅信台灣服務業的價值。與日式服務相比還有兩種極端:
  其一是歐美式的服務。服務人員穿著得體的西裝,領口別上金鑰匙,看起來嚴肅而經驗豐富,他可能不讓人覺得友善、熱情,有一些距離感,但你可以感受到專業,並進一步產生敬意。
  與之相對的是東南亞式服務,如泰國、印尼等國家,服務人員講話的聲音很軟,聽起來很舒服,不論客人說什麼他們幾乎都會遵從,讓客人產生尊寵感,覺得非常享受,我稱之為「僕人式的服務」。
  台灣的服務跟其他國家都不一樣,這點可以從台灣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就看得出來,通常台灣人對陌生人比較冷漠,我們不太會跟陌生人聊天,但我們很會跟自己的朋友聊天,所以台灣人做生意是先交朋友再談生意,不像老外是生意先談完,之後再把酒言歡交朋友。
  文化不一樣,所帶出來服務也不同。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特殊的服務文化,台灣固有的好客、熱情及人情味延伸出的台式服務,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是俗擱有力,但帶有人情味及溫度的服務正是我們跟別國不一樣的地方,既不是僕人,也不會有太大的距離感,在提供專業的意見諮詢之外,也能給予體貼入微的服務。
  這就是屬於台灣「有溫度的顧問式服務」,也是我在美國運通從事服務工作多年的總結,我們從了解客戶開始,與客戶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提供專業的建議,不僅只有聽從客戶的指令,而是多做一步,給客戶出乎意料的感動服務。
  客戶因為價格便宜而買單,與因為對服務感動而買單,兩者導向完全不同的經營方向,過去台灣的服務業太過強調CP值(Cost Performance Ratio),而忽略掉VP值(Value Performance Ratio),許多企業陷入在高成本與低利潤之間苦苦掙扎的地獄,無力也無法提供讓客戶感動的服務,讓自己的服務產生更大的價值。
  這本書是我將三十六年來貫徹「顧問式服務」的心得集結,其中許多心法不只可用於高消費服務業,其他像是咖啡店、餐廳等小規模的服務業也能適用,當整體服務業升級到更重視價值而非只著眼於成本,「台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這句話,才會是所有服務業從業人員的驕傲。
--------------------------------------------------------------------------------------------------------------------------------------------
第一章 為服務創造新價值
不是錢砸下去就有好服務

  為什麼優質的服務人力如此重要?
  最直接的一點:當客人的問題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時候,服務人力的價值就馬上展現出來。
  有一位會員聘請印傭照顧母親,但那位第一次離鄉背井的印傭不太能適應台灣的生活,半年後罹患了憂鬱症,雖然請人力仲介找翻譯開導、提供印尼本土雜誌緩解她的思鄉情緒,卻都沒有成效,而會員的母親非常喜歡這位傭人、也習慣了她的日常協助,左思右想不知該如何處理,最後來問我們有沒有辦法幫忙。於是我們的服務團隊經過多次內部會議討論後,替會員找到適合的心理諮商師為這位印傭做諮商,這才治好了她的思鄉憂鬱症,根本性的為會員解決問題。
  上述的案例重點不在於要花多少錢找心理諮商,而是凸顯建構「為顧客提出解決方案」這樣一個團隊的重要性。
  首先,一般信用卡公司若是碰到顧客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多會認為「這種問題不在我們的服務範圍」,或「這是存心刁難的奧客吧」,但我們的團隊不會先否定對方,而是會把顧客的問題視為挑戰,有如會員的顧問般提出解決方案,在這個案例中,真正值錢的服務不是幫會員找醫師,而是能確切幫上忙的「顧問式服務」。
 
要當顧問,而非僕人

  多年來我常應邀到各企業或校園演講,曾有很多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問我,他們如何在各自的行業做到「有價值的服務」?
  許多人認為在消費意識抬頭、服務業競爭激烈的時代,客人想要的是「使命必達」、「絕不對客人說不」,也因此多數的從業人員在面對顧客時都保持低姿態,只是被動的接收客人指令並加以執行,但僕人式服務有一個缺點:你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客人所想得到的,也因此被動的服務很難感動人。
  星巴克創辦人舒茲(Howard Schultz)曾經說:「顧客已經為你昨天的成就鼓掌,如果今天的你還是提供昨天的水準,客人還會為你鼓掌嗎?」答案是不會的,因為顧客的期望值被拉高了,少了預期外的驚喜,也因此僕人式的服務很難期待能得到掌聲。
  在高端消費市場,面對頂級顧客言聽計從,反而並非上策,主動聯絡客人、關心客人,不只是完成交付的指示,還要進一步提出建議,才能創造附加價值,讓客戶有感。例如會員請我們的同事訂某家飯店,顧問式的秘書會說:「我覺得這間比較適合您商務差旅用,但如果是去度假,建議您可以訂另一家飯店,其他會員住過評價也不錯。」
  試想如果我們只是被動的執行訂房服務,旅遊體驗好或不好都是顧客自己的決定,服務產生的價值自然不會太高。提供顧問式服務的關鍵在於:「能想在顧客之前!」只要做到這點,我們的服務就可以跟其他同業產生差異。而且服務並不是只有前端的訂房,等到會員度假回來,要傳達一個歡迎回家的問候,關心並確認他在國外的實際體驗,也是一種自我查核機制,不但可作為日後提供給其他客戶的參考,也增加整體服務體驗的人情味。

沉浸式的教育訓練更有效

  要做到顧問式的服務並不太容易,最大的關鍵就在於從業人員的培養需要時間和專業,不只是建立服務的制度與做法,還必須要讓員工擁有能提供顧客建議的知識跟經驗,這一點對多數企業來說,是一種耗時費力、長時間才能看到成效的策略。
  相信大多數的企業和美國運通一樣,都會鼓勵員工自我提升,但我們的作法較不相同。例如多數企業會聘請顧問或開設課程讓員工上課進修,而美國運通則是盡可能讓員工有「沉浸式」的學習機會,特別是作為高端服務提供者,更需要出國去體驗「什麼叫做好服務」。
  員工可以自行向美國運通白金卡或黑卡的「精選飯店」提出申請,通常飯店方為了推廣,都會同意提供兩晚的住宿,並在入住期間安排半天時間,讓我們的員工參觀飯店,以及跟業務部門會談,透過這類「體驗式進修」,日後在向會員介紹飯店選擇時,便能提供更細緻適切的建議。
  也因為美國運通的業務優勢,我們的同事可以申請去體驗不同的國際頂尖飯店,例如安縵集團、半島飯店、文華東方等等。從傳統企業的角度看來,好像是讓員工去玩,但我們認為唯有親自體驗過,才能讓員工感受到什麼是好的服務,當管理層要求服務品質要向頂尖的同業看齊,員工才知道標準是什麼、可以做到多細膩。
  另一方面,對員工來說,也就不會覺得這種進修是在「工作」,我們有很多同事規劃去東京五天四夜旅遊,他們會事先申請兩家不同的飯店,各住兩晚,回來再跟其他同事分享對於這兩家飯店的體驗心得與觀察,長期下來已經變成一種內部學習。
  也許很多中小企業主看到這裡,會質疑:「可以這樣做,那是因為你們是美國運通啊, 我們小公司,員工訓練的資源有限,怎麼可能讓員工體驗到這些高檔服務?」其實,各行各業每一家企業都有自己潛在的資源可以去發掘,只在能不能轉念把「閒置資源」變成「教育訓練的機會」。

--------------------------------------------------------------------------------------------------------------------------------------------------
第三章 打造高熱情、低流動的團隊
應對缺工潮(上)──讓年輕人進得來,留得住

  在這本書出版的同時,我個人大膽認為,可能也是服務業掀起產業革命的契機!
  現在有越來越多行業,包括傳統產業、餐飲業、旅宿業、零售業……都為了找人問題而頭痛,傳產業者抱怨人力流到半導體業、餐飲店的門口永遠掛著徵人啟事,或好不容易補了缺,卻做不久。在台灣,客服工作的流動率一向很高,對管理階層來說,永遠都要培訓新人,好不容易有一批可以上線了,前一批卻可能陸續離開了,長久以往難免會導致服務品質波動不穩。
  在新冠疫情嚴重時期,許多服務業的從業人員自願或者非自願離職、轉換跑道,但隨著疫情穩定,尤其是二○二二年開始,國旅大爆發,內需市場迎來一波波的報復性消費,在風景名勝、網美景點,到處是滿坑滿谷的遊客,甚至於一些熱門飯店在check-in時房客得排隊三個小時才能辦妥手續。滿滿的來客代表錢潮,固然可以衝高業績,但由於服務人力不足,生意好到業者應對不及,反而造成很多消費糾紛或引起抱怨。

年輕人到底要什麼?

  缺工問題在以前的年代是很難想像的,也因此現在媒體會以「百萬缺工海嘯」、「大缺工時代」來形容目前人力市場供需失調的窘境。國發會的數據告訴我們,往後每年工作人口將少一萬七千人;人力銀行盤點職缺,光是住宿餐飲業每年平均缺額就超過十九萬人。無論是航空業、旅館業、餐飲業,我曾聽到很多管理階層都在感嘆:服務人員很難找、年輕人好像都不想進入這個產業啊!
  那麼,我們就必須從源頭來想想,年輕人到底想要什麼?
  很多年輕人離開服務業的正職,轉而從事外送工作,因為他們期待工作要有彈性、能自由安排作息、不想被時間綁死,不想做那些動不動要加班爆肝的產業。對年輕世代而言,傳統那一套堅守崗位、為企業賣力以爭取長期鐵飯碗的想法,已不再是主流價值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人在意能否自主調配工作量,能不能平衡自己的生活,今天想工作賣力一點就多做一點,今天想休息就做少一點。
  假如這已經是年輕世代的勞動趨勢,服務業的經營者或主管該怎麼應對?

對外:有共同且清晰的戰略目標

  以餐飲業為例,以往餐廳老闆最在意的是什麼?許多業者在意的是翻桌率越高越好,但也忽略了一旦陷入過度追求翻桌率的迷思,容易造成服務人員窮於應付。
  很多消費者熱中跟著媒體或IG等社群的介紹挑名店吃飯,結果不管到哪一家,生意都好得不得了,門口大排長龍,好不容易排了一個小時、進店了,店家卻未必有人力及時收拾或協助點餐,最後花不到二十分鐘快速囫圇的吃頓飯。
  面對現在的消費型態,從業人員也要有不一樣的思維,利用這個機會,思考經營模式是否要做彈性調整,例如採行「定量」或「限量」的銷售方式,或用預約制來維持數量和品質,就是不錯的辦法。管理者訂出明確營業目標,讓績效指標具體化、合理化,員工就能知道為何而戰。
  服務業缺工潮並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例如隔鄰不遠的日本,媒體報導這幾年餐飲業的新人離職率超過三成、甚至新鮮人離職率近五成,在餐廳工作越來越難吸引年輕人!但有一家在京都的小店「佰食屋」卻逆勢發展,讓經營者、消費者、員工三贏。
  原因說簡單卻也不簡單,「佰食屋」的店主人不追求「衝高單日業績」,商業模式反其道而行,每天營業時間限定三個半小時,固定供應一百份套餐,賣完也不追加。這麼做是為了精算食材、減少耗損,並縮短工時,讓員工有更多的家庭時間。
  經營者能同理員工的心態,用定量、限量、預約的方式控管來客量,一則賺到應有的利潤,二則確保消費者從進店那一刻就能得到好的體驗,三來也是調整最適合的營運步調,讓服務人員可預期每天大概有多少來客,自己需要在哪一段時間內全力以赴,達標後就可以休息了,而不至於日日瞎忙。
  想像一下,當一家店突然湧進大量客人、一大堆人擠在門口排隊,別說消費者自己很掃興,可想而知,店裡服務人員的壓力也會很大、很焦慮!
  餐飲業最忙碌的巔峰是中午十二點到二點半和晚上六點到九點,不少餐廳在週末與週間的高低峰差異很大,人力的調配需要更有彈性。經營者對員工的體貼不妨多一點點,讓員工在離峰時段有更多屬於自己的自主時間,或日常提供多元的教育訓練,讓員工在工作或生活上能有不同收穫,就不至於一成不變、工作心態疲乏。
  至於同樣也面臨嚴重缺工問題的旅宿業,有部分業者為了緊急補上人力缺口,只好請員工一個人當兩個人用,或請實習生當臨時工支援鋪床和打掃工作。但業界也有另一種應變做法:為了穩定服務品質、確保品牌信譽,當服務人力不足,假設房間有三百間,就不會賣到三百間全客滿狀態,甚至於只會開到兩百個房間。
  我曾和一些國內或國外的飯店主管聊天,他們現在最在意的不是住房率,他們在意的是平均房價。即使住房率百分之百或百分之九十幾,但如果員工的工作量過大,每天人仰馬翻,看不到忙碌的盡頭,心理壓力會先不堪負荷、萌生退意,又怎會想長時間留在這個產業?對於消費者更不是好事,他會覺得付了這個價錢,卻得不到相對應的享受。

對內:提供「有感」的幸福感

  餐飲集團金色三麥對人力策略的經營就特別重視、著力很深,我看到他們的理念是「在金色三麥,不論副總、協理,所有管理者都當過服務員」,讓員工有彈性順暢的晉升管道,不會受限於年資而被卡住;二來,因為產品線多,它們也鼓勵員工在旗下品牌的職位輪調,磨練不同面向的職能。當一家企業能創造讓員工看得見未來的氛圍,人才留下來的機會就提高了。
  佰食屋也好、金色三麥也好,雖然營業規模、企業文化各有不同,上述的作法不一定適用所有服務業者,但有一個觀念卻是共通的:如何打造一個企業與員工共好的「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