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果芸序
導讀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鉛筆
做繭自縛的女人:百般藉口,十種愚行
逆領導思考:傾聽追隨族工作哲學
創意人與管理人的戰爭
即興創意
日不落行銷
熱愛工作:邁向成功的六大錦囊

資訊科技

【類別最新出版】
ChatGPT:AI革命
區塊鏈完全攻略指南:區塊鏈是什麼?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初學Jetson Nano不說No-CAVEDU教你一次懂
Arduino首次接觸就上手(套件組合)
百萬粉絲經營法則:30天3步驟打造社群經濟力,在社交平台擁有百萬追蹤數


網路英雄(BE0040)
Where Wizards Stay Up Late : the Origins of the Internet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資訊科技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凱蒂.海芙納、馬修.萊恩
       Katie Hafner ; Mattew Lyon
譯者:楊幼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24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24892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果芸序導讀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4

1950 年代初期,許多軍事理論家都擔心蘇聯轟炸機有朝一日會載運核子武器突襲北極圈。就如同 1940 年代,科學家為防範德國發展核武而攜手合作般,麻省理工學院也在 1951 年成立類似的小組來預防蘇聯的威脅。當時他們的研究名為「查爾斯計畫(Project Charles)」,並把其成果提供給空軍的研究機構讓他們應用在空防科技上。在這種情況下,物理學家亞伯特.希爾(Albert Hill)被推派成立林肯實驗室,並成為首位主任,負責推動相關的研究。

1952 年,林肯實驗室遷離麻省理工學院校區,搬到劍橋西區十英哩處的萊克辛頓。它主要的研究計畫全都以遠距離預警系統(Distant Early Warning),以及遠距離預警線(DEW line)的概念為重心。為防範蘇聯轟炸機入侵所設置的雷達警戒線,是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北極圈,延伸到格陵蘭島一帶。面對這麼一個廣泛、複雜的架構,若遭遇任何通訊、管理,還有分析上的問題,都只能透過電腦來解決。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林肯實驗室首先在麻省理工學院展開一項名為「旋風」的電腦計畫,接著又開始發展一項名為「半自動防空組織(Semi - 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的計畫。

人機共同體

由於半自動防空組織使用 IBM 的大電腦,因此操作員和技術員必須走進這龐然大物中,才能動手工作。基本上,這套系統主要有三項功能:藉雷達追蹤與偵察,從四面八方接收資訊;解讀有關不明飛行物的資料;以防衛性武器瞄準敵機。由於人工操縱仍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因此半自動防空組織只能算是「半自動化」的系統。事實上,半自動防空組織是世上最早的幾個互動性即時運算電腦系統之一,操作員可以透過顯示器、鍵盤、開關,以及光筆與電腦「溝通」。在短短的幾秒內,使用者便能從電腦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與答案。由於新資訊不斷經由電話線直接傳入電腦的記憶體中,因此操作員得以立即將它們叫出來使用。

半自動防空組織系統激發了一些思想家,如黎克萊德等人的靈感,令他們見識到電腦嶄新的潛力。此外,半自動防空組織也是黎克萊德口中「人、機共同體」的老祖宗,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協助人類解決問題。在這種共生關係裡,人類與電腦互相依賴,宛如單一系統般和諧運作。舉例來說,在一場戰爭中,操作員如果沒有電腦,就無法迅速計算並分析眼前的威脅,進而通知軍方抵禦攻擊。反之,光靠電腦也無法作出重大的決策。

1953 年,麻省理工學院決定在經濟學院心理學系之下設立一個人類因素小組,並指派黎克全權負責。於是,他招募自己身邊最聰明的學生與同事,至於黎克用人的標準,並不是看他們的博士論文或學業成績,而是利用一種名為「米勒類推測驗(the Miller Analogies Test)」的簡單方法來取捨人才。基本上,這是一種通才測驗,內容包羅萬象,舉凡地質學、歷史學,甚至文學藝術,全都涵蓋在內。人類因素小組所需要的,不僅是廣泛的知識,同時也需要靈活運用這知識的能力。「我的原則是,」他說:「只要在米勒類推測驗得到八十五或更高的分數,我就雇用他,因為這人日後必定會往某些領域出類拔萃。」

1954 年,黎克的小組、社會心理學家,以及勞工管理專家一同成為史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成員。不過,小組的概念卻與管理問題相距十萬八千里。就如同麥克基爾所言,他和同事最感興趣的,是如何運用電腦和電腦記憶裝置來模擬人類認知的變異性。而黎克在該系所指導的第一篇論文,便是由徹底研究理想聽覺檢測波的博士候選人湯姆.莫瑞爾(Tom Marill)執筆(莫瑞爾和其他進入黎克研究領域的人一樣,後來也在電腦網路發展上有一番作為)。麥克基爾說:「這是前所未見的,至少在心理學系是如此。」該系是史上第一個研究認知科學的機構。「一切實驗都以今天所謂的認知心理學為基礎,但是當時我們並沒有適當的語言或專業術語來形容。」

麻省理工學院的行政人員終究還是想要比較傳統的東西,因此黎克始終無法擴張他的新系組,結果他所提拔的那些青年才俊逐漸流失。麥克基爾說:「我們既未世故地去推銷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也未注意到它的獨特之處。因此,麻省理工學院就這樣放棄了一切。畢竟,黎克不僅是初生之犢不畏虎,而且有些與眾不同,但對麻省理工學院而言,或許太難接受了。」

由於黎克的注意力天生就難以集中,因此他對小組的無疾而終並不感到惋惜。多年來,他的興趣經常有戲劇性的轉變。有一次,黎克普建議一位年輕朋友,絕不要跟人簽超過 5 年的工作合約,因為這樣才能經常研究不同的主題。無論是什麼事物,只要黎克感興趣,他就會全神貫注,進行深入的研究。

黎克當初會對電腦及其互動的潛能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他在 1950 年代認識年輕、聰明而又頑固的林肯實驗室工程師魏思禮.柯拉克(Wesley Clark)。柯拉克致力研發的 TX-2 不僅是當時數位電腦的頂尖製品,也是 TX-0 的接班「機」。而 TX-0 電腦正是肯.歐森開設迪吉多前與柯拉克聯手催生出來的。

柯拉克的辦公室在林肯實驗室的地下層。有一天,當他正要從倉庫走回辦公室時,突然決定去乎時似乎門禁森嚴的房間一探究竟。在實驗室裡,絕大多數的房門都是開著的,唯有這間例外。當柯拉克試著打開房門時,竟訝異地發現門並沒有上鎖,他使走進去。「我在由一堆隔板和障礙物構成的迷宮閒晃,」柯拉克回憶道:「旁邊有間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的實驗室,我走進去,在黑暗中四處摸索一陣子以後,忽然發現有個人坐在一些顯示器前,正在從事某種心理測量的工作。顯然,他是個很有趣的傢伙,我對他手中的工作及使用的設備產生興趣。我還記得當時曾建議他可以利用電腦獲得相同的結果。」那個人正是黎克萊德。後來,柯拉克邀他參觀 TX-2,並學習有關電腦的基本知識。

要教黎克動手寫電腦程式,或許太難了些。事實上,為 TX-2 這樣的電腦寫程式,就像是行使巫術般。TX-2 電腦跟現今最簡單的掌中型計算機一樣,擁有 6 萬 4 千位元組的記憶體,可是卻須佔據好幾個房間。多年後體積大幅縮水,成為電腦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的微晶片,在當時卻是由無數電晶體,以及相關電子零件組成的許多龐大插接裝置。至於其他更佔空間的,便是巨大的控制臺,臺上佈滿了幫助操作員或是維修員辨識系統功能的開關與指示燈。這些設備的所有裝置都需要靠齒輪相連,或許只有其中的一小部份,如螢幕顯示器與鍵盤,才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電腦配件。柯拉克說:「跟黎克坐在 TX-2 前,會令你思潮洶湧,想起一些似乎無關的事物。」但即使對黎克萊德這樣反應神速的人來說,要成為 TX-2 的「使用者」,也得渡過一段備覺挫折氣餒的學習過程。這是因為當時既沒有教學工具、指導輔助軟體,也沒有輔助清單;也就是電腦程式標準化的作業系統在當時仍未出現。

TX-2 最棒的功能就是可以將資訊顯示在螢幕上。這使它成為最早的圖像互動電腦之一,拜這項特點之賜,柯拉克才得以透過具體的圖像向黎克解說電腦互動的主要概念。

在柯拉克的循循善誘下,黎克對電腦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因而與心理學漸行漸遠,而逐步向電腦科學靠攏。隨著個人興趣的轉變,黎克對電腦改造社會的潛力,也從單純的信仰轉變為執迷不悟的狂熱。路易絲相信,即使不給薪,他也會自動來從事這份工作。

人類與電腦共生

黎克認為科技的進步將能救贖人類,他最愛列舉的實例就是政治進程。從加拿大文化史學家馬歇爾.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esgue)對電子媒體威力的闡述,黎克預見不久的未來,多數民眾將拜電腦普及之賜,「從而得知政府的決策過程,因而對它產生興趣,甚至積極參與」。此外,他認定有朝一日,所謂的「家庭電腦」將與電視機連結成無遠弗界的網路。「那時政冶進程,」他寫道:「將名副其實地成為一個巨型電傳會議,競選活動也將成為候選人、宣傳員、評論家、政治團體,以及選民間的溝通過程。此一發展關鍵在於大家必須自動自發,透過良好的控制臺與網路進行真正有效的資訊交流。」

1960 年,黎克開風氣之先,發表一篇名為《人類與電腦共生》(Man - Computer Symbiosis)的論文後,引發各界對電腦在人類未來生活所扮演角色的熱烈討論。在這篇論文中,他去蕪存菁,將許多龐雜的概念修整為一個中心理念:人類「與電子設備間相輔相成的密切合作」,最後將形成共同的決議。此外,人類可以在不預設立場的情況下,利用電腦來下決定。黎克並堅信,由於電腦最擅長處理機械性的工作,因此它們在這方面的角色,自然會有增無減。拜電腦之賜,人類可以把節省下來的時間與精力,用來作更周密的決策,發展出更清晰的洞察力。黎克認為,人類若結合機器之力將遠超過兩者單一的力量,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利用電腦來解決問題,還可以節省後現代社會最寶貴的資源:時間。「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黎克萊德寫道:「人腦與電腦能緊密地結合,以人腦從未想過的方式思考,並以我們前所未見的方法來處理資料。」

黎克萊德對電腦的概念雖在巧遇柯拉克後的短短幾年內萌芽,但卻代表當時最創新也最富想像力的思想。

曾於 1956 年選修黎克的實驗心理學課程,後來也進入電腦界的麻省理工學院校友羅伯特.駱森(Robert Rosin),在拜讀過《人類與電腦共生》這篇論文後,不禁對前輩的多才多藝佩服得五體投地。「我簡直無法想像,一位不具深厚電腦知識的心理學家,竟然早在 1956 年就寫出如此精闢的論文,」駱森說:「黎克的論文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進一步瞭解我們正面臨一個電腦新世紀。」

黎克萊德發表論文的那一刻確立了他身為電腦科學家的聲譽。從此,他褪去心理學家的外衣,成為不折不扣的電腦專家。事實上,黎克萊德在發表這篇論文的前幾年,便已離開麻省理工學院,轉赴 BBN 公司任職。為了便於黎克研究,公司同意為他購買兩台電腦,黎克的黃金時期也從此展開。

1962 年的某一天,尖端研究計畫局局長魯伊納打電話給黎克萊德,跟他討論接受新工作的可能性。面對同時執掌尖端研究計畫局的指揮與管理部,以及行為科學部的機會,黎克還能說什麼呢?更正中他下懷的是:尖端研究計畫局將提供一台 Q-32 型的大電腦。

同時,魯伊納也致電黎克在林肯實驗室的好友兼同事佛萊德.福瑞克(Fred Frick)。原本黎克萊德跟福瑞克一起去見魯伊納時,只打算側耳傾聽,但是他進門後不久,便不禁針對主題滔滔不絕地抒發己見。他告訴魯伊納,指揮與管理的問題其實就是人類和電腦互動的問題。「我當時認為,靠整批處理的方式來運作指揮與控制系統,實在是荒謬透頂,」幾年後他回憶道:「當戰爭爆發時,誰能邊寫程式,邊指揮作戰啊?」沒錯,黎克萊德和福瑞克都承認新工作看來很有趣,但都不願放下手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