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試閱

資訊科技

【類別最新出版】
ChatGPT:AI革命
區塊鏈完全攻略指南:區塊鏈是什麼?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初學Jetson Nano不說No-CAVEDU教你一次懂
Arduino首次接觸就上手(套件組合)
百萬粉絲經營法則:30天3步驟打造社群經濟力,在社交平台擁有百萬追蹤數


littleBits快速上手指南:用模組化電路學習與創造(YX02940)
Getting Started with littleBits:Prototyping and Inventing with Modular Electronics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資訊科技
叢書系列:馥林文化
作者:艾雅˙貝蒂爾、麥特˙理查
       Ayah Bdeir & Matt Richardson
譯者:江惟真
出版社:馥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23日
定價:360 元
售價:28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52頁
ISBN:9789864050420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

前言

我在2008年初開始開發littleBits,當時我已從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畢業,並有電子工程背景。我在黎巴嫩貝魯特長大。老實說我從沒想過要當工程師。家裡除了我以外還有三個姐妹,父母說我喜歡工藝、喜歡自己動手做,而且常常搞破壞。當我在決定大學要念什麼的時候,父母跟老師都說我應該當個工程師,因為我對科學和數學很在行,但我總覺得工程學很枯燥;直到我進入媒體實驗室,才發現工程與創意結合的力量。我開始運用電路製作藝術品,像是穿戴式電子裝置、互動裝置藝術、照明藝術等。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對工具的興趣超過作品本身。我和同學傑夫˙霍夫斯(Jeff Hoefs)曾和Smart Design設計事務所合作,並一起寫了篇論文叫做〈以電路為素材〉(Electronics as Material)。我們一起設計出littleBits最早的部分雛形,將電路的力量交到每個人手上這個漫長的研究計劃於此開始。

我最主要的兩個靈感來源是樂高積木和物件導向程式設計(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它們也是當代最成功的模組化系統。

模組化電路

我認為要瞭解複雜的概念,就不能忽視模組化系統的力量。模組讓我們拆解過去覺得很困難的概念,進而逐步建構起更複雜的概念。

第一個靈感來源你一定也很熟悉。1947年,樂高將全世界最重要的建築材料──水泥磚──變成發揮想像力的工具,人人都可以使用。有了樂高,你不用是建築專家,就能直覺地學習,一塊一塊蓋出愈來愈複雜的結構。幾年內,樂高成了家家戶戶都有的玩具。根據估計,總共有超過4千億片的樂高積木被生產出來,全球平均每人有70片。不是工程師也可以砌墻壁、蓋房子、起大樓和造橋。樂高把當代的建築素材變成創意的基石。突然之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身邊的世界;市中心街上的建築物,過去看起來巨大又複雜,現在似乎不再那麼高不可攀了:你可以想像它們是如何被一磚一磚地蓋起來。

第二個靈感來源是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軟體曾經是線性的、深奧的學問,只有專家才知道怎麼寫。後來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出現了,引進模組的概念,人們可以重複使用過去寫過或其他人寫好的程式碼,一磚一磚地結合成更複雜的程式碼。現在只要有電腦,任何人都可以花兩週的時間學會怎麼寫出全世界最成功的遊戲。

但是硬體沒有那麼簡單。硬體產業是高度依賴資本的產業,製作原型很花時間、很需要專業,因此這個產業很大一部分仍只掌握在工程師手中。那該如何才能讓每個人都能擁有電路的力量呢?我們的做法是電路模組化。

我的第一個littleBits原型是在厚紙板上用Home Depot買來的銅箔膠帶組合成一個裝置。這是實際觸摸、感受模組最好的方式。想像一下,一個從來沒有碰過電路的人會如何與這些模組互動、會受到何種啟發?

littleBits的每個細節都是精心設計的成果,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我們花了超過三年半的時間,做了成百上千個實驗和決策,才讓littleBits成為今天的模樣。當然首要任務是讓電路設計真正模組化:每顆電子積木必須能和系統中任何一顆其他積木作用,模組庫必須可無限擴充。另一個重大挑戰是幫每個模組找出正確的抽象層次。littleBits不是元件層次的模組,而是方塊圖層次的模組。方塊圖層次要多高才能被理解,同時具備足夠的功能,是其中的關鍵。

除了電路設計外,介面設計、機構設計、成本、品牌、美學、產品命名、色碼等各方面都花了許多時間做決定。舉例來說,我花了幾週的時間尋找容易拆裝的連接器,只希望組裝的過程中不要造成任何不確定感和恐懼感。連接器必須夠小、能反覆使用,更重要的是極化方式要防錯跟防呆,不論使用者如何組裝都不會造成危險。篩選了上百個連接器後,我選了一個連我自己都不曾在電路上看過的選項:磁鐵。磁鐵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能讓任何東西顯得神奇。

電路的尺寸必須是彼此的倍數,這樣才能以任何配置方式組成較大的電路,而且可以2D和3D旋轉,只是如此一來成品有時會比理想中稍大些。我想要讓電路看起來平易近人,而不是像一般綠色和黑色的PCB板那樣有距離感,所以我試了許多不同的電路板顏色,希望讓電路看起來乾淨俐落,最後發現白色效果最好。電路看起來必須人性化、中性,所以用手寫筆跡寫上模組的名字;電路是創意的基石而不是成品,所以線路必須外露。電路要通有許多的規則,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套色碼,把電路規則以顏色表示:藍色和綠色是必要元件,粉紅色和橘色是其中的選擇性元件。我必須確保你能馬上看懂各個模組是什麼、如何使用,所以在使用者介面上,所有的接點都在頂面,其他的線路都在底面,儘管這不一定是最好的電路設計方式。

我可以一一解釋模組和系統的每個細節是怎麼設計的,但那要花上另一本書了。相信我,littleBits的各個方面,包括工程、設計、機構、製造和互動方式,都不是任意決定的,而是精心設計出來的。

 
內文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