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飲食生活優生活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不買房當房東:輕資產包租,建立可愛的第二收入,年投報率40%!

優生活

【類別最新出版】
XXX:晏人物男子寫真 × 阿超(隨書加贈:收藏寫真卡;二款隨機一款)
超完美!股債平衡才能精準致富:巴菲特投資攻略圖解+存債致富
零吼罵育兒練習:爸媽輕鬆、小孩開心才是王道!
紫微攻略.午後命相館:從命盤找到最好的那條路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買房,也買自由:小資族的財富翻身之路(VU00221)

類別: 飲食生活>優生活
叢書系列:優生活
作者:Tody 陶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21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296頁
ISBN:978626374046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裝修費該花多少?

有人說,合理的裝潢費不要超過房價的10%,但實際上,很多人在裝潢上的花費都超過了20%,砸500萬元裝潢一間1,500萬元的房子也大有人在。

如果你只用感性的部分去思考,預算是不會受控制的。在自住的房子剛剛買來的時候,我們總是想用最好的東西,如果預算無上限,就算只住一天,也希望它用的是最好的建材。

可是如果預算有限,到底該怎麼取捨呢?用「時間」或「空間」來分割,事情會變得簡單很多。

以我做輕資產包租為例,我決定投入多少裝修費的邏輯很簡單,就是跟著「租約」走。一個租期五年的房子,我所有的建材及設備的選擇,就是考慮堪用五年即可。我不需要花幾倍的錢,選擇耐用十年、二十年的頂級建材,所以取捨變得很簡單。用「時間」來分割,我就不會多花不該花的錢,讓自己的投資賠本。

如果房子是買來出租的,我也依然建議用五年來思考裝潢的投入比重,因為五年是一個非常適合重新檢視出租成效的週期,這時也許你會考慮房子其他的用途,由出租改為自住,又或者會考慮賣掉。如果維持出租狀態,則可以在原來的裝修基礎上,再做簡單的修繕整理即可,不至於需要全部推倒重來。所以用五年來思考出租房的裝潢,可以保有最大的彈性。

如果是自住,我則建議用「六年」為週期來做考慮。因為有孩子的家庭,通常每六年就會面臨一次比較大的變動,小學畢業、中學畢業。當孩子邁入人生下一階段,家庭的生活重心也會進入一次改變,費心設計的小孩房變得不再合用、悉心挑選的學區可能也功成身退。

裝潢投入成本除了用時間來思考,也可以用「空間」來取捨。

如果我們的預算無法滿足全室都盡善盡美,呈現心目中最完美的樣子,設備都買好買滿最頂級,可以把空間的使用性做出優先排序。也許廚房對我最重要,我需要一個50萬元等級的廚房,才可以展現好手藝,反觀房間只是用來睡覺,一張床就夠,那麼是否可以先把預算砸在廚房,其他地方以後再慢慢弄。如果你是影音科技控,也可以先把錢優先拿來打造頂級高科技影音室、豪華客廳電影院,其他地方先將就著用。

時間和空間,可以幫助你在有限的預算下做出裝修費的取捨。

如果這樣還沒辦法說服你,那麼我再提供一個換位思考,看看能不能讓你更理性。假設今天買了一間中古屋,在同棟樓,有著同樣戶型與大小的兩間房子同時出售,一間沒有裝潢要賣2千萬元,一間屋主花了500萬元裝修,很漂亮,但是要賣2,500萬元。你會選擇買哪一間?

我想你應該不會願意花500萬元去買別人的裝潢。如果你是買家,你會希望越簡單越好,可以自己決定要裝修成什麼樣子。裝潢好的房子也許很漂亮,但買家只願意加個50到100萬元,而不會是500萬元。

房子的裝潢就像新車,從落地的第一天開始就不停折舊,自己眼中的寶貝,不見得會獲得別人的欣賞,他很可能會叫你拆掉,因為他不需要。

我們都以為買了家會住一輩子,大多數情況卻不會。當房子老了舊了,出現越來越多的維修問題,我們就會開始思考換屋。在我從事包租業,處理無數間三十年以上老舊公寓的情況裡,我見到的房東大多另外買新的電梯大樓住,不願意面對老舊公寓帶來的修繕問題,所以才希望出租,讓別人來幫他維持屋況,照顧房子。

從理財角度來看,裝潢就是完全性耗材,也可以說是奢侈品。當然以上建議是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如果你爆炸有錢,預算無上限,當然儘量裝潢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沒差,錢錢只是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曾向一位設計師諮詢關於一間預售屋的客變設計,他問我:「屋裡會住幾個人?會計畫生小孩嗎?會養寵物嗎?平常兩個人吃飯嗎?還是會宴客?」我認真想,卻無法想像。一個連形狀都還沒有的房子,還在紙上談兵,我怎麼可能知道未來住進這個房子的真實場景?

我也許規劃了一間超讚的書房,幻想自己在這個房間甜美又文靜的樣子,結果早晨的陽光太刺眼,原來整間屋子最適合讀書的是另一側安靜又舒適的角落。我規劃了一個絕美的中島廚房,結果每天只是路過,還嫌高腳椅在狹長的通道上擋住了去路。

為什麼非得在搬進這個房子之前,就設想好所有的場景呢?是不是可以先與房屋靜靜共處,細細察覺房子的光影變化,每一個空間的呼吸自在,再慢慢設想怎樣才是最美好的樣貌呢?

我們似乎一直被教育著要「完美」。買了一個新家,就被迫在還沒有搬進去之前,想盡辦法讓一切看起來無瑕。新家就是要有新家的樣子,搬進去才開始買家具、才開始做天花板、才開始刷牆,像話嗎?於是,我們從來沒有機會見證一個「家」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們害怕弄髒手、害怕孩子接觸「有缺陷」的東西,所以等我們長大了,對於如何照顧一個家、修繕一間房子,一無所知。

只要我們能接受「不完美」,裝修房子不是一定要一次到位。先搬進去一個空白的家,再與心愛的家人一起慢慢見證「家」從無到有的過程,不是很美嗎?
 

買中古屋必問!
中古屋一旦超過十五年,一定會開始有大大小小的維修問題出現,不能期待它跟新房子一樣。但又說,面對漏水之類的瑕疵,最好選擇現況交屋自己修繕,和屋主周旋是浪費時間,也不會真的省到錢。那麼,如何在看屋時發現問題,就變得非常關鍵!

除了修繕瑕疵,中古屋很常出現「現況與權狀坪數不符」的情況,格局經過改動、外推,都是老房子很常見的!但這些不合法的增建坪數,如果遭到檢舉,很可能又要花一筆錢拆除,恢復原狀。「頂加」就是一種常見的違法增建,但是賣家卻會拿來作為加價的理由,雖然出租能有租金收益,但是你也要評估被報拆的風險,相較於為了這個違法增建多付出的房價,究竟值不值得。

以下我要分享中古屋最重要的幾個評估要點,當你拿到仲介給的資料,請你一定要先問這幾個問題,並且要求他提供資料。而這些資訊也會成為你出價非常重要的參考,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越了解屋主,掌握越多訊息,談判才會握有越多籌碼。

Q1. 屋主是什麼時候買這間房子的?
目前的房地合一稅,在兩年內轉售課45%的交易所得稅,第三年到第五年都是課35%,只有超過五年以上,稅率才會降到20%以下。所以現在短期炒作的風氣已經大減,大部分人都會持有五年以上才考慮出售。也因此有些人認為,持有超過五年的房子比較有議價空間。我倒認為正好相反!既然課稅如此高,仍堅持要在五年內就轉手,一定有「非賣不可」的理由,要不就是急缺錢,要不就是投資客,取得成本非常低,這反而是你大刀闊斧砍價的好機會,但你一定要做功課,合理出價。若是堅持短期炒高價格的投資客,不肯讓價,你也不一定要買。

屋主的持有時間,除了多少能透露他的買房目的,還關係到他的成本,知道成本,你就越能精準出價。只要你出的價格拿捏到他「沒什麼賺、但也不會虧」,這就是對你最有利,而對方也能接受的甜蜜點,一定有機會成交!你隨意砍價,也許價格你很滿意,但是對方不一定能接受,這樣的買賣是不會成交的,反過來也是一樣,他開價離譜,你當然也不甘心。

實價登錄從2012年上路,現在也已經落實到門牌資訊,只要是2012年之後交易的房子,基本上都能查到交易價格。所以當你知道屋主大概在什麼時候購買,就越能在實價登錄上快速找到他的成交記錄,掌握他的取得成本。

如果屋主才買不到一年,或者剛裝修完不久就要脫手,不是投資客就是這個房子有問題。一間正常的房子,不會有人才住幾個月就要賣掉,除非他一開始就是短期投資目的,或者房子真的有什麼難言之隱,讓他住不下去。

Q2. 現在為什麼要賣?
如果常看房,你一定對於以下屋主賣房的理由不陌生:移民出國住不到了、不夠住了要換大間的、工作地點調到其他地方了,這幾個是最常聽到的。但我也聽過「本來打算當新婚房,結果分手了」這類的理由。

其實賣房的理由百百種,有真有假,但只有一種情況,屋主是不會說真話的,那就是「缺錢」。如果缺錢才賣房,讓你知道了,豈不是被當豬宰?而仲介有可能知道真實情況,也可能不知道,但就算知道,多半也不會告訴你,除非你跟他夠熟。

我們問這一題,並不期待對方說真話,但依然有蛛絲馬跡可以交叉比對,來判斷對方是否「缺錢」。舉例來說,我有一間房子,當時賣家告訴我的賣房理由是「想搬去跟女兒住」,但是我看房的時候,看到他滿屋子的珍貴石頭,他是一位寶石收藏家。閒聊之餘,他炫耀著一顆超級大又未經打磨的藍寶石,脫口說出他隔天要拿去市場賣,可以賣到180萬元。相談甚歡之際,又突然說,他在附近山上還有幾甲地也想賣,問我有沒有興趣?綜合以上,我想你也應該察覺,他有多缺錢了吧?只是單純要搬去跟女兒住,怎麼會需要賣房賣地,又賣寶貝石頭呢?

問了不一定會得到真實的答案,但盡量開口聊天,挖掘資訊,不論是見到屋主還是仲介,都要把握機會,一定可以從蛛絲馬跡找到一些線索,這些都會讓你在談判的時候立於不敗之地。

Q3. 這幾天才開始賣的嗎?
其實你要問出來的是「什麼時候開始掛賣的」。掛賣的時間,決定了屋主心態的變化。如果你在上架的第一時間就去看房,此時屋主對於價格的心態是最高的,除非缺錢缺到不行,急著趕快變現,否則一定會想hold住一段時間,看看是否有更高的出價。一旦戰線拉長,時間久了,一直沒賣掉,心態就會開始放軟,價格就會開始鬆動。所以,賣越久的,通常代表越好談!

同樣地,比較敏感的仲介會聽出你的弦外之音,會跟你說才剛出來,熱騰騰的,甚至會說還沒放到市場上,先推薦給你看!因為開價很實在!

聽到這句話,你要有所警覺,這就是在對你進行價格的「洗腦」戰,讓你一開始就有一個價格很便宜的印象。

但是你也有機會,聽到比較誠實的仲介告訴你已經賣一段時間,因為之前開太高了,現在已調降……等等,仔細聽他怎麼說,你可以從中找到一些線索,來判斷此時屋主的心態。

Q4. 房子曾有漏水或是修繕的記錄嗎?
有些屋主會誠實告知,透過仲介轉達,有些則不會。如果對方誠實告知有,你會省事一點;如果說沒有,你就更要睜大眼睛仔細看。

我看過一間房子,屋主已經搬走,帶看的是仲介。我在主臥的廁所看到一塊磁磚明顯隆起,仲介見狀連忙解釋說只是天氣忽冷忽熱才翹起來,屋主會修好,要我不要擔心,再三向我保證不是漏水。後來我走出廁所,繞到翹起磁磚的牆面外側,正好是走道的角落,就發現牆面上泛著一小塊壁癌,油漆都已經起泡。顯然這面牆壁裡面存在著積蓄已久的漏水情況,才會造成磁磚膨拱、外面長壁癌。我指出了這個問題,仲介尷尬地笑,說屋主跟他說沒有漏水,但是既然有,屋主一定會修好,要我不要擔心。

仔細看牆壁,特別是連接浴廁的牆面、浴室天花、房間或客廳天花與牆壁的交接處,以及窗框四周。這些地方是最容易滲漏水的角落,要仔細觀察是否有壁癌。如果你看房的時候是下雨天,那就太好了,這是你觀察是否有滲漏水最好的時機,看看牆面是否出現水漬?摸起來是否有潮濕的感覺?

不過,通常屋況不太好的房子,賣家在出售前都會做簡單的整理,至少會重新粉刷,讓屋況看不來不至於太糟,因此有很多滲漏水的痕跡會被掩蓋。

這裡教大家一個實用技巧:敲牆。你在屋內走動時可以用手輕敲牆面,看看是實心水泥牆?還是表面蓋了一塊板子?特別是迎風面,外牆會被風吹雨淋的牆面。如果有蓋板情況,百分之百是這面牆長年有外牆滲水進來的情況,從裡面披上防潮布後再用矽酸鈣板封住,幾年之內水不會滲進來,但也大概不會超過五年。要徹底防水,除了從裡面處理,外牆也要重做防水,但因為從外牆施作成本較高,如果是高樓層,需要出動蜘蛛人或是吊車作業,比較經濟的作法是直接從裡面蓋板,把水擋在外面。如果發現蓋板情形,說明了房子存在大面積的結構性滲水問題,要進一步了解是否有從外牆施作防水。

潮濕、水漬、壁癌、蓋板,都是你議價的籌碼。

Q5. 屋主裝修過嗎?什麼時候裝修的呢?
如果你走進的是一間屋齡超過二十年的房子,但卻裝修得又新又漂亮,我勸你不要開心得太早。如果屋主是在一年內裝修,現在就要賣,道理同第一題,我保證他是投資客。投資客裝修的房子會有什麼問題呢?不是自己要住的房子,你認為他會用很好的建材嗎?通常只是為了掩蓋問題!

只有真正自住的房子,屋主才會認真裝修。如果屋主真的是自住,花了很多錢裝修得美輪美奐,這樣的房子是捨不得賣的,會住很多年,住到裝潢都折舊了,有斑駁的痕跡,才捨得賣,這你是看得出來的。

沒有使用的痕跡,沒有生活感,卻有一個靠打扮撐起來的空殼子,你相信他自住?所以裝修太新的房子,一定不會告訴你真話,都會說是自住,然後瞎掰「本來要當新婚房,結果分手了,想要離開傷心地」這一類的鬼話。買了這樣的房子,很快就會原形畢露,該漏水的、該壞掉的,馬上就一一浮現。

在後面的章節,我會單獨一篇說明,為什麼你應該買「裸屋」,不要買人家裝修好的房子!

Q6. 請仲介調「建物測量成果圖」
如果你真的有意願購買這間房子,別衝動,下斡旋之前,先做這件事:請仲介幫你調出房子的「建物測量成果圖」以及「最新的謄本」。

中古屋如果沒有當初建商繪製的格局圖,可以用建物測量成果圖取代,這是每棟建物都會在地政事務所存有的資料,只要有門牌地址,你也可以自己申請。如果你想知道房子到底有沒有違建?坪數正不正確?這張圖會告訴你答案。(見書內附圖)

圖上除了會標示出建物的位置,能看出建物座落於何筆土地以及它的座向,還可以看到建物的形狀、尺寸,以及陽台等附屬建物,但是不會繪製出室內的隔間牆。有了這張圖,你可以與現場環境實際比對,就能看出是否有陽台外推、前後院加蓋等違章情況。

早期建築法規並沒有「附屬建物」這一項,有些三十年以上的老公寓,現場可能有陽台,但權狀上卻沒有包含這部分的坪數,賣房子的時候平白無故少算坪數,後來政府才開放陽台補登,讓權狀與實際現況吻合,這也是你可以檢查的項目之一。如果他沒有補登,等於陽台是送你的,你賺很大!

還有,老公寓的坪數其實是包含部分「梯間」的,所以在圖上的建物形狀,會把這部分也畫進去,可能會跟你現場看到的有些不一樣。這會減少一些室內的實際使用空間,其實就是早期「公設」的概念,只是這部分的佔比很小,影響不大。

而建物謄本與土地謄本,可以在「建物所有權部」以及「土地所有權部」看出房子和土地的產權情況,所有人是否為賣家本人?或是共同持有還有其他人?是否有預告登記、查封、假扣押、假處分或破產登記等註記?這些註記稱為「限制登記」,也就是賣家可能與人有債務糾紛,這樣的房子或土地產權無法直接移轉,必須經過債務清償及塗銷的程序,才能順利過戶,這會屬於比較高風險的情況,如果真的想買,一定要請教專業的地政士弄清楚情況。

而在「建物他項權利部」及「土地他項權利部」中,可以看出房子的債權情況,牽涉到屋主的取得成本還有財務情況,這是我們出價時非常重要的依據!下一篇我會詳細解說,怎麼從謄本推測屋主心態,掌握屋主成本,提高出價和議價的成功率!
(更多內容請詳見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