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舊影 ── 傳承歷史信息的記錄
第一章 埋葬清帝四位祖先的永陵

香港中和

【類別最新出版】
大灣的鄉愁
尋訪中國古村鎮
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
范用:為書籍的一生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皇陵舊照裡的清史(WHA0141)

類別: 總經銷代理>香港中和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徐廣源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17日
定價:1070 元
售價:845 元(約79折)
開本:16開/精裝/576頁
ISBN:9789888284726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舊影 ── 傳承歷史信息的記錄第一章 埋葬清帝四位祖先的永陵



  第一章 埋葬清帝四位祖先的永陵

永陵,位於今遼寧省新賓縣永陵鎮西五公里,內葬肇祖原皇帝孟特穆、興祖直皇帝福滿、景祖翼皇帝覺昌安、顯祖宣皇帝塔克世。永陵是清朝建得最早的皇陵,是埋葬“皇帝”最多的皇陵,其墓主人是清朝皇陵眾多墓主人中輩分最高的,所以永陵稱得上是清朝第一陵。同時,永陵也是清朝皇帝陵中規模最小而又最具特色的陵寢。

1.永陵圖
清朝皇帝一向宣揚“聖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位皇帝先後十次到東北祭祖,每次都要到永陵祭祀(康熙帝第一次謁盛京時,未去永陵)。乾隆帝命宮廷畫家繪製了永陵圖,還敕命廷臣編纂了《欽定盛京通誌》,在此書上繪有永陵的風水形勢圖。

為了加強對永陵的保護,在陵的周圍?立了紅、白、青三道界樁,還在陵園的前面和左右設置了鹿角,在陵界重要地點安設了界牌,派兵駐守,晝夜巡邏,戒備森嚴。

永陵坐向為“乾山巽向”。永陵的後靠山啟運山就像一條探頭藏尾的巨龍橫臥於永陵之後,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海拔八百四十多米的煙筒山高聳雲天,矗立在永陵前方的遠處,與啟運山遙相呼應。那裡群山拱衛,眾水環流,草木蔥盛,環境十分優美,被清廷譽為“第一福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十一日,康熙帝在祭祀永陵時曾作一首《雪中詣永陵告祭》詩,在詩中,康熙帝對永陵的風水大加讚美:“峰巒疊疊水層層,王氣氤氳護永陵。蟠伏諸山成虎踞,飛騫眾壑佐龍騰。雲封草木橋園古,雪擁松楸輦路升。一自遷岐基盛業,深思遺緒愧難承。”

曾經為雍正帝選過萬年吉地的精通風水之術的福建總督高其倬對永陵的風水進行了非常精彩的描述:“欽遵聖旨,共瞻永陵形勢,其龍與長白山分幹,勢由納綠起祖,高冠群山,秀出天表。備尊雄穎麗之光,光景耀日;極逶迤頓跌之妙,氣概驚人。蘇子河當前繞抱;渾河巨浸在後瀠環。千里大會之山,作朝作護;萬仞北辰以?,鎮水鎮垣。更有欽異者,寶城之內,嘉樹挺出;玉砌之旁,靈根蟠結。狀若旋龍,堅同磐石。”

2.正紅門
正紅門,又叫大紅門、前宮門、外宮門,是陵院的第一道門戶。此門為單檐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有三個門,每門有兩扇對開的木柵欄門。陵寢的大門安柵欄門,這是唯一的一處。清王朝滅亡以後,這裡失去了昔日的尊嚴和神聖;民國初期,永陵失於管理,大門前長滿了一人高的蒿草,所幸陵寢建築還沒有明顯的破壞。

3.四祖的神功聖德碑亭
永陵內因為葬了四位皇帝,儘管他們生前一天皇帝也沒當過,更談不上有甚麼“神功”和“聖德”,但他們的後代子孫也給他們每人立了一統神功聖德碑,並建了碑亭。這四座碑亭規制一樣,都是單檐歇山頂。它們的獨特之處是只闢前後兩個拱券門,左右無門。每座碑亭內有石碑一統,立於龜趺之上。碑文用滿、蒙、漢三種文字鐫刻,滿文居中,蒙文在左(東),漢字在右(西),滿文字體稍大於其他兩種文字。四座碑亭一字排列。中左為肇祖,中右為興祖,次左為景祖,次右為顯祖。這四座碑亭的排列順序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居中而尊”的理念和昭穆關係。老照片中的肇祖和興祖的碑亭是民國初期拍的,那時清朝滅亡不久,所以雖然亭上長了一些草,但整個碑亭及其他建築保存得還比較完好,門窗隔扇還很齊全。1934年恭親王溥偉到永陵祭祀時,碑亭已損壞嚴重,檐部椽飛糟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得到維修。

4.啟運門
清朝的十二座皇帝陵,有十一座陵的陵院大門叫隆恩門,唯獨永陵的大門叫啟運門,這很可能與永陵在清朝輩分最高,是清朝第一陵有關係。關內的九座皇帝陵的隆恩門都是面闊五間,前後不出廊,前有月台,門的兩側沒有袖壁,正脊兩端的螭吻上沒有日月,只有劍把。而永陵的啟運門則面闊三間,有前後出廊,門前無月台,門的兩側有袖壁,正脊兩端的螭吻上分別有“日”、“月”二字。所以說,永陵的啟運門是清朝皇帝陵中最具特色的。

5.啟運殿
永陵的大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東、西、南三面帶迴廊。這座大殿與清朝其他皇帝陵相比,有許多特色:一、殿名特殊。清朝的十二座皇帝陵,有十一座陵的大殿都叫隆恩殿,只有永陵的大殿叫啟運殿。二、永陵大殿有後門。三、御路石上沒有任何紋飾圖案的雕刻。四、大殿的基座不是須彌座。五、大殿月台沒有抄手踏跺。六、大殿三面有迴廊。這六點都是清陵中唯一的。

永陵啟運殿內設有四座神龕,分別供奉著肇祖原皇帝孟特穆夫婦、興祖福滿夫婦、景祖翼皇帝覺昌安夫婦和顯祖塔克世夫婦的神牌,每座神龕內供兩個神牌,每個神龕前依次擺放著兩個寶座、一個供案、一個牲匣、一組五供。老照片上的寶座和五供原來都在殿內,是為了拍照方便才移到殿外的。

從永陵啟運殿的老照片看,建築整齊,門窗齊全,地面整齊乾淨。以此推之,此照片當拍於清末或清亡後不久。

6.神樹
在興祖的墳前有一棵巨大的榆樹。據有關文獻記載,這棵樹高“數十丈”,枝葉繁茂,樹冠如同一把巨大的雨傘將整個寶城籠罩起來。據說這棵樹的樹幹、樹枝彎彎曲曲,其形狀就像一條遊龍。乾隆十九年(1754年)秋,乾隆帝在展謁永陵時,見到了這棵樹非常欣賞,備加讚揚,高興之下,封其為神樹,並寫了一篇《神樹賦》,讚美這棵樹的樹種非人間能有;它能保佑大清國萬世永存。乾隆帝命人將他的這篇賦鐫刻在一通臥碑上,使之留傳後世。如今這通碑還保存在永陵的西配殿內。乾隆題賦之後,這棵榆樹便名聲大震,被套上了神秘的光環,人稱之為“神樹”。

關於這棵神樹,有兩個神奇的傳說。

第一個傳說是這樣的:滿族的原有喪葬習俗是火化。一次弩爾哈齊打了敗仗,背著父母的骨灰匣子長途跋涉,十分勞累。他來到一個村莊,想到一個飯館去吃點兒飯並在那裡住下,由於不便將父母骨灰匣子帶進飯館,於是就將其放在了村外的一棵榆樹杈上。第二天弩爾哈齊去取骨灰匣子時,大吃一驚,骨灰匣子不見了!經過仔細尋找,他發現地下的土將樹杈和樹杈上的骨灰匣子吞埋了。他急忙扒開土,想把骨灰匣子拿起,而骨灰匣子就像長在樹杈上一樣,紋絲不動。他一氣之下,找來一把大斧,想把樹杈劈開。只見每用力猛砍一斧,樹杈的“傷口”就往外流血,隨之又很快地合上,就像沒砍過一樣。弩爾哈齊終於明白:這是一棵神樹,是上帝在暗示自己──這裡就是父母的最好葬地。天意是不可違的,弩爾哈齊忙將骨灰匣子重新埋好,堆成墳頭,在這裡住了下來,以這裡為根據地,招兵買馬,幹起了統一東北的大業。後來他當了汗王,就在神樹生長之地建起了永陵。

第二個傳說是:這棵神樹的樹幹上長了數以百計的“樹癭”,也就是樹疙瘩。每有一位大清皇帝晏駕歸天,就有一個“樹癭”掉下來。這個傳說連禮親王昭槤寫的著名的《嘯亭雜錄》裡都有記載,可見它流傳得多麼廣泛。

按說既然是神樹,就應無病無災,永不乾枯,長生不老。可是沒想到一場大雨和大風,給這棵神樹帶來了滅頂之災。

同治二年(1863年),自七月初一日以來,連日不斷的大雨,樹下泥土異常鬆軟;十三日又颳了一場大風,導致這棵神樹向南傾倒,拔起的樹根把興祖的地宮和墳頭都損壞了;粗大的樹幹壓在了啟運殿殿頂的後(北)坡之上,龐大的樹冠垂壓在前坡。啟運殿的大樑全都壓傷。永陵總管海亮急忙將這一重大情況上報給盛京將軍玉明。玉明不敢怠慢,一面將情況立即上報朝廷,一面親自到永陵查看。朝廷聞報,認為這是關乎祖陵風水的大事,很快就派兩位大臣前往永陵,與玉明協商處理。他們經過反覆商量,決定採用一樑二柱的大木架三架,將神樹托住,以減輕對啟運殿殿頂的壓力;同時告誡永陵官員,因仍在雨季,還會有連綿大雨,對神樹要嚴加防護,不得大意,要每隔三個月向盛京三陵總管衙門報告一次神樹的情形。由於樹根已拔出,樹很快就枯死了。沒想到第二年立夏時,這棵已經枯死的神樹又長出了嫩芽、新枝。盛京將軍玉明迅速將這個重要情況上奏給皇帝,同時還繪製了一張神樹長出新芽圖呈獻。到了光緒元年(1875年),神樹傾斜得越來越厲害,對啟運殿的壓力越來越大,為此,又增加了一道一樑二柱的大木架。到了光緒末年、宣統初年,這棵榆樹已接近枯乾。“文化大革命”期間,這棵幾百年的神樹徹底被革了命,僅剩下一米左右高的朽樹樁。為了保護這珍貴的歷史遺跡,永陵文物保管所的文物工作者將朽樹樁挖出,保存在西配殿內供遊人觀賞,並在原來生長神樹的地方栽上了一棵新榆樹。如今這第二代“瑞榆”已長高變粗,枝繁葉茂。

7.出土的兩個骨灰罈子
在永陵內,不僅安葬著肇、興、景、顯四位清朝皇帝的祖先,另外還安葬著兩個人:一位是弩爾哈齊的大伯父禮敦,另一位是弩爾哈齊的五叔父塔察篇古。他們都是景祖覺昌安的兒子,禮敦是長子,塔察篇古是第五子,也是最小的兒子,與弩爾哈齊的父親塔克世是親弟兄。這兩人都是非同尋常的人物,為大清的基業多立功績,特別是禮敦功勞尤著,配享太廟。因此,他們兩人得以祔葬永陵。禮敦墓位於下一層泊岸的東側,塔察篇古墓位於下一層泊岸的西側。墳丘與其他三祖的一樣(肇祖無墳丘),均為散土堆積而成。

1981年6月18日至26日,經上級批准,由遼寧省博物館文物考古隊對這兩座墓進行了發掘。發掘情況如下:

封土分為雜黑土、純黃土、殘磚三層。下兩層是清朝原物。墓室是一個用大青磚砌的池子,長九十八厘米,寬八十四厘米,最深處九十六厘米,空間接近正方體。頂部採用收縮疊砌的方法,最後成尖頂。這兩個墓室內沒有任何隨葬品。墓室內各有一個骨灰罈子。骨灰罈子放在一塊一尺見方的青石板上,罈子的周圍填滿木炭。罈子上蒙著一塊明黃金?刺繡的蟒緞彩色方巾,用明黃緞帶紮口。罈內裝木炭、一件明黃夾袍,只有幾塊骨渣。這兩個骨灰罈子的大小、紋飾不完全一樣。禮敦的為缸胎,圓鼓腹,鱔魚黃釉。高五十二厘米,口徑十七點五厘米,腹徑四十五厘米,底徑四十五厘米。罈子口上蓋著一件黑釉瓷碗。這個碗的口徑為十八點三厘米、高五點三厘米。塔察篇古的墓室規制、尺寸與禮敦的一樣,只是骨灰罈子為深綠色,也是缸胎。罈子的外壁刻畫著四棵不規範的花草。罈子為子母口,口上專用的帶紐的蓋,而不是用碗來代替蓋。罈子通高三十七厘米。塔察篇古的骨灰罈雖然比禮敦的小,但更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