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後記】
【「人學」的概念闡釋、學科發展及其主要構成】

獨立作家

【類別最新出版】
認識軍人精神疾病
兩界智慧書
臺灣的媽祖信仰
在歐洲呼喚世界:三十位歐華作家的生命記事
紅色史褶裡的真相(五):士林紅色·域外紅感


中國現當代人學史:思想演變的時代特徵及其歷史軌跡(WJPC0546)

類別: 總經銷代理>獨立作家
叢書系列:獨立作家
作者:祁志祥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13日
定價:610 元
售價:48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506頁
ISBN:978986924492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後記】【「人學」的概念闡釋、學科發展及其主要構成】



  【「人學」的概念闡釋、學科發展及其主要構成】

一、「人學」概念的涵義及其學科發展

「人學」概念最早是由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先驅、義大利桂冠詩人彼特拉克(1304—1374)提出的。在一部假託他自己和奧古斯丁對話的拉丁文著作《祕密》中,他把中世紀的基督教文化稱為「神學」,把自己研究的古希臘、羅馬充滿世俗人性色彩的文化及其追求的人文主義稱為「人學」,宣稱:「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恆之中,或者把天國抱在懷抱裡。屬於人的那種光榮對於我來說就夠了。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可見,「人學」是為取代「神學」提出的一個人文主義概念,它與「神學」截然對立。

19世紀中葉,法國的文學史家丹納(1828—1893,又譯為泰納)在《英國文學史》(1864—1869)序言中提出:「Literature,it is the study of man.」意即「文學是研究人的學問」,或「文學是人學」。

前蘇聯季摩菲耶夫《文學原理》指出:「高爾基曾經建議把文學叫做人學」。1該書1934年在蘇聯出版,1948年莫斯科教育—教學書籍出版局再版,此後直到七十年代不斷再版,是新中國建立初期對中國文藝學界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1957年5月,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高潮中,針對建國以來文學創作中人物形象的概念化傾向,錢谷融發表了《論「文學是人學」》,以高爾基的「文學是人學」命題為據,要求文學創作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活豐滿、真實生動。儘管這篇文章後來遭到批判,但它標誌著「人學」概念最早在中國學界出現。

20世紀八十年代,伴隨著對極左時代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摧殘人性的「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的撥亂反正,中國思想界掀起了類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反對神性、提倡人性的人道主義思潮。「人性論」、「人道主義」、「人本主義」、「人文主義」乃至「人權」問題成為哲學界和文藝理論界討論的熱點。著名哲學家李澤厚發表談話、論著,聲稱哲學的主題是人的「命運」,他的哲學主要研究「人如何活?為什麼活?活得怎樣」和「人的社會化、社會的人化、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因此叫「人類學本體論」。無論「人性論」、「人權論」、「人類學本體論」,還是「人道主義」、「人本主義」、「人文主義」,都是關於「人」的研究。有沒有一個更富概括性的概念把這些關於「人」的研究的學問統籌起來呢?那就是歷史上曾經使用過的「人學」範疇。1988年8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高清海、孟憲忠《從人的研究到人學》一文,「人學」作為與類似「神學」一般的「革命學說」對峙的概念重新被提出。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人學」作為新興的交叉學科和各門人文社會科學的邏輯起點,激起了中國學界的探究熱情。1990年,黃楠森、夏甄陶、陳志尚主編的《人學詞典》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1991年,李青春撰寫的《美學與人學》由法律出版社出版;1992年,成複旺、李文海撰寫的《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郭正元在《中山大學學報》第2期發表《藝術反映與文學的人學內容》;1995年,尚明著的《中國人學史》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1996年,袁貴仁撰著的《馬克思的人學思想》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年,鐵源編著的《人學》由華齡出版社出版,「當代人學與文化叢書」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與此同時,《光明日報》曾就「人學」問題發表專訪,《哲學動態》、《學術月刊》、《文史哲》和中共中央編譯局主辦的《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著名刊物開闢了「人學」欄目,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黨校、首都師範大學、黑龍江大學等高校紛紛開設「人學」課程。1995年,北京大學成立人學研究中心。一些省市也相繼成立人學研究會。在此基礎上,中國人學學會於1996年5月宣告成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黃楠森、陳志尚相繼擔任會長。新世紀以來,「人學」研究得到了法理的支援。2004年3月14日,「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明確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從此,在中國再不必談「人」色變。200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由黃楠森擔任總主編的《人學的理論與歷史》三卷本叢書,即陳志尚主編的《人學原理》,趙敦華主編的《西方人學觀念史》,李中華主編的《中國人學思想史》。不僅哲學領域將研究的著力點聚焦於「人」,文藝理論和美學研究領域也追根溯源,將「人學」引入研究視野。2000年第3期《文藝理論研究》發表李鴻祥的《人學:中國文論的選擇》,2004年第4期《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發表李沛的《文論研究的人文化和人學化趨向》,2010年11月底,上海市美學學會召開「美學研究的人學維度」年會,就是這方面的鮮明例證。

筆者原先研究文學。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起步的時候,恰逢文藝理論界重提高爾基、錢谷融「文學是人學」命題的思想解放時機。既然「文學是人學」,不思考「人是什麼」的人學問題,勢必無法認清「文學」的本體問題。文學作為藝術的一種門類,其特點是「美」,在八十年代盛行的《美學基本原理》教材中,美被界定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而「人的本質」是一直爭論不休、沒有統一定論的概念。顯然,要認清文藝的審美特徵,必須搞清「人的本質」、「人性」之類的問題。於是,在文藝理論和美學研究之始,筆者就關注「人」的問題,搜集與「人」有關的資料。可以說,從事學術研究三十年來,筆者的文藝理論和美學研究始終與人的研究相生相伴,互相促進。研究發現,人們研究「人是什麼」的人性論,並非只是出於抽象玄思的需要,更多是出於指導人生、為生活提供依據的現實需要。可以說,有什麼樣的人性觀、人的本質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意義觀、人生法則觀。不僅如此,人性觀還為治人的政治觀、自治的人格觀以及適合人類生存的社會理想觀提供指導和根據。於是,這些包含人性論、人生觀、人治觀、人格觀、社會觀的思想資料就不是「人性論」範疇所能包容得了的,稱為「人學」更為合適。為了給自己認識「人學」的基本問題提供前期的資料準備,筆者先撰寫了47萬字的《中國人學史》(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下迄「五四」)和26萬字的《中國現當代人學史》(學林出版社2006年版),主編了約100萬字的《國學人文讀本》(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發表了《中國人學思想歷史演進的總體把握》(加拿大《文化中國》2001年6月號,《書屋》2002年第6期,獲《書屋》2002年度讀者評選的十佳論文)、《從先秦至清末:中國人文思想史上的四次啟蒙》(《學術月刊》2007年第8期)、《中國人文思想史上的六次啟蒙》(連載於《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第5期,該文入選上海市社會科學第六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的《現代人文:中國思想‧中國學術》),以及關於人學範疇體系橫向思考的《俗諦生存與理想之光─我之人學觀》(山東大學《青年思想家》1999年第2期)、《國學人文精神的現代傳承》(《文藝理論研究》2008年第4期)。2008年,當筆者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專案終端成果《中國美學通史》後,便全身心投入到《人學原理》的建構中來。2012年6月,筆者完成的40多萬字的《人學原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關於「人學」的表述多種多樣,筆者的理解自有不同。在我看來,廣義的「人學」包括一切人文學科。哲學研究人的本質和命運,倫理學研究人的意志和道德,美學研究人的情感規律和快感特徵,政治學研究治人之道,經濟學解決人的生存問題,生理學研究人的生理結構,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本質及其規律,文學描寫人的心靈和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等等。這些人文學科從某一側面看都可以說是「人學」,然而又不是「人學」的全部。本書所說的「人學」指狹義的「人學」,它與其他人文科學呈交叉狀態,又比其他人文學科更具有概括性,是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簡明地說,「人學」就是關於人的思想學說,是研究人的社會科學。具體一點說,「人學」就是由「人性觀」、「人生觀」、「人治觀」(政治觀)、「人格觀」(道德觀)和「社會理想觀」組成的思想理論體系。其中,「人性觀」是核心,涉及人的地位論、共同人性論、差等人性論、人性內涵論、人獸異同論。「人生觀」包括人生真諦觀、人生意義觀、人生態度觀以及生死觀、是非觀、真假觀、善惡觀、美醜觀、情理觀、義利觀、公私觀、禍福觀、榮辱觀、貴賤觀、名實觀、知行觀,等等。「人治觀」包括政治理念、管理方法論。「人格觀」主要指個人的道德修養論。「社會觀」主指對人類社會狀態的認識,既包括對理想社會的憧憬,又包括對現實社會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