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大師名作坊

【類別最新出版】
雨落池中,為何還堅持游泳:精讀俄羅斯四大文豪短經典。一堂為閱讀、寫作與人生解惑的大師課
雨落池中,為何還堅持游泳:精讀俄羅斯四大文豪短經典。一堂為閱讀、寫作與人生解惑的大師課(作者親簽版)
宇宙連環圖
瘋狂(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看不見的城市(繁體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哥倫布之冠(AA0014)
The Crown of Columbus

類別: 文學‧小說(翻譯)>大師名作坊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邁寇.朵瑞斯
       Michael Dorris
譯者:許齡之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2年09月15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537頁
ISBN:957130488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導讀

異議與喧囂

.許齡之

過往是沈埋於時光之境的枯骨,但歷史並不是沈默的墓碑,它是一頁頁充滿異議與喧囂的扉頁。當文明之手反覆翻閱、傾聽那些此起彼落的爭議時,不僅時常可以自過往的殘骸中挖掘出新生的體悟,還可以將歷史的扉頁修訂得更周延、更準確。

在歷史評價的遷變中,天縱英明的領袖也許會淪為被辱罵、訕笑的罪人,遭到懲戒的思想毒草有時卻得以搖身一變為睿智的先知。五百年前,航海英雄哥倫布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抵達美洲海島,贏得了如日中天的美譽。五百年後,當文明之手再度翻回那一頁,仍然可以聽見歐洲觀點在高聲吹噓:「哥倫布踩上新世界海岸的第一步就像個晴天霹靂,幾百年來,其迴響仍然震盪不絕。」(Luis Marden)但是,在歐洲聲浪之外另有亞洲觀點掀騰而起,爭議亞洲老早就發現了美洲,馬雅(Maya)文明中的蓮花標誌就是亞洲在美洲所留下的蓮步足跡。至於被發現的美洲原住民則在史頁的邊緣幽幽嘆道:「我但願哥倫布的船隻就駛到地球的邊緣掉落下去。」他們悲憤地質問歐洲:「為什麼你們要以武力奪取可以藉愛心和
平取得的事物?為什麼你們要摧毀我們?」(Chief Powhatan, 1609)

五百年後,在相異觀點的衝激之下,所謂的「發現新大陸」已經被修正為「歐洲文化與美洲原住民文化的接觸」,而哥倫布頭頂上光華璀璨的榮冠則已變成一頂讓他頭破血流的荊冠了。

.向霸勢觀點挑戰

《哥倫布之冠》(The Crown of Columbus, 1991)是一本虛構的小說,但它卻是個真正的挑戰。它以豐富的史料配合無中生有的文學想像向既定的歷史挑戰,向霸勢觀點挑戰,向一元心態一族文化挑戰。它是一隻搖撼聲名之柱的手,要自哥倫布頭頂摘下光圈,要他為自己所犯的過錯負荊請罪。

邁寇.朵瑞斯(Michael Dorris)與露意絲.鄂卓區(Louise Erdrich)是《哥倫布之冠》的雙星作者。露意絲有齊佩瓦(Chippewa)印地安血統,與夫婿邁寇在美國是頗有文名的文壇佳偶。他們聯手創作,以有趣的手法,幽默的口吻鋪述出他們探索哥倫布的歷程。男主角羅傑是出身名門的詩人,女主角裴文安是有印地安血統的人類學家,他們個性迥異,卻有個共同的探討主題:哥倫布。由於裴文安在圖書館發現哥倫布祕密日記的斷簡殘編,指示哥倫布埋藏起「歐洲最大的寶藏」,她遂被引發與祕密日記其餘部分的持有者聯繫,並與羅傑前去巴哈馬群島探索真相。

英國詩人布朗寧(Robert Browning)在其長篇詩作《環與書》(The Ring and the Book)中以十二個不同人物作戲劇性獨白串聯出真相之環。此書仿照此先例,不但以多位敘述者分別作戲劇性敘述,切割出故事的多面角度與相異觀點,而且還各在書的首尾摘錄了兩篇哥倫布的書面敘述,藉其自相矛盾的描述凸顯出哥倫布其人的多重面貌。

史家對哥倫布的論斷向來是莫衷一是,歐洲的哥倫布權威波羅.特維艾尼(Paolo Taviani)說他是個天才,許多歷史教材歌頌他是英雄,但有部分學者則指責他是騙子、狂徒、人口販子。此書的祕密日記與寶藏雖屬虛構,但祕密日記一說並非真是空穴來風,有些學者確實有此論調。因此,日記、寶藏等情節可說是依據對哥倫布的負面論斷推演出來的假想。不管哥倫布的情性究係如何,他的英雄形象之所以曾往今日受到這麼鉅大的挑戰,乃是因為他以橫渡大洋的功績賺來非凡的榮耀,卻沒有非凡的見識與偉大的行徑足以匹配其聲名。

《哥倫布之冠》除了費心切割人生與歷史的多面角度之外,還刻意塑造弱勢族群的強者形象,使他們具有耀目的稜角,讓他們主導情節的發展,連襁褓中的女嬰都被描述為是「命定要指揮所有其他人的動物」。亞美作家湯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在她的小說《女戰士》(The Woman Warrior)中有這麼一段敘述:「她(母親)說我將會成長為一個妻子,一個奴僕,但是她卻教導我女戰士花木蘭的詩歌。我必定會成長為一個女戰士。」《哥倫布之冠》的女主角裴文安就自喻為女戰士。她在一個男人得要為軟弱而羞慚、女人得要為強悍而抱歉的世界中悍然前行,聲稱過度體諒男人乃是女人的通病,也是女性地位要有所改善的難關。她一心一意要替印地安人掙回遲來的公道,要在五百週年慶典之前揭開哥倫布華麗的罩蓋,揭露他販賣印地安人牟利的庸俗面目。

.多面觀點並立,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在他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中說:「現代思潮與經驗教導我們要敏於體悟關於表徵,對異己的研究,種族的思索,不加思考與批判便接納權威以及權威想法,知識分子的社會政治角色,以及懷疑、批判意識的偉大價值等事物的意含。」《哥倫布之冠》一書可說正體現了薩依德所描述的現代思潮。此外,它還是當今美國社會的縮影——一個各國文化薈萃,各色人種匯聚的文化聯邦。書中的文字也是個語文的聯合國,在英文篇章中不時會夾雜些法文、德文、拉丁文、西班牙文等異國辭句。很明顯,作者企圖熔大千世界於一爐,強調各種族文化之間的息息相關。小說的最後一章就有一段刻意的經營:「當一個印地安人在成長於澳洲的人之見證下,用古老的亞洲武術劈開了一個陳舊的歐洲匣子,這時候,世界就在這裏變成了一個小地方,所有的部分都互有關聯。」

今日的世界,尤其是美國這個充斥著各色移民、難民的國度,不同種族與文化之間的交流已日趨頻繁、深入。當人們受到異質文化的衝激,領悟到不同觀點所涵蘊的智慧時,當大地的棕色眼眸深深愛上朗如青天的澄藍眼珠時,人們將會一腳踢開族群的藩籬,伸臂擁抱不同膚色的文化。人們將會體悟到家鄉不只是個海島,不只是片陸塊,而是整個地球;人心的關切應當遍及全球,因為世界的文化都是自己的文化。而且,不管蓬飄何處,唯有愛是心靈的最終歸宿,是人世最珍貴的寶藏。

《哥倫布之冠》不是一本水中撈月,追求空靈美感的小說,它是有所為而為之的作品。作者費心經營在小說首尾以時空跳接製造懸疑,在中間的流水敘述添加幽默,並且以真假交參的虛構情節向史實質疑、挑戰,藉塑造血緣與觀點各異的角色標榜相異未必相斥。雖然小說的部分寫實情節流於瑣碎,有些刻意造作的衝突對立未能真正激盪人心、提昇性靈,但是大體而言,它仍不失為是富有時代意義的苦心之作。它就像是一艘大船,盛裝了豐富的史料,滿載著異議與喧囂,駛向人類文明的新大陸——一個多面觀點並立,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

……哥倫布呈獻航海日記給伊莎貝拉女王。不多耽擱,她隨即命令書記準備一份精確的副本給元帥……自伊莎貝拉女王在1504年駕崩後,親筆原本就沒有人看過。只能推測,一直到那時,原本都在她手中。有個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某一天:它也許會在某處被發現。

——《克利斯朵夫.哥倫布約航海日記》羅勃.休森著(The Log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by Robert H. Fuson)

最令我悲傷的事就是扣押我的資料,那是我永遠無法再寫出來的。那些他極其謹慎地藏匿起來的,剛好就是最能證實我無罪的。看吧!公正耿直的裁判官!但是,不管他做了什麼,他們告訴我,他現在已經遠離公道,純粹是個獨裁者了。我們的神就如同古時一般,依然保有祂的威力與智慧;而且最重要的是,祂懲戒不公道與不知感恩。

——元帥致(前)約翰王子看護書《克利斯朵夫.哥倫布書信選錄》(Select Letter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