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文化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美魔女律師教你生活不犯錯:人人都需要知道的法律常識,自己的人生自己顧!
江山不能留與後人愁:財富傳承與家族憲法
智慧之父與叛逆之子:佛與禪
臺灣人意象:凝視與再現,香港與大陸影視中的臺灣人
臺灣政治經濟學:如何面對全球化與中美海陸爭霸的衝擊?


解除世界魔咒(BA0063)──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文化叢書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沈清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6年10月15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0頁
ISBN:957130443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

‧沈清松

德國社會學大師韋伯(M. Weber)平生最愛引用德國哲學家、詩人兼劇作家席勒(F. Schiller)之語「解除世界魔咒」,來描繪西方社會自近代以來所產生的理性化歷程。此種理性化歷程表現在近代科學、藝術、政治社會組織、甚至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說是一個既全面又深入之歷程。從當前的世界幾乎全為西方人的舞臺這一事實看來,似乎我們很難拒斥韋伯以下的論斷:「唯獨在西方文明裏面,文化現象顯示出朝向具有普遍意義與價值的發展路線。」因此,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韋伯之言,認為科技僅只是此一普遍的理性化歷程中之一環。但另一方面,我們亦須指出,科技又是帶動整個歷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之環節與動力。

但是,科技推動理性化之結果,福禍不一。它既為人類帶來輝煌的物質經濟和知識上之成就,又造成廣泛的虛無主義和意義危機。科技日新月異,而世界則益愈俗化,諸神率皆逃逸,人類不知身在何處。猶如童話故事裏被魔咒陷入沉睡的美麗公主,在勇敢而英俊的王子親吻之後,解除魔咒,驚愕地甦醒,並使整個皇宮裏的一切跟著她一起醒轉過來一般。全世界亦因科技推動的理性化歷程而醒轉過來,但所發現的並非王子與公主的迷人愛情,而是一個意義解除的焦慮世界。

今日世界各國都在追趕西方,發展科技,認定非如此不足以生存下去。可見,科技發展固然帶動了理性化,亦會被盲目地接受為一種命運。科技時代的命運感特別嚴重,這在科技的內部程序中亦有其根據,本書將予以檢討。要言之,科學與技術雖為人所創製,一旦創製之後就有其獨立的地位和客觀的發展規律,顯示出純理之勝利及其實現歷程之冷酷,在其中個人的感受與團體的遭遇皆顯得微不足道。例如,我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受自西方堅船利砲所開啟的禍害,以至於整個動盪而慘痛的現代史,似乎僅只是此一普遍命運中的一個插曲而已。全體現代人的感受似乎再度墜回古希臘人面對命運莫依拉(Moira)的情景,因而有所謂科技時代「悲劇的返回。」

世界魔咒解除,兼加悲劇迴返,代表了科技發展衝擊之下文化的危機和意義的危機。究竟應如何在科技時代重建一個有意義的人文世界?究竟中國傳統的哲學與文化如何在西方科技推動的理性化歷程中再造光輝?這是本書所關心的最主要之問題。本書將分別從倫理道德、藝術表現、宗教信仰等各方面來探討科技對文化的種種衝擊以及今後文化的展望。除此以外,本書更將透過當代科技思潮與反科技運動之對比,進而探討科技的人文意義,並歸結於中國哲學之再評價,希望藉此使得科技與人文,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能夠透過一種平衡而且深入的哲學思想,找到一個恰當的融合基點。

本書的主要論點,在於透過鋪陳一種對比的方法和對比的哲學,來確立此一融合基點,闡明科技與人文,西方與中國的既差異復統一,既採取距離又相互隸屬的對比關係。表現類似於德哲雅斯培(K. Jaspers)所謂的「愛的爭執」 loving struggle),或黑格爾(G. W.E. Hegel)所謂「互認的辯證」 (dialectics of recognition)的融合關係,既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又能彼此融合無間,這是作者自從撰寫博士論文「行動與創新」以來所發展的哲學思想的進一步延伸。

作者特別要感謝已過世的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和現任魯汶大學高等哲學院院長賴醉葉先生(J. Ladriere)。作者在中國哲學方面的瞭解受自方東美先生的教誨和啟發者良多。方先生晚年在輔大擔任哲學講座,作者不但有幸能聆聽其教導,而且承蒙他慨允指導碩士論文,為此而能親近中國哲學與文化之堂奧,可以說皆受其學問之啟迪與人格之感染,使當時的一介魯莽青年能對中國文化有一親切之敬意,並進而矢志為融通中西文化而努力,實皆出於方先生之感召。其次,作者在西洋哲學方面,尤其對於西方科技之認識。則受賴醉葉教授啟發良多。賴教授為作者在魯汶大學攻讀博士時之論文指導教授。作者在臺求學期間較偏重於研讀士林哲學與中國哲學,但至魯汶大學以後,為學路徑發生巨變,實受賴教授影響有以致之。作者對文化與科技之關心與批判,許多是由於與賴教授朝夕請益,課堂論辯而逐漸形成的。特別在此敬誌感念之情。

人之一生所能擁有最值得珍貴之物,往往是默默地受自於別人的贈予。誠如美國哲學家詩密茲(K. L. Schmitz)所言,贈予並非送禮,既無從還報,亦不知如何還報。吾人所習得之語言、知識和文化資產,皆是受自先人和他人慷慨之贈予。文化之交流與融合,亦是如此。對於此種文化之贈予,吾人既然無法還報,只能繼續創造文化,來贈予後代和他人。願作者此項透過對比方法和對比哲學來結合科技與人文、融通中西文化的微薄努力,能還報父母、師長的贈予於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