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導讀

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明室:攝影札記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知識考古學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
性史:第一卷 知識的意志


政治(BD0006)──論權勢人物的成長、時機和方法
Politics:Who Gets What, When, How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作者:拉斯威爾
       Harold D. Lasswell
譯者:鯨鯤.和敏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1年04月25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4頁
ISBN:957130250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導讀



  導讀

.王心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侯選人)

拉斯威爾(H. Lasswell)是 20 世紀美國政治學研究的開風氣者,著作繁多,交友教學有道,其所倡政治學研究方法主導了學界達一個世代之久。

拉斯威爾於1902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一個小城鎮。其父為社區牧師,母親為小學教員,兩人皆為熱心社會公益、廣結善緣的教徒。拉斯威爾成年後,在課外活動上的奔馳,在串連校際間的學術活動,以及在結合各科社會科學專家參與政府活動種種,據他回憶,是深受他父母那種圓滑和積極入世的作為所影響的。

1918到1923年之間,拉斯威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主修經濟學。旋入芝大研究所修博士學位。肆業期間,拉斯威爾交友、問學於帕克(Robert Park)、辛普生(Eyler Simpson)、雷德費爾(Robert Redfield)、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杜威(John Dewey)、和懷海德(Alfred N. Whitehead)諸賢學者之間。其中,拉斯威爾尤受懷海德的哲學影響。懷氏相信,人們對外界環境的反應,是針對該環境的某一面向,而非該環境的整體。人們對諸事物的傾向,對利益的判斷,要之皆受經驗和歷史影響。因而對一新思想或觀念的判斷,不僅得從該思想觀念所適從的思想條件和環境來著手,對於理解該思想觀念者的利益和情感亦不可偏廢。懷氏此思想為拉斯威爾奉為終生政治學的圭臬。

拉氏修成博士後即任教於芝大,直到1938年因和校長哈親斯(Robert Hutchins)不和,掛鞭求去,才開始了十年左右的學官日子。1947年拉氏接受耶魯法學院的禮聘,重回學界近二十六年,於1973年退休,終老紐約。

拉氏一生,著作近四十本書,二百三十篇論文,其中以本書名氣最大,影響最廣; 20 世紀美國政治學學科的術語,有不少受其支配,或脫胎於該書。

拉氏寫本書的意圖,主要是想從根本上釐清政治的本質。拉氏在其1930年芝大出版的著作《精神病理學與政治》(Psychopathology and Politics)中指出,由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檢視政治,將使政治行為的科學研究興起,從而使政治學研究脫離於過度空泛的形式,且不再拘泥於法規條文解釋的束縛。在此見地的基礎上,拉氏於本書把「政治學」不再定義為一研究「國家」的科學,而視「政治」為諸價值的形塑和分享。這些價值包括「代表」、「安全」、「收入」、「尊敬」……這些前所未有的政治學術語。由某種意義言之,拉氏相信,政治學者應可以集中對「權力」的研究,將之界定為重要決策的制定和決定。在此研究中的基本要領,是將政治行為視為社會上人們行為總體的部分。然後,明確找出與所要研究的政治行為的有關部分,鎖定下來,予以「內容和前後脈絡分析」(content and contextual analysis);同時,也清楚地把與主題原不相干的其他部分畫出,不做不必要的混淆和聯繫。

拉氏之所為是針對西洋傳統政治學中對人性所做的各種假設而癸。在他看來,由霍布士(Hobbes)、馬基維利(Machiavelli)、洛克(Locke)以降,由對人性的假設出癸而做的政治學研究,皆不合實際。拉氏接受弗洛依德(Freud)的觀點,認為傳統研究以「恐懼」、「虛榮」、「牟利」、「共生互利」諸觀念來瞭解人性本質是徒勞的。由於個人的成長過程,是經過社會上許多他人的影響而成;個人的善惡觀、是非觀以及信仰,靡不受他人的影響與刺激。其中拉氏特重「順從」(deference)觀念的形成與結果。換言之,拉氏不以一假定的人性論來分析個人的政治行為;他著重在一特定的時空中,人與人群間的關係,以及人與所處的社會間的關係。

為了對一個特定的政治行為進行科學分析時,能充分理解該特定行為拉氏在 20 世紀美國政治學研究上,首倡大量利用量化方法和社會心理數據(data),並對各種文宣的內涵真義與功用進行分析。另外,拉氏重視在社會上各種政治和社會制度中,那些對價值和公意有決定力和影響力的權勢人物。拉氏不若列寧(Lenin)和莫斯卡(Mosca)與柏烈圖(Pareto)那般狹密,把權勢人物(elite;或譯「精英」)視為一小撮布黨分子或一團統治階級;他將之定義為:在任何情況下,「那些在所可獲得中獲取最大的人」(those who get the most of what there is to get)。本書的主題和主旨,便是對政治上權勢人物如何獲取最大所得的方法與其結果進行分析和說明,從而展現拉氏的政治學研究方法。在研究此獲取過程中,拉氏始終提醒政治學者,要具備估量權勢性質可能的改變的能力,以及確定誰是權勢者的學養。

本書完成於1936年,但終拉比一生,對其中主要的觀點和方法始終堅信。其 50 年代末期所做的部分修改,是屬於本書最末一章。

本書在說理、排比、引證和方法上,相較當今許多校園教科書,仍具可讀性、啟發性和創造性。更難得是拉氏以此雀小的篇幅,面面點到政治學研究中的各主要課題,是為其出書半世紀來,迄今仍值得為入門者細讀的原因。

 
前言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