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導讀

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明室:攝影札記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知識考古學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
性史:第一卷 知識的意志


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BD0009)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作者:約翰.凱恩斯
       John M. Keynes
譯者:陳林堅、王星、朱浩、范斌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2年04月10日
定價:330 元
售價:26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0424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導讀

.沈中華(中央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一、前言

就像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經濟學之父一樣,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開創了現代總體經濟學,也可被稱為現代總體經濟學之父而不為過。他的《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以下簡稱《一般理論》),提早結束了經濟大恐慌,挽救了世界經濟,創造了二次大戰後近二十年的繁榮。遺憾的是,對他的理論的闡述、評論,雖不下千百種,但大家甚少得到一致性的結論,大家在吸取《一般理論》的思想精髓時,又放入了自己主觀的判斷,造成各說各話,大家都說凱恩斯這樣說,大家對凱恩斯的說法卻都不同,造成這結果的原因,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穆爾遜(Paul Samuelson)的書中一段話來說明:「這是一本寫得很差,章節結構鬆散的書,一個後輩小子,也許迷惑於作者的大名,而買了此書,但當他看了前幾頁,立刻就會後悔。這本書不適合上課用。書中語氣傲慢,自以為是,沒有一絲感激之心……。也解釋不清所用名詞的定義,和他前輩理論的相互關係……。但是,當你用心閱讀,並抓住書中的精要,你恍然大悟所有分析的邏輯及背後的觀念,你不禁讚嘆,這是一部天才的作品。」(Lord Keynes and the General Theory, 1946)。

薩穆爾遜的重點當然在最後一句話,但是自《一般理論》問世以來,無數的學者在問:「凱恩斯到底說了什麼,還有,他的真正意思是什麼?」(What Keynes had really said and meant),要回答這問題最好的辦法,也許就是你親自去閱讀這本書。

二、古典學派

要了解凱恩斯為何撰寫《一般理論》,以及為何此書開創了現代總體經濟學,恐怕非得從凱恩斯的前輩,古典學派談起。

古典學派這個名詞,最早是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給一些 18 世紀的邊際效用學派所取的,凱恩斯只是借用了這個名詞,而廣泛地用在所有在他之前的經濟學家,包含了他的老師皮古(Auther Pigou, 1877~1959)和他的師祖馬歇爾(Alfred Marshall, 1842~1924)。自 18 世紀以來,英國一直是世界經濟的重心,經濟人才輩出,而劍橋大學更是執世界經濟學牛耳。劍橋大學的唯一經濟學講座,一向均是由最有名望的經濟學家擔任。凱恩斯幼時,就常出入當時經濟學講座馬歇爾的家中,故對經濟學早已耳濡目染,之後,馬歇爾將講座大位傳給他最得意的學生皮古,凱恩斯也同時師事皮古,皮古有意將講座授與凱恩斯,可惜凱恩斯「背叛師門」,「出古典,而反古典」,自成一派宗師。

古典學派的理論主要立基於下列二個假設:第一個是「賽伊法則(Say"s Law),第二個是「市場清除」(Market clearing)。所謂「賽伊法則」是指:供給能為其本身創造需求,這意思是說,所有經廠商生產出來的物品,一定有人會買,絕沒有賣不出的情形。而所謂「市場清除」,主要是指在勞動市場上,當勞動供給大於勞動需求,也就是說找工作的人多於工作空缺,則工資應會下跌,工資下跌之後,有一部份工人會認為在此工資之下,不值得他繼續工作,換句話說,在工作與休閒之中,他寧願選擇休閒,由於這是工人自願離開勞動市場,按失業的定義,並不算是失業。反之,當勞動供給相對減少時,工資上漲,致使一部分廠商認為不值得投資,而退出市場,此時市場又恢復均衡,清除指的就是超額供給或超額需求會被清除掉。

有了這二個假設,古典學派認為這個社會不可能有失業,所有的失業,均是工人自願的選擇,因此古典學派不關心失業這問題,而關心資源如何分配。因為沒有非自願失業,政府也不需採用任何政策去刺激就業。

二、凱恩斯革命

然而,從1929年開始,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爆發了,以美國的數據為例,失業率由1929年的3.2%爬升到1933年的最高點25.2%,雖然到了1941年跌到了9.9%,但仍相當高;而工資率則由1929年的0.563微微地降到1933年的0.457,再微升到1944年的0.655(Martin N. Baily: The Labor Market in the 1930s, 1973),這數據,不必等到凱恩斯來質問:市場為何沒有清除?工資為何沒大幅調整?失業的數字為何持續近十年如此之高?任何一個相信經濟理論的最終目的是解釋實際現象的人,都應反躬自省,捫心自問:是理論錯了嗎?還是資料數據有錯?左鄰右舍眾多的失業人口,顯示了資料也許有錯,但絕不會錯得太離譜,那一定是理論出了問題。而廠商堆積如山的製成品,放在倉庫賣不出,是否又暗示賽伊法則破產了呢?古典學派的兩大假設,都受到實際現象的挑戰,古典學派已面臨了極嚴重的理論危機,而皮古卻仍沈迷於其古典理論的嚴謹推導與完美結論。

凱恩斯認為古典學派的二個假說,均不正確,且與大恐慌的實情不符。首先,他認為工資有向下僵硬性,易漲難跌,則市場無法清除,更有甚者,工人即使願意降低工資,只要求有工作,以求家人三餐溫飽,但卻沒人願意雇用他。接著凱恩斯認為只有工資僵硬性,仍不足以描述大恐慌,賽伊法則事實上也失去了效力。凱恩斯認為當時是「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不足,造成廠商生產出來的物品,沒有人買得起,而歸根究底,大眾買不起的原因,就是因為失業後,工人沒有所得,形成了一方面產品堆積於倉庫,廠商賣不出他的產品,另一方面,失業人口眾多,工人賣不出自己的勞動,如此惡性循環,就是造成大恐慌的主因。

凱恩斯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他的政策建議。因為基本問題在廠商賣不出產品,賣不出產品自無法雇用更多的工人,因此他主張用下列方式使產品能賣出,也就是刺激有效需求:

1.政府增加支出
2.降低利率
3.減稅

這些方法的目的只有一個,使有效需求增加,則廠商的產品可以賣掉,產品一旦有銷路,廠商自會增加生產,多雇用工人,使失業率下跌。為了更清楚地說明這觀念,凱恩斯甚至說,解決大恐慌的一個方法,即是政府拿錢去請一批工人挖馬路,挖好了之後,再拿錢去請另一批工人把馬路填好,在這過程中,工人有錢,則有能力消費,需求會增加,自可帶動景氣,使經濟復甦。

事後來看,許多人認為當時運用凱恩斯理論最成功的國家,首推二次戰前的德國。當時德國建戰車,修馬路,重整軍備,挑起了二次大戰,不知不覺地刺激有效需求,頗符合凱恩期的政策建議,因此使德國提早結束大恐慌。但就一個中國人來說,也許我們不必禮失求諸野,我們可以舉自己國家的例子,來驗證凱恩斯的理論。民國十七年,北伐成功之後的十年,國民政府積極備戰,加速建設,充實國力,史稱「黃金十年」;這十年對應西元年代來說,竟正是1928年到1937年之間,也就是說當世界正困愁於經濟大蕭條之時,中國竟有輝煌的黃金十年,這強烈的對比,其中可解釋的原因即是當時國民政府加速建設的作法,刺激了有效需求,使中國倖免於大恐慌,因此中國也許算是在凱恩斯還未寫一般理論之前就已應用了其理論。

四、是一般理論,還是特殊理論?

雖然凱恩斯認為他的書描述的情形較接近真實世界,反之,古典學派的理論只適台某一抽象的環境,因此認為他的理論較古典學派更一般,而將書名冠之以「一般理論」;然而,就學理而言,其實古典學派的理論才是一般理論,而凱恩斯的理論則是特殊理論。原因如下。

凱恩斯的理論,假設工資是固定的,在這固定工資之下,他推導出他的結論。就學理來說,工資是固定的為特例,工資可以任意移動為一般,就像是說固定工資的理論,其實是在可變動工資理論之下,再加上一條限制式,禁止工資變動而得到,所以由可變動工資理論架構,再加上一點限制,就得到固定工資理論。因此,固定工資理論為可變動工資理論的特例。反之,如由固定工資理論出發,放寬工資固定的限制,學理上叫一般化(generalization),因此凱恩斯自始就弄錯了書名,這或許是一代天才,有敏銳的觀察力,卻不屑於嚴謹的學理推導所造成。

這個書名的校正,另有一層學術意義。是否特殊理論對實際社會的了解較有用,而一般化的理論較無用?試想一個匯率可以自由變動的理論對台灣較有用,還是一個不能任意調整匯率的理論?當瓦爾拉斯(Leon Walras, 1834~1910)完成他的偉大一般理論模型時,後人除了讚嘆他的聰明與學問,甚少人能去應用他的理論,因此就解釋實際現象而言,特殊理論是較合適,這也是何以凱恩斯理論較適合於解釋實際現象。

五、結語

凱恩斯推翻了古典學派的二個假設:「市場清除」和「賽伊法則」,就當時而言實在太「離經叛道」,因此後人冠以「革命」二字,之後學術界有人以維護古典正統自居,而打出「凱恩斯反革命」,而又有人為辯護凱恩斯理論而自稱「凱恩斯反反革命」,二、三十年來,革命四起,烽火遍地,凱恩斯一下被讚揚成有如天神,一下子又是造成各國財政赤字的罪魁禍首。而凱恩斯又如何看自己呢?在寫信給他朋友喬治蕭(George Show)時,他預測到他的書將會掀起一股驚天動地的變革,他說:「我相信我在寫一本有革命性的書,……將推翻大家對經濟問題思考的方式。」他的預言的確實現了。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