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知識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止戰
大人們的居所:打開歷史名人家門,看見古今故事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讀出一記左勾拳:日本與美國的詩朗讀擂臺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介入與回應:女性主義科技研究與STS的一段關鍵歷史(KA01127)

類別: 百科‧圖鑑>知識叢書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作者:傅大為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25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長25開/平裝/208頁
ISBN:9786263531512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前  言

女性主義研究所關切的議題十分廣泛,一般而言,它與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集中於科技研究─ 從人文社會幾個重要的角度來研究科技議題,是頗有距離的。但是,女性主義從七○、八○年代開始,就有一支常被稱為女性主義科技研究(feminist science studies)、或說性別與科學(gender and science)的研究傳統,其中佼佼者如Sandra Harding, Donna Haraway, Evelyn Keller,Emily Martin, Ruth Cowan, Susan Leigh Star, Nelly Oudshoorn 等,很值得注意。而在這個小傳統中,哈洛威(Donna Haraway)近年來似乎有了幾乎全球性的高人氣,包括台灣。雖然她過去曾對STS有些深入的探討,但卻一直與STS 人的交流不多,她們的成果一直不被STS 重視,直到21 世紀哈洛威還有幾位其他成員在STS 的得獎錄中受到高度肯定為止。女性主義科技研究,本書統一簡稱FSS,它有好幾種類似的稱謂(如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feminist STS, gender and science, feminist perspective on science studies, feminist technoscience studies, etc.),但也沒有定型,它並不讓自己凝固成一個學門或是女性主義的一個學門分支,似乎也沒有特定的學會或機關刊物,反而是一個網絡,一個有歷史傳承、與許多鄰近的其他社群有活躍互動發展的研究網絡,它以舉辦各種學術會議、出版FSS 專書、在一些女性主義期刊中發表FSS 專輯或FSS 論文集等方式,來展示這個網絡的能量。所以,相對於一個發展更早、網絡更大、且包含著一個學會與數個期刊的STS 社群,FSS 與STS 的知性與社群關係為何,就是本書的一個大背景。

在此大背景之下,本書的問題性為何?雖然女性主義科技研究FSS 在歐美發展已達半世紀以上,因為與STS(科技與社會研究)的研究對象一直頗有些重疊,所以年輕的FSS 從八、九○年代以來就對更為資深、學術社群較大的STS 做過許多的評論、質疑與介入,但STS 卻一直沒有認真回應。FSS 深入研究與評論了STS,但STS 卻沒有對稱性地來看FSS,為什麼?難道是FSS 當年的見識不足或成果不彰嗎?應該不是如此,當年的FSS 成果也曾讓筆者大為驚豔。這是本書的第一個問題性。一直要等到21 世紀初,STS 社群才開始高度肯定FSS,特別是她資深的女性主義者哈洛威,在此之後,可說STS 與FSS 成為了姊妹社群。筆者此書檢討與回顧了這一段歷史。其次,本書第二個問題性是,如果我們反過來問,如果當年的STS 也認真回應與評估FSS,那麼結果會是什麼?故而筆者在此書也企圖以一個在台灣與東亞浸淫於STS 二十年的研究者身分,回過頭來重新評估哈洛威稍早的兩本重要的專著:Primate Vision (1988), Modest_Witness@Second_Millennium. FemaleManc_Meets_OncoMouse? (1997),來彌補過去的那個「不對稱性」,認真地以STS 的視角來閱讀與研究、來評估FSS,並提出評論、質疑與交流。在評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逐漸理解,雖然該二書十分重要,但為何過去STS 社群卻很難理解這兩本書。在問這兩個問題的同時,筆者也該說明,為何筆者適合來進行上述那兩個工作。所以本書第一章由筆者當年親身參與的台灣FSS 研究與推廣開始,回顧、反芻與討論台灣一些FSS 者的實踐。而後來筆者轉換跑道繼而長年開始研究與教學STS,在這個雙重背景下,筆者以身為度,來研究上述那兩個問題意識,或許是合適的。最後,在台灣進行這兩個問題意識的研究工作,一方面固然可強化STS 與FSS人文社會價值在台灣的意義,同時配合了對台灣FSS 研究發展的回顧與反芻,也會更深化我們台灣人文社會的價值基礎。

第一章  女性主義科技研究(FSS)在台灣三十年小史:回顧、反芻與實踐

1987 年,台灣解嚴,社會各種抗議與運動大爆發,反對黨成立,但基本上以政治抗議為主。到了九○年代初,政治性的抗議與討論已經達到高原期,社會與思想運動從政治面開始蔓延到了文化與性別面向。大學校園裡面的異議性社團,開始出現環保社、女性研究社等,而大學裡的女性主義學者們,也成立了女學會。

在那個時候,性別議題常歸類為人文社會領域,與科學、技術與醫療的關係不大,探討或翻譯這方面關係的人也很少。我早年學術研究的背景來自科學史、科學哲學與科學社會學,並沒有接觸性別類的議題。1988 年我到哈佛客座研究一年,在藏書豐富的書店裡看到Sandra Harding, Evelyn Keller等人的書,如Feminist Question of Science, Gender and Science,這樣的標題,讓我吃驚,瀏覽發現,其實裡面已經有相當多精彩的研究。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女性主義科技研究(Feminist Science Studies, 簡稱FSS)的領域。既然我是一個做科技的人文社會研究的人,自然不能忽略這個讀來饒有興致的FSS題材。再加上我對傅科研究的興趣,當年客座回台後,政治上是李登輝、郝伯村的新局面,而我在清華歷史所也開出了「知識、權力、與女人」這樣的新課程出來,當然FSS 是其中的重點之一。在九○年代初解嚴後的台灣人文視野裡,一開始FSS 的可見度並不高,對於性與性別的討論,往往還得透過傅科的研究取向來折射。當年我們一群熱中文化批判的朋友,成立了《島嶼邊緣》雜誌,而其中第二期(1992)的主題就是〈科學、意識形態與女性〉,裡面有七篇文字,六篇是翻譯,其中四篇來自法國,不過卻有清華的江珍賢翻譯哈定(S. Harding)的〈女性主義.科學與反啟蒙批評〉一篇,這大概是哈定第一次以中文跟台灣讀者見面。稍後,性別與科學的研究重鎮凱勒(E. Keller) 的名著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m 於1995 年由唐嘉慧翻譯,天下出版了《玉米田裡的先知》。但因為國內翻譯界並不清楚FSS 的觀點,所以從書名到國內生物學者對此書的介紹等,多少都扭曲了FSS 名家凱勒一書的重點。在這九○年代初的時段裡,透過幾個國科會的FSS 相關計畫,還有受到女性主義歷史學家M. Rossiter 研究美國女科學家歷史的影響,我利用大量而複雜的問卷調查,初步研究了台灣女性科學家的「科學/女性/社會脈絡」諸領域,而與王秀雲一起發表論文(1996)。當時清華歷史所科技史組「性別與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已經逐步開展。

大概要到了20 世紀末,透過在美台灣留學生有心的牽線,我才有機會邀請FSS 名家哈定來台作演講,她於1999 年在清華的演講〈多元文化與後殖民世界中的女性主義科技研究〉一文,流傳頗廣,先刊於《當代》,後來收錄在STS 思想運動的經典翻譯《性別渴望科技》文集中。而同年她在清華也主持了一個座談〈男人是否可以成為女性主義思維的主體〉,在許多對女性主義有興趣的男性知識分子之間,也引起了不少討論。因為哈定在女性主義知識論上的國際名氣(見第二章),加上她現身台灣說話,所以引起了廣泛學院學者的興趣與注意,在2000 年曾有一場比較深入的「性別與科學」九人座談會舉行,讓FSS 的思想持續在台灣蔓延,包括了當時一些國科會的研究主題,同時幾位哲學家開始投入研究與評論哈定的女性主義立場論等,或拿來與布迪爾、傅科等名家對話。

這個思想的蔓延,稍晚與另一個在21 世紀初開始成長的台灣思想運動開始有了交集。部分是教育部的鼓勵,STS(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的教學與研究社群的建構,在台灣開始推動。在STS 發展之初,就頗有一些台灣的女性主義者加入。所以,STS 在開始建立教學材料「STS 經典翻譯讀本」時,第二本就是著名的《科技渴望性別》(2004),裡面的七篇經典譯文裡,明顯FSS 取向的,就起碼佔了四篇,作者分別是S. Harding, L. Schiebinger, R. Cowen, 以及 E. Martin。在本書後面的發展中,此四人都會在不同的場合出現。總之,回顧起來,《科技渴望性別》這個經典讀本,是台灣的STS 與FSS 兩股發展力道第一次的交集,它們代表著、也向國人展示著歐美可以借鏡的新穎且具批判力道的研究取向,也是我們之後要推動的方向。但是,回到歐美的脈絡裡,這兩股力道的系譜與發展,往往距離不小,而且,特別在STS 的早期發展中,性別議題並沒有被重視,所以可以預期的是,STS 與FSS 中會有不協調與可資批評之處。不過,這些問題,並非台灣當初在推動與展示STS(以及FSS)過程中的重點,甚至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的議題。

另外也是在2004 年,教育部的《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29 期),刊出了另一個科技「渴望性別」的專題〈科技教育渴望性別〉,由吳嘉苓、蔡麗玲、成令方、鄭芳芳、陳惠萍等STS/FSS 學者領銜,共有十二篇長短不一的文字,其中特別是蔡麗玲的「朝向性別容納式的科學」一文,結合了性別與科學、性別與科學教育這兩個主題,預示了她後來持續推動科學教育性別化,特別是科技的性別化創新的方向,也多少影響了後來台灣FSS 的發展方向。還有也是在2004 年,台大婦女研究室的《婦研縱橫》(第七十期),亦出版了「性別與科學」的專題,由王秀雲領銜,對「性別與科學」做了深入的回顧,專題共有五篇中短長度的推介或親身體驗之文字。或許,這是台灣FSS 從九○年代以來,推動「性別與科學」議題進入了一個高原。

不過,在同一個時段裡,因為傅科的影響,還有台灣一些新科博士的女性主義者對「性別與醫療」議題的關切,台灣的FSS 開始分叉出一個重要的方向「性別與醫療」,而且從2000 年開始,幾乎每年舉辦了頗為成功、引起許多呼應的「性別與醫療工作坊」。逐漸的,台灣FSS 這一力道的發展,逐漸被討論「性別與醫療」的批判熱情所牽引,反而離當初FSS 的初衷與主流的「科學與技術」議題較遠,「性別與科學」這一塊田,在21世紀的台灣,除了成令方與吳嘉苓2005 年的「科技的性別政治」研究之外,對照「性別與醫療」的研究而言,努力耕耘的人可能就比較少。但對這個比較問題的判斷,也可能是筆者的無知,下面筆者會再多考慮一些。

也因為這一點,本書討論FSS 的主要內容,將以性別與科學、性別與科技為主。回到當時台灣《科技渴望性別》那兩股力道的交會之處(STS 與FSS) ─ 過去FSS 與STS 究竟彼此如何交會?那也是當時我們未能處理的議題,而這反而是歐美FSS 在20 世紀末企圖介入STS的重要面向。不過,在本書第二章開始正式處理那個未竟的議題之前,且讓筆者先說完這個台灣當代的FSS 小史。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