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香海出版社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心中的風鈴
簡單的生活
心靈深處的留言
悲傷的啟示人

作 者 作 品

青年書簡(下):溫柔的記憶

香海出版社

【類別最新出版】
吃齋唸佛的老奶奶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 2 Bodhi Light Tales:Volume 2(附QR Code線上音檔)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人間佛教研究 第12期
菩提伽耶那一夜


特價書(不再折扣)

青年書簡(上)(YA1011)──心中的風鈴

類別: 香海出版社
叢書系列:香海出版社
作者:蔡孟樺
出版社:香海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22日
定價:150 元
售價:135 元(約9折)
開本:25開/平裝/194頁
ISBN:9573029685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心中的風鈴簡單的生活心靈深處的留言悲傷的啟示人



  自序

夏日走過山間

◎文/蔡孟樺

二千年春節前夕,澳洲南天寺大雄寶殿外,夜風恬涼、星光滿天,陪同赴澳弘法的師父上人,在灑滿月光的丹墀上,將醫生囑咐的「日行萬步」走完。

當時,老人家五十年的心願,佛教界的第一份日報「人間福報」即將創刊,為此,他鎮日埋首「迷悟之間」的專欄寫作,每天將幾十篇飽含南半球炙烈日照的完稿,快速地傳回寒凍濕冷正是嚴冬的台灣,為如火如荼因興報而繁忙的徒眾們加油、打氣。那一夜,當新年乍到的歡呼聲起,大殿梵唱的鐘鼓齊鳴,師父微笑問我:「孟樺,妳也寫個專欄,跟青年朋友談談心吧。」於是,生平第一個吹著夏風的農曆年,我在荷葉田田的南天寺蓮池畔,立下了「青年書簡」的百篇目錄。

從小至大,我是個外表活潑、熱情、愛笑的孩子,在家中話最多、嗓門最大,是長輩心中最愛耍寶的開心果;然而在家門之外,我一向安靜、沈默、獨來獨往,鮮少與人深交。實際上,若非深受大師的鼓勵、影響,依我的性格,不易走上寫作之路。雖然學生時代,在校園內拿過無數作文比賽獎項,得到不少國文老師肯定,囑我日後必要從事文學創作。但是,對我而言,「寫作」就像我在閱讀裡獲得的快樂,純粹是個人的感悟,不應慢心張揚,只能私自珍藏。

記得小學四年級時,偶拾一本《唐宋詩詞選》,初讀李白的〈把酒問歌〉、蘇東坡的〈定風波〉、李商隱的〈晚晴〉、李後主的〈望江南〉,書中濃密的感情與美好的詞作,讓我一時驚為天書,那種在落淚與破涕之間,因著尋得知音老友的震撼,至今難忘。由此,因閱讀延伸而來的文字書寫,成為我自己最私密的享受,總認為創作是最幽微的修行體驗,是放在心裡自我咀嚼,像封罈的醬菜,時候未到,不能輕率開封。因此,我不曾投稿報章雜誌,也未曾動念將塗鴨的文字,公諸於人。

二十歲那年夏天,我因心醉於佛光山普賢殿外,風中搖曳吟唱的竹叢;尤其嚮往殿後「編藏處」的法味沉香,便以效法古人歸隱山林的雅趣,願在佛門淡泊明志。佛光山的日子,也的確像極樂淨土的美好,不論日陰天晴、雲霞雨霧,總透托著明淨、祥和、安靜的光芒,那股無法言喻的喜樂,為我孤獨的內在找到歸屬感。於是,我用我的眼,用我的耳,用我的鼻舌身意等六根,記錄下我在佛光山感受到的「歲月的脈搏」,並漸漸地學會開始傾聽自己。

後來,因為一封致謝的短簡,大師認識了百千徒眾中,平凡渺小的我;我不知道這封小信,竟會從此改變我的人生。師父不但委人告訴我,他對我的文字欣賞,並在面見我的時候,開門見山告訴我:「小姐,妳這一生,一定要走文學的路。」師父雲淡風輕的說著,聽在我心裡卻是禪門祖師扣問「古鏡磨也未?」的驚心動魄眼前何人也?我多年桎守的筆墨禁地,我混跡人群卻保留孤芳自賞的本來質地,為何叫初識我的這人,一語就破解了呢?

爾後,師父安排我進入他領導的書記室,讓我無所遁逃成了文字工作者。猶記得報到那天,老人家親自修改我交出的第一篇文章。他戴著老花眼鏡,寫著不甚靈活的字跡,抖動的密密麻麻紅色字體,佔滿了我的作文,他一邊訂正,一邊告訴我修改的原由……。當時的畫面,我永生不敢忘。

這些年,因著師父深刻的期許,我努力慢慢走出自我蝸居的象牙塔,在佛教文學的路口,學習起步。我從不感到自己有文學天份,唯不忍多年來,始終厚愛我的師長們失望,只因這一路走來,太多值得感謝的人了。

《青年書簡》的撰寫,無寧是對年輕歲月的一種回望。在坐往宜蘭佛光大學的火車上,那些同行的年少學子與社會青年,每次照見他們或喜或憂、或冷或熱的容顏,逝去的那些漾滿詩意與夢想的感性過往,清晰地像影片裡的特寫鏡頭,不斷漫漶許多各種複雜的思索,促使我透過李念恩,以微薄的宗教體驗,嚐試從佛教角度出發,為每一封不同收信者的境遇,提供我最真誠的關懷。

夏天的熱力猶似青年人易燥的心,然而我知道,只要我們願意走過心靈的山路,不難發現,其實山間的夏日,仍藏有春深的小徑、柳蔭碧綠的溪流,等待我們去領略那透心的清涼。我自覺就讀佛學院的時光,是我與山川大地、日月星辰緊密交心的時期;直到現在,只要閉上眼睛,悲智願行平台上的月光、大悲殿丹墀的清風、成佛之道的桂花香…,這些斑駁的歷史跡痕,馬上就會散發出幸福的微光,爍亮我的心靈而我將它放在《青年書簡》裡,送給閱讀這本書的您。

當然,在臥虎藏龍的佛門叢林裡,《青年書簡》做為在家徒眾結集的第一本書,主要是以拋磚引玉之姿,為陸續即將出現的「大內高手」做個楔子而已。未來,佛教文學的路途是不會再寂寞的了,敬請讀者們拭目以待吧。最後,除了感謝父母家人對我長久的愛護,我更要感謝這些年曾經提攜我、幫助我的師長,如慈惠院長、慈容法師、慈嘉法師、依空社長、永芸法師,還有永莊老師、永本老師,以及我亦師亦友的永明、永進、滿義等法師們,因著您們無私無我、為人為教的奉獻精神,引燃了我的宗教情操,帶給我生命至深的感動。

二○○二年端午節.於佛光山書記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