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在天橋下仰望的漫畫創作者
從此岸到彼岸

譯 者 作 品

30秒輕鬆學:電話英語
真夏方程式
假面飯店
全思考:吧台旁說人生
企鵝的蝴蝶效應
人生不是名利場
日間演奏會散場時
那個男人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阮光民 卷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小莊 卷

新經典文化

【類別最新出版】
故鄉無用
故鄉無用(首刷限量 馬尼尼為手繪印簽版)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舞伎家的料理人1
舞伎家的料理人1【首刷限定舞伎家典藏卡組】


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 套書(阮光民 卷+小莊 卷+別冊)(YY0220)
A graphic novel adaptation by Ruan Guang-Min and Sean Chuang of selected stories from The Illusionis

類別: 總經銷代理>新經典文化
叢書系列:新經典文化
作者:阮光民、小莊、吳明益
       平野啟一郎
譯者:陳系美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31日
定價:720 元
售價:569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606頁
ISBN:9780020192008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在天橋下仰望的漫畫創作者從此岸到彼岸



  從此岸到彼岸

──阮光民、小莊與吳明益的創作對話(節錄)

歷時四年,《天橋上的魔術師圖像版》終於問世,小莊與阮光民在這次合作中,歷經讀者、詮釋者、改編者、創作者身分的多重轉換,他們多次鑽進每一篇小說,孵育每一則故事,產出每一頁圖像;多次與原作者吳明益確認歷史細節,場景細節,多次自問是不是盡了全力。他們扛起求好心切的壓力,也揮灑壓力,享受壓力。小說家在起點目送他們啟程,在終點迎接他們的成果。他被像是自己的作品,又不是自己的作品打動,感染興奮,再一次體會到創作的魅力。

《天橋》印象

問:《天橋》這部小說對你們來說有什麼特別?

小莊:台灣現代小說我讀得不多,最早是朋友告訴我有一本書寫中華商場,寫得很好,當時吳明益是誰我並不知道。我在《八○年代事件簿》裡畫過中華商場,那個地方對我這種從中南部上台北念書的小孩來說,每次到台北車站、看電影、繡學號、買音響,要進入文明社會都要經過天橋,因此天橋佔了我記憶很大一部分。我常經過,但沒有生活在裡面過,所以這個題材對我很有吸引力。

問:光民跟《天橋》的相遇,有一段等客運的故事?

光民:對。那時候我住基隆,往返台北都搭客運,有時候錯過一班就要等半小時。那一天下雨,我到車站旁邊地下室的書店去躲雨,隨意亂逛時看到這本書,就拿起來蹲在地上看,看完第一篇覺得不錯,本來想時間差不多了該回車站去,沒想到腳麻了,乾脆坐下來把整本看完。

小莊:你看書那麼快?

光民:長篇小說我就沒耐性,還好這本是短篇集。

明益:這本也是大部分讀者覺得是我最好讀的一本書,刻意寫得比較鬆。

光民:但其實我沒去過中華商場。

明益:真的啊?

光民:我在斗六出生長大,離台北很遠。也許嫁到台北的阿姨有帶我逛過,但那時才國小,印象不深,只覺得很亂很亂,頂多是搭火車過去時會看到一排房子,真正的印象都來自電影。明益以前住在中華商場裡面會不會覺得很齷齪(ak-tsak)?

明益:我從小住在裡面,那是我認知的日常,也沒去過其他地方同學的家裡,所以擁擠或雜亂,小時候完全不覺得。

小莊:我小時候住台中,當時還沒有高速公路,上台北要搭客運四小時。有一次我媽帶我來台北找親戚,我記得客運坐好久,到西門町時已經是晚上,去了中華商場。那個年代很多女人穿旗袍,計程車還沒有規定一律黃色,街上很多紅色的計程車,一直有著那樣的印象。

選篇
問:邀請小莊參與這個計畫時,你說一定要畫〈強尼.河流們〉這篇,為什麼?
小莊:我在《八○年代事件簿》裡畫過中華商場,當時一個電影公司的朋友想爭取改編這部作品,就拉我一起,去向明益說明怎麼做成影像,還找編劇將其中一篇的劇本大綱寫出來,那時寫的就是〈強尼.河流們〉,所以這篇就成為我對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一篇。這篇的結構最像電影,有愛情,有音樂又有畫面,所以當我思考參與這個計畫時,腦袋裡想到的就是這一篇。

問:光民怎麼挑選要畫哪一篇?

光民:就挑簡單的畫啊(笑)。我第一次跟明益見面是二○一五年譯動國界論壇前,當時本來想畫〈一頭大象在日光朦朧的街道〉,因為我穿過大象布偶裝打工,對那篇很有共鳴。但那個時候明益說:「其實那個石獅子喔……」就有點暗示我的味道,我於是趕快回答:「好啊好啊,可以啊。」那是第一次見面,大家一起吃飯,他坐在我旁邊,我們都坐得很端正(笑)。

小莊:選篇時,考慮的都是能不能掌握,畫起來有沒有把握,以及故事有沒有特別打動我、讓我有可以發揮的地方。最後一篇〈流光似水〉的模型很難畫,因為要在漫畫的筆觸中區分出房子和模型的差別。小說裡形容模型做得很精細,像真的一樣,於是,如何讓讀者一目瞭然哪個是房子、哪個是模型,就變成難度很高的挑戰。

問:後來找到的方法是?

小莊:就是一定要有人物在旁邊當比例尺。另外,我也會思考模型要細到什麼程度,用放大的鏡頭看的時候,一些粗糙的轉折點要不要畫出來,這讓我考慮很久,容易焦慮。
問:會刻意加進一些修改的段落嗎?

小莊:修改是必然的,全文字的東西變成圖像的時候,它的語言已經不一樣了。對我比較難的在於,文字本身很滿、很美,我要挑哪些當做說明,將哪些變成畫面演過去,這個選擇要傷點腦筋。而且,拿掉某部分文字時,可能會影響前後文的流暢,所以這同時考驗畫畫和組織文章的能力。

光民:每篇故事我看到的不一定跟明益的重點一樣,因為人生歷練不同,也許他要講的東西被我忽略掉了(笑)。我會先把我讀到的部分畫出來,這些算是我的意念,之後再回去看小說,把明益的東西加進去,產出綜合的作品。

明益:〈強尼.河流們〉有一段槍殺情節,小說裡寫得很短,很淡,不去描寫那個場景。因為小說是小孩子的視角,他沒有目擊,連報紙都不全看得懂,只是聽鄰居講,也沒有去過小蘭家,所以不會有細部畫面。可是小莊在這一段畫了很多篇幅,整體感就完全不一樣,這是兩種媒材在創作判斷上的差異。

光民:你的小說會用很短的文字表達很豐富的東西,這種時候我就必須用很多畫面去堆疊,也許小莊也是,感覺才會強烈。

明益:另一個例子是〈金魚〉這篇,我若用一、二千字詳細描寫幾隻金魚在魚缸裡如何游來游去,讀者恐怕會看到疲倦。但若拍成電影,有的導演光是魚缸就拍五分鐘也是有可能。〈金魚〉這篇有幾頁分鏡分得比較大,也是順應媒材而產生的表現方式。(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