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西文明的夾縫:改變台灣命運的起手式(BCN0277)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臺灣史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黃光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29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789571380308
|
|
|
|
|
內 容 簡 介 |
|
|
從世界史的宏觀角度,說明「文化中國」在世界史的地位, 以及西方殖民帝國主義興起,中國為何衰敗。 夾縫中的台灣,如何從「中西文明對抗」中, 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
十五世紀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台灣在中、西文化初步交會的「夾縫」中,開始走上歷史的舞台。 西方殖民帝國主義的崛起,列強爭霸與殖民霸權,以及陽明學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世界列強們虎視眈眈,將台灣列為囊中之物,勢在必得。 另一方面,本書從「心理史學」的觀點,分析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晚清明臣,如何輔佐清廷應付內憂外患。從他們四人身上,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和「官無封建、吏有封建」所造成的困境。 尤其從「抬棺抗俄的左宗棠」和「長袖善舞的李鴻章」兩人一生行誼的對比,更可以了解:同樣的儒家文化傳統,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展現,其差別在於儒者所謂的「存乎一心」! 袁世凱小站練兵,說明清廷試圖改變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但在科舉制度的羈靡之下,大多數士大夫想盼的是效法李鴻章的「滿門富貴」,「宰相合肥天下瘦」,結果「戊戌變法」宣告以失敗告終。 「文化中國史觀」的建構,必須要以歷史事實作為基礎;而獨派人士主張的「同心圓史觀」,將台灣歷史在時間上限縮為五百年,在空間上與大陸切割,這樣的史觀是為了政治目的,刻意扭曲歷史事實,誤導下一代。 看本書如何從「心理史學」的宏觀角度,剖析從秦漢以來沒有兵的文化,到清末中國進入百年羞辱世紀,探討為何台灣處在中西文明對抗的夾縫中,會陷入今天「內耗」的兩難困境!
|
|
作 者 簡 介 |
|
|
黃光國
臺北市人,1945年11月6日出生。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致力於結合東、西方文化,以科學哲學作為基礎,發展本土社會科學。 著有中英文學術論文近百篇,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次、優良研究獎十餘次,曾任臺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臺大講座、傑出人才講座、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
|
|
目 錄 |
|
|
導讀 第一章 夾縫中台灣的處境 第二章 西方的崛起與殖民帝國主義 第三章 列強爭霸與殖民霸權 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林則徐 第五章 陽明學與明治維新 第六章 平定「太平天國」的曾國藩 第七章 抬棺抗俄的左宗棠 第八章 李鴻章與甲午戰爭 第九章 康梁變法與百日維新
|
|
|
讀 者 書 評
|
|
|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