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社會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發刊詞/《東亞人文》編委會
內文試閱

社會學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台灣生態家庭:六個女性、環保與社會運動的民間典範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 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


東亞人文‧2014年卷(WJAF0162)

類別: 社會學
叢書系列:獨立作家
作者:Robin Visser、樂鋼主編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12日
定價:450 元
售價:356 元(約79折)
開本:變形18開/平裝/350頁
ISBN:978986572949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發刊詞/《東亞人文》編委會內文試閱



  發刊詞/《東亞人文》編委會

  一百年前的1914年,當時還是青年學者的胡適、任鴻雋、趙元任等人,在美國創立了「中國科學社」,並在中國上海出版發行了《科學》雜誌,誰也沒有想到,幾年之後,這本「闡發科學精義及其效用為主」、「以傳播世界最新知識為職志」的雜誌,成為了一場文化運動的重要推手。
  一百年後,斗轉星移。先哲精神,笳吹弦誦。「科學」之於當代中國不再陌生,然而,「人文」卻成為了中國最為迫切需要的精神產物。隨著全球化的推進,科學技術中心主義的氾濫,人文的缺失成為了當代中國人必須直面的精神困境。在人文缺失的情況下,漢語人文學術也呈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危機。衰弱的創新意識、緩慢的觀念更新,以及罹患「失語症」的話語表述,凡此種種,都使得當代中國學人在承擔學術道義與責任時,變得更加艱辛與勉強。
  這是我們在美國教堂山創立《東亞人文》雜誌的精神動因,「東亞人文」這四個字的刊名是敝刊創刊人、主編樂鋼先生所命名的。「立足東亞」是我們的立場,「弘揚人文」則是我們的意願。在此,我們願意借用敝刊學術委員譚繼和先生為本刊創刊的兩句贈言與諸君共勉:「不羨千金買歌舞,儒化東亞是生涯。」
  本刊的創立,意在兩點:一是期望能夠重新樹立「人文」意識,使得好的知識在傳播的過程中能夠產生打動人心的魅力與意義,為社會道德重建貢獻我們的綿薄之力;二是期望可以為發揚漢語學術、造福東亞文化研究而做出一些細微的貢獻,這也是我們編委會同仁一致的心願。

  《東亞人文》願與學界同仁攜手並進,為這一心願而努力。

  《東亞人文》編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