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言
蘭亭集序
桃花源記

詩詞曲賦

【類別最新出版】
把夢,裝進行李
哀仔
我不知道夜
我不知道夜【限量作者親簽版】
虎牙


歷代散文名篇(AK0089)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詩詞曲賦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陶淵明、范仲淹等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18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軟精裝/328頁
ISBN:957134203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言蘭亭集序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東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經。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夢想地

這是真的。

本朝晉孝武帝太元年間,有個人住在湖南常德一帶,以捕魚為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意外,沒有改變。運氣好的時候,半天捕來的魚彷彿能壓沉他那「呀呀」作響的小漁舟;運氣不好的時候,再遲鈍的魚也不來同他每天縫得結結實實的網打聲招呼,而漁舟總是趁機向水流炫耀它的輕盈。

這天正是運氣不好的時候,漁人有點發狠地駛著船,早忘記了離家多遠,似乎每一處歧路、岔道,他都下意識地選了有點眼生的那一邊,他只顧驅使著自己賴以謀生的工具,沿著水路不斷溯流上行、上行。山石突起了他不怕,水渦漸急了他不管,他不是和命運較勁,也不是對生活不滿,就是有時候,和自己鬧點小彆扭……

其實他已預感到今天有一點點不同,雖然沒有魚,水的兩岸竟冒出了花,展眼望去全是桃林,綿延幾百步,當中沒有一棵雜樹。樹根周圍是嫩綠的小草,發散清新的香味;樹枝上是綠葉托起紅雲燃燒,風過處有或深或淺的花瓣飄落。漁人不知自己心中的驚詫已顯露在臉上,微張成圓形的嘴巴與鼻子連成了驚歎號。他有點忘了一整天沒看到的魚,忘了剛才不聽使喚的船,他打算繼續向前划,直到桃林盡處,畢竟他還年輕,不是沒有好奇心。

桃林的盡頭也是水的盡頭,船再無法前行,一座山突兀地躍入視線,彷彿靜候千年,滿腹心事正待述說。漁人看到山腳下有個小洞,隱隱有光從中透出。他像動了凡心的仙女,再按捺不住心中一探究竟的願望,便離開了一整天沒帶給他收穫的船,走進洞口。

洞裡極其狹窄,僅能容一人行走,深重的泥土味嗆得他不得不停頓了一下呼吸。大概走了幾十步吧,逼仄的空間豁然開朗,原來這裡別有洞天,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竟躲藏在這裡!
只見平坦寬闊的土地上,一排排的房屋齊整分明。房前屋後是肥沃的田地,漁人不禁假想著赤腳踏上去,土地「吱吱」地從腳趾間冒出油來的情景。一種熟悉的光線將漁人從遐思中驚起,原來是瀲瀲的水光,但這裡的池塘平和柔美,岸邊成片的竹林猶自亭亭,翠色欲滴;稍遠的桑樹,同樣綠意蔥蘢,繁茂豐盛。

望著眼前縱橫交錯的田間小路,漁人有些猶疑不定,早就發現生人的狗狂吠起來,大概整座村莊的雞狗牲畜都被帶動了,亢奮地相互應答。這時,正在耕種勞作的村莊裡的人也注意到了陌生的闖入者,來來往往的人群放緩了腳步,漸漸向漁人圍攏過來。

他們這裡,男女衣著與漁人來自的世界並無不同,黃髮的老人和頭上翹著短角辮的孩子個個咧嘴而笑,見到漁人,他們同樣驚奇,細細打量。直到人群齊中有膽子大點的人開始發問:「你是什麼人?從什麼地方來?」漁人一一作答,並無隱瞞,但他們似乎聽得似懂非懂。那個膽子大的人乾脆把漁人拉到家裡,抓來隻雞殺了,端出酒飯招待他,碌碌一天的漁人這才發覺自己真的餓了。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在村裡迅速擴散,人們紛紛跑來看這個外頭來的新鮮人,打探外面世界的消息。酒飯溫熱了彼此間生疏的冷淡,解除了人與人小心的防備,酒過三巡的漁人開始對著潮水般不斷湧到他面前的村人們侃侃而談。眼前的這些人,那麼陌生卻又那麼熟悉。他們穿同樣的衣服,梳同樣的髮式,同樣問起那個人所共知暴戾的秦始皇,臉上卻始終洋溢著一種安詳富足的表情,這與漁人及漁人平日所能見到的人又是多麼不同啊!人的臉怎麼也會泛起陽光鍍在水面時特有的光芒,這就叫幸福麼?

當中一個白髮老翁看來很有權威,他清清嗓子,跟漁人慢慢念叨起來:「那是很多年前了。我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亂,領著老婆孩子、鄰居村人尋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好地方安頓下來,就再也沒有踏出此地半步,也從此和外面世界斷了聯繫。」這時,旁邊早有人迫不及待地插嘴詢問:「現在是什麼朝代了?該是秦好幾世了吧?」漁人忍不住大笑起來:「什麼跟什麼啊!現在是晉朝司馬家的天下,當今聖上年號為太元!」

看著村人個個一頭霧水的樣子,漁人這才醒悟,他們甚至不知秦亡於漢,更別說了解三國、晉朝的存在了!於是他也清清嗓子,把他所知道的陳年舊事通通抖落出來,給這些「見識少」的世外村人們展開了一卷輝煌燦爛的歷史圖景-鐵馬金戈,策馬狂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為大王飲劍的虞姬,桃園裡結義的三兄弟……歷史的面貌在漁人口沫橫飛中一點一點浮現。

只恨爐上的酒熱得太快,只恨相聚的夜太短,聽得村裡人也癡了。於是漁人成了搶手貨,幾乎每個人都爭著往家裡拉。漁人在這一家吃個中飯,到那一家喝個通宵,樂得逍遙。

就這樣過了幾日,他決定告辭了,他幻想著以後人們聽他說起桃花源時的種種驚愕、羨慕模樣,他幻想著向地方官報告此事後,得到的稱讚和賞賜,整個人不禁也像小船一樣,飄在了虛榮的水面上。只是,在他離開的時候,那個依然神清目明的老翁似乎看穿了他的心事,看著他的眼睛叮囑:「其實,我們這小地方也沒有什麼值得向外人說起的。」

然而漁人只讓這句話在腦子裡打了個圈,它就像漩渦中的葉子一樣,被吞沒在別種更吸引人的念頭裡,失去蹤影。他走出洞口,找到自己的小船,沿路返回,為了確保自己能再次領著世上那些吃驚的人們回到這裡,他還在沿途作了許多記號-擺個樹枝在露出水面的石頭上,指著轉彎的方向;扔條布片在岸邊的草叢間,好記得路過此處。

一回到武陵郡,漁人爬上岸就直奔太守府第,氣喘吁吁地向太守匯報自己這幾天所見所聞。可不知為什麼,有種不安漸漸將他籠罩,像有急促的聲音在耳語-

「回不去了……」

「不能說啊……」

太守只聽漁人說到一半,就再坐不住,即刻命人隨漁人前往,想循著漁人做的標誌返回桃花源,誰知漁人划著小船帶領眾人在水裡轉來轉去,終於還是迷失了方向。

煙水茫茫,兩岸只有朽木枯枝,再找不到原來的路徑,再不見半朵紅桃迎風而笑。

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清高隱士,聽說這件事後,也興致勃勃地前往尋找,但同樣失望而回。不久,他生病去世,從此再也沒有聽說誰去尋訪過那個地方。只是很偶然的時候,會有人很偶然想起這麼個地方,這麼個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