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金色聚落:記金瓜石的榮枯
一想到九份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舒旅金瓜石(VP00095)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VIEW
作者:賴舒亞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2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192頁
ISBN:978957139073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舒旅


今年,我終於決定回鄉長住一段時日,為修身也為養生。也不知是臺北的人車太過壅塞、空氣過度混濁,或疫情所引發的後遺症,還是個人本身先天就不足,後天又失調,在城市居住的三十幾年,近來有感耐性愈來愈差,脾氣愈變愈急,在人多的地方愈顯煩悶,尤其每逢從故鄉回到盆地,看到馬路與捷運站的人潮與車陣之際,我都快懷疑自己是否患了人與車不適應症。


許多的朋友很喜歡旅遊,經常出去玩就樂不思蜀,或在回程途中就迫不及待計畫下一次旅行;我也喜歡旅行,可是不致玩到不想回家,每次旅程快結束時,我會想:啊,終於快可以回家休息了。可是有一個情況例外,如果我人在金瓜石就會是相反的狀態,因為這裡就是我的家,我不用特別想著或趕著要回家。


臺北當然也是我的家,但比較像打拚的地方,我也很感謝在家鄉以外有一個讓我過生活的地方,可是不管我怎麼想去認同,仍然有寄身他鄉的感覺,我想這跟「歸屬感」有很大的關聯,金瓜石是一個世外桃源,甚至有點遺世獨立的所在,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它處於新北市,卻不受都會的干擾。


近幾年身邊有幾位和我一樣喜歡深度之旅的朋友,三不五時會相約一起出走,離市區大概九十分鐘車程的金瓜石成為大家的首選。有別九份與水湳洞過度的熱鬧與僻靜,於自然生態、礦產、歷史人文等豐饒的資源中,自成一個十分具有觀光潛力的特色小鎮;只是這樣的幸福絕非偶然,在聚落尚未具體規劃出文化園區時,是鄉親們努力奔走,才催生了黃金博物館,在土地面對重新開礦威脅之際,是耆老們以實際行動挺身捍衛家鄉,才讓這塊土地避免再遭受凌遲,也讓我還有家鄉能回來。


那麼,關於我已經非常認識,卻還有深入熟悉空間的金瓜石,我應該怎麼來跟你介紹它?或者換句話說,我們能如何一起更了解它?

我曾在〈挖記憶的礦〉中如此寫著,「記憶的第一座山,宛若一支沒把手的茶壺,慈愛地環繞整個村鎮,翻開啟蒙的扉頁,跟隨煙嵐仔細展閱這一座黃金山城──金瓜石,從孵生、成長到經歷開採金礦的起起落落,如果你是初來者,建議你由水湳洞方位觀賞此山,會覺得它像一頭獅子,因此山又名獅子岩山,縱然淘金盛況不再,它至今仍安靜守護著聚落。」


據我所知,金瓜石沒有出過皇帝,站在金瓜石車站看茶壺山,它真的很像一支沒把手的茶壺,或許也才流傳著「茶壺無耳,金瓜無蒂,臺灣才沒有出皇帝」的俗諺。每次搭乘客運回到家鄉,在金瓜石車站(現今的黃金博物園區遊客服務中心)下車,無耳茶壺山總是一如往常坐落於無垠的穹蒼之下,與我深情對望,給人一種厚實的安定力量。對我而言,有無出過皇帝與否,我倒是一點都不在乎,因為光是無耳茶壺山與大金瓜露頭給聚落的地標與地名,已饒富趣味。


這座偌大山城最特別之處應該要說是它的天氣了,讓人歡喜讓人憂愁,既期待又怕會失望。天朗氣清的日子,讓陽光髹上一層金色光芒的茶壺山,山容抖擻地接待所有蒞臨聚落的人客,當然也包括像我這樣的遊子。落雨的時陣,被雨水沐浴過的山形,輪廓與身上的肌理紋路顯得深邃,同樣歡迎每一位來到山城的遊客,只是雨中的茶壺山多了一份迷濛,令人想一親芳澤,難怪當地人會說:「如果沒來到下雨天的金瓜石,那麼就不算真正去過金瓜石。」雨中的聚落,自有它的詩情畫意。


假若你問我,那麼究竟該在好天氣或下雨天前往金瓜石,縱然幾經思量,我還是必須說聲真的很不好意思,這是一個好難給出真確答案的問題。我只能建議順其自然,無論事先安排或臨時起意都沒關係,儘管放心趁興出發,不用擔憂敗興而歸,因為不管是陽光普照或天降甘霖,這座山城皆會讓人有意外的驚喜。


最近一次因公務返鄉,我入住金瓜石一○一民宿。民宿主人雅婷開車來接我,她貼心地邊提醒我當心地面濕滑,邊協助我放妥行李,關上車門,等我繫好安全帶,便熟練地發動引擎往民宿方向駛去。她說當晚民宿只有我一位客人入住,等同包棟的概念,我驚訝地問:「都沒有其他的客人?」之前訂了幾次住宿,總是一房難求。雅婷告訴我,其實民宿是連休三天沒營業,但由於我回來,她就接受我的訂房,本來應該也是滿房的狀態,但因山上下了半個多月的雨,讓許多遊客都取消訂房,她也很無奈。


那晚,難得只有我一位住客,雅婷準備了一些茶點,我們天南地北話家常,數落著屋外的天氣不知要任性使壞到何時,她說長大後印象裡沒下過這麼密集的雨,這倒也是,記憶中,這種長期性的雨季只有在我小時候有過。聊著工作、感情等生活的轉折,這就是人生啊,我說。然後,我們都不約而同露出釋懷的微笑。


在臺北的朋友羨慕我的山居歲月,不定時會有人傳訊息關心我,順便問山上的天氣好不好,有的說放假要上山來找我,有的想請特休上山來散心,無非一致性抗議在臺北工作壓力太大了,受夠了。最後總會加上:「看看回到故鄉的你,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不管是為什麼想到山上來,世態炎涼,離開都市一陣子沒被朋友給遺忘,我都心存感恩,也代表著故鄉歡迎每位有心造訪的朋友。


然而,當我告訴大家,回到家鄉的首日,金瓜石就下著大雨,一直到第三天中午左右雨勢才稍緩,而且體感溫度可能不到十度,有些人便猶豫了起來,「什麼?十度!」、「等天氣好一點再去找你玩。」、「怎麼會那麼冷?」


每次看著這些訊息總增添我的山居樂趣,還好我沒跟他們說,雨勢大到我還專程去瑞芳買了一雙雨鞋(雖然咖啡色的雨鞋頗時尚,穿起來也算順眼不會土),以免我的NB步鞋被雨水給滲透、浸濕,否則應該沒人敢冒險上山了。


這就是雨中金瓜石可愛的地方,即使遇上滂沱雨勢,也能有最難風雨故人來的溫暖。


廊帶山城


剛送走舊年沒幾天,二○二一年,我與黃金博物館的館長謝文祥約了聊聊在新的一年黃金博物館對金瓜石的計畫,我心中相當期待這一場新年之約。


一早,就有在地藝術家造訪館長,我依約定的時間抵達館長辦公室,藝術家正準備離開,我們戴著口罩點頭示意,彼此道別。


屋外的滂沱雨勢絲毫沒停歇之意,愈下愈瀟灑。我一坐定位,館長就泡了上好的紅茶招待,喝喝茶,搓搓雙手,覺得溫暖許多。


博學多聞的館長不僅深諳天文與地理,對茶也頗有研究,可惜我只知喝好茶,不善說茶,聽他介紹喝在嘴裡不斷回甘的茶,我只能比讚道謝。


到職黃金博物館已逾半年多的謝文祥非常喜歡金瓜石這個山城。館長辦公室外就是無耳茶壺山跟太子賓館,他說能在這樣的環境工作真的很棒,連帶不斷思索如何能讓整個山城發展得更好。


來到金瓜石就職的第一天謝文祥就被山城的美景給吸引,他說有過去採金的礦業才有現在的黃金博物館,黃金博物館具典藏、教育、展示等功能。


看到當年採金礦業與地質的遺址讓謝文祥對這座山城,與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對這片土地產生深厚的情感,面對關心聚落的未來,還有許多願意回鄉貢獻己力的鄉親,他深受感動,也因此讓自己積極帶動地方生命力,希望將地質、等資產繼續發展,將文化傳承下去。


水湳洞、金瓜石與九份有許多從日本時代留下的礦業遺跡,範圍不小,但黃金博物館資源有限,怎麼運用有限的人力、經費去維持黃金博物園區與整片山城的發展對他而言是一大挑戰。


金瓜石的礦坑全長六百多公里,從本山一坑到本山九坑,高低差將近一千公尺,非常有人文與礦業的特色,這是謝文祥在繁忙公務之餘最大的享受。「像對面的大肚美人山,還有旁邊的無耳茶壺山都是大自然的禮物,我感覺非常珍貴。」謝文祥認為有關當年採金的遺址要盡量保存,也希望中央與市府對這個部分可以更多的補助,畢竟有許多如太子賓館等文物需要維護。


離鄉多年的我遇見到職不久的謝文祥,總是有一籮筐關於家鄉未來的發展想了解,所幸館長非常有耐心地跟我分享他對金瓜石的藍圖。


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潮能來到金瓜石遊玩,但目前經費與人力有限,除非有另外的資源投入,讓坑道、地質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受重視、被看見,才能提升地方的高度。


近幾年黃金博物館鼓勵地方參與預算,從提案、投票,把地景礦業或觀光發展起來。館方也與社區互動,謝文祥走訪地方士紳,才了解原來水金九地名的由來如此有意義。另外,在地景的部分,有關鄉親期盼恢復以前的舊斜坡索道,他用心傾聽在地的想法。館方比較能掌握的部分,是從時雨中學上來的那段中央索道,一直到五坑,比較容易看到四坑到六坑的地景,原則上會以五坑為中心,去著墨館內的部分,除了文化部的規畫設計費,也期待未來工程款支持到位,再從館內復舊如舊,中央與地方一起資源統整,也會納入社區地方耆老的建議。


謝文祥是歷任館長中對金瓜石非常用心的館長之一,山城美景讓他傾心不已,在金瓜石與都會區辦公不同,雖然管理的節奏快,業務也緊鑼密鼓;但只要環顧前有太子賓館的周遭環境,或走上本山五坑,礦業遺跡與翠綠的山巒,心境就得以抒緩,調整步伐,動中靜,靜中定,工作起來事半功倍。


環境影響人,生活中很多事需要思考,有人不喜歡下雨的日子,謝文祥卻覺得抬頭看雨天的景色,反倒療癒因公務忙碌的心,如此慢活的環境很難得,無論走在祈堂老街,或礦山醫院舊址,每個地景皆使他在公務部門得到啟發與靈感,突破業務上的困境。


無論是謝文祥與同樣在金瓜石土生土長的翁家明走在和服路上為聚落拍攝宣傳影片,或預計今年完工的共學館與研討室,皆為寓教於樂,知性和感性兼具之所,讓聚落的學習與研究有討論的地方,這是共學館的目的,也為了吸引更多人來認識這塊土地。


謝文祥跟同事都在思考如何建構山城,使周邊環境變得更好,也因這樣的觸發,他一步步走在和服路時,聽翁家明說自己在金瓜石醫院出生(現在要重蓋早年的醫院不可能),想怎麼善用昔日為臺灣金屬礦業公司宿舍的共學館,作為大家探討今昔採金輝煌的所在。


未來能提高觀光品質,同時保有文化資產,以共學館當一個點,從旁邊發展至上面的和服路,讓每個來到此地的人接觸自然生態、人文與知識,在金瓜石享受緩慢生活,是謝文祥樂見其成的事。


對於金瓜石來講,黃金博物館是一個重要的館舍,社區影響黃金博物館,黃金博物館影響社區,兩者如果有良好的互動勢必能對地方產生正面影響。從時間軸來說,由前人打下的基礎去思考黃金博物館功能,再到如何整合人力、經費等資源,必須明確知道能做到什麼階段。而針對空間感而言,社區對黃金博物館有所期待,希望推廣觀光建設,而黃金博物館也積極申請地質認證,希望社區與館舍串連,使文化觀光地圖完整,協助社區發展與地景維護皆有穩定的基礎,讓金瓜石成為值得更多人來的地方。


問起謝文祥對金瓜石最大的期待,他說如果能從黃博館出發,串連生態,建立文化觀光美學地圖、廊帶,這就是他的期待。


一個地方要好,必須有美的元素存在,從人、時間、地景等元素建構未來永續經營,而黃金博物館有這樣的潛力,金水特展室、工藝、煉金樓、五坑體驗區,都是很好的地方,如果只短暫停留就離開相當可惜。「之前每年大概有一百多萬人來金瓜石遊玩,未來希望觀光人口能再增加,同時做好控管。」謝文祥說道。


「謝館長有沒有哪些喜歡的私房景點?」我問。「當然是有大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特色,像地質公園的大金瓜露頭,那裡是金瓜石得名的由來,值得一訪。另外,緬懷以前礦工辛苦工作的本山五坑,或從報時山走到戰俘營,再散步去瓜山國小,然後走至緩慢民宿附近,這些地方都不輸國外的景點,當然如果能找到在地導覽的人會更精采。」最後,館長補充說如果需要伴手禮,金采賣店是不錯的選擇,能提供遊客一些與礦山有關的紀念品。


告別館長後,我獨自撐傘走在雨中,沒先到他推薦的景點,反而選擇參觀久未去的黃金館。館舍的一樓,展示「金光下的山城」,讓民眾一窺百年礦業與人文歷史的發展軌跡。二樓則陳列刷新世界記錄,重達兩百二十公斤的梯形大金塊讓人參觀。三樓則是淘砂金的體驗活動。出口的附近,放置的是日治時代,幫助礦坑空氣循環的日製壓縮機。


極富歷史價值的四連棟,映入眼簾的黑屋瓦、紅磚牆深深吸引著我的目光。這裡原住著日籍職員與家眷,戰後改建成臺灣金屬礦業公司員工宿舍,四戶一棟式的設計,每戶皆建有玄關、衛浴等設施。除了規畫成行政場所的第一戶不對外開放,做藝文展覽與播放記錄片的第二戶,以陳列日治起居主題的第三戶,以及呈現臺灣光復後生活的第四戶,皆讓人像搭乘時光機回到從前,每個角落承載不同的人文與建築之美。緩步輕移在質樸的木製地板(開放的三戶中,兩戶有榻榻米地板),唯恐不經意就弄縐了昔日的臉容。


欣賞由客廳至臥室,從廚房到廊道,內部擺設的簡樸家具、散發民初風味的棉被花色、碗櫃等物件,以及在整修過程發現的防空洞,皆反映出金瓜石在日治與臺金鮮明的時代背景。


從四連棟繼續向前行,經過派出所、郵局,朝石階往上走就是太子賓館,可惜因維修的緣故,目前太子賓館不對外開放參觀。我在《金色聚落──記金瓜石的榮枯》中這麼寫著:「據曾在太子賓館上過班的耆老說,太子賓館屋頂用的是日本文化瓦,瓦型達七種之多,屋身沒使用鐵釘,採以榫頭組合與黑檀木、檜木、櫻花木等高級木材建造,玄關的門框窗格採富士山的立體雕飾裝飾,深具日式建築特色。」太子賓館裡有一棵我好喜歡的百齡老芎,見證這棟古建築的今昔風華。


「金瓜石的發展有別於九份,九份發展以觀光為主,金瓜石有那麼多人文跟生態與地質,甚至未來在新北市,讓黃金博物館和聚落一起建構新的美學廊帶,與大自然結合。」謝文祥館長的這番話,不只是他的希望,也是我的期盼。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