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溺日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透光練習(VQ00045)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微文學
作者:黃繭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21日
定價:360 元
售價:28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8頁
ISBN:978957138939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另一個平行宇宙

有陣子著迷於關於時間的書。對於時間敘述,人們存在很多解讀,知識的獲得,在我們活著的時間上具備線性特徵,存在方位且不可逆;同時也有人說,時間呈現散射狀,存在各式維度,我們能透過俯視看見,關於現存時空,與另一個時空裡的我。

現在、過去、未來,或許同時發生在你我不知道的平行世界。

時間的兩種狀態,甚至有可能更多,我猜他們或許都沒有形狀,根據人們的想像各取所需,答案尋求的終點會是什麼?時間確實創造出現在的我們,潛意識裡所有選擇都無從倒帶,現實也是,現在的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會不會在未來某一天,科技超越了人性,創造出可以回到過去的時光機器?你永遠不知道現在的絕對,能否跨越現在的每一天。

當你理解時間,明白時間乘載回憶和生死,人類因而感覺無比心痛悲傷,發生的過程已經永恆刻在時間軌跡裡頭,成為無與倫比,再也沒有誰可以取代。喜歡與不喜歡,都是當下瞬間,事物誕生的初始,時間本是無能為力,一個人選擇不特意抵抗命運,這不是認輸,而是明白有些東西沒能回應過去,真正迎向結果之前,我們似乎能做得到更多。

你想像時間若具有方向,然後一直往前、往前、再往前,速度時快時慢,總有一天,我們的生命會再也動彈不得。可是,如果想像時間是散射狀態,快樂和流淚難受的我,正在平行宇宙同時發生,當我歡笑,另一個我剛好處於悲傷,我們看不見那些正在發生的情緒,說起來,這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對吧?

倘若能夠選擇轉彎思考,想像「過去的我不是死去,而是正在另一個地方重複那些已經經歷過的事情」,便能明白無時無刻把自己照顧好的堅強,那份堅強並不是逃避遺忘,而是相信那個我,正在我不知道的維度,陪我一同分擔。

宇宙間沒有任何一個物體,是恆久孤獨的存在。

你的茁壯,同時保護另一個所不知道的自己,人的一生,究竟為何變得更堅強?答案存於自己身上。我一直覺得「為了別人」做出的決定,強大與軟弱之間,甚至只有一線之隔,當生命接收到毀壞,意識到憑藉脆弱成長的原因,這些決定不單單是為了家人、伴侶、朋友……我們理所當然把關係投入,將一切指向他人,卻忘了所有意願都是為了自己。

如果你明白現在選擇的東西,另一個平行時空可能不一樣了,是不是就能夠原諒現在的自己做出的選擇?《藍,或是另一種藍》這本小說記述著,如果當時的自己,選擇了另一個答案,難道就能真的變得幸福嗎?可是,所有選擇終歸是比較而來,如果確信做出的選擇沒有任何遺憾,那便不會執著最後幸福不幸福,這一刻看似不幸,有可能是另一個狀態的接續,所有回應皆為相等,每個狀態、每個瞬間,每一次的快樂,當下的我們,都不是徒勞。

安放棲身之處

說來有一點點奇怪,再度搬回台北,喜歡待在家睡覺的時間變多了。

青春時期,喜歡跟朋友出去玩,不問理由,只顧把空白日期全都塞得滿滿,無論談戀愛、翹課、通宵看日劇,寫報告、期末考熬掉幾個爆肝的夜,默默迎接無數日出;就學期間,為了不給周遭帶來負擔,拚了命努力考取獎學金,毫不猶豫兼職三份打工,只希望可以獨力把生活照顧好。打工犧牲了自由,時常委屈著想掉淚的衝動,我曾經想過,為什麼必須比別人活得辛苦呢?只因為「出身」是人們無法輕易扭轉的事吧。

如何從怨懟的立場,轉變為逐漸可以獨立,並不完完全全依附?

依稀記得,高中三年級,因為準備大學考試,提早一年體驗了外宿生活,高中畢業順勢搬出家裡,至今不知道是第幾個年頭了,也許我早該習慣一個人,也或者早就知道,孤獨從來不是太稀罕的事。

知道自己怕寂寞,好像有空缺就會被難過吞噬,隨時得擁有精神依附的對象來填補孤單;喜歡日升之後才睡,即使對身體不太好,深夜寧靜總會帶給我至高無上的安全感,養成了非得深夜寫下什麼才能安穩入睡的壞習慣。最初以為失眠只是小事,直到很後來,我才知道所謂心病,是從好久以前就堆積而成。

時間軸拉至現在,仍喜歡在深夜消除創作的渴望,不過心境已經跟從前不同了,再也不會因為孤單而感覺失去自由,尊重孤單,表示正在學習接納現在的我。偶爾、非常偶爾,還是會感覺到想要被愛,也想在螢幕另一端,擁有一個能夠傾吐的對象,狀態轉至現在,我已經不再追求那個對象的存在了,因為一個人的生活也沒有什麼不好。

試圖問過周遭,他們是如何稀釋孤單揮霍著生命的侵蝕呢?對每個人來說,每一次解離都是酷刑,從前我們習慣尋求慰藉,也在分離之後迂迴,道別後的殘影依舊難以釐清。看著朋友們一個個步入婚姻,內心茫然,卻要這顆懸著的心有所放下,真正的孤寂,說穿了不過是害怕變成市場的瑕疵品,有時候必須回看當時做出選擇的原因,才能緩解這些迷失的感受。

沿路從衝突活成稍微圓融,逐漸懂得拒絕誘惑,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對自己來說才最合適,怎麼犧牲才不會成了無端浪費,想與怎麼樣的對象交往才能保有自在。人在傷心欲絕的階段,看不清朦朧的選擇,但我從未覺得因孤獨而找尋慰藉是件醜陋的事。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一樣的吧?就像身處黑暗之中,我們持著小小手機,凝視發光螢幕,早上醒來,迫不及待打開對方傳來的訊息,我們不知不覺掉入「寂寞」的圈套,是因為我們都曾扮演過孤單的人。

現在的我,不再覺得一個人過節是件疏離的事,享受日常也是重要的練習,結束連續工作帶來的疲憊,吃頓喜歡的美食,再睡上一場好覺,現在的我喜歡跟自己獨處,整理房間也好、閱讀也好、躺在床上什麼也不做也好,調適毫無產值帶來的焦慮,其實也是一種練習。試著為自己整理一個捨不得離開的棲身之處吧,當你足夠喜歡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能多翻閱一點快樂。

彼時

朋友展開倫敦的新生活之前,建立了一個部落格。她跟我說,抵達英國後想繼續書寫,我鼓勵她絕對要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

辭職之後的我,體會到生活瞬間卸下忙碌的差異,發現過往來自「別人的肯定」都不太真實,從失敗裡獲得的理解,永遠能成為人生豐富的經驗,從別人口中獲得的讚美,跟我們願意肯定自己的聲音,有著不同差異。內心的鼓勵,不同於閃爍於外的讚美指教,而是把每段失落經歷,重編到人生教條,最終轉化成意志。

認同感常常成為無意識追求的生存策略,總是介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當我們越想做好一件事情,現實反而變得一團糟。從小學開始,我發現自己慣性討好周遭同學,尤其越討厭自己的人,越希望不要被對方討厭。上了大學之後,理解到我們很難讓每個人都用同種標準喜歡自己,無論是誰都無法輕易做到,每個人都有舒適的交友方式,我們無法左右別人對我們的觀感,但我們可以決定怎麼對待別人,討好的行為難以界定對錯,也不是讓關係永久的唯一方法。。

畢業以後,時光與距離篩出了陌生感,曾經熟稔的同學,再度連絡的機率變得微乎其微,出了社會,彷彿大家都生活在不同世界,談及的話題總圍繞過去,我們能夠守護的東西往往只有「彼時」而已,熱烈的曾經都褪色成為了過去。

抵達英國,她開始紀錄倫敦的生活,文中吐露了待在陌生環境,看見自己不為人知的陰暗面。面對暗處,每個人都有「逃避」跟「直視」的選擇,我很高興看見她直視自我恐懼。出發之前,我曾努力說服她別在疫情當下冒險,但她回應我的眼神,無所畏懼。我相信恐懼時常佔據人們腦袋,讓我們失去改變的勇氣,但我們應該要傾聽自己的心。

學習察覺恐懼,練習共處,才有機會修正決定,這樣的做法,或許是變得堅強的磨練方式。看著她跨越舒適圈,讓我決定也為自己架設一個網站,對初學者的我來說,建置過程有些困難,印象最深刻的失誤,是不小心錯按英文字母拼音,浪費了一個網域的金額……網站架設完畢,失誤變成了自嘲的插曲,雖然好笑,但心卻很滿足,因為我完成了一件不擅長的事情。

回想起鼓勵朋友繼續書寫的我,其實也間接鼓勵了自己吧?

告訴自己要有勇氣嘗試那些不願跳脫的事,猶如她無所動搖地飛往異地。她告訴我:「有很多事情現在不去做,以後也真的不會做了。」

我在老舊的手機殼上貼了一張貼紙,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那是《今晚我是手》寫下的一句話:「把你感興趣的事做個一百次,變成你的專長,再用這件事影響這個世界。」


真實的價值

2017年,參與了一個香港工作室編寫劇本的專案,那時的我還很青澀,這份經歷確實成為人生獨一無二的體驗,當時正職和寫劇本交叉來回,多少感到有些疲憊,上一個工作才剛剛結束,緊接著下個工作,晚上九點多,背著笨重的筆電,繼續前往工作室,結束討論已是凌晨兩三點,我的心卻覺得很充實。

第一次與導演和編劇會面,想著,這該不會是詐騙一場?現在想想,不假思索就前去見面的行為真是有勇無謀,記得自己讀了當月的星座運勢,說著本月份會有一個突如其來的工作機會,當下內心苦笑,都月底了怎麼有這樣幸運的事呢?沒想到月底結束的幾天前,還真的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

記得那次見面,心臟撲通撲通跳,精神感到異常抖擻,導演看著我說:「想找妳討論劇本,是因為在妳的文字裡,看得到一種寂寞感,那是我很想要加進劇本的東西。」

世界上有那麼多寫字的人,地球此處連接到另一端,猶如萬中選一,不知道該怎麼定義這份奇妙的交換,那時我對書寫多麼沒自信,卻能參與劇本討論,或多或少建立了些許信心,寬敞的工作室、白色的落地窗,玻璃窗上貼滿許多白紙。我們在紙張上寫滿有趣的關鍵字與場景,隨著我們自由發想,紙張也跟著想法遞增,有時順序從A場景移動至B場景,組織過程相當有趣,知道自己正在拼湊一塊又一塊未知的拼圖。

那時常常對著共事的編劇,反覆提出自我懷疑,說著:「這樣好嗎?這個點子沒問題嗎?只怕沒能幫到妳的忙。」編劇對我說:「沒有啊,我覺得這樣挺好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點子。」這句話彷彿為我打了一劑強心針,同時也驚呼編劇的專業程度不容置喙,資料夾隨手能調出某個電影的對白場景,她的腦袋塞滿了無限資料,那時我才意識到專業的必要性。

每天我們會在用餐時間聊一些自己的事情,工作經歷、家人、生活態度……不知不覺間關係也變得靠近了,那時我還是會忍不住對她問說:「我真的值得坐在這邊嗎?」她瞇著眼問我:「妳啊,有沒有看過日劇《王牌大律師》啊?」我說:「有啊,看過幾集,還沒看完呢!」

她右手快速滑過螢幕介面,點開文字傳給我看,她說,自從看了《王牌大律師》的古美門說了這些話,就很少再質疑自己的價值,她想把這段話送給我。

古美門的台詞這樣寫著:「不讓任何人承擔責任,不想看的東西就迴避,但是,如果想奪回值得誇耀的生存方式,就必須看那些不願意看的現實,必須帶著身負重傷的覺悟前進,這才叫做戰鬥。有怨言的話去墳墓裡說,錢不是全部,錢就是你們向對手報一箭之仇、見識你們骨氣的方法,是奪回被剝奪的東西和被踐踏的尊嚴最合適的代價,除此以外什麼都不是。」

不知道為什麼,讀完這段台詞,有種想要流淚的衝動,她再接著說:「我覺得,如果要消耗生命的熱情去做一件事,那錢就是唯一適合的代價,千萬不要委屈自己去做,也不要犧牲過多去做。」

這段話成為了寶物收進我的心底,每當感覺自我懷疑,就想變成古美門當頭棒喝的對象,金錢多寡或許不是評價的唯一途徑,卻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追求,事實上,我們知道自己值得什麼樣的價值嗎?知道欣賞我們的伯樂,究竟喜歡我們什麼獨特的地方?默默耕耘,持續的勇氣跟本質才是最真實的價值,懷疑的另一種說法來看,其實也是向前學習的動機。

我們或許不必把自己準備到百分之百,才拿出勇氣嘗試某件事情,儘管邊學邊做吧,不夠熟練也沒關係,至少在變得完美之前,勇氣已經提早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