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內文節選

作 者 作 品

明室:攝影札記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哀悼日記(ZD63137)
Journal De Deuil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外版書
作者: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譯者:劉俐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13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平裝
ISBN:978986120483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羅蘭巴特雙書:戀人絮語+哀悼日記
 

Share/Bookmark

強 力 推 薦


推薦人:
房慧真(作家)、林婉瑜(詩人)、耿一偉(導演)、黃以曦(影評人)、楊佳嫻(詩人)、鍾文音(作家)、鴻鴻(詩人、導演)(按姓氏筆劃排列)

●「母後三日」的羅蘭‧巴特,成為新喪之人。
隨之而來孤身倖存之餘生,一天、一季、一年,都像是時時刻刻,豌豆上的公主,針尖上的天使。
服喪有時,摯愛無盡,哀慟亦無盡。
案頭一疊隨手可得的紙條,漫漫守靈夜的療傷書寫,
「寫的人萬念俱灰,卻理智清明」。

巴特曾說過,喪母對其書寫而言,是一個不可逆返之轉捩點,不可能再重複過去的寫作形式。
「真正的喪?無法以任何方式表述」。
這一次,主體徹底崩解碎裂,真正來到「寫作的零度」。
「死亡」是書寫之母,是無可挽回之戀人絮語,是來到明室之前的極度黯黑,是羅蘭‧巴特的晚期風格。──房慧真(作家)

●母親是羅蘭巴特創作的泉源,不論是《戀人絮語》或《明室》皆是如此。他在與《哀悼日誌》同一階段的法蘭西學院課程《中性》上表明,喪母讓他質問上帝為何要創造愛與死亡的對立,而寫作成了他絕望中的生命力。透過本書,我們明瞭愛一個人就是希望他/她永遠不會死。羅蘭巴特撰寫日誌,是為了讓母親可以繼續活在他的記憶當中。我相信他不會拒絕《?母日誌》的出版,因為透過我們的閱讀,他的母親將與他一般,永遠活在後人心中。──耿一偉(劇場導演、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與華梵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

●《哀悼日記》提供了傷痛的尺度。巴特說:「思念的效應漸漸出現:我完全沒有建造任何新東西的意願(除了在書寫之中)。」因為全心佔據,而眺望未來的眼睛遺失。唯有書寫──用生活方式向已逝之人說話,用文字向自己說話。
或者在生活中做一件充滿文學意味的小事:「……永遠在餐桌上放一朵花。現在我不願旅行,為的是要待在家裡,讓桌上的花朵永不凋謝。」苦難總以美麗來暗示。
巴特說他不在意身後聲名,不在意紀念碑。「但我不能忍受媽媽遭此待遇。(也許因為她沒有寫作品,對她的記憶完全要靠我了)」,而他死的時候,她將在他的血液裡再死一次。可是書寫,將替這些親密感留下隱密的影像。
這喪愓對巴特而言不是缺憾,因為生活沒有解體,而是「傷口」、「黑洞」。我想也可以說是井──被死者留下來的那個人,不斷在井口張望,看到的卻是水面上自己的倒影。──楊佳嫻

一份遲來而意想不到的禮物 ─—Michael Wood (London Review of Books)


內 容 簡 介


‧新批評大師「羅蘭.巴特」生平未發表作品
‧窺看一代思想家羅蘭.巴特最私密的情感與文字
‧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以及同時期(1977年10月-1979年9月)作品如《明室》等。此時期重要作品,每一部都很清楚的是在喪母的心情影響下撰寫的,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一窺羅蘭.巴特最私密的感情世界

本書是新批評大師「羅蘭.巴特」生平未發表作品 ,透露一代思想家羅蘭.巴特最私密的情感與文字。自1977年10月 25日這一天,也就是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巴特以鉛筆或墨水,將對母親的思念誌於隨身的小紙卡上,書中搜集的330篇如詩短文皆以時序置入,有悼念之情、死亡的複調探討,以及母親離世後巴特心境與生活上的轉變。透過本書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1977年10月-1979年9月)作品如《明室》等。此時期重要作品,每一部都很清楚的是在喪母的心情影響下撰寫的,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巴特的愛情世界低調不為人知,母親對巴特影響至深。作為一代思想家的羅蘭.巴特,對於生死仍有疑問,對於母親離去有說不出口的喪?。在這本後世整理出版,名為「哀悼日記」的書中,巴特流露真摯性情,亦透過這絕對性的死亡,重新思索、辯證他的哲學觀。《哀悼日記》的最後一張小紙卡止於1979年9月15日,巴特在1980年3月6日於一場研討會返家途中因為車禍意外離開人間,「殤母日記」從此無以為繼。


作 者 簡 介


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
繼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在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
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出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其諸多著作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的影響。


譯 者 簡 介


劉俐
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曾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駐巴黎台灣文化中心主任。譯有《電影美學》、《攝影大師對話錄》、《劇場及其複象》、《印度之歌》等。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