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帝王及其內治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興亡:中國兩千年治理得失
中華文化符號十七講


清史九講(WHA1211)
清朝史通論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內藤湖南
       內藤 湖南
譯者:武瓊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0年05月22日
定價:580 元
售價:4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8頁
ISBN:978988869456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帝王及其內治



  帝王及其內治

本次京都大學的夏季講座,我將以「清史」為題進行演講。時間總共不過十二小時,只夠講講它的輪廓梗概。即便是輪廓梗概,要想把歷朝歷代的史實一一羅列,十二小時也遠遠不夠。因此,市面上流傳的清史著作中出現的內容,我儘量不贅述。最近幾年,我寫了兩本小書,分別是《清朝衰亡論》和《論中國》。《論中國》雖並非盡論清史,但中國歷史的近代部分卻多為清朝之事—諸如此類,我也儘量不重複論述。此外,我的好友稻葉岩吉近年寫了一本《清朝全史》,對清朝的政治、戰爭以及其他大事均有論及。上述著作中出現的內容,我也無意多敘。演講時間很短,只能陳其大概。為了讓諸位不至於聽完就忘,我儘量將材料直接呈現給大家,以便大家過目後能加深印象。近年來,清史史料急劇增加。放在十五年前,即使想做研究,我也苦於材料匱乏,束手無策。如今,由於各種原因,材料日漸增多,尤其是中國發生辛亥革命後,各種材料更是紛紛面世。我想順便做個實驗,看看憑藉我們的力量能收集多少材料。

1915 年7 月20 日,我從東京回來後,便?手在極短的時間內收集材料。在本校富岡謙藏老師(今天也來到了現場)等人的幫助下,雖然材料勉強收集來了,但我這十多天全在整理材料,沒有時間在演講之前查證歷史研究中的疑點。演講雖然有些粗糙,只是陳其大概,但我還是希望講完以後,能給大家留點兒東西。因此,我會把每天演講的提綱、要點打印出來,發給大家。今天是第一天,演講的提綱、要點才發給大家。從明天開始,我會提前一天把第二天演講的內容發下去。希望大家能把這炎炎夏日的午休時間利用起來,提前把材料看上一遍,第二天再來聽講座。以上是我想預先交待的事情。

清史的相關著述
在第一部分,我將從清史的相關著述講起。眾所周知,清帝退位不過三四年,尚屬新近之事。因此,相關史料非常多。不過,大部分史料還都沒有整理。當然,中國的史料記錄制度十分完備。日積月累的大量史料都會逐步得到整理。譬如,歷史上每有皇帝更替,繼位者都會命史官纂修先朝實錄。綱目中「史料之豐富」項下雖然列舉了不少書目,但除此之外仍有大量實錄沒有列入。實錄成稿後,官方的整理工作大體就算完成。可是,在清朝覆亡的不多時日裡,歷史學家甄選材料,重新編纂條理清晰、有生命力的歷史,還難成氣候。在中國,所謂的一朝正史告成之時,多數原始史料也將不復存在。如今,我們得以在史料尚未亡失之際研究清史,
可謂十分幸運。與此同時,浩如煙海的史料讓人一籌莫展。相比之下,《明實錄》就很簡略。前幾年,我曾請人抄錄《明實錄》的全部內容,卷數雖然很多,可換成日本的冊數,十幾代帝王只有七百餘冊。《清實錄》十倍於《明實錄》還不止,可謂卷帙浩繁。我們能否有機會一睹《清實錄》的真容呢?這種機會曾經有過,但如今怕是很難了。幾年前,我去奉天 等地考察時,凡感興趣的內容我都看過。我本想設法將這些材料全部帶回日本,但當時的政府認為這些無用的廢紙只會白佔船上的空間,所以沒有同意我的請求。因此,以上許多史料雖曾近在眼前,卻都白白錯過了。總之,這些材料有歸有之,如今卻很難看到,而研究也就變得越發困難了。材料的種類均列在「史料之豐富」項下,有「《滿文老檔》《三朝實錄》《方略》《聖訓》《國史列傳》《諭折彙存》」等。之後,我們會在那邊的展室看到各種實物資料。到那時我再稍作講解。

《清三朝實錄採要》《清三朝事略》是日本人依據確鑿史料研究清史的最早著作,特列於此。這兩本書是一百二十多年前與我同屬一個舊藩的永根鉉所著。永根鉉後來改名為北條鉉,或者一開始叫北條鉉也未可知。它們雖然只是實錄的摘要,卻能將清朝一些難讀的地名、人名準確讀出,簡明扼要,切中要點。中國摘錄《清實錄》的著述有《東華錄》等,我列在了綱目的靠前部分。與《東華錄》相比,《清三朝實錄採要》更得要領,稍勝一籌。永根鉉是日本有志於研究清史的第一人,為表其功績,特列於此。

回到「綱目」最開始列的《聖武記》(三種)、《湘軍志》與《湘軍記》。這些只是歷史著述的兩三例。《聖武記》由大名鼎鼎的魏源所著。在日本,《聖武記》被翻刻出版,所以人人皆可求而得之。《聖武記》有三個版本,每個版本各不相同,是中國人以全新思路梳理清史的權威之作。《湘軍志》和《湘軍記》寫的是近來長毛賊1 之事。《湘軍志》由王闓運著,所記均為他本人的親身經歷,所以不僅是在單純記述史實,而且是在揭露內幕,是近年來頗負盛名的歷史著作。《湘軍記》由王定安著,所記雖然與《湘軍志》相同,卻由於種種原因,遜色很多。

《聖武記》(三種)、《湘軍志》與《湘軍記》之後所列的《東華錄》(兩種)是《清實錄》的摘要,雖然稱不上是甚麼著述,但對那些看不到實錄的中國人和日本人而言,作為研究材料卻大有用場。諸如此類的史料各種各樣,當然,除此之外仍有很多材料。即便只看手頭拿到的材料,也已經相當吃力。所以,清史研究絕非易事。清朝編修兩百多年的明朝歷史,花費大約六十年。

清朝的史料十倍於明朝,若用六百年編史,則比清朝的存續時間還長,實在是曠日持久。不過,中國人修史也不好說。如今,在袁世凱政府的領導下,中國成立了清史館?手編史,如果全力以赴,十到十五年或許就能完成。明初編修元朝一百幾十年的歷史,用時僅僅不到一年,可見快有快的辦法。如仿此例,兩百多年的清史說不定兩三年就能告成。然而,史料從來都是交由中國人研究。我們要想拿到這些史料幾乎毫無希望。所以,我們現在只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我先講講近來我研究的大體情況,儘管研究仍然未見頭緒。

我把這一講的標題定為「帝王及其內治」,其實只有「帝王」也是可以的。全民參與政治已經成為世界大勢,中國如今也實行了共和政治,我又為何在講清史時特意以帝王為題呢?這是因為帝王在清朝的政治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講到後來,我們便能漸漸看出,清朝的政治除了帝王幾乎所剩無幾。在別的朝代,除帝王之外,宰相等人也在政治中佔據重要地位。明太祖朱元璋因顧忌宰相的弊害而將其廢除。從此,朝中便再無宰相。然而,在明朝數代皇權交替當中,遇到幼主繼位時,便又會產生對宰相的需求。於是,雖無宰相之名但行宰相之權的內閣大學士等官職便應運而生了。然而,清朝的內閣大學士卻徒有虛名,基本不能發揮宰相的作用。清朝出現幼主時,曾有攝政王及皇太后主政,卻從未有宰相主政。輔政大臣在皇帝年幼之時主政的事也是有的。不過,輔政大臣雖然類同宰相,但到了皇帝能夠獨當一面時就被撤下。於是,大權重新歸了皇帝。這就是清朝政治的特殊狀態。基於皇帝是清朝的一大政治要素,所以我很有必要以「帝王」為題來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