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一 我們真的了解「絲綢之路」嗎?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WHA1244)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侯楊方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定價:890 元
售價:703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408頁
ISBN:9789888812950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一 我們真的了解「絲綢之路」嗎?



  一 我們真的了解「絲綢之路」嗎?

非經玉門、陽關、蔥嶺,皆非絲綢之路。

大家對絲綢之路都有自己的想像,你也許去了敦煌,也許去了喀什,也許去了西安,就認為自己到了絲綢之路。當然這並沒有錯,因為它們都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個地點。但是絲綢之路是「線」,而且是多條線,是路線的網絡。古代的絲綢之路到底是怎麼走的?它經過的具體地形、地貌到底是甚麼樣的?我想可能絕大部分人根本就沒有概念,因為我們一般都是坐汽車、火車或者搭乘飛機,很少有人真正身臨其境。另外,學術界關於絲綢之路的研究,基本上還是利用歷史文字資料,也就是紙面上的資料,以紙面研究為主,到實地考察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少,真正重走古代絲路路線的人更少。而且,現代人經常重走的絲綢之路無非是幾個旅遊熱點,如西安、敦煌、喀什等,它們都是現代化城市,與東部沿海城市相差無幾,與絲路時代的風貌相去甚遠,而最貼近古代風貌的地區恰恰是從古至今人跡罕至之地,這也是我本人考察的重點與本書的重點。為甚麼本書的標題為《這才是絲綢之路》?這就是原因。

我從2012年開始做絲綢之路的精確復原研究,並於2013年4月進行了第一次絲綢之路實地考察與路線「精準復原」,到現在為止,已經進行了幾十次實地考察,覆蓋了關中平原、隴東山地、河西走廊、包括羅布泊和樓蘭在內的南疆、北疆、帕米爾高原、中亞五國、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地,這些地點都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主要路段所在,因此本書將以這些地區的絲路復原為主。

首先要講一下甚麼是「精準復原」。在學術研究中,我很反對創造學術概念、術語,能表達的,儘量使用日常用語,但「精準復原」是個罕見的例外,是我創造的極少數概念之一。

那麼甚麼是「精準復原」?它有4個要求和條件:
第一,必須要實地考察,而不是從紙面到紙面,即不能僅僅根據記錄在紙面的文獻資料來研究、復原路線。這裡所說的「紙面」,當然還包括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子介質和網絡,我將它們統稱為「紙面」。所有記錄於紙面的資料,除少數文獻之外,其餘都是二手或被轉引過多次的資料,並非親臨實地、現場的原創採集的信息,因此很難保證它們的可信度。另外,在目前的信息時代,二手及以上的資料非常容易得到,因此僅僅根據這些資料做的研究天生就缺乏原創性,很難提供給人們新鮮的、真實的、可靠的、寶貴的信息。從紙面到紙面的研究,即使做到極致,也不過是紙面上的邏輯自洽,換言之,最多是漂亮的文字遊戲和推理,但要落到實處,使人完全信服,就需要第二點。

第二,必須要有實地考察的GPS定位、軌跡。如果沒有實地考察,那麼復原路線的成果是很難讓人信服的。你自己都沒有走過,如何有說服力讓受眾相信你的研究成果?那麼如何證明你確實去了實地,而且確實重走了這些路線呢?在現代,非常簡單,就是拿出你的GPS定位和行走軌跡,它們極難偽造,因此可作為令人信服的論據支撐論點。

第三,必須製作「地理信息系統」(GIS)發佈於網絡,公開考察的軌跡與地標的經緯度、照片、視頻。這些都是傳統的紙面無法表現的,所以這裡需再一次強調,復原線路不能從紙面到紙面—如此大量的數據,如地標、軌跡、照片、視頻等資料都來自實地採集,它們無法在紙面記錄,也無法以傳統的紙面方式表達。

第四,必須能令他人根據你的復原路線進行重複性檢驗,復原精度在目視範圍內。在中文世界,「科學」是一個經常被濫用的詞,比如這個事「不科學」,此處的科學就是「正確」或「真理」的同義語,但科學(詞源為拉丁文scientia,意為「知識」)是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它積累、組織並提供可檢驗的有關宇宙的解釋和預測。科學強調預測結果的具體性和可證偽性,它也不等同於尋求絕對無誤的真理,而是在現有基礎上,摸索式地不斷接近真理。是否屬於「科學」範疇只有一個標準:能否進行重複性的檢驗,即是否具有可證偽性。你在實驗室或實地得出的結論,要公開使用的材料與論證的過程,以便其他人可以重複你的過程。如果大家得出相同的結論,那麼這個研究的結果就被證實,否則則證偽;而單純從紙面到紙面的研究只能陷入無休無止的無意義爭論。「復原路線」是把紙面上未經證實的資料只當作線索而不是證據,然後到現場還原、驗證,用現場的地形、地貌去驗證紙面上的資料記錄,或者察看之間有甚麼樣的差異以及原因何在。

那麼為甚麼說「非經玉門、陽關、蔥嶺皆非絲綢之路」?這個說法可能大家沒太聽說過。我們都聽說過玉門關、陽關,也可能有少數人聽說過蔥嶺,即今天的帕米爾高原。那麼為甚麼未經過這三個地方之一都不能叫絲綢之路?大家都對絲綢之路有自己的理解,但這裡所說的「絲綢之路」是經典意義上的絲綢之路。現在提到這一概念經常有泛化的傾向,絲綢之路遍地開花,似乎所有的道路都可以統稱為絲綢之路,甚至我們可以稱通向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誼公路也是絲綢之路。這是新時代的絲綢之路,而本書中所說的「絲綢之路」還是古典意義、經典意義上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有3個最重要的地標:玉門關、陽關與蔥嶺。為甚麼是它們?這一章節要講的就是絲綢之路的緣起與背景,這決定了這3個地標的重要性。

提到絲綢之路,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便是大漠、黃沙與駱駝。那為甚麼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想到這樣一幅畫面?為甚麼幾乎所有的文藝作品、會議招貼、宣傳海報都是這種樣子?這就是「想像力的貧困」,也就證明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絲綢之路的地形地貌是甚麼樣子的,不知道真正能代表絲綢之路的地標是甚麼。

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東部沿海地帶,那裡經常下雨,放眼看去滿目蔥蘢,綠樹成蔭,所以更喜歡也更傾向於一種異域的想像:中國的廣大西北地區,以及境外的中亞地區應該是反差極大的大漠黃沙,絲綢之路的景象就是一隊駱駝從大漠黃沙中穿過。這又是為甚麼呢?因為很多人缺乏在那些地區實地行走而不只是單純旅行的經驗。你只要去實地行走,就知道這個情景是出現不了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搭乘現代交通工具飛機、火車和汽車。飛機自不必講,古人絕無可能搭乘,那為甚麼我們在火車和汽車上也無法體驗真正的古代道路?原因很簡單,在這些乾旱地區,鐵路和公路特別是高等級公路都儘量避開有住家、耕地、牧場的綠洲,而取道戈壁沙漠,以免佔用寶貴的宜居地。這樣很容易給外地遊客一種錯覺,以為甘肅、新疆及中亞地區都是大漠黃沙和戈壁。

敦煌的鳴沙山有一個很著名的旅遊項目,就是騎?駱駝爬沙丘。沙丘蠻高的,鳴沙山有一二百米高,我也騎過幾次,但是興趣不大,因為這就是典型的異域想像。如果你騎?駱駝爬鳴沙山,雖然只有半小時、一小時,你會強烈感覺到甚麼?乾燥、熱,非常難受。這還僅僅是短時間內的感覺。如果古代絲綢之路的行人這樣走幾天甚至幾個月,怎麼受得了?不是人先趴下,就是駱駝先趴下。想想就明白了,這種情景完全違背生活的經驗常識。

我們所有的想像都不能違背基本的常識,不能超越人的生理極限。在2016年「十一」黃金週,一匹駱駝就這樣被累死了。旅遊項目都把駱駝給累死了,大家想想走幾百公里、幾千公里要累死多少駱駝?而且你爬高大的沙丘有甚麼意義呢?上面沒有草、沒有水,更沒有可以遮陽的綠蔭,難道讓一匹駱駝背?絲綢,另一匹駱駝再背?水嗎?這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不吃乾糧,但你一天不喝水,在這種烈日暴曬下試試?